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复唐 > 115、chapter.115

115、chapter.115

全世界都以为李从嘉在打下瓜州和沙州之后, 肯定会好好休养生息一番,而李从嘉最近一系列动作来看, 似乎也是想要这么做的,结果稳扎稳打还没一年呢, 这就要出兵?

御史们跃跃欲试的又想要跳出去指责李从嘉穷兵黩武,但是这些人还没出列一抬头就看到李从嘉目光若有若无的扫向御史们站的地方。

所有于是都偃旗息鼓了,御史这种生物就是这样,座位上坐了个不在乎名声的强势帝王,他们就怂一点,上面的怂一点他们就强硬一点。

李从嘉当然不是不在乎名声,而是他知道只要自己没折腾亡国, 没跟士人阶层作对, 那么他就不会像是秦始皇和杨广那样被骂那么多年,有了这样清醒的认知,该退步的时候他退步,不该退步的时候他一步也不会让。

就如同他现在觉得是出兵的好时机, 现在出兵或许会让赵匡胤得到喘息之机, 然而他还是不想放过这个机会,因为他刚得到一个消息――药罗葛仁裕驾崩。

如今甘州还在用兵,顺化可汗在这个关头倒下,甘州却不可能撤兵,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景琼虽然是顺化可汗的儿子,但他有没有顺化可汗那份手腕还难说, 退一万步说,景琼就算真的是个天纵英姿式的人物,在刚上位的这一段时间里注定也是手忙脚乱。

新君想立威,老臣想要压制新君拿到更多话语权,总是一场龙争虎斗,不趁着这个时候下黑手,再想找这样的机会就只能等景琼挂的时候,然而李从嘉都不记得景琼是什么时候挂的了。

而且李从嘉之所以动这个念头主要是因为韩俦已经在回来的路上,并且之前就已经递上了折子,他跟喀喇汗国的接触非常成功,并且这一次就带回了猛火油。

李从嘉对韩俦满意的不行,有了猛火油,他就可以让下面人研制更多武器,实在没钱了,大不了卖□□,他也想开了,□□早就有,想要捂着根本不可能,只要他开始大规模的用,早晚会有人研究明白,还不如趁着还新鲜的时候赚一笔,只不过,卖给谁还是有讲究的,这个要先放一放。

李从嘉要开战是颗□□,文官们被炸的头晕眼花,武将们被炸的满面兴奋,毕竟军功才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当然李从嘉这么说也不是立刻就让军队开拔,只是给大家提个醒,等韩俦回来,试验一下猛火油之后,他就要动手了。

在这之前,征兵的工作要确保进行,后勤也要保证。

田文发愁的不行,打仗最大的问题就是粮草,西域不是个产粮的地方,而肃州……不是他说,他是真没想到肃州居然外强中干,当初他派人去清点敖仓的时候,发现有多一半都在跑老鼠!

田文咬了咬牙站出来说道:“臣只怕大军粮草无以为继。”

不站出来也不行了,他这个位置是个肥缺,想要事事圆滑谁都不得罪根本不可能,他现在不站出来说,真的等粮草出了问题,那就不是官做到头的事儿,而是脑袋都要跟着掉了。

李从嘉很平静,他心里早有准备,开口说道:“我会派人跟楼兰王接触。”

大臣们互相看了一眼,都低下了头,像极了上课被提问的学生,生怕上面的李从嘉点到他们的名,让他们去跟赵匡胤接触。

李从嘉给赵匡胤挖坑的事情基本大家都知道,估计赵匡胤心里也清楚,现在派人过去,是给赵匡胤出气用的吗?

李从嘉一看大家这个怂样忍不住就想笑,笑完又有点愁,他派人去找赵匡胤谈也是有目的的,那就是让赵匡胤放他们的商队过去。

李从嘉给的条件很简单,你放我的商队,我就去打甘州,你要是不放,我就帮着甘州打你,不过,赵匡胤这个人……很大程度上吃软不吃硬,李从嘉也说不好他会是什么态度,抽风把去的人给砍了也说不定。

所以这是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活,很多人都在思考这种事情,不过鸿胪寺里的人已经快吓疯了,他们这个部门就是管外交的,有个什么需要他们就要去跟别的国家打交道,赵匡胤这种……很可能有去无回,谁也不想去。

于是短短几天,鸿胪寺卿手下非战斗性减员大大上升,鸿胪寺卿心里知道为啥,头发都快要愁的掉光了。

就在鸿胪寺卿发愁的时候,李从嘉正不可置信地看着释雪庭问道:“你说啥?”

