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邺城怪奇事件簿 > 035 迟来信

035 迟来信

简莘接过厚厚的信封,这是一张黄色牛皮纸制成的老式信封,信封有半张A4纸大小,里面塞的鼓鼓的。

高觉也来了兴趣,凑到简莘身边打量这个信封。在快递业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信件已经是罕见的玩意儿了,大家在适应了方便快捷的快递后,再也无法忍受效率低下的邮政部门,不过邮政部门的网店遍布各个乡镇,这也是邮政仅存的一点优势。

信封上贴了一排邮票,显然寄信人害怕邮费不够,多贴了几张邮票。高觉看了看邮票上的邮戳,发件地址竟然也是邺城--邺城市江心洲茅竹镇。

这让高觉来了兴趣,江心洲位于邺城的城北,在长江的中心有一块不大不小的岛屿,近些年随着邺城周边游的兴起,江心洲渐渐成为城区居民度假的胜地,大量的农家乐在江心小岛上建成,无数城里人来到这个人工打造的乡土乐园体验所谓的‘田园生活’。

简莘将信纸抽出来,厚厚的一叠信纸中夹杂了三张黑白照片。寄信人的字迹十分工整,隐隐还有点硬笔书法的功底,在当今时代写着一手好字的人可不多了。寄信人笔力刚劲,力透纸背,但信纸又黄又薄,写字的钢笔也是便宜货色,信纸上被刮出好几个小洞,还有几个字的墨水化开,整张信显得乱糟糟的。

简莘迅速的浏览了一遍,这是一封邀请函,主要内容是信主人邀请邺城考古系去他所在的小镇做客,茅竹镇即将迎来建镇1000周年的大庆典,届时镇上祠堂会展出一本传承千年的族谱,信主人希望邺城大学考古系能够派出一名经验丰富的学者到场,现场鉴定一下这本族谱的历史价值,并恳求邺城大学考古系能够帮助这座小镇做些宣传,帮助小镇发展经济。

高觉接过信纸,只见信的抬头写着“尊敬的邺城大学考古系”,管瑶女士是邺城大学考古系主任,她本人是古遗迹发掘和古文物鉴定领域的权威,这封写给邺城大学考古系的信自然转给了管教授。

信件格式严格按照文法,内容也是半文半白,作者在结尾还写上“敬颂崇祺”四个字,这在当今社会更是罕见,“敬颂崇祺”就是恭敬的祝您吉祥安康的意思,这在五四运动时,各位文学大家互相来信中经常见到,也是中国书信文化中专用的词语,体现了信主人对收信人的尊重。

管瑶教授今年六十多岁,作为一名古文化学者还算能够出研究成果的年龄,她师承五四运动时期一名金石大家,在那个时代考古学者被称为金石学者,在恩师熏陶下,管瑶教授不仅专精考古学,诗词歌赋也是样样精通,作为一名文化学者,收到这样规范的信件自然是欣喜的,她潜意识中也认为拥有这样文化素养的人不会骗人。

简莘看完信后拿起信封中的三张黑白照片,照片应当是十几年以前照的,照片的边角开始发黄,但是照片的内容依然很清晰。

三张照片都拍的是一本古书,第一张照片是古书的封面,绢帛包裹的封面上用正楷写着“敕制钱氏族谱”,看着题字的人应当也是书法名家,虽然是大巧不工的正楷体字,可是每一个字的结构笔画都蕴含着美感,笔力强劲让人觉得有一股浩然之气,远不现在电子打印的正楷体可以相比的。

第二张照片则是打开的族谱,由于拍摄相机的精度不够,族谱中的蝇头小楷都看不清楚,整个族谱是一条长长的绢帛,封面和封底是用绢帛包裹的硬质薄板,平时这本族谱应当是折叠起来供奉在祠堂的,这次为了拍摄族谱全貌才将整个族谱展开,整个族谱保存十分完好,绢帛内页上没有一点虫蛀的痕迹,干干净净平平整整。

第三章照片则是族谱末页的印章集,上面盖满了密密麻麻的印章,都是修订过族谱的钱姓族长的印章,这些印章五花八门,极具时代特色,从北宋到清末,各个时代的族长都会在族谱上留下正章,提升了这本族谱的价值。

简莘将信件放在桌上,疑惑的问道:“一本传承千年的族谱,就是曲阜孔家的族谱也没能传承这么久。管老师,要是这本族谱是真的,那可真是我们邺城考古界近年来最轰动的事件了,您为何要让我负责这个课题?”

