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昨日重现 > 第43章 庆功宴1

第43章 庆功宴1

那个副局长说这番话的时候,村长与老支书却并不感到惊喜与意外,而且还有些鄙视的神色。这让小李感到很纳闷。领导表态要大力扶持,村干部应该兴高采烈才对呀。但他们却表现的有些平淡。

其实以前县里乡里不是没有考虑过黑龙潭村,但是,由于这里前任的村干部不和睦,事情商量不到一处去。争取点资金来,有人说要修路,有人说要建村委会,有人说要建学校,还有人说要建沼气池,要搞养殖等,反正以争吵开始,最后是以争吵结束,而且互相猜忌,互相告状,都说对方贪污了款项。后来,乡里与县里对这里也就开始冷落起来。不给钱办不成事,给了钱更办不成事,而且还到处告状,你说他不是,他说你受贿,谁愿意帮这个乱地方。但这届班子很团结,也很想为百姓办些实事,因此,这次市里分配扶贫对口单位的时候,县里就把黑龙潭村让化工厂承包。

县里与乡里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变化注定要给黑龙潭的百姓带来实际的好处。眼下,在对于修黑龙潭村中路的态度上,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从原来的没人问津,到现在的竞相关心了。

这对黑龙潭的乡亲们来说,不啻于一个意外之外的惊喜了。县交通局虽然出的钱比化工厂的多,但是,乡亲们却不怎么感谢那些交通局的官员,而是从心里感谢小李他们。觉得是小李他们为村里带来了福音,带来了吉祥,小李他们才是村里人的恩人。送走了县里与乡里的领导们,村里的老支书说出了个中的缘由。

"俺们百姓心中有杆秤,谁是真心的,谁是在演戏不得以的,俺们看得一清二楚。黑龙潭村的路成了这个样子不是一年两年了,哪个领导不知道?那个副局长跟县长说他不清楚这个情况,那简直瞎说,是撒谎。他们是不愿意管!归根结底是俺们村里没有出个大干部,俺们村穷,没钱给他们送好处。跟你们说吧,离俺们这里五里地的桃家堡子,那里的路以前比俺们这里还差,可人家村里人有福气,出了个大干部,说是在省政府里当什么主任。有一年回家,他的车陷进了泥里,他把县里的接他的领导好一通埋怨,这不,没过三个月,村里村外的路就开始动工了,都是清一色的水泥路,啧啧,把俺们眼馋的,但有什么办法?俺们村里没人呐。"

小李听着老支书的唠叨,除了同情之外,感到这关系问题确实很重要。同样的村子,同样的条件,只因为某个人的不同,就会有很大的差别。这让他想起来家乡的类似于黑龙潭村的一件事。与小李家不到三华里的凤凰台村人才辈出,有的已经到了省部级,还有一位甚至在中央任职。那年,在中央工作的那位领导视察工作的时候顺便回家看看,也说村里的路况太差,这样不但影响百姓的生活,也会影响经济的发展的。市里的领导听了,哪个敢怠慢?立即组织施工。据说,在道路施工的时候,市长怕工程质量出问题,有好多天亲自盯在工地上,风里雨里的,好不尽心。过去说朝中有人好做官,现在呢,上面有人什么事情都好办。一色的柏油路,从国道一直修到那领导的老家门口,村里的路呢,也被铺了柏油,真是一人得道,全村人沾光啊。而小李的村里呢,至今也没有出一个职位高的干部,所以,甭说招商引资,就连村里的道路到目前为止还是疙疙瘩瘩的石子路呢。

小李心里一直有一个想法,或者叫做愿望,等将来自己有了能力,一定把村里的路修好,让乡亲们不再为阴天下雨而发愁。但是,在行政处工作的两年里,小李觉得这样的目标似乎不可能实现了。没有能力帮助家乡,这次有机会帮助黑龙潭村,小李心里很高兴,他觉得黑龙潭村的乡亲们跟自己的家乡人一样憨厚,可爱。所以,他帮着黑龙潭村做事,就相当于帮着家乡做事了。

县交通局派来了大型的施工机械,修路工程进展顺利,一条条整齐平整的路把小小的村子衬托得美丽起来,那一座座古朴的院落,一丛丛高矮的树木灌木等,仿佛是水彩画一般,而那画框呢,就是这一条条的道路。

路修完了,乡亲们像过年一样高兴。敲锣打鼓放鞭炮,乡亲们用最热烈喜庆的方式庆祝着这件令人兴奋的喜事。县、乡的电视台,报纸也来了记者,又是拍照又是摄像,说要报道化工厂扶贫的成绩。大孙与小李觉得很难为情,因为他们觉得他们出的力不多,要感谢的应该是县里的领导与交通局的领导们。但村长与支书却总是重复那句"俺们百姓心里有杆秤"。

