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新时代修仙 > 第五十二章:小三权分立

第五十二章:小三权分立

三权分立在原本的修真世界肯定是没有的,这概念还是张辰到达道界之后才在《论政治体系所带来的危害与好处》一书中提到,并做了详细的说明。

也不知道是因为穿越缘故亦或者是修真的原因,张辰对与以前在地球生活过的场景是印象深刻。

这个印象深刻没有什么其它的内涵,纯纯的就是纸面意思而已。只是深刻的程度有那么一点点深,深刻到了就连以前在读大学的时所学到的所有知识都记忆犹新。

不光是学过的知识,就连为了应付老师而匆匆忙忙扫了几眼的名著,也都像是拍了照片的一样,完完整整的保留在了张辰的脑海之中。只要张辰一闭上眼睛就可以在自己的脑海里面回忆起来,回忆的是清清楚楚,一清二白。比起什么搜索记忆的药丸、还有什么记忆加固丹来得要划算便宜的多嘞!

有的抄而不抄的那都是大傻子,至少在张辰看来是这个样子,记忆里面的内容都是现成的,只需要将一些在修真世界并没有出现过的词汇修改成已有词汇就可以。

要是碰到那些实在是没有办法修改,实在是找不到替代品的词汇,张辰还可以顺道造一两个新鲜的词汇出来,过一过仓颉造字的瘾。反正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文抄公的活,做的多了也就没有什么心理阴影和压力。

在张辰的辛勤的“劳作”之下,只要是他脑海中有的名著,不论是那一个领域的,也不论是中外的,统统都换上了一个包装,以另外的一个模样,悄然的入侵修真世界的文化圈。

“微臣没有听说过什么小三权分立,还请陛下降罪。”要张辰说的是三权分立,亦或者是议会制度,又或者是集权制。司马太绝对可以做到是张口就来,而且所说的每一句都是标准的不能够在标准的答案。

不要问司马太为什么会懂这么多,你只要知道他是被逼无奈的就可以了。要是不背张辰的这些子名著,你以为他一个截教三代弟子是怎么坐到淮郡郡守的这个位子上来的,要知道淮郡郡守的位置在一开始确定的时候,可是竞争上岗的,什么是竞争上岗,说白了就是考试。

考试对于张辰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他人生的前而是年,基本上就是在各种各样的考试中渡过的。妈妈说过好东西是要分享的,张辰做为一个好孩纸又怎么会不听妈妈的话呢?

于是在无法抉择淮郡郡守的时候,张辰就把这个大杀器拿了出来。一说到考试,总有一个问题是绕不多去的。那就是考什么!

这个修真世界中可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儒家学说,更没有诸如茅盾、老舍这样的现代文学家,没有了这些伟人提供考试题目,那么考试到底考一些什么东西呢!

要是不怎么讲究的人,估计随随便便就指定一本书做为考试所要使用的题材了,但是你以为张辰是那种随随便便的人吗?要知道张辰不是随便的人,但随便起来不是个人。

于是乎,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张辰写的书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就成为了考试在合适不过的教材。谁叫张辰是道界的老大,谁又叫张辰是提出改革思想的第一人,不用他的书,难道还有第二个选项可以供大家选择吗?回答是一定的,那就是没有。

既然是竞争上岗,也就是说,所有的道界公民都有资格参加考试的,虽然在竞争上岗淮郡郡守的那个时候,所谓的道界公民只有三十万的截教弟子,但是这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排除已经有了神职神位的,在排除不合适参加考试的,又排除没有兴趣参加考试的,三十万的截教弟子里面大约还有二十五万的样子。

要知道这淮郡郡守可是正真意义上,中央政府在道界人间设立的第一个神职神位,所以淮郡郡守是一个很有象征意义的神职神位。不要说是没有神职神位的截教弟子了,就算是有实在是阵纹的截教弟子也有不少动心的。

所以第三个选项看似存在,实则很少会有人这么干,这也就造成了报名参加考试的人有这么多。

司马太能够在二十五万人中脱颖而出,就肯定有他的特别之处。司马太的特别之处就是他对于张辰的那些名著的理解,哪怕是现在做了淮郡郡守,他也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只要张辰有新的名著公布,他就会第一时间搞到手,也一定会专心致志的研究一番,参悟书里面的精髓。

“什么?你竟然不知道小三权分立?”张辰的表情很吃惊,一点也没有违和的感觉,要知道淮郡郡守这个位置只有笔试第一的人才可做的。

要做到笔试第一,从理论上来件就一定要对张辰所有的名著都门清才行,倒背如流什么的都是最低级的存在。而现在司马太竟然说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体系,你叫张辰怎么能够不吃惊。

这个所谓的小三权分立并不是地球上的知识产物,而是张辰自己闲的蛋疼琢磨出来的。小三权分立借鉴了三权分立的结构框架。三权分立是将国家最为关键的三种权力拆分,分别给三个部门让他们相互监督,而小三权分立也是将三种至关重要的权力拆分,分别分到三个互不相属的官员手中。

不同的是张辰的这个小三权分立并不是可国家级政府使用的,而是给低一级的政府机构使用的,而且小三权分立拆分的权力也不在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而是政权、军权和司法权。

