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复唐 > 191、chapter.191

191、chapter.191

倭国人?

哦, 现在其实已经可以称之为日?本?人了,在前唐初的时候倭国就因为这个名字变的有贬义而申请改名, 只不过中原人还是习惯性的称他们为倭国。

现在虽然中原经历了战乱尚未恢复,却也避免不了提起倭国时内心的不屑, 这是源自于骨子里的骄傲。

然而作为一个穿越者,李从嘉对日?本这个国家的感情十分复杂,如今一听到南周的战乱之中有日?本插手,李从嘉就忍不住皱眉,他懒得搭理日?本,日?本居然主动找送上门?

释雪庭察觉到李从嘉的愤怒,一时之间有些摸不到头脑, 在他看来这件事情的确是让人生气, 但是没到让李从嘉都产生杀意的地步吧?

李从嘉压下自己内心翻腾不休的杀意,垂眸问道:“是谁跟日?本人有勾结?”

释雪庭将纸条递过来说道:“南周兵部尚书左玉杰。”

李从嘉闭上眼睛镇定了一下,告诉自己现在是一千多年前,不是后世, 所以他不用将日?本太放在心上, 真的看不惯那就打呗。

安慰了自己半天之后,李从嘉才睁开眼睛问道:“日?本离南周可不算近,他们居然还插手南周的事情,咦,现在日?本是哪位天皇在来着?”

李从嘉仰着脑袋想了半天,还没等他想出来,释雪庭便说道:“是宪平天皇。”

宪平天皇?李从嘉从脑子里搜索了半天才想起来, 这位就是冷泉天皇,不过,冷泉这个名号是等他去世之后根据他所住的宫殿上的谥号,所以现在他还是宪平天皇。

冷泉天皇的话,那么现在的日?本应该是平安时期,这个时期应该算是日?本各种意义上的大转变时期。

李从嘉问道:“知道这里面有谁的手笔吗?不应该啊,现在他们的皇室跟贵族之间争权争的很厉害,而藤原氏和源氏彼此之间也不合,怎么还能抽的出手来管南周?”

李从嘉自言自语说完一抬头就看到释雪庭跟看神仙一样看着他,顿时知道自己好像说漏了,不过他十分镇定地问道:“怎么了?”

释雪庭收回目光说道:“知道的不少。”

李从嘉轻笑道:“我还是皇子的时候,也遇到过日?本人,日?本政治斗争由来已久,只是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释雪庭说道:“我派人去了解了,想来也差不了多少。”

不,不是差不了多少,而是根本不会差,而且李从嘉还知道日?本之前几百年的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已经过去,现在已经逐步步入了“国风时代”,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平假名开始出现的。

而且也是在这个年代,日?本诗歌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不在效仿中国,出现了全部使用平假名的诗歌。

李从嘉总觉得日?本的平安时期颇有点像中原百家争鸣这个阶段,不过比起百家争鸣差远了,毕竟中原的老祖宗们是自己悟道,而日?本人则是从中原学习效仿之后才开始有自己的风格,一个有基础一个没基础,差别当然大。

释雪庭见李从嘉难得的发呆,心中有点不安,感觉李从嘉自从听到日?本两个字之后就表现的有些不太正常,虽然他在极力掩饰这种不正常,然而释雪庭却感受得到他气场的转变。

“重光?”释雪庭摸了摸李从嘉的额头,很担心他是被什么冲撞了。

李从嘉回过神,深深吸了口气说道:“先让他们打吧,日?本怕是对南周有想法,不过没关系,让李弘冀做好准备,如果开战的话,对日?本人不用留情,有什么问题我抗。”

释雪庭有些惊讶于李从嘉对日?本的冷血,不过他什么都没说,只是对春生用了一个眼色,春生立刻会意,对着李从嘉将他刚刚的吩咐说了一遍之后,确定李从嘉不再更改命令也没有别的命令,这才退下去枢密院宣李从嘉的口谕。

当然口谕是不能作为证据的,所以等等会有李从嘉的秘书们将他的口谕写成书面形式,然后李从嘉盖章,枢密院再盖章,这样才能给李弘冀发过去。

枢密院在接到这样的旨意之后,心里都在嘀咕:这个日?本到底哪里得罪了他们的皇帝,居然一点情面都不留。

按照正常程序,面对国外势力,一半是不会退缩但也不会主动挑衅,尤其是日?本这样的国家,毕竟隔着海,只要把他们打回去就行了,哪里有时间去管他们?