释雪庭气定神闲:“我去见赵匡胤。”

李从嘉跟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就差跳起来,直接喊道:“不行!”

释雪庭把人拽进怀里安抚的顺了顺毛说道:“我如今在佛门中也算是有些声望,赵匡胤不想跟佛门作对就不会动我。”

李从嘉抱着释雪庭的腰说道:“那也不行,你今天就算说出花来我也不同意。”

释雪庭无奈:“谁去都是去,我去把握更高一点。”

可得了吧,李从嘉心想,咱俩在赵匡胤那里的仇恨值谁都不低,万一赵匡胤热血上头怎么行?

释雪庭见李从嘉板着脸不说话,只好说道:“别人去一样危险。”

李从嘉忽然挣脱他的怀抱,站起来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说道:“我走到如今,就是为了不让自己人冒险,别人冒险我会给他们相应的补偿,金钱地位我都可以给,但是这些东西都换不来你,不过我知道,你有主意,如果非要去的话,我也不拦,不过以后你就别想上我的床了。”

释雪庭一听顿时有些哭笑不得,怎么还闹起脾气了?

李从嘉认真地看着释雪庭说道:“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你要记得有人心里记挂着你,但凡你对我有牵挂,就在冒险之前多想一想。”

李从嘉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释雪庭又怎么可能还坚持,他只好叹气说道:“鸿胪寺卿都快愁死了,我也担心到时候没人愿意去。”

释雪庭只是想要帮李从嘉分忧,否则他岂会不知这一去生死未卜?

李从嘉面色好看了一些,低头在释雪庭的光头上亲了一口说道:“我知道你为我着想,不过到了现在已经不是什么事情都需要我们两个人出手的时候啦,我养着那么多人,关键时刻给我掉链子,我养他们做什么?”

释雪庭轻笑一声,又问道:“如果真的没人愿意去,你要怎么办?”

“那就不去了。”李从嘉说道:“我想让商队通商只是想要将火?药卖给北汉,给周国和赵匡胤都制造一点麻烦。”

释雪庭并不吃惊,想了想北汉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首先他们离得远,其次……也没什么好其次的,不过就是北汉跟大唐有交易历史,做生不如做熟。

“粮草是很大的问题。”释雪庭也有些犯愁。

李从嘉拉着释雪庭去看舆图,伸手点出了几个地方说道:“韩俦之前去甘州已经摸的差不多,这几个地方都建有敖仓,所以我的想法是主要先拿下来一个地方,甘州敢对赵匡胤用兵,敖仓肯定不会跟肃州一样空,拿到补给,总能支撑一阵,而且粮草消耗主要是看作战时间,我觉得……甘州的城池并不比瓜州和沙州坚硬,你觉得呢?”

释雪庭看着舆图伸手点了点,这才说道:“如果去打这几个地方,行进路线就要好好推算一下。”

李从嘉直接当甩手掌柜:“哦,那你去跟我阿兄他们去商量吧。”

释雪庭低头看看李从嘉,颇有些无语,这么重要的事情,他就这么撒手了?你以前的谨慎呢?

释雪庭不知道的是李从嘉的谨慎那是针对不信任的人,如果说这个世界上他不信任所有人,也会信任释雪庭,毕竟这么多年了,而且他颇有一种释雪庭不是冲着他的钱和权,为的是他这个人,这让李从嘉更加放心。

他也不是真的放权,而是他不懂啊,有些东西是天生的,他补课也补不过来,交给专业人员去折腾,他也不是完全不懂,回来释雪庭跟他解释一下,什么都齐活了。

当然最主要的是,他相信释雪庭的眼光。

释雪庭也知道这是李从嘉对他的信任,心中一阵柔软,把人抱进怀里说道:“好吧,我不去冒险,陪在你身边。”

李从嘉顿时眉开眼笑:“你说的,敢跑我就打断你的腿。”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三条腿全打断。”

释雪庭听了之后微微挑眉,伸手将李从嘉的腰带一抽,利索的把人抱起来放在书案之上。

李从嘉被吓了一跳,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下半身基本已经光溜溜,不由得瞪眼说道:“喂,说的好好的,你又发什么疯?”