修路的工程结束了,小李也在这里驻了快一个月了,大孙与小李跟村长说要回去。大孙跟村长开玩笑说:"村长,你快让小李回去吧,夜里睡觉的时候我觉得这小子不太对劲儿,老是抱着我乱啃,再不让回去,要憋出毛病来了。"

"孙哥,你别光说我了,你在梦里老哼哼唧唧的,那是干啥呢?"小李红着脸挖苦大孙到。

大孙与小李和村长商量,准备当天就回去,说已经联系车了,可村长与支书说门儿都没有,必须吃完了庆功宴再说,还说已经吩咐人去做锦旗了,等明天把锦旗和他们一起送回市里去,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化工厂为村里人办的好事。还说请当地最好的石匠刻一方碑,让世世代代都记着化工厂的功劳。"吃水不能忘了挖井人啊。"老支书感动地说。

"村长,我们做的这点事真的不算啥,就别吃什么庆功宴了,我们让厂里的车把我们接回去就得了,别麻烦你们了。"大孙说。

"俺说呢你们别再磨叽了,客随主便,你们不吃这顿饭,俺们心里怎能过得去呢?俺们山里人实在,也不会说那些文绉绉的词儿,俺们就有一颗实心眼,不能怠慢了恩人,要不传扬出去,让俺们的脸往哪儿搁?咱们以后就是亲戚了,以后还少不了麻烦你们呢。"老支书执意地说。

"是这个理儿,二位领导就别让俺们为难了,好不好?要不俺们心里会不落忍的。"村长也帮衬着说。盛情难却,大孙和小李只好从命了。

庆功宴的确很隆重,也比较热闹。村里的几个干部,还有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都被请来陪大孙与小李吃这顿饭,小李觉得有点受宠若惊。村里人把他们最拿手的饭菜端上了桌子,都是山珍野味,农家特色,大盆大碗,热情洋溢。不善喝酒的老支书也开了戒,他说即使喝完后把肠子吐出来,也要陪好化工厂的二位领导,这是乡亲们的一片心意呀。几个老乡你一杯我一杯,你一言我一语,把大孙和小李夸了个遍,说这才是党的好干部,是老百姓的贴心人。说如果所有的干部都跟大孙与小李一样,乡亲们早就过上好日子了,等等。把大孙与小李夸得脸上一阵又一阵觉得火辣辣的,一个劲地说"应该做的,应该做的。"

小李的酒量本来就不行,再加上今天的几个老乡一通客气,人家的岁数都那么大,那么诚心实意地敬你酒,你怎么能不喝呢?不喝就是辜负了人家的一片热心,但一喝呢,自己就要受罪了。刚开始,小李一再推辞,大孙也帮腔说小李实在不会喝酒。老支书不干了,把酒杯一放,微笑着说:"怎么的?嫌俺们的酒赖是不?俺们这山沟里买不来茅台呢。"

"大叔,大叔,不是这个意思。"小李连连摆手,"我这人喝酒上脸,喝多了就吐,净出洋相。"

"哈哈——,今天咱们就破个例,吐就吐,洋相就洋相,连俺老汉都豁出去了,你年纪轻轻的怕的是什么?来来来,满上,满上!"老支书劝说到。

"是哩,是哩,"那几个陪酒的老乡也点着头和蔼地说,"你就喝几杯吧,要不俺们心里过意不去的呀"。

乡亲们的一片情意实在难以推却,小李也只好跟着大家推杯换盏地喝了起来。当然,大孙在任何场面都可以当起主角,他按照当地人的习俗,不用杯,而是用碗喝,一边喝一边说"痛快,痛快"。

小李知道大孙的酒量大,但是他也没有见过大孙像今天这么喝过。其实,大孙这次从城里回来的第一天,小李就觉得大孙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丢三落四,忘东忘西,而且情绪很低落。小李也曾经问过他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可大孙拍着胸脯说到:"笑话,我大孙能有什么心事?"

酒桌上的气氛越来越热烈,一个老乡亲还高兴地唱起了当地的山歌,是情哥哥、亲妹妹的内容。他们说山里人喝到高兴之处就要来唱歌助兴。"情哥哥你在那山上走哟,情妹妹俺在沟里头瞅。什么时候才能牵到哥哥的手哟,俺们俩个一起到白头,哎,哎,到白头。"还有一个乡亲唱一了荤调子,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淳朴的脸上写满了幸福。小李被乡亲们那欢快的表情和朴实动听的山歌所打动,也举着酒,跟着大家一口一口地喝起来。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