只不过李从嘉既然说了,他们也没反对,不过是日?本而已。

李从嘉很庆幸这个时代跟后世不一样,后世是能不打就不打,而如今这个时代是不开心就打,真是……让人觉得爽快。

李从嘉见命令走出了枢密院,顿时心情舒畅,摸了摸下巴转头看向释雪庭说道:“你选一些光明教的人,去日?本传教吧。”

释雪庭:??????

李从嘉见他有些纳闷,便说了一句:“文化输出还是很有用的。”

日?本之所以不再学习中原,是因为如今的中原经过战乱已经并不比他们强大多少了,他们觉得自己的文化已经足够,所以不学习,所以开始产生自己的文学体系。

只不过如今这种文学体系还比较脆弱,任何东西在刚诞生的时候都很脆弱,尽管日?本不再来学习,但根深蒂固的观念还会让他们觉得中原依旧强大,就如同后世哪怕自己国家的各种科学技术已经很发达,却还是有人认为日?本的东西比较好一样,这样的观念不好改变。

历史上的宋朝并没有太在意日?本,所以日?本自己发展的轰轰烈烈,可惜李从嘉不会给他这种机会,他要尽可能的将日?本人继续同化,最好将日?本收归囊中,至于岛上的人……对于李从嘉来说就跟一根毛笔没什么区别,能用就留,不能用就扔。

为此李从嘉不惜将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让释雪庭选中的人带过去,比如说马桶。

李从嘉现在算是发现了,高科技的武器只会让高层关注,老百姓更关心自己的生活水平,马桶是个好东西啊,咦,说不定日?本这次插手南周就是为了马桶呢?

李从嘉觉得自己的脑洞开的实在是太大,不过,他旁边有比他脑洞开的还大的。

刚刚释雪庭只是意外李从嘉为什么要派人去日?本,如今虽然还是不明白李从嘉为啥要对日?本这么上心,但是李从嘉想做的事情就是他要做的,他一向都无条件支持李从嘉。

不就是派过去一点人么?这算得了什么?

释雪庭不懂李从嘉说的文化输出是什么意思,但是他知道李从嘉想要做的不过就是想要在思想上控制日?本人,完全没问题,他不仅要派光明教过去,还要派佛教徒过去!

“佛教?”李从嘉想了想说道:“不太合适吧?现在日?本那边佛教式微,他们本土的神道教开始崛起,僧人过去或许没什么用。”

你又知道了,释雪庭看了李从嘉一眼,对于李从嘉在有些方面几乎是无所不知的状态,他已经很习惯,并且不去询问,所以他只是回答道:“就因为佛教式微才要派人过去,如果佛教鼎盛怎么有用?让人过去帮助那边的佛教徒,或许还能在暗中帮助我们的人,光明教毕竟只是一个毫无根基的外来宗教,就连在大唐,光明教如今也无法跟佛教相媲美,到了日?本接受度可能也不是很高,派佛教徒势在必行,唔,或者可以先派佛教徒过去,等有人在那边扎根之后,再派光明教徒过去。”

李从嘉眨了眨眼问道:“你觉得光明教能站住脚吗?”

如果光明教能站住脚,那么作为光明教大本营的长安,就完全可以打造成日?本光明教徒眼中的圣城!

释雪庭坦然说道:“这种事情不可能有必然的把握,只能努力,不过如果那边现在真的很乱的话,也未必不行,更何况我们是带着东西过去的,只有我们的信徒才能用上这个东西,有意见?有意见不要用嘛。”

李从嘉赞美的对着释雪庭竖起了大拇指:“知道你这么无耻我就放心了。”

释雪庭挑眉:“无耻?”

李从嘉立刻一边躲着释雪庭的爪子一边投降说道:“不不不,我是说你灵活多变,别~”

释雪庭含笑说道:“那就让你再感受一下我的灵活多变好了。”

最后还是桃符过来拯救了李从嘉,桃符带来了两封折子,其中一封请罪的折子,嗯,李弘冀写的。

李从嘉有些纳闷,李弘冀又干了啥弄到要请罪的地步?

