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命题一生只一人 > 【卷三】十九、

【卷三】十九、

“你说我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我是不是傻啊,还好你点醒了我!感谢你啦!程诺同学!”苏覃说话时候充满了一股对自己的不可置信意味。

程诺也笑了。

“所以现在可以安心听课,安心准备期末考了吧?”

苏覃撇嘴说道:“你猜呀?”

“快回教室吧!”程诺推着苏覃进教室,“我也回教室啦!”

程诺刚走出一步又转身补充道:“不过,有个事实还是得说明一下,你并不傻!”

心里的石头就这样被卸下,苏覃终于发现无论事情走到什么地步,无论故事发展到什么阶段,只要程诺开口说话她永远都会做好嘻嘻倾听的准备。

而她,也确实总是在细细倾听。

可他们两个人之间还是充满了遗憾啊,隐藏在欢声笑语之下的心酸、遗憾、无奈——都难以言说。

艺考开始报名了,宛若三年前的举国开学日一般,似乎高中三年的日子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在三年前的九月延续,而后又在这个时候强行被撕扯开,如高考报名那一天一样,勾选完每一个选项,而后人生从此向着不同的方向前行。

我们总说人的一生至少要在老了回顾时发现这一生至少是一直在前行的,可却往往忽略了第一次分道扬镳时该有的不舍,至少是该好好说一次再见你的,而不是最后只剩下离别没有说再见的心酸无奈。

周园和周圃的妈妈像不久前的高考报名一般关注着他们两个的艺考报名,周园报了两个学校,央美和国美,周圃也和周园报了相同的学校。

他们两个报了相同的学校,妈妈很早之前就在担心这个问题,她知道周圃故意和周园报一样的学校是很有可能的,只是没想到真正发生了的时候还是有些意外和难以接受。但早就料到又能怎么样呢?什么都改变不了,她只能把这尽量看得无所谓一点儿,尽量看得无关紧要一点儿。

周圃自己也知道,报了和周园一样的学校,那么他们两个还是会互相纠缠下去,不过这倒是她心里真正想的,就这样互相纠缠下去吧,周园这辈子都摆脱不了她。毕竟,在周圃的眼中,周园这一辈子都是欠她的,无论如何,周园都还不清。

报完名,周园又回到了画板前,周圃报完名就跟了过去,看着周园笔下的画说道:“周园,你不想说点儿什么吗?”

“那你希望我说什么?”

“你别永远都是这一幅云淡风轻的样子,你骗得了别人骗得了我吗?承认吧,你根本就没有表面上看起来这么不在乎!你这幅云淡风轻的样子,也就只能骗骗谢梓吧?不过现在好了,就连谢梓你也骗不了了,你应该很恨我吧?就这么把谢梓从你的身边拉走了,她可不会再看着你这幅假惺惺的样子发呆了!”周圃的话永远都充满了嘲讽。

“你想说什么就直说,没必要这样拐弯抹角。”周园没有看周圃,不是不想,是不敢,他不知道周圃会说出什么,她又做了什么。

未知,在周园和周圃的这段关系里没有扮演着引起好奇的角色,而是扮演了一个引起恐惧的角色。

“我和你报了同样的学校。”周圃说到这儿停顿了一下,脸上露出了嘲讽,“意外吧?”

“不意外。”周园这话说得让周圃听起来无趣极了——好像他真的不是那么意外。

“不过我觉得爸妈应该会很高兴吧,知道我和你报了一样的学校。这样校考的时候我们两个就可以一起去了,爸妈也不用在陪我们去校考的问题上为难了,这么看来,我觉得我真是比你懂事得多!可爸妈为什么总是看不到呢?还不是因为你在他们面前太能装不是吗?你可真是个虚伪的人啊,周园!你应该挺不开心的吧,我和你报了一样的学校!”

“我没有。”周园提高了音调,哪怕知道这样也还是无济于事。

“你骗得了别人骗不了我!”

周圃说完这句就走了,只留下周园,他默默对自己说了一句:“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你。”

周园懂,他怎么能不懂呢?他是不高兴,周圃和他报了一样的学校。他们这些年来很多的矛盾都来源于他们在相似的人生轨迹上行走,一样的学校意味着即使到了大学他们还是逃不开这相似的轨迹,逃不开这些矛盾的来源。

所以,周圃是铁了心要和他死磕到底。可关于这些,周园无能为力。

可这些,竟然能让周圃感受到快乐——一种病态的快乐!

也许吧,周园告诉自己,是该去满足周圃的这种快乐,即使它很病态。不过,周园没想过的大概就是一昧的满足最后大多会以贪得无厌收场。他哪里又想得了这么多呢?对于在乎的、爱的人来说,他只以为这样便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却忘了,很多时候不同的表达方式收到的成效都是一样的。

集训的日子很累很累,哪怕集训已经接近尾声,但也偏偏是在快要结束时才感觉整个人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在和悬崖做最后的拼死挣扎。在远离学校,远离教室的画室,美术生们也正在经历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属于他们的这场战争甚至比那些坐在学校教室里面的学生们的还要惨烈得多!他们很多人都面临着百里挑一的挑战,可选择了的路就容不得后悔,哪怕前方迷雾笼罩了一切,看不见光芒,也要艰难前行。

而与此同时,正在泸庆高中的学生们刚刚结束了省统测,经过了省统测的洗礼,他们都告诉自己这是一场最接近高考的考试了。这样的考试只有三场,高三上学期一场,高三下学期一场,而最后一场就是高考!待一切结束,也就真正的各奔东西了……

年级上以及学校对省统测的重视程度超过了此前的任何一次考试,哪怕是期末考试也没见老师们这么谨慎,拿出了高考态度的不只是学生,也是老师,走出校门,还有每一位考生的家长。

PS:所有做过的决定,走过的路,都不后悔,只要发生了就是最好的安排。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