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阿根廷帝国崛起 > 第233章 大豆和农业科学院(感谢老书虫土豆刀盟主打赏)

第233章 大豆和农业科学院(感谢老书虫土豆刀盟主打赏)

布兰卡市的文官团队也开始走上了年轻化的道路。

好在原先布兰卡市的文官团队规模不大,所以城市改革的阻力也在慢慢减小。

他否决了几个重要市政官员的提议,例如实施免费医疗,教育等政策,这些都是增加布兰卡市福利。

圣赫塞对于高福利政策是严肃对待的,这是西欧国家的一种政策陷阱,贫穷的南美根本无法承受这种财政负担。

这样的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包括养老、医疗、生育、工伤等等。

高福利之所以会成为南美的陷阱,在于国家财政违背了收支平衡的基本法则,为国民提供了远非政府财力能够负担的福利。

哪怕布兰卡市财政收入迅速增加,却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发展高福利。

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哪怕是后世先进的西欧北欧都无法承受,美国佬更是何况现在的钱要花在刀刃上,发展各个国企,以应对新一轮产业革命的竞争。

当然,圣赫塞不否认基本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

他对于基础设施,如教育,医疗的投入是足够大的,允许进行这方面的产业建设,如建立配套的学校,医院等等。

但像什么免费医疗,免费教育,那个太扯淡了,现在也许可以花钱收买人心,但未来绝对会拖垮这个城市。

圣赫塞认为,作为布兰卡市的主政者,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经济,把城市建设的更好,提高就业率,发展工业,建设更完善的基础设施,而不是追求虚无的免费福利。

这对布兰卡市人的发展有害无利。

不过他仍然提高了布兰卡市平均工资,制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征询了大多数人的意见,他把3000比索一个月定为布兰卡市最低工资标准。

基本的社会保障他是不会含糊的。

这比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还要高不少,同时着手降低工资税,在他看来,保障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福利了。

3000比索在布兰卡市是一个比较能活的有点尊严的工资。

因为这里租房价格并不是很高,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的房源入市,大概1000比索就能租赁到一个非常不错的房子。

而1000比索的生活费,也能在布兰卡市获得足够的生活物资。

甚至节约一些,一个月存下一半多的工资,存在巴伦银行里,获得不错的利息。

况且很多布兰卡市大一些的工厂都会提供基本宿舍和工厂食堂,适合一些没太多牵挂的年轻人。

尽管这些工厂的住宿条件和食堂的水平有限,宿舍居住环境尚可。

为了平衡大部分人,食堂饭菜的口感是差一些的,但这在很多人看来,这可是一笔非常不错的福利了。

菜难吃也是因为又要便宜,还要保证基本的营养,阿根廷本地适合做成食堂菜的其实很少。

目前阿根廷大多数工厂并不像布兰卡市这样拥有完善的工业园,大多数是工厂单打独斗的,并不完善。

圣赫塞对于工业园建设提供了一套完善的发展思路。

工厂食堂和工厂宿舍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圣赫塞还是会发展一些廉租房,提供给一些年轻夫妻,可能面积比较小,两室一厅的水准,但价格低。

妇幼医院是获得了最大的财政补贴的,这也是布兰卡市市政厅在公立医院补贴的唯一福利。

在圣赫塞的主导下,布兰卡市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仍有利可图。

何况就算没有外来房地产公司,布兰卡市建筑公司,圣马丁科恩建筑公司的建设能力都是增加非常快的,只是作为市长,他也愿意扶持更多房地产公司,以保持平衡。

3000比索也是一个能让大部分工厂接受的雇佣价格,现在的3000比索大概只相当于4年前的2000比索,但必隆冻结了工资后,已经是非常不错的雇工价格了。

大部分工厂加上一些日常加班,能够达到4000比索的工资水平。

一些技术含量的工作,基本都是5000比索,甚至6000比索都是能达到的。

月薪过万在布兰卡市还是比较少见,高端一些的岗位会出现。

对大多数城市贫民来说,活下去才有未来,何况布兰卡市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城市。

布兰卡市相对较高的工资水准,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

还有就是阿根廷物价暴涨,圣赫塞利用新建立的几个大型超市稳定了布兰卡市最低物价,甚至还可以大量出口。

而最重要的还是联合附近的几个自治市。还有南方的两个省做好农业开发,只有充足的物资,那多养活人都是小意思。

至于布兰卡市能否建立一个工农业体系,那是不可能的,唯有联合更多的人。

“要想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我们需要更多的合作者。”

.....

