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美食博主在八零 > 34、11.11.11.11

34、11.11.11.11

三号台人少,不用等候, 上完菜后厨的人也可以开饭了, 食堂的人坐在一桌。平时他们这些小青年都是大大咧咧的, 可此时和苏雅坐在一起, 一个个屏气凝神,大气都不敢喘。

苏雅见状就拿起勺子亲自给每人舀了一勺水煮鱼,一边笑道:“请大家尝尝我做的鱼。”

吃着美食,气氛瞬间就活跃了起来,而且田安年纪比苏雅还小半岁,说话叽叽喳喳的跟个活宝似的说个不停,不过一会, 他们的桌子反而成了食堂里最热闹的地方了。

苏雅一边吃饭,一边和田安他们说笑, 但一直觉得背后好似有一道目光在注视着她, 等她回头望去,却又没看出什么异样。

晚上做饭就简单多了,就是把中午的菜放在一起煮了,再加水烧开搅了些面糊, 做成了杂烩汤,配上馒头也不用菜。

吃完饭,苏雅要留下帮忙收拾,周海却让她先回去休息了。苏雅拗不过就先回了宿舍,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好,就端着瓷盆去找水。

三号岛的营地在半山腰一个比较平坦的地方, 食堂前面有一个水泥砌成的池子,里面储存了很多水。

苏雅走过去的时候,却发现水池旁边站在一个荷枪实弹的士兵,他看见苏雅先敬礼,然后才开口询问:“同志,你要做什么?”

“我……我想舀些水回去洗脸。”

小战士为难的皱紧了眉头:“不是早晨才洗脸的吗,晚上就……就不要洗了。”

岛上的人都很和善,这个小战士却这样固执,苏雅有些意外,不禁追问道:“为什么,这水不能用吗?”

“是……不……不是……”他结结巴巴的说不出话来,急的脸都憋红了,看见走过来的田安,好似看到救星一般连忙道:“小田,你……你给这位同志解释一下。”

田安看了看苏雅手中的瓷盆,还有他急的发红的脸,顿时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呵呵笑道:“刘刚,你也别太较真了,昨天才下过雨,这水多着呐,我姐用一点怕啥。”他说着抢过苏雅手里的瓷盆,就弯腰去池子里舀水。

那战士更急,想要上前来拦阻,田安把舀好的水护在怀里,瞪着他道:“我姐做的鱼可好吃了,你明天别去食堂吃饭,哼……”

苏雅此时也看出不对了,吃吃的说道:“田安,如果最这水不能用,你还是倒回去吧,别难为这位小同志。”

“没事,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好了。”说完,调皮的给刘刚敬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军礼,就拉着苏雅走了。

田安一路小心翼翼地端着搪瓷盆,生怕洒出一点,把水给苏雅送回去放在盆架上,田安转身要走,走到门口的时候犹豫了一下,还是回首道:“姐,那……那个,其实吧,你晚上洗一次脸,这水还不脏,明天还能用。”

苏雅此时要是再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就是傻子了,不禁开口问道:“是不是岛上没有什么淡水。”

田安点了点头,但随即似乎怕苏雅会后悔选择来三号台一样,连忙补充道:“也不是很缺,够吃,只是用的节省些就好,现在是雨季,不是很……很缺水的。”

“你的脸几天没洗了。”

田安不由自主地伸手抚摸了一下自己的脸道:“我昨天才洗过,真的姐,我上次好像十几天没洗,但昨天下雨,我就好好洗了一把,洗的可干净了。”

苏雅只觉得鼻子有些发酸,便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我会节省些用的。”

田安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撒丫子跑了,苏雅也不敢洗脸了,就用毛巾沾了一点水,粗略的把脸擦了擦就上床睡了。

她刚钻入被窝,失踪了一天的刘欣却回来了,春光满面的。

苏雅不禁调笑道:“见到张连长了。”

刘欣高兴的点头:“嗯,见到了,人黑了瘦了,但挺精神的。”

苏雅翻过身趴在床头道:“那你还回来干嘛?你家那口子大小也是连长,肯定有自己单独的宿舍。”

刘欣撇嘴:“你这丫头是不是想要独占这间屋啊?”

