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醉枕大唐 > 第七百一十八章 献上请求

第七百一十八章 献上请求

李安自然知道,李恒之的写作水平可不是盖的,他把一篇故事写得如此妙趣横生,充满了煽情,让人读起来就感觉到非常的认同。

到了最后,李安发现孔先生在读评书的时候,甚至饱含了热泪,看来真的是被李安的故事感动的不行。

当他把整个评书都读完的时候,他说道:“我明白了,这里面所说的男子就是李老板呀。”

李安没有否认就点点头,孔先生就说:“我明白了,看来人们所传的风言风语虽然是真的,但李老板却受了很大的苦衷,虽然我不赞同李老板那样做,不过从这个评书上也可以说出李老板根本不是一个坏人”。

李安笑着说道:“听孔先生这么说,实在是让在下感觉到汗颜”。

孔先生呼了一口气,说道:“李老板的意思就是希望在下利用这篇评书给你恢复名声对不对?”

李安说道:“正是这样,今天李安也是想借助孔老先生的名头”。

然后李安从袖口当中掏出了一张银票说道:“虽然孔老先生很有气节,可是不能让你白白的做事,这银两就请你收下”。

孔先生看到那白花花的银子,就有些心动,最后傻傻的笑了一下,然后就把那银票揣在手中说道:“这怎么能好意思呢?”

李安心想,你不好意思干嘛还要拿起来?

牵连到要说评书,所以这孔先生十分的得意,李安也知道,这就像一个专业的歌手遇到了一个好的曲子一样,他就笑着说道:“如果孔老先生不嫌弃的话,不如今天下午就开始说这段评书怎么样?”

孔先生似乎也有了无限的动力,说道:“那好呀,今天下午老夫就什么都不说了,就专门说李老板的这一个,不过还有一个请求,这评书能不能送给老夫?老夫要作一个纪念,因为这评书写的真是太好了”。

李安笑着说:“这当然可以了。”

那孔先生接着就问道:“不过老夫还想认识一下这位评书的作者到底是什么人呢?”

李安想起了前世钱钟书说的一句话,你只要看着鸡蛋好吃就行了,干嘛非要认识下蛋的老母鸡呢?

不过他也知道,这孔老先生对评书特别的痴迷,因为看到评书特别的好,所以就想认识一下作者,这是无可厚非的。

李安没有立刻回答,那孔先生就问道:“难道李老板有什么不便之处吗?”

“没有什么不便之处,这评书的作者就是在下的弟弟,叫李恒之,正在露水学堂上学,如果孔先生真的要见他的话,那只能等到下一次他休学的时候,到时候我就带他来这里听孔先生的评书,你看这样如何?”

“哎呀,我早就该想到的,我早就听说李老板有一个弟弟在露水学堂读书,怪不得文采是如此的出众。”

两个人又随意说了一些客气话,到午时的时候,李安想邀请孔先生吃一顿便饭,但孔先生却拒绝了。

他说无功不受禄,拿了李安的银票已经足够了,干嘛还要让李安格外的破费呢?最终李安也没有勉强他。

李安感觉到非常的轻松,因为从下午开始,他相信他的名誉就可以恢复了,他再次想起了这个荒唐的事情。

而此时此刻,在李家村李恒之的院子当中,元禄又来到了这里,元禄带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那男子身穿一身貂皮衣服,看上去是如此的雍容华贵,一双眸子不断的打量着李之超和翠花。

那男子还拿着一个袋子。

元禄就指着这个男子,对李之超和翠花说道:“婶子李叔,这位是隋先生。先生想来了解一下情况,然后他准备给你们写一个条幅”。

翠花和李之超特别的高兴,总算那十两银子没有白花。

他们就热情洋溢的让这位先生请进了屋子,翠花喋喋不休的向隋先生讲述了李安的故事。

那隋先生先前接受了元禄的吩咐,那就是来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十两银子的事给说漏了,因为那十两银子,元禄就贪污了六两。

隋先生大致心中有数以后,就从袋子里当中掏出了一个大大的条幅,然后他就准备好了笔墨纸砚。

接着,他就写下了这样几个大大的字,“李安恶贯满盈,人神共愤,天理不容”。

最后他又找来了几张大纸,然后上面写着,李安身为一个县太爷的准女婿竟然私自逛窑子还赌博,简直是给县太爷抹黑,他以这样的内容为原则写了一篇文章。

最后他对翠花和李之超说,这篇文章就贴在你们的胸前,而这个条幅你们两口子就拿着这样在大街上游行就可以了。

两口子非常的高兴,这隋先生就提出来要走。

元禄送他出去,两口子也不断的感谢隋先生,同时不断的感谢元禄。

两个人都离开了以后,他们两口子露出了难得的笑容,翠花就说道:“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到县城当中,上一次咱们受的侮辱,今天都要找回来”。

说起去县城,李之超忽然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如果再一次见到了陈芳菲,那该是多么好的事情。

所以这一次他显得特别的积极,对翠花说道:“好,娘子,咱们这就走吧”。

她并不知道李恒之为什么这么积极,他还以为只是为了恨李安的缘故,如果知道他心中有这种龌龊的思想,又是一场战争出现了。

就这样两口子就带着东西前往县城。

走到了大槐树下,村民们就询问他们去哪里,两个人就神神秘秘的说出去办些事情,他们并不想把这件事情说出去。

因为那些村民们都对李安无比的崇拜,虽然现在很多村民都知道李安做了这样的事情,但很多人似乎觉得这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且李平安已经勒令他们不要在那里乱说,如果听到谁乱说,一定会对他们不客气,村民都因为李平安的神威,纷纷都不敢公开的讲述这件事情。

这一次两口子雇用了一辆马车进入县城,当到达县城的时候,正好是午时。

两个人不敢在县城当中吃东西,他们偷偷的拿来了一些干粮,赶到县城的时候就开始补充营养。

他们打算还是从中湖开始,因为他们知道中湖的人是比较多的,在这里能构成一个更好的效应。

李之超就说:“咱们上一次在县城当中受了人家的侮辱,难道还要到中湖来吗?”

翠花说道:“不到中湖到哪里去?先从中湖开始,咱们去游行,说不定就会有很多的人跟着你,就听我的就行。”李之超就不再说话了。

翠花在心中自言自语,李安,这次你死定了,谁让你做出了那样的事,以前找你的把柄找不到,这一次是你自己往驴棚里钻,就休怪老娘不客气了”。

看到自家娘子如此高兴,那李之超顿时也感觉到浑身来了劲。

仿佛已经看到李安对他们跪地求饶了。

两个人来到了中湖,便开始按照那隋先生的意思去做,那篇用大字写成的文章就贴在了李之超的身上。

接着,两口子便把大条幅给展开,李之超问:“咱们是不是边走边喊?”

翠花白了他一眼,说道:“不必了,那样岂不是累死了吗?人们的眼睛又不瞎,能看到这个条幅。”

李之超就点点头。

于是,两口子便以这样的造型开始游玩,果然,很多人看到他们得时候,就感觉到新奇。

很多人对他们开始指指点点,他们的身边也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

两口子都感觉到十分的得意。

因为说的关于是李安的事情,所以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如同湖面上,再次引起了波澜。

人们便开始对李安重新评价。大部分任还是认为李安可恶。

李之超两人感觉到特别的惬意。

他们每走到一个地方,总是人满为患,他们再累也感觉到值得。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