圣赫塞联系普拉里国际伦敦分公司,让他们在西欧各个优质种猪中心采购了500头生白猪种猪,打算在阿根廷发展养猪事业,相比于肉牛养殖,他对生猪养殖更感兴趣,出肉率高,而且口感也不差,非常适合规模化养殖,只是阿根廷本地的生猪养殖发展极为落后。

他想起了后世一个小品,就有一个什么《母猪产后护理》,甚至发展成一个梗。

肉牛养殖周期长,而且需要大片的草场,这非常不符合圣赫塞的想法。

他喜欢猪肉更胜过牛肉,只是目前阿根廷本地出产的猪肉真不是后世新华夏能比的,现在市场上能买到的猪肉非常少,而且非常难吃。

这些猪肉又骚又臭还带着一股怪味,肉还特别硬,做菜也不行。

他也是多方询问才发现,这些猪肉异味骚臭味就是因为公猪养殖户没有把小公猪变成太监猪,所以导致长大的公猪肉的味道大。

阿根廷根本没有阉割公猪的说法,他原先也没有搞猪肉的想法。

他也没有再吃过这里的猪肉,还不如吃牛羊肉。

猪肉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是红肉的典型代表。

相信在阿根廷,没有人比他更懂猪肉。

猪肉跟牛、羊肉相比,蛋白质含量是略微偏低一点,脂肪含量比较高,可能比牛、羊肉稍微差一点,但是价格便宜,所以新华夏很多人喜欢吃。

圣赫塞现在并不是太喜欢吃牛肉,去年有段时间,他在临港工业区前后呆了了一个月,布兰卡市那时候没有什么新鲜蔬菜,每天都是土豆炖牛肉土豆炖牛肉,要不就是烤牛肉烤牛肉。

这让他吃的牙疼了一个月,而猪肉做法繁多,反倒是没有这种困扰。

后来他想,牛肉吃多了会上火,虽然阿根廷根本没有这个概念,刚到来阿根廷的时候他得了炎症,就是上火,后来就很少了。

他记得去科尔多瓦的唐人街,那些猪肉经过厨师高超的烹饪技术,也是不讨喜的。

哪怕很多事情不记得了,对于美食的热爱是无法更改的,什么红烧肉,梅菜扣肉,猪肉丸子,红烧狮子头、蒜泥白肉这些都是上辈子的事情了。

他计划在布兰卡市外围城镇成立一批大型养猪场,培养一些阉割猪肉的人,发展猪肉养殖业。

然后把一些优质肥沃的草场,变成更低,种上大豆和小麦,发展谷饲养殖,再发展饲料厂,进入工业化养殖阶段,这样可以空出大片的土地,用于发展种植业。

再把什么沼气池全部安排上,降低饲养家猪导致的环境污染,让布兰卡市人吃上更好吃的猪肉,在菜谱上加几道新菜。

毕竟,美食在阿根廷这种地方,作为移民国家,移民带来了很多国家的彩色,圣赫塞觉得仍然觉得这里是美食荒漠。

炖菜,炸肉排,肉馅烤饼,披萨,三明治,烤芝士,烤肉这些普通菜他早就吃腻了,而吃那些大餐,更贵的法餐,他也没有太大的兴趣,一是他觉得太过于铺张浪费,二是没必要。

现在旗下公司一天的利润,就足够一个阿根廷人奋斗两辈子。

他对于各种吃穿住的物质需求不是很大,像必隆夫人这种做派他是不喜欢的,尽管第一夫人生活奢侈一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太多影响,对于阿根廷国民来说,影响却不是太好。

作为总统和总统夫人,各种不合时宜的政策还有做法,对国家的破坏性是更大。

这就像一个富二代,继承了一笔大资产,不管是吃喝还有玩女人,甚至更严重的面粉,够玩几百年都问题不大,去创业,去博彩,那可就完犊子了,这估计也是很多财富家族富不过三代的原因。