苏雅很是严肃的点头道:“你猜对了,那还不赶紧走人。”

可刘欣也不是傻子,苏雅这样说,明显是想让他们一家团聚。她在自己的床边坐下,期期艾艾的道:“影响不好。”

“嗨,有什么呀,这人情世故谁不懂啊,就算看见也肯定睁只眼睛闭只眼的。”

刘欣有些心动,过完年她就没有见过自己的丈夫了,现在好不容易能在一起了,还这么扭扭捏捏的错过机会,真的是有些舍不得,再说她们只能在岛上呆两个月,到时还要回去,等离开了就又见不到了。

苏雅见她明明心动,却还一脸犹豫的样子,不由低声道:“你要是怕人看见,可以等晚一会没人的时候再过去。”

“嗯”刘欣点了点头,但随即就回过味来:“我们明明是正经的夫妻,搞的怎么跟偷情一样。”

刘欣慢半拍的反应惹得苏雅大笑,刘欣羞恼就去挠她的痒痒。苏雅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挠痒痒,刘欣的手刚刚碰到她,苏雅已笑的上气不接下气,一边躲避,一边抱紧自己的双臂,气喘吁吁的叫道:“要不是我求情,徐科长会准许你来三号台吗,你……你不能忘恩负义,快……快住手。”

刘欣闻言收回了手,笑骂道:“看在你大功一件的份上,饶你一回。”说完就回到自己的床上坐下,看着外面的夜色焦急的等待着。

到了十点,外面吹响了熄灯号,刘欣就迫不及待地下床,匆匆忙忙地穿好鞋子就走。

三号台位于大海当中,晚上狂风大作,满山的风声好似鬼哭狼嚎一般,在天地间肆虐,疯狂地拍打着窗棂。

初次来到这样陌生的地方,苏雅心中其实有点害怕,可是也不能阻止刘欣,毕竟他们夫妻相聚一场不容易。

听着外面呼啸的风声,苏雅卷缩在被窝里,却无法入睡睡。刘欣却又跑了回去,苏雅还没来得及问,她已经抱起自己的被子搭在了苏雅身上,仔仔细细地给她盖好,一边说道:“这里晚上很冷的,你盖厚点,还有起来把门锁上。晚上风大再刮开了,别犯懒啊,赶紧起来关上。”说完,这次是真的匆匆走了,她的脚步声很快就消失在风中。

苏雅听话的起身把门拴好,才回去钻进被窝里睡了,刚才惧怕的心情竟然减轻了些。这里有韩东晖,有刘欣,有这么多她认识的人,有这么多可爱的人,没有什么好怕的。她伸展开身子,闭上眼睛,没过一会就沉沉睡去,窗外肆虐的狂风也无法将她惊醒。

在岛上越久,苏雅也就越加了解三号台的艰苦,不仅淡水短缺。补给船也因为风浪太大,无法靠近海岸,就把送来的东西往岸上扔。因为距离太远,很多都被海水冲走了,只有少量的东西扔到了岸上,可根本是杯水车薪。

没有新鲜的蔬菜,岛上整天就只能吃食堂里磨出的豆腐,还有泡发出来的豆芽,再有就是鱼了。

就这几种菜,周海和苏雅他们整天变着法子做,后来连食用油都快没有了,就只能吃凉菜。豆腐和豆芽都凉拌了吃,做鱼没有油炸那些大料,根本无法压制住鱼腥气,苏雅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苏雅就让田安带她去了废料仓库,从中找出了一个铁板,还有一些铁网。那铁板三面有棱,苏雅就用海水洗净,做铁板鱼。铁网拿去请周海他们做成烤鱼的夹子网,跟烧烤的篦子一样,把腌制好的鱼加在中间,在火上烤的两面金黄。

苏雅现在一天能分到三两油,早晚是不能用的,只能中午做饭的时候放一点,她也不敢浪费。

就用这点油炸一下八角花椒,还有辣椒酱,然后放入黄豆芽,做好后淋在烤好的鱼上,这是最节省水,节省油的做法,做出来的烤鱼也别有一番风味。

这样烤出来的鱼比水煮的更香,肉质也更嫩,还有黄豆芽做为配菜,汤汁浇在米上也很好吃。

可是最后连一点油都没有了,苏雅就只能做铁板鱼了。她先把鱼肚子上油脂比较多的部位切下来,放在铁板上煎出油,然后再把鱼放在上面煎。

但这样也太单调了,苏雅就叫上刘欣和田安,三个人到海滩上去捡海鲜,有牡蛎,海蛎子,还有各种贝类,这些基本煮一下就可以吃。

看着那些其貌不扬的海鲜,田安很是怀疑这些能吃吗,但苏雅做好后,鲜嫩的他大呼好吃。

可这些贝类个头太小,二百多人要做很多才够吃,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苏雅便请工人做了好几个虾笼子,去出工的时候把虾笼子,下到海里扑捉海虾。