管瑶教授笑了笑,说道:“小莘你是有能力负责这个项目的,虽然这份信的内容很诚恳,附送的照片也很有说服力,但你看看信的落款时间。”

简莘拿起信封,只见邮戳上的寄信时间竟然是1980年,管瑶教授无奈的说道:“这封信寄出后就因为邮局的失误卡信了,直到今年清理失联信件专项活动开展后,才重新投递到大学信箱,你看看这封信上的邮票。”

简莘翻过信封,只见信封上贴着一排一模一样的邮票,红色邮票底上坐着一只惟妙惟肖的小猴子,简莘不明所以的看着管瑶,高觉却惊讶的说道:“猴票!?真的是猴票啊?还是八连张,这封信也太奢侈了吧!”

管教授点点头,向简莘解释道:“小莘你不懂现代收藏,猴票是我国1980年发布的一版纪念邮票,也是我国首次发行的生肖邮票,邮票原图由著名画家黄永玉绘制,由于发行数量稀少,这版邮票是新中国最有收藏价值的邮票,近些年虽然集邮市场不景气,可是猴票价格依然坚挺,就这样的盖过邮戳的,一张也能卖到一万元以上。”

简莘惊讶的长开嘴,高觉继续说道:“那还是单张价格,这张信封上的猴票是一排八张一起裁下来的,这种被称为八连张,这样的连张价值更大,虽然盖了邮戳降低了价值,这样的八连张在市场上依然能卖到十万元以上。”

简莘更是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一张二十多年前的滞留信件,光邮票就值了十万元,这让对金钱没什么概念的简莘也惊讶万分。管瑶教授叹了一口气说道:“邮局将这封信原封不动的交到我们手上,我们怎么也应该组织一次调查行动,争取找到寄件人,将猴票退还给人家。”

管瑶教授看着简莘,继续说道:“明天我就要出国参加一个考古学会议,小莘你有这个能力,我也相信你的人品,虽然这封信迟来了二十多年,我还是希望你能应信件主人的要求,看看能不能找到这本千年族谱。如果只是无聊的恶作剧,也希望你能将猴票退还给寄件人,我们邺城大学不能占老百姓这个便宜。”

简莘抓着沉甸甸的信封,对管教授坚定的点点头,管教授露出笑容说道:“这个项目也不会让你自己掏钱做的,项目委员会先期拨款五万元,你不仅可以带上小章,还可以在暑期留校没有回家的考古系学生中挑五人,一起参加这次寻找千年族谱的项目组,系里给你开具了介绍信,你可以到八卦洲管委会要求协助,你看看如何?”

简莘也明白这是管瑶教授给自己的机会,刚刚评选上副教授就能单独带队开展项目,这是多少学者梦寐以求的事情,管教授将自己当做关门弟子,在学校中顶住种种非议帮助自己,要是不做出点成绩,怎么对得起管教授这份恩情。

管瑶教授转向高觉,微笑着说道:“小高,你可以和小莘一起去茅竹镇吗?上次和你们主编吃饭,听说你正在放长假,让小莘去那么偏远的地方你安心吗?”

高觉连忙点头答应,高觉也是邺城大学的毕业生,他虽然是新闻专业的,但经常陪简莘听课,一来二去管瑶教授也记住了这名编外学生,甚至有的时候让点名让高觉回答问题,博学强记的高觉总能给出完美的答案,管瑶教授还在课上打趣简莘的家庭教育搞得好。

管瑶教授笑着说道:“你放心,这次你也不是白去,简莘你可以把高觉的费用列在项目经费里,项目完结后的奖金也可以分他一份,他就算你们小组的特别人员,与组员享受同等待遇。”

高觉想了想也觉得不错,相当于去江心洲边上的小镇公费旅游,如果项目顺利,还能获得一笔奖金,最重要的还能正大光明的陪着简莘,反正现在家里也没事,高觉感激的向管瑶教授连连点头。

交代完项目后,管瑶教授笑着走出简莘的办公室,简莘连忙扶着恩师走下楼梯,高觉又将信件拆开,仔细阅读了一遍,看到落款是“茅竹镇钱志军敬上”,心中隐隐约约感觉一丝不对劲,这时候简莘回到办公室,看到沉思的高觉问道:“你又想到什么了?”

高觉放下信纸,摸了摸头说道:“总感觉有什么不对劲,可是怎么也想不出来。”简莘却走到高觉身边说道:“没事,慢慢想,既然你说有什么不对劲那就好好查清楚,我相信你的直觉。”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