也就是说将州郡县的政权、军权和司法权分别交给三位不同的官员掌控,而这三位官员互不相属,拥有相同的地位,都没有调动对方的权力。

政权包括资源、交通、文化等,负责统辖地方的一切政务。州一级掌控政权的叫做刺史,郡一级掌控政权的叫做郡守,县一级掌控政权的叫做县令。

军权包括驻扎在当地的天兵天将、城管、警察、城卫军等,州一级掌控军权的叫做州尉,郡一级掌控军权的叫做郡尉,县一级掌控军权的叫做县尉。一般来讲一个县会有一个团的天兵天将,外加各一个营的城管、警察、城卫军。

以此类推,一个都会有一个旅的天兵天将,外加各一个团的城管、警察、城卫郡。一个州会有一个师的天兵天将,外加各一个旅的城管、警察、城卫军。

司法权包括监督、审判等,负责监督辖区里面所有官员的监督,以及所有纠纷案件的处理。州一级掌控司法权的是刺史,郡一级掌控司法权的是郡丞,县一级掌控司法权的是县丞。

三种权力,三种官员不在同一个体系之中,同一级别中的不同官员是没有支配调动的权力,有的只是监督和制约。

关于小三权分立,张辰还没有著书立传,只是写在了留给金灵圣母他们的五年发展计划中,所以司马太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体系的存在。

但是张辰却不记得有那么一回事,他写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在加上五年发展计划也是张辰提前的写好的,并不是刚刚才写的,把记忆搞混了,也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在他的印象中,只记得自己有写过关于小三权分立的书。

至于也没有发表出去,有没有通知中央政府内外,有没有被外人知道,这些他就没有什么记忆了,也不是他所关心的事情。

“算了,朕也不和你计较这些了,既然你不知道的话,那就有朕来告诉你好了。”优哉游哉的张辰并没有生什么气,只是绝对有些不习惯而已。要知道他写出来的书还是很抢手的。虽然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拍马屁的成分,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人觉得张辰的书是有道理。

总之不论读书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看法,张辰的书很抢手就是事实。突然就有这么一个人跳出来说不知道张辰的书里面有写过这么一条。一时之间,张辰还真的有些接受不了,更别说这个人还是自己手底下的官员。

小三权分立说简单吧,一般人在短时间之内还真的不怎么容易弄得明白。但要是听说难懂吧,只要是对三权分立有过研究的人,基本上看一眼,听一遍就能够找到里面的关键点。

张辰做为提出人,对于小三权分立的讲解还是很到位的。而司马太对于三权分立也是研究到了骨子里,在加上本身天资聪慧,所以触类旁通起来就要快的多了,没多大一会儿工夫,司马太就将小三权分立给吃了通透。

凡事就怕比较,小孩子最讨厌听到的莫过于是别人家的小孩多么多么聪明,已婚的成年男性最讨厌听到的莫过于就是别人家的老公多么多么能干,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比较忍的祸。

在没有小三权分立的时候,司马太的方法或许不是最适合的方法,但却是最稳妥,最节约资源的一个方法。有了小三权分立之后,这个方法就从稳妥变成了保守,变成了顽固不化,从就要这样变成了浪费时间。

就连司马太自己,心里面也开始倾向张辰所提出来的帮助张家灭掉楚家的那一个看似鲁莽,实则是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

有了小三权分立,就不用怕张家会在张楚县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也不用担心张家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当然前提是将小三权分立用好了,要是让一个昏庸无能的人来搞,别说是小三权分立了,就算是原版的三权分立怕是也能够让他给玩垮了。

“陛下圣明。”到了这个时候,司马太才是真真的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不过好在他机灵,一开始就低头认错,没有咬牙死扛,要不然这一会儿真的就死无全尸了,老话吃亏是福还是有道理的,这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看样子,你这回是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剩下来的事情还需要朕来一把手一把手的教你吗?”有时候和聪明人说话当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你不需要将话全部讲完,只有稍微提点那么一丢丢,他就什么都懂了。

“是的陛下。”这个时候要是还不明白,司马太觉得自己差不多就可以回去辞职了。

“很好,不愧是真的淮郡郡守。这件事情朕希望你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没有什么问题吧?”

“没有任何问题。”切,这还能够出问题,真当我的智商是一串数字不成。

“那就行,对了朕不希望有任何之知道朕在淮郡,你能够替朕保守秘密吗?”正事说完了,张辰还不忘为自己做下善后工作,可千万不能够小看了善后工作,要是善后没有做好的话,绝对会带来的大麻烦。

“这个······微臣只能够保证不主动上报。”说完,司马太将头低了下去,一点也不敢看张辰的眼睛,就怕被张辰的淫威给逼迫的投降了。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金灵圣母一脉的特点了,那就是固执。金灵圣母是这样,余元是这样,到了司马太这里还是这个样子。

“朕最讨厌的就是像你这样食古不化的人了,你真的要这样做吗?”张辰心里面虽然知道,很难改变司马太的想法,但还是忍不住的试了那么一下。

“微臣也不想这样,但这就是微臣的天性,微臣的师傅从小也是这么教导微臣的。微臣实在是不敢违抗本心,也实在是不敢违抗师傅的教导。”虽然有那么一点找死的味道,但是司马太还是硬着头皮将话给讲完了。

抛弃本心的人是数不胜数,真正能够不为利益所诱惑保持本心的人还是在少数。张辰很倒霉,在人群中遇到一个保持本心的人是很低的几率,但偏偏就让张辰遇到了,这叫人伤脑筋啊!(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