每天都能扑捉到上百斤的海虾,这些海虾就做成白灼虾,不用炒制,只用清水煮一下。苏雅再做一点酱汁,沾着吃,即好吃还节省调料,也不用油。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都就整天想着怎么吃虾了,最后苏雅还把虾仁剥出来,和豆芽一起剁成肉馅包饺子吃,为了每天的伙食,苏雅真是用尽了浑身解数。

周海感动的什么似的,他开始还怀疑苏雅太年轻,盛名之下其实难复。没想到人家小小年纪是真有本事,变着花样的做吃的,硬生生地撑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日子。

一个月后,补给船终于靠岸,给三号台送来了补给,几百斤土豆,几百斤圆白菜,还有几百斤油,上千斤的大米。看着这些东西源源不断的送进食堂的仓库,这么多天支撑苏雅的力量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么多天疲于奔命,苏雅几乎都快累摊了,现在补给到了,他们终于不用为吃的发愁了,她的精神一松懈,竟然累的昏睡了过去。

周海特批了她二天假让她休息一下,第一天苏雅浑浑噩噩的昏睡了一天,到第二天才终于恢复了精神。

她们到三号岛上一个多月了,还没空到处去转转,现在压力解除了,苏雅便和刘欣一起想在岛上四处转转。

周海不放心,想要通知张卫国,派两个战士和她们一起。苏雅那里好意思这样大张旗鼓的去麻烦人家,便拒绝了,最后田安自告奋勇的陪她们一起去了。

岛上景色很美,满目苍翠,灌木丛郁郁葱葱的,还有很多铁冬青树,上面结满了红色的小果实,嵌在绿叶中很是好看。

小岛前面的山坡蜿曲成u形,背阳的地方却好似半圆形,山坡下大片的沙滩在阳光下不时有金光闪烁。

岛上的土质砂砾化严重,生长的植物都是根系比较发达的,平缓的坡地上还有很多小水洼。这些都是天然形成的,储存的雨水,经过沙质的沉淀,里面的水很清澈,而且还是淡水。

苏雅高兴的欢呼一声,撩动着水好好的洗把脸,这么多天别说洗澡,连脸都没仔细洗过,只能等下雨的时候,借着雨水好好的冲洗一下。

现在看到干净的水,苏雅和刘欣都很是兴奋,田安挠了挠头道:“姐姐,这里可以洗澡,你们要是想洗,我可以给你们站岗。”说完就走的远了些,背朝着她们站着。

苏雅和刘欣相对而视,这个山坡背对着造船台,那边是看不到的。而且距离营地较远,根本没什么人,何况还有田安站岗,她们两个不由心动。

那水洼虽然不是很深,但洗澡也够用了,两人便快速的脱下衣服,坐在水里,好好的洗了一次澡。

洗完澡,两人神清气爽的,游兴更足了,田安这个向导也很是尽职尽责,给她们解说三号台的辉煌历史。这里虽然艰苦,但已经建造出几十艘船只,为造船厂创造了很大的效益。

山坡上的马骨石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有些腐朽,刘欣听的认真,脚下的马骨石因为踩踏突然碎裂。她没有防备,一只脚便滑了下去,转眼就摔倒在地,向山坡下滚去。

刘欣吓的尖叫,田安和苏雅都慌忙去抓她,但刘欣的身子下滑的速度太快,田安就跳下山坡,用脚勾住一棵灌木伸手拉住了刘欣,阻止她下滑。

可是两人的身体重量太重,又是这样快速的冲击下滑,那棵灌木承受不住,树被连根拔起,下面是纵深的沟壑,摔下去实在危险。

苏雅连忙趴到在地去抓他们,好在灌木的树根很深,延缓了他们下滑的速度。苏雅刚好赶上在灌木彻底脱离地面,田安和刘欣要继续下滑的时候,抓住了田安的手。

田安虽然瘦小,但到底是军人,平时也经常训练,硬是凭着过人的毅力把刘欣拽了上来,但他的手臂被粗粝的马骨石擦破,其中一道深可见骨,皮肉翻卷,鲜血淋漓的。

苏雅也因为慌着去拉他们扭到了脚,开始只紧张着救人根本没发现,等把两人拽上来,苏雅一起身,便疼的惨叫了一声又摔倒了下去。

田安用自己的上衣包住了受伤的手臂,要来背苏雅,但他身材瘦小,何况他还受了伤,苏雅那里肯让他来背。

刘欣便去搀扶她,但苏雅崴了脚,微微一动便疼的惨叫,根本无法走动。三人急的一筹莫展,眼看太阳就要下山,几人也不敢耽搁,商量好后便决定让苏雅留在原地,让刘欣回去叫人来。