释雪庭低头在他胸前咬了一口,咬的李从嘉一个哆嗦,然后又舔了舔,才抬头眼含笑意说道:“在你打断之前让你好好享受一下。”

李从嘉听了之后第一反应:“你这是要出尔反尔?”

释雪庭一听,得,这话题要是继续下去,根本说不清楚,干脆也不说,直接把李从嘉的嘴堵住,然后……然后李从嘉就想不起这一茬了。

只是他们两个都没想到,这件事情居然还有个转机,田大郎居然过来主动要求出使。

李从嘉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说道:“你这是要做什么?”

如果是为了功劳,田家现在也不算差了,田文其实能力并不太足以胜任户部尚书,好在如今的大唐事情也不多,摊子也不大,李从嘉就打算给他这个面子,也算是对田家贡献出部曲投桃报李,只要田家不犯大事儿,李从嘉就能保他们一家富贵。

更何况田五娘跟杨新已经成亲,看在杨新的面子上,他也不会对田五娘的娘家太过苛刻,为啥又要冒这个险?

当然他不懂田大郎的心,上过一次战场之后,田大郎的事业心被唤起了,他现在正在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家族都被他放到一边了。

田大郎嘿嘿笑道:“我跟赵匡胤到底有些香火交情,我阿爹当年也算是受他牵连,看在我阿爹的面子上,他应该也不会下狠手。”

李从嘉心说那可不一定,我这仇恨拉的太足了,万一赵匡胤听说是我派去的人一句话不说就要砍呢?那岂不是太冤了?

然而他不能劝田大郎,田大郎是在大朝会上提出来的,他的资格原本不够上来,是李弘冀带着他上来的,说有要事禀报。

李从嘉如果不让田大郎去,那就诚心让别人去顶缸,谁能愿意?

到最后李从嘉无奈只好说道:“好吧,具体你跟鸿胪寺卿商量一下,若是赵匡胤愿意,也可以通商。”

田大郎自告奋勇成功解决了鸿胪寺卿心中隐忧,鸿胪寺卿看着他跟看见亲人一样,不过,使臣也代表着国体,这是面子,不可能让田大郎自己去,所以配属官,再加上内阁拟定各种赵匡胤可能提出来的条件,李从嘉对赵匡胤算是了解也算是不了解,不知道这次出使到底有没有可能重新打通商道。

其实他也想过从吐蕃走,但是去吐蕃太难了,还要上高原,而且面对现在的吐蕃,大唐是不折不扣的弱国,两国还算是接壤,这就不太美妙,不能让吐蕃看到大唐有资源或者有钱,只有让他们保持着大唐这片土地依旧贫瘠的印象,才能继续相安无事。

李从嘉思考着他去打甘州了,赵匡胤或许能缓口气,到时候就是不知道他会继续东进还是修整。

李从嘉正在思考赵匡胤之后要走的路的时候,赵匡胤也在思考,他最近真是有苦说不出,虽然看上去很横,刚占了周国的地盘,又把甘州给打回去,实际上他自己心里门清,这样两面夹击之下,他支撑不了多久。

说到底,他是谋反出身,跟着他出来的人并不是特别多,毕竟这一次他还没坐到那么高的位置上,手下的人手有限,能力也有限。

到了边关这几年,得益于周国跟契丹死磕,苟延残喘了两年总算是缓过来一点,再加上这些年在顺化可汗那里伏低做小多少弄到了点东西,这才慢慢发展起来,有了跟周国掰手腕的勇气。

他跟李从嘉不同,李从嘉比较谨慎,在他没有特别大的把握之前,不会轻易出兵,这样的性格并不适合在乱世生存,乱世之中机会稍纵即逝,哪里有你思考的功夫?该放手时就要放手,也就是李从嘉对历史有了解,哪怕到了如今很多事情偏离了历史轨道,但也总会遵循一定规律。

赵匡胤压根没想过在边关发展,或者说没想过长时间发展,他想的是一路往中原打回去,一边打一边练兵一边抢夺周国的物资来补充自己。

赵匡胤之前好歹也是带兵的,对于周国的布防多少有些了解,或许布防会改,但是敖仓总不会改,赵匡胤跟李从嘉一样,打的就是这些敖仓的主意。

结果万万没想到被李从嘉那个小王八蛋又在背后捅了一刀。

就如同李从嘉觉得赵匡胤是他的宿敌一样,赵匡胤也觉得他跟李从嘉大概是命中犯克,也不知道他到底哪里得罪了李从嘉让他这么不依不饶,逮着机会就坑自己一把。

赵匡胤愁的不行,就在这个时候,据说是大唐的使臣到了。

有那么一瞬间赵匡胤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李从嘉派使臣过来?这又是为啥?

