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铸唐 > 第七十八章 十岁县丞

第七十八章 十岁县丞

刚出三凤堂,便瞧见一灰衣仆人,远远的在墙脚站着,微弯着腰,两手不停的变换动作,时不时地在衣服上擦拭,腰上两侧甚至都能看出明显的痕迹。

脑袋低垂着,脸上神情不定,嘴中念念有词,还不时的抬头望向三凤堂,眼中的神色却是愈发坚定了。

薛光裕就站在离门不远处,好奇地打量着这人。不一会儿,那人抬头,望见薛光裕,先是一惊,接着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小跑了过来。

一张脸,浓眉大眼,方方正正,不说是正气满满,那也让人觉着憨厚、老实,这么一笑,却是显得格外别扭。

“仆薛毅,见过主公!”这人到了薛光裕跟前,刹住步子,抬手至胸前,推出,深深弯腰,随后说道。

“起身吧。”薛光裕回道,疑惑的看着这人,心中也有了些警惕,这一上来就叫着“主公”算是怎么回事?

薛毅起身,看见薛光裕的眼神,心中一突,莫名的不安涌上心头,连忙开口解释道:“仆原是西房仆从,齐族长担心郎君初临汾阴,不熟悉汾阴事物,便挑了某跟随郎君身边,奴籍也已转至主公处了。”

“唔,这么说来便是由你领某出入了?”薛毅这么一解释,倒是打消了薛光裕心中大半的顾虑,要说信任,那是不可能的。这位老实人,指不定就是薛氏送过来的眼线。

薛毅听到薛光裕问话,连忙点头,脸上堆满了笑,恭敬的领着薛光裕出府,殊不知,适才的表现,差点让他这几日的辛苦付诸东流。

三四柱香的功夫,薛光裕才走到府门,一路上,周围的仆从见着薛光裕都恭敬行礼,对于跟在他身旁的薛毅,多多少少都有些羡慕和嫉妒,大好的机会,就被这人夺走了。

府外,陈守还在指挥着仆人们搬运行李,见着薛光裕来了,赶忙招呼着十余人上前行礼。礼毕,仆人们则继续忙着搬运,陈守却是上前疑惑的问道:“小郎君不在府里多待上一会,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

“还须得前往县署任职,某为臣子,先至宗族,已是失了分寸,若是在拖着不去,定惹人非议……”

“愚失职,任小郎君责罚。”

却不想,薛光裕话都未说完,陈守就跪了下去,抱拳说道。

“无妨,你我都是第一次,凡事不能面面俱到,当个教训,日后留心便是。”薛光裕心中一暖,上前扶起陈守,边说道:“还是快去牵马吧,挑上二人,与某一起前往县署。”

却不想,话刚说完,陈守又扑通跪了下去,看的薛光裕是目瞪口呆,满头黑线。

六尺的男儿,涨红了脸,扭捏半天,才吐出来几个字:“小郎君,愚怕是不能陪你了。”

“为何?”薛光裕脸色一沉,心中竟有了些许慌乱。

“愚在军中时,有一知己好友,现就在汾阴骠骑府,愚早就想着安顿下来便去找他,愚等也有数年未曾见了。”

薛光裕听完,心里重新平静,开始变得好奇与疑惑,这究竟是何人,能让陈守如此迫不及待,只为了见上一见。

“明日再去可否?”

“还请小郎君应允。”

“罢了,罢了,戌时之前,某可要看见你。便让王宏,王栋二人随我去吧。”见陈守如此执着,薛光裕只好点头答应,对于陈守口中的那人,也有了一些兴趣。

“喏。”陈守飞快回道,喜形于色,赶忙起身吩咐。走了没几步,想是想起来了什么,拍拍脑袋,又倒了回来,凑到薛光裕面前,躬身小声问道:“小郎君,老夫人的信可交给了薛齐族长?”

“适才人多,没能给他,怎么,这很重要?”薛光裕疑惑的问道。

“这到没事,只是老夫人叮嘱。小郎君记得交与薛齐族长就好,某先下去安排。”说完,告退离去,留下越发困惑的薛光裕。

来这汾阴县,本着“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想法,薛光裕对前途充满信心,却在这短短的半个时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蒙上了一层迷雾。

这时,薛毅牵着乌骓马,面无表情,走了过来,打断了薛光裕的思索。

“主公,马来了。”

“恩。”薛光裕转身,拍了拍乌骓马,余光瞥见一旁咧嘴直笑的薛毅,升起“这是个老实人”的想法。

好笑的摇摇头,翻身上马,薛毅赶忙上前,拉住缰绳,待王宏,王栋二人赶来,牵着马儿往县署走去。

汾阴县署内,“十岁县丞”入城的消息,此时刚刚传开。数十天前在县署内高居不下的话题再一次引起了县署众人的讨论。

不屑的,看不起的,怀疑的……大有人在,觉得薛光裕能成大事的,却是一个没有。

消息,是守门的士兵传出的,薛光裕递上的文书中,说明了来由,守门的看见了,这消息也就慢慢传到了县署。

等了不久,薛光裕去了薛氏的消息又传了过来,这下,众人心中的不屑等等又深了一层。

县衙右侧最里处,是汾阴县狱,关着为数不多的几个犯人,大多是鸡鸣狗盗之徒,至于死刑犯?那是不存在的。眼瞅着要天下大治,朝廷上下对于死刑的判定也就越发的严格,再加上薛氏百年的经营,想要在汾阴县内犯上大案,十分不易。

正因如此,监狱里的狱卒也比其他县的狱卒少了那么一队,从原来的三班倒变成了两班倒,却没有丝毫的怨言,无他,实在清闲。一天的大半时辰都是在监狱中闲聊、打盹,领到的银两却多了一半,这多出来的银两,便拿去买些酒肉,兄弟几个围在一起,说上一些事儿,日子倒也逍遥快活。

此刻,便有四五人围坐,时不时有一人起身巡逻一圈,而几人言语中讨论的,也是薛光裕这位小小的县丞。

“这小县丞还不是因为投了不错的人家,若不是靠着薛氏,那地位,就跟临县的一样,讨不了好。”

“要得想在县里做点事情,定然饶不开薛氏,你们说,以薛氏那些人的精明,谁会听一个黄口小儿,还是老老实实呆着。”

“你这词倒用的不错,是不是适才买酒,从有间客栈听来的?”没等人回答,又继续说道:“这话听着也在理,那篇赋,某也听过,写文章是有本事,但是治理一县之地,怕是差了不少吧。”

“是不行,文采再好,却没有见识,何谈治国。只希望这孩子不要闹的太多,安安稳稳度过这一两年,以他的身份,在这待不长的。”说完,往嘴里到了一杯酒,眯上眼睛,细细品位。这酒,是几人凑钱一起买的,一月也就这么一瓶,他得趁着几人没反应过来多喝一点,才能对得起那近百枚铜子。

“是极,是极,还是赵兄说的对,不愧是读过书的……”

还没说完,便被赵姓狱卒推倒,旁人也见怪不怪,笑呵呵的看着他二人打闹……

而此时,县署另一侧,县令李左正与县尉、主簿二人交待一些事情。

前不久,朝廷颁下了又一道文书,敦促各州各县关注农业,今年九月必须丰收。事关年末评判,李左不得不重视起来,动身前往汾阴各处,什么时候回来,也成了一个未知数。

与二人交待好事务,李左便带着亲信离了县衙,留下主薄苏洵与县尉薛得。

“薛县尉,你那侄儿估计快要到了。”

薛得只是点头,并不说话。

“就是不知与薛平县丞相比如何?”

“看着吧,一切自有定数。”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