31小说网 > 铸唐 > 第七十一章 与太子语

第七十一章 与太子语

第二日一早,薛光裕又如往日一般早早地赶到了弘文馆,这是他在弘文馆呆上的最后一天,今日之后,他们这十多个人就再也不会有机会到弘文馆中学习先贤之言。

事实上,早在十几日前,弘文馆的人数就不再齐全。尉迟宝琳、程处默、李震等人相继与他们告别,接受各自父亲的安排,入了府军,成了一名不大不小的军官。大的,手底下管着一百号人;小的,也就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火长。

此时留在弘文馆中的人,只有可怜的八人,其中的一半还是李世民的四个儿子。

堂中今日授课的是陆德望,拉着薛光裕、长孙冲等四人聊了一些科举试的内容,就打发他们离开弘文馆,回到家中准备科举试,自个也随后离开,这课,并不打算再讲下去。

堂中的几人陆续跟薛光裕施礼告别,李泰、李恪二人还与他说了几句话,以他们二人的地位,只能是外封为王,没有特别的事情或是李世民诏见,怕是再无机会看看这长安城的风光。

薛光裕收拾好桌上的书籍,也准备想李承乾道别离开,刚刚起身,就被一直等着他的李承乾叫住。

“光裕,可有兴致陪某在附近游玩片刻,说一些话?”

薛光裕抱住书,摇摇头,婉言拒绝了李承乾:“某那马夫还在外边候着,改日如何?”

他还想着回府再多看一些书籍,尽管自信能够考上,但是多看点书,背点内容,总是好事,对于自己的文笔,他可没有这么自信。

“没事,孤差一人告诉他就行,完事后,再派人送你回府,放心,绝对能值这耽误的时间。”李承乾再次邀请道,还卖了个关子,心中早已打定了注意,要他今日陪陪自个,确定一些事情。今后薛光裕想要再进这皇城,一两年之内,肯定是没戏。

薛光裕疑惑地看着李承乾,之前若是拒绝,李承乾可是绝对不会在说第二次的,今日有些反常。

同样反常的还有薛光裕,也不知怎的,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李承乾见到他的动作,笑笑,从他手中接过书籍,让一旁的内侍捧着,自己则是一手把住薛光裕的肩膀,高兴地带着他一起出了弘文馆。

薛光裕看着李承乾搭在自己肩膀上的手,心中更加莫名其妙起来,这动作,配上李承乾的身份,实在是很不协调。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表态:他被这位太子殿下当做了自己人。

这个动作,还是薛光裕教给他们的,说是唯有最好的朋友才可以这么做。平日里,李承乾看着弘文馆的这些人勾肩搭背走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样子,心中也是十分羡慕,但碍于皇家的脸面,只能是眼热的看着。

今天在这最后的一日,终于实现了这个想法,也算是心满意足,虽然只有短短几十步,就能从学堂走到弘文馆门口,但也是无憾了不是?

走出门口,李承乾故作自然,将搭在薛光裕肩膀的手悄悄放下,二人肩并肩,身后吊着十多个内侍和宫女,往东宫慢悠悠地走去。

“还有三日便是科举试,某在这里先祝愿你秀才及第了。”

“臣谢太子殿下美言。”薛光裕边说着,边要施礼,刚刚抬起手,就被李承乾拉住了。

“你我二人不必在乎这些虚礼。若光裕你秀才及第,我二人也就成为一家人了。哎,你可别说还要等什么三年之后。某心里可明白,长孙冲比你还是差了很多,比不得你。”李承乾见薛光裕想要反驳,抬手制止了,迈步继续向前走去,嘴上也不停息。

“别人不了解丽质,我这做兄长的还能不知道?她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心中想着什么,还能大概猜出来,更别提这妮子从头到尾都没有掩藏,常常向我打探你的消息。这其中的事情,就不用某向你再透露什么了吧。”李承乾拍了拍薛光裕的后背,给了他一个眼神。

薛光裕也不说话,上扬的嘴角将他心中的欢喜暴露无遗。

“日后可别让某听到她的委屈,不然某可饶不了你。”

“请殿下放心,薛光裕定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吃丁点苦头。”薛光裕停下步子,长试一礼,郑重说道。

李承乾也没有阻拦,看了他一会,才将他扶起:“记住你几日的承诺。”

薛光裕点头,不再在这事上纠缠,开口将话题转移。

“臣也要恭喜殿下,能与心上人结为夫妻。”

听到这话,适才一直板着脸,作出一副上位者姿态的李承乾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对于这事,他也是十分满意。

太子妃的名字,薛光裕也不知晓,只知道她姓苏,父亲名,现为从五品上秘书丞。

上月的宴会上,李承乾对她可是一见钟情,消失的那几个时辰大半都是“尾随”在这姑娘身后,旁敲侧击,打听到了家世。等宴会结束后便迫不及待的说给了长孙皇后。

家世清白,出身也算高贵,曾祖父苏威,玄祖父苏绰,都是当时的名臣;苏较低的官位,限制了外戚的发展,再加上那让李承乾一见钟情的样貌,李世民大手一挥,同意了这事,与苏定下了婚约。

能够娶到心上人,而不是看着画像挑来挑去,对于李承乾来说已经十分满足了。

“等到洞房花烛夜,少不了你,以你的本事,到时一定在长安城中。”李承乾抬起脚,继续向前走去。

见薛光裕跟上,便不在看他,略有深意地说道:“那时候,某说不得也能与你共事几年。父皇前日与某谈话,让某入尚书省,负责一部分事务,主管的还是刑罚。再过几年,顶多也是管理民部,参与部分政事。让你回这长安城,也不是难事。”

“殿下说笑了,臣的去留还是得由陛下安排,陛下不让某在哪,某就不能到哪,即便是殿下你,也是一样的。”

听了这话,李承乾停下步伐,平淡的吐出了几个字:“这么说,你是拒绝了?”

“高明与我同窗两年,你的学识、品性某也了解些许,关系要好,称得上一个友字;我等离了这弘文馆后,便都身为臣子,同朝为官;他日某迎娶长乐公主,就成了一家人;于情于理,某都会助你。”薛光裕也跟着停下,平静的分析道。

“这么说,你是答应了?”

“高明兄莫急,高明兄与臣都还是少年,这些还过于遥远。当务之急,还是多多接触政事,向陛下学习,若是高明兄表现优异,这位置只能是你的,某定然是会助你。”薛光裕说了一通,最后说出来一个棱模两可的答案。

但在李承乾心中可不怎么认为。在他心里,那个位置就只能是他的,没有谁能够夺走,而薛光裕这番说辞,只是在委婉的答应。

回过头,对离得越来越近的内侍们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后,然后凑到薛光裕耳朵旁。

“光裕,此次秀才科的五道方略策里三道都是父皇所出,其余两道则是房相、孔师等人所出。”

大概是觉得不够劲爆,又提了一句:“父皇所出的其中一道,便是‘再议突厥安置之法’。”说完,便离开薛光裕身边,让他消化这些信息。

“自己这算是被泄题了?”薛光裕心中想到。

“行了,这前面就是重明门了,你那马夫就在这外边等着你了某也要回去休息休息。”

李承乾指了指不远处的城门,一副送客的样子,嘴角出那抹得意的笑容,很是碍眼,看的薛光裕满头黑线,这一切竟都是眼前这人计算好的……。

“那高明兄,某就告退了。”薛光裕举手行礼道,李承乾回礼,两人分别,薛光裕也乘着马车离开了皇宫。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