等他打开一看,发现李弘冀老老实实写道:南周内乱纷争不休,又有倭国趁机插手,虽有他国之别,但终乃大汉民族子孙,又有此乃我父祖固守之地,被倭人糟蹋实不忍心,是以臣私自违抗军令率军出击,此乃臣一人之错。

这一封是请罪的,然后另外一封就是请功的――淮南军初上战场表现不俗,杀敌千余人。

杀了一千个虽然听上去不多,然而想想这是水战,本来就不像陆地上那样方便割下敌人的头颅,所以实际上淮南军杀的人应该比这个还多,最妙的是这其中还有几十个倭人。

人数不多,但是日?本派来的人可能本来也不多,他们费劲千辛万苦混到了被南周高层信任的地步,相方设法让南周内部分裂,开启了战争模式,结果这些人就被大唐灭了一半。

李从嘉十分开心,要不怎么说是亲兄弟呢?这默契真是绝了,毕竟李从嘉的命令刚发出去,这时候估计还没跑出长安县的范围呢!

李从嘉问道:“桃符,这两封折子有人看过了吗?”

桃符摇了摇头:“这封折子到了枢密院就被送过来给您看了。”

枢密院中李从嘉就是最大的头,不像是内阁还有个首辅,首辅有资格看折子,并且还可以对一些无关紧要的折子直接作出批复,而不用经过李从嘉。

当然这个无关紧要也是有范围的,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李从嘉不用特意提醒范质也能守好本心。

李从嘉放心的将这两封折子放在御案上说道:“哦,如果有人问起,你就说我这两天忙,折子太多,还没看。”

李从嘉打定主意拖一拖,拖到算着李弘冀差不多收到旨意的时候,过一过再将请功的折子拿出来鼓舞民心,估计也就是拖五六天的事情,这也不难。

简单来说就是李从嘉不想给李弘冀定罪,或者说不想给李弘冀那些手下定罪,李弘冀的话其实无所谓,他已经是蜀王,再给他封赏也就是加一些封户,如今商行有一点李弘冀的股份,赚的钱封户的税收多多了。

不夸张的讲其实现在封户对于李弘冀来讲也只不过是一种象征意义的荣耀,当然如果连封户都没有,那这个王爷当的就实在是太惨,皇帝得多不待见他。

所以该拿的李弘冀还是会拿,不过李从嘉给不给加封户,他已经完全不在意了,所以他才敢带着队伍直接就去打,才敢写折子请罪,大不了就将功折罪么,反正如果到时候李从嘉碍于朝中其他大臣,不得不用他的功劳抵他的罪过,到时候私底下也会补贴他一点的。

跟着皇帝弟弟干不吃亏!

只不过淮南军里的那些军官则心里在嘀咕,生怕被这位胆大妄为的蜀王殿下坑到山沟里去,尤其是折子上去之后,京城好几天都没动静,这些人就更坐不住了,虽然有罪,但是我们打胜仗了啊,就算不赏我们,好歹也告诉我们功过相抵了不是。

就连李弘冀也纳闷这一次李从嘉的反应怎么这么慢,结果等来等去,最后等到了李从嘉近乎野蛮的一封旨意,之所以说野蛮是因为这旨意虽然写的骈四俪六辞藻华丽,但是掩盖不住字里行间的那种给老子狠狠打那群王八蛋的意思。

跟李从嘉当了许多年兄弟,李弘冀这才明白李从嘉为什么扣了那两封折子这么久,合着这是在给他脱罪啊?

李弘冀当场就笑了,转头就告诉将士们:等着吧,不日就有朝廷的封赏下来了。

不过李弘冀根本没等朝廷的封赏下来就又带着队伍出去了一趟,直接将长江南岸占据的差不多,成功拿回江都府,正摩拳擦掌的想要将江宁府也拿回来。

李弘冀在看到江都府那被改的面目全非的王宫之后,忍不住就匍匐在地哭了一场,比起李从嘉是为了世人眼光以及想要出门外才要亲自来收复江都江宁二府,李弘冀的感情就真实的多。

虽然还没有将江宁府拿回来,但是江都府都已经这样,那么江宁府更不用说,只会更惨一点。

毕竟无论是哪个皇帝在跑到之前皇帝的地盘上之后,无论是从政治角度看还是封建迷信角度看,都会尽可能的消除前朝皇帝存在的痕迹,皇宫这种东西不能随便拆,但是能改啊。

李弘冀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人生有一半的时间是在这里度过,对江都府的感情不可谓不深,虽然后来经历过父子反目兄弟成仇,可他是一直跟随在胜利者身边的,所以他可以尽情的去怀念自己的小时候,而不必想起来就陷入仇恨之中无法自拔。