田安还要留下保护苏雅,可是他的手臂一直在流血,鲜血把他包裹的上衣都染红了,那里能继续耽搁,苏雅便让刘欣扶着他赶紧回去医治。

太阳西下,三人还没有回来,炊事班的人做着晚饭也是心神不安的,等到天微微擦黑,还是没有见到人影,周海再也忍不住了,跑去找到了张卫国。

张卫国正在站岗,周海跑到他面前,气喘吁吁的道:“张连长,我们食堂里的田安,苏雅还有刘欣下午出去,到现在还没有回来,你快派人去找找吧。”

这一个多月,苏雅来到三号台所做的事情,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开始他们还只是敬佩她一个小姑娘肯吃苦,敢到这样危险的环境来工作,可是后来却是真心敬佩她的毅力和无私的精神。

现在听说她失踪了,张卫国很是着急,何况自己的妻子也在其中,张卫国马上就派人出去寻找。

半个小时后,终于找到了刘欣和田安,田安因为失血过多,走了一半的路就昏迷了过去。好在他的身材瘦小,刘欣就背着他向前走,可是她不认识路,在山上迷路了,转了半天也找不到营地,还是张卫国派去的人找到了他们。

有战士接过了田安,马上送去医务室医治,刘欣看到张卫国哇的一声就哭了,抽抽搭搭的道:“卫国,你们赶紧去接苏雅,她为了救我崴伤了脚,不能行走,就在山坡那边等着,现在天都黑了,她一个人,呜呜……”

话没有说完,刘欣就忍不住哭了,是她不小心摔下了山坡,现在她自己安然无恙,田安和苏雅却为了救她受了伤,她的心中十分自责,哭的泪流满面。

此时韩东晖他们从造船台回来,准备到食堂去吃饭,可是还没到就听说苏雅他们出事了。韩东晖慌忙跑过来询问,见刘欣哭的这样伤心欲绝,不禁焦急的问道:“她在那个方向?”

刘欣梗咽的抬手向后山指去,可后山那么大,天又黑了,想要找一个人真的很难。但韩东晖没有犹豫,迅速又带上工作用的强光头灯就跑去寻找了。张卫国也不敢犹豫,迅速派出了很多战士出去找人。

苏雅就坐在原地等着,开始还好些,可是随着天色越来越黑,她就越来越害怕。晚上狂风大作,漫山婆娑的树影好似潜伏的怪兽一般,随着狂风摇摆,发出悉悉索索的声音,好似随时都会冲过来一样。

温度也越来越低,苏雅抱紧了自己的双臂,可还是冷的浑身发抖。刘欣他们走了这么久,却没有消息传来,也不知是不是路上又遇到什么危险,所以耽误了。

苏雅胡思乱想的,越想越害怕,恐惧的看了看四周,漆黑的夜色中,周围的一切都模模糊糊的看不真切。

苏雅害怕,再也等不下去,就单腿跳着慢慢向前走,山坡都是低矮的灌木,她想要找根树枝做拐杖都没有,只能一蹦一跳地向前走,可是深夜看不清楚,要是再滑到可怎么办,苏雅急的眼泪都下来了。

最后苏雅累的没有力气,就无力的靠坐在一棵灌木上,她又冷又害怕,还又饿又渴,精神都有些涣散,眼皮也越来越沉重,好似随时都会昏迷过去。

苏雅强自振作精神,田安他们回去肯定会叫人来寻找她,这样大的孤岛,要是她睡着了,大家来找,她没有应声,那怎么能找到。

苏雅就咬紧了牙关支撑着,可她的头越来越沉,她不由自主地趴伏在自己的膝盖上,就要昏睡过去的时候,忽然听见远处有人在大声的呼唤自己,那声音好似还很熟悉。

苏雅顿时振奋精神,抬起头高声回应:“我在这里,救命啊,救命……”

远处的人好似听到了她的声音,树木被碰撞拂开的声音越来越近了,有人冲到了她的面前。

作者有话要说:  那时的工作调动不容易,只是两个月的时间,女主也需要调令才能过去。

岛上没有淡水,生存环境恶劣,没有资源去养闲人,刘欣的工作能力不够。

也是我的描述有些模糊不到位,谢谢亲们提醒,么么哒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