赵匡胤赶忙将手下的智囊都召集到了一起,想要分析一下李从嘉这时候派人来的含义。

嘲笑他?这个不能够,好歹李从嘉也算是一国之君了,就算他想这么干,底下人也要劝着他别这么掉价。

落井下石?那还用派使臣来吗?跟在甘州后面就够赵匡胤喝一壶的了,之前党项突然出兵,他就不信这里面没有李从嘉的手笔。

不过这一次赵匡胤还真是冤枉李从嘉了,党项出兵当然跟他没关系,就算是盟友他也管不到人家打谁不打谁啊,又不是收小弟。

分析来分析去没分析出个所以然来,最后还是宰相赵普说道:“我去见见吧,应该不是坏事,否则不值得唐王派人前来,而且派来的还是熟人。”

赵匡胤刚刚忙活着分析李从嘉的意图,都没关注是谁来的,听到赵普这一句才问道:“来的是谁?”

赵普报了田大郎的名字,赵匡胤脸上的担心就散了去,之前他也纳闷李从嘉派人来就不怕他砍了?

如今看来这个人选的确还算合适,田大郎他这边很多人也都认识,当年关系也还行,田家被他连累过,后来才不得不投靠李从嘉,这件事情虽然不至于让赵匡胤心里有愧疚什么的,却也做不出见了面就把人砍了的事情。

既然派来这么一个人,就说明李从嘉的确是想要谈事情的,他还真有点好奇。

结果没想到,田大郎来的目的只有一个,要通商道。

赵匡胤问道:“怎么?你家大王还能缺钱?”

田大郎笑的憨憨的,看上去并不是一个适合外交的人员,他说话也很直:“倒也不怎么缺钱,于阗和喀喇汗国的人都蛮有钱的,不过,殿下想念江南的粮食蔬菜了。”

赵匡胤听了之后鼻子差点没气歪,这是赤果果的炫耀啊,他现在能有粮食吃就不错了,李从嘉还挑肥拣瘦!

然而他不能把田大郎赶出去,因为李从嘉说只要开通商道,不故意为难,那他就帮赵匡胤牵制甘州,这个对赵匡胤来说诱惑太大。

虽然他心里也觉得李从嘉现在应该正是休养生息坐山观虎斗的时候,出兵不明智,他不会出兵,可还忍不住抱了一个希望。

而且据赵匡胤了解,李从嘉这个人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不会轻易推翻。

李从嘉到底还是小看了赵匡胤,这个男人能够让底下人弄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就代表他并不是一个意气用事的人。

意气用事的人在丛林里活不久,所以哪怕心里对李从嘉恨得牙痒痒,他也暂且放下了之前的恩怨,开始思考这里面可以操作的空间。

甘州回鹘很强大是不错,但已经不是当年最鼎盛的时候,李从嘉想要牵制甘州回鹘,会给赵匡胤缓解很大的压力,这个时候赵匡胤觉得,李从嘉或许是觉得甘州打的太过顺利,怕它以后将矛头对准唐国?

赵普也是这么觉得,他们从头到尾都没想过李从嘉这是在为进军中原扫清障碍,就算说了他们也不会信,这简直是痴人说梦。

赵匡胤觉得拿捏住了李从嘉的弱点,开始跟李从嘉讨价还价。

李从嘉在得到田大郎传回来的消息,顿时气笑了,赵匡胤居然还敢收高价关税?真当他是冤大头?这种事情明显不可能,不过,肯讨价还价就代表有余地,李从嘉立刻让内阁再选一个能谈判的主儿过去,同时划定了几条线,这就是他的底线,超过这个部分一概不同意,就算赵匡胤威逼利诱也不行。

在知晓田大郎没有被砍之后,愿意去的人就多了起来,李从嘉看着这些想要投机倒把的人冷笑,暗搓搓的一个一个记在黑名单上。

释雪庭知道李从嘉有记黑账的习惯,但是没想到他连低级官吏都给记,好笑之余也没去劝,他也觉得那些想要摘桃子的人不太靠谱,将来是不能让他们上位的。

就在李从嘉记黑账的时候,情报部发现跟赵匡胤的通信渠道……断了。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