李弘冀哭过之后,就开始拿出已经准备好的太牢之类的东西祭天,祭天之后,他正要鼓舞一下士气,让大家争取迅速拿下江宁府。

其实不仅仅是李弘冀,将士们也都很着急,他们之中很多人并不是南方的,也跟南唐没啥关系,所以对于江宁府感情一般,但是他们知道江宁府是大唐前国都,如今已经沦落敌手近十载,虽然他们的皇帝没说,但是看蜀王就知道,皇帝对江宁府很重视。

既然重视,那么他们如果能够尽早拿下江宁府那就是大功一件啊。

大家在这么寒冷的天气出来打仗,为的不就是军功吗?他奶奶的,谁说江南就不冷的?感觉比北方还冷,赶紧打完了回家!

只是让他们意外的是李弘冀在动员完了之后居然没有立刻带兵奔赴江宁府,而是选择停留了一段时间,因为李从嘉的旨意过来了。

李从嘉在得知李弘冀拿下江都府之后,就立刻下旨,让他先别着急去打江宁府,先去拿下苏杭二州以及越州。

李弘冀刚开始不明白李从嘉的意思,等看到李从嘉下一个命令之后他就恍然大悟――李从嘉让他将这些州府的港口全部控制起来!

李弘冀知道李从嘉控制港口为的其实就是阻止日?本人继续登岸,反正遇到一个就遣返一个,除非他们身上有大唐同意来往的文书,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大唐建立之后日本还没派人来朝贡过,可以说两国还没有建交,李从嘉压根就没有给日本文书过,至于南周的文书,谁认呢?

当然如果日?本人选择从别的海岸登岸而不选港口,那他也没办法,毕竟李从嘉不能在那么长的海岸线上全布上人,不过他能做的就是自己的地盘严加看管,路引一定要有,抓到就遣返,他就不信日?本派人过来是为了体验野人生活的!

当然除了这个之外,李从嘉还给了李弘冀一个秘密任务,那就是护送释雪庭的手下出海去日本,毕竟有自己人帮忙的话,可以就近准备许多物资,然后还能神不知鬼不觉。

李从嘉甚至给这些和尚一批经费,他原本以为他们会十分高风亮节的不收,毕竟这也算是去传播佛教文化,然而这些和尚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的全收下了,不愧是释雪庭师兄师弟们!

是的,释雪庭这次在师兄师弟之中选出几个脑子比较清楚,比较能言善辩的人去日本,毕竟这些人他都是熟识,仓促之间让他去找别人,他也未必能够找到。

然而让李从嘉和释雪庭十分意外的是这些年来一直深居简出的释青松听到这件事情之后,居然也出来表示要去日本传播佛教文化。

李从嘉差点没吓死,没等释雪庭说话他就当即摇头说道:“青松大师年事已高,我实在不忍让你为大唐操劳奔波,你还是留在大相国寺颐养天年吧。”

释青松听了之后深深看了一眼李从嘉,躬身行礼之后转身离开,李从嘉看着他的背影总觉得有些瑟缩。

或许是因为释青松很明白,李从嘉不信任他吧。

李从嘉现在的确可以无视释青松当年做过的事情,原谅一个人有的时候并不难,尤其是当这个人并没有给他造成太多的困扰的时候。

但是李从嘉却没办法完全信任他了,万一这老和尚一抽风,到了日本就开始忽悠日本跟大唐对立怎么办?

李从嘉派人过去为的就是和平演变,毕竟他想要打仗,估计内阁和枢密院总会有人不同意,除了先文化入侵,然后再一点点派人过去侵占,他也暂时想不到其他办法。

李弘冀战战兢兢的将这些和尚送上船之后,着实松了口气,他猜不到李从嘉的意图,不过他也不想去猜,没事儿就猜皇帝的想法那是要命的事情,李从嘉从来不是那种喜欢玩你猜我猜游戏的皇帝,他如果想让你知道,那么你就会知道,他不想,你猜不到最好,猜到了也要装成不知道。

李弘冀将这件事情放到一边,转头继续谋划怎么拿下江宁府,毕竟江宁府的防御措施不是江都府能比的,李弘冀至今都对父亲当年弃城而逃有怨念。

然而他的计划刚做一半,刚刚升任南周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的左玉杰派人来传口信:我警告你不要打我,你打我……我……我就挖你家祖坟!

李弘冀:我去年买了个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