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七号档案 > 第二十九章(杀人无形)

第二十九章(杀人无形)

在自然界中,海上风暴、火山喷发、电闪雷鸣、水中漩涡、陨石落地、空气对流、磁暴、地震、极光等都伴有次声波的发生。而在人类活动中,诸如核爆炸、导弹发射、轮船航行、汽车奔驰、高楼和大桥摇晃,甚至像鼓风机、搅拌机、扩音喇叭等在发声的同时也会产生次声波。据研究称,著名的“杀人乐曲”《黑色星期天》所弹奏的旋律也是带有次声波(照此说,当下流行的‘神曲’《忐忑》也带有次声波啦)。

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穿透力强。其声波频率很低,一般在20hz以下,但波长却很长,比一般的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传播都要远。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不仅能穿透大气、海水、土壤,而且还可以穿透坚固的钢筋水泥构成的建筑物,甚至连坦克、军舰、潜艇和飞机都不在话下。例如,频率为7 000 hz的声波,用一张纸即可阻挡,而7 hz的次声波则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

次声波会干扰人体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危害人体健康。一定强度的次声波,能使人感到头晕、恶心、呕吐、丧失平衡感甚至精神沮丧。研究发现,所谓晕车、晕船其实就是车、船在运行时伴生的次声波引起的。住在几十层高楼房里的人,遇到大风天气,往往感到头晕、恶心,这也是因为大风使高楼摇晃产生次声波的缘故。再强一点的次声波还能使人耳聋、昏迷、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最厉害的次声波(如地震或核爆炸)可使周围物体发生共振,并能放出巨大能量,这些能量可在人体器官里肆意冲撞,给受害者造成巨大的痛苦和恐慌,最终因心脏和肺壁受损、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讲到这儿,宁小川的死因似乎也就有答案了。

陈默从医学角度阐述了次声波发生的原理,以及它对人体的影响。萧一笑则从历史角度介绍了曾发生过的几桩案例:

1890年,一艘名叫“马尔波罗号”货船在从新西兰驶往英国的途中,突然神秘地失踪。20年后,人们在火地岛的海岸边发现了它。奇怪的是,船上的东西原封未动、完好如初,就连船长航海日记的字迹仍然清晰可辨,就连那些死已多年的船员,也都各在其位,保持着当年在岗时的姿势。

1948年,一艘名为“乌兰格梅奇号”的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突然遇到海上风暴,当救助人员赶到时,船上所有人员都莫明其妙地死亡了。其实,诸如此类的事件在百慕大三角、地中海东部的爱奥尼亚海域等地也发生过。

上述事件引起了科学家的普遍关注,他们对船员的遇难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船上没有丝毫烧灼的痕迹,因此排除了遭遇雷击的可能,也没有厮杀打斗的迹象,于是排除了外来侵入的可能,船上当时贮存着足够的食物和淡水,故而排除了能量衰竭的可能。

同时,在所有遇难者身上,都没有找到任何伤痕,也无中毒迹象。法医的解剖报告表明,死者生前个个都很健康,不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突发致命的可能。经过反复调查论证,科学家们终于弄清了制造惨案的凶手,那是一种当时人们所不很了解的次声波。

继陈默和萧一笑之后,曹阳又从军事角度就次声武器做了介绍。正如该武器的研究和应用尚处于萌发阶段一样,他的介绍也仅停留于肤浅的理论层次。

次声武器,是一种能发射频率低于20 hz的次声波,使其与人体发生共振,致使共振的器官或部位发生位移、变形、甚至破裂,从而造成损伤以至死亡的高科技装备。该武器具有隐蔽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距离远、穿透力强、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设施等特点,是世界各国军方争相研制的新概念武器。

按感官刺激分类,次声武器可分为神经型和器官型。神经型次声武器的发射频率与人脑的阿尔法节律相近(约5hz),能强烈刺激人的神经,使其头晕目眩、精神沮丧或神经错乱。器官型次声武器的发射频率与人体内脏固有频率相当(4~8hz),可使人出现恶心呕吐、胃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按次声波产生的方式分类,次声武器大致可分为气爆式次声武器、爆弹式次声武器、管式次声武器、扬声器式次声武器、频率差拍式次声武器等。

人类对次声武器的研究最早始于二战时期。1940 年,德军制造了一批有著名音乐家签名的留声机唱片,这些唱片经过专门录制,加进次声,可引起听者出现慌乱、恐怖感及其它精神失常现象,原计划向盟军的军营投放,因保密工作出了问题导致阴谋泄露,最终未能得逞。但此事另盟军感到非常不安,因为纳粹科学家已先于他们打开了制造次声武器的魔法之门。

攻克柏林后,苏军从德国人手中获取了大部分研发资料,然后由斯大林亲自统筹,召集本国科学家实施技术攻关,加快升级步骤,并在非军事领域对美国及其盟友展开实验性的攻击。就在苏联人为自己的成就得意洋洋时,美国中央情报局通过间谍手段窃取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此事在苏联高层引起轩然大波,并直接导致赫鲁晓夫下台。

美国人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经济基础终于走到苏联前面,在索马里和波黑战争期间,就先后使用了他们最新开发的次声武器。那些武器能另人的粪便液化,不断腹泻,从而失去战斗力。在后来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更是变本加厉,使用了威力强于前者数倍的次声转换系统,最终让他们以摧枯拉朽的气势,歼灭守卫巴格达的10万精兵,并将忠于萨达姆的6万共和国卫队化为无形。

次声武器虽然厉害,却存在着固有的缺陷。比如,次声波不易聚焦成束,实现定向聚焦发射相当困难,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敌我不分,容易误伤,且在空旷的环境中难于产生高强次声波。但不管怎么说,该武器的产生使世间又多了一种杀戮的方式。

依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对次声武器的开发、利用和控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鉴于它对环境、自然生物及非战斗人员所产生的巨大破坏作用,各国军方始终小心翼翼、悄然慎重。

经他们这么一说,我立刻想到在洞穴里和瀑布边听到的警报,以及那种轻风扑面的怪异感觉,还有胸腔与腹部难以忍受的不适。想必观音像附近的椭圆形凹槽、漆黑沉重的金属门板和鬼子身上的“雨衣”,大概都是用于防范次声波的。

实在难以置信,鬼子竟在60多年前就在着手研究这种武器,而且就目前状况来看,他们已取得某种程度的成功。武器向来是把双刃剑,在正义者的手里可以逞凶除恶,在邪恶者手里也能为虎作伥。好在上天有眼,及时终止了那帮混蛋的迷梦。否则,当今世界会呈什么局势还真不好说。(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