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奋斗在大明 > 第六章 国事大会

第六章 国事大会

第六章国事大会

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难度。

不过,嘉靖对这些没有说什么。他说道:“那就召开你所谓的国事大会。我与太子到时候会去的。只要百官不反对,这一件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嘉靖是想看看,周梦臣设计的制度能不能行。

周梦臣谢过不提。

他立即开始筹备这一场大会。

这一次大会,周梦臣不仅仅邀请了在职的六部九卿所有衙门的主官,致仕的六部主官级别的官员都收到请帖。

徐阶自然少不了见了一封。

当然以徐阶的消息渠道,他所知道并不仅仅是这一封请帖。

徐阶将手中的书信全部交给了徐蟠,让徐蟠全部读一遍,徐蟠读完之后。最后才看见国事大会的请帖,立即说道;“父亲,我陪您上京。”

徐阶慢条斯理的说道:“我上京做什么?”

离开了京师的蝇营狗苟,徐阶的脸色居然好了很多,似乎头上多了几根黑发。

徐蟠目光流转之间,就想到在海瑞手下遇见的种种为难。一股怒火都忍不住冒了出来。他说道:“自然给周梦臣一个好看。”

徐阶从一堆书信之中抽出一封书信,给徐蟠说道:“再读读。”

徐蟠看了一眼,这书信他刚刚读过了,是张居正写给徐阶的,介绍周梦臣的新内阁制度。他看完之后,抬头看自己父亲。两眼之中,充满了茫然。

徐阶心中暗暗摇头,他有些明白,嘉靖对太子的感觉。他这个儿子,比太子强不了多少。虽然称不上蠢材,但在政治上也缺乏敏感度。张居正言语之中,已经写的明明白白的。他还没有明白这个新内阁制度代表着什么。

徐阶只能开口讲解了,说道:“咱们这位陛下,是一个刻薄寡恩,猜忌无度雄主。对于权力是一丝一毫不肯让人。但是你看这个新内阁制度,其实就是重新立相,之前说内阁首辅是丞相,其实我最明白,那不是,所谓内阁首辅,只能不过是维持班子。什么事情都做不了。而今内阁首辅却是真丞相了。”

“你知道代表什么?”

之前的内阁首辅承圣命办事。有圣旨权力滔天,没有圣旨,什么都没有。而今的内阁,有执掌,有属吏,与各部之间的领导关系也确定下来了。

自然与唐宋之政事堂相差不大。而首辅自然是首相了。

徐阶觉得自己已经在明示了。但是徐蟠依然茫然的挠挠头,说道:“这代表

什么?”

徐阶说道:“你还怪我不让你出仕,以你之才,当一个知府都有些不足,你如果出仕,定然走不长。”随即叹息一声说道:“周梦臣做的事情,就是给陛下这条真龙脖子上面挂了一铃铛。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如此人物,注定要横绝一时的。其实我倒是不怕他,但是为了你们着想,我还是要避他一头的。海瑞是他的爱将,你惹怒了海瑞,我在一日,都没有问题。但是某日我不在了,真不知道你何以为继。”

徐蟠听了徐阶的话,袖子里握紧的拳头,却不敢让徐阶看到。

这是徐阶与徐蟠父子之间,永远过不去的坎。

在徐阶看来,徐蟠的能力太差了。他如果出仕的话,就会成为徐阶的弱点所在。徐蟠自己出事不要紧,还连累徐阶他在严嵩面前落于下风了。

而徐蟠觉得自己才华横溢,之所以这辈子不能建功立业,就是因为徐阶太自私了。为了自己的前程,不在乎儿子的未来。

只是徐阶也是徐蟠一辈子不敢面对的人 。徐阶不在松江的时候,徐蟠敢胡作非为,但是徐阶一挥来,他只能老老实实的,什么也不敢做。

徐蟠不敢反驳徐阶,只能低沉的说道:“这就是你不去京师的原因?”

徐阶说道:“也不完全事,因为我知道这一次国事大会,注定乏善可陈。如果过了一两界之后,我倒是有想去看看。”

徐阶虽然退下来了,但是他对大明朝廷整体把握还是没错的。

嘉靖的统治之下,称不上万马齐喑。但也差不多。很多敢直谏的大臣,都死的死退得退,即便这几年,徐阶宽纵言官,一时间也没有恢复过来。

而国事大会第一次召开,很多人都弄不清楚,这是做什么的。自然不会乱发言。结果就是,整个大会都是在走流程而已。

这又有什么好看的。

倒是百官熟悉之后,知道这一次大会真的议定未来数年的大事。到时候就有的吵了。

如果徐阶到时候身体还健康,他倒是真想去看看热闹,看看周梦臣构建的政治新生态是什么样子的。会不会上演全武行啊。

毕竟大明文官之间动武,也是有前科的。

徐阶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是对国事大会的判断,还是非常准确的。

的确,一场大会整体上乏善可陈。整个流程,也就是百官入位,嘉靖到,行礼。周梦臣宣读自己的国事书。然后大臣开始质疑提问。

这个环节,也幸好周梦臣有准备。安排了几个人

上前提问。周梦臣一一回到问题,最后才让气氛活跃一点。

百官对周梦臣所言的三件大事。致太平。户部改革。黄河大工。三件事情有所了解,整体上来说,这些提问都没有质询的意思,更多是有些地方不明白。

想让周梦臣解释的更清楚一点。

更像是走过场。

嘉靖对于这一场大会有些失望,他觉得这一场大会简直是多此一举。对于周梦臣之前说的,也有一些怀疑。

倒是,周梦臣将他的国事书颁布在报纸上之后,消息传播开来,流入天下贩夫走卒之耳,事情才有一些活跃。对于这种公开政令。天下士绅百姓,先是很不适应。随即爆发出来极大的热情。

只是对周梦臣三策。并没有提出太多质疑。倒是提出了大明天下很多问题,想要让朝廷解决。

不知道是不是周梦臣暗中插手了。总之这一次,报纸上倒是爆出一些案件。曝光了地方上一些问题。

嘉靖对此按照周梦臣之前说的,亲自做了批阅,并明发报纸上,狠狠训斥了高拱。

令高拱查办这些案件。

高拱是何等样人,自然是铁面无私,更雷霆手段。不出月余,查办了数个知府,十几个知县。让地方官员,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舆论力量。知道,还有这个途径上达天听。

一时间地方官员颤若惊蝉。一下子老实多了。

而嘉靖收获也是很大。报纸上一时间涌现了不知道多少颂圣之声,嘉靖第一次发现,似乎他这样被百姓爱戴与欢迎。同样他也发现报纸上有这么多会拍马屁的人。

果然很厉害。

一时间,皇帝是好的。百官是坏的。都是百官蒙蔽了圣上,才会发现种种事情的舆论尘埃嚣上。虽然不能将嘉靖完全洗白,但是嘉靖的形象一时间大好。

这让嘉靖很满意。

对于之前国事大会失望,也慢慢扭转过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件大事陡然上了报纸。让嘉靖顿时感到不舒服之极。

那就是杨博留在辽东的爱将,辽东参将杨照,在一次出塞行动之中,走漏了消息,被蒙古人埋伏在关外,等杨照过来,伏兵尽出,杨照临危不惧,且战且退,结果被蒙古神箭手射中,一命呜呼。

这一战,辽东军队损失不多,但是损失一员重将,整个辽东士气都很低落。而这样重将的损失,嘉靖也很多年没有遇见过了。

自然不舒服。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