他觉得自己有必要给自己的子女做一个好的榜样。

作为一个阿根廷人,身体内干饭人的本质仍然没有改变,反倒是像秘鲁这种华夏后裔多的地方,那里有更多东方美食令人神往。

西班牙人带来了风干火腿、沙丁鱼、三角豆、西班牙冻汤、墨鱼汁饭、蒜蓉蛋黄酱、海鲜烩、红粉汤、西班牙红肠、西班牙海鲜饭、醋酿沙丁鱼。

意大利人带来了意大利面,通心粉、鸡蛋肉末沙司、板肉白豆沙拉子、青椒焖鸡、烤鱼、冷鸡、白豆汤、火腿切面这些菜式。

意大利菜在阿根廷广泛流行。

法国人带来了鱼羹、鹅肝、红酒山鸡、鸡肝牛排,这些都是上层人和有钱人的菜品。

英国人带来了炸鱼薯条、熏鱼、松饼、松脆煎饼、苹果布丁、红加仑子酱、甜泡菜,好在阿根廷英国人不多,黑暗料理不是很流行。

俄罗斯人带来了罗宋汤,只是这里俄罗斯后裔非常少,大部分还是犹大人。

要搞点新的美食才不枉这一遭,比如说华夏菜,他心念念蛮久了,只是他也不能表现的太离谱,作为一名市长,总不能家里放一个华夏大厨,哪怕他有这个想法很久了。

这传出去影响就不好,他可以对这些人释放善意,提供有限的帮助,甚至建立一些合作,但不能做出格的事情。

猪肉就是华夏菜重要的美食基础,发展出来的菜品非常丰富。

当然这个说法还是有点扯淡,不过养猪致富的例子还是很多的,比起养牛,养猪也许是阿根廷农民一个很好的出路,在此之前,要准备足够多的东西。

养猪场的带头作用,猪饲料的生产,生猪养殖技术,猪肉产品的开发推广,还有种猪场的建设,都需要布兰卡市作为牵头人。

.....

阿根廷中北部已经乱的不成样子,贫穷的南方地区却显得很平静,这里工厂稀少,工人罢工也不知从何说起,闹事的人少,驻军就更不用说了。

像拉潘帕省,里奥内格罗河省,内乌肯省,丘布特省这些人口稀少的省份,一个省的驻军也不过两千人左右,多了也养不起。

所以圣赫塞也是一门心思的搞发展。

阿根廷自然条件好,除了农业科技实力和农场经营能力弱外,还有丰富的可开发利用耕地资源,粮食增产潜能巨大,农业资源却极为丰富,拥有大量土地可以生产出口农产品。

布兰卡市完全可以联合南方省份,在合适的地点,成立农业合作社,种植小麦,大豆,水稻等产品。

特别是大豆种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口,现在的阿根廷大豆产量低种植面积小,圣赫塞没有太大意外。

相比水稻这个圣赫塞的心念念的未来作物,大豆其实更加现实一些。

毕竟大豆可是一个重要的猪饲料来源,也可以养牛。

19世纪下半叶,大豆传入阿根廷,在此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都只有零星的种植,近年来有所增加,但大多都是普通大豆。

目前国内的大豆种植面积非常小,大概不超过1000公顷。

阿根廷第一次进行大豆栽培是在1880年前后,

当时,门多萨省的一位法国葡萄酒商人提出种植大豆以改善葡萄种植园土壤的建议。

育种实验方面的相对滞后,限制了阿根廷大豆的早期传播。

尽管如此,阿根廷还是在大豆的栽培试验方面,还是取得一些进展。

大萧条到二战期间,国际贸易严重受挫,当时阿根廷国内食用油无法通过进口获得,迫使国内考虑发展本国食用油生产,而当时最重要的农作物就是向日葵,种植面积开始增加,大豆败北。

这是因为,与大豆相比,向日葵更容易通过机械化生产,可以更快更便利地获取新品种,同时又可以通过国家信贷获得更大的官方支持。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的向日葵与其他谷物很早便被纳入最低价格和政府支持之列,但大豆却没有享受这种待遇。

尽管46年农业部的农场实验证明阿根廷非常适合种植大豆。

大豆在阿根廷的传播依然面临着大问题,例如缺少国内市场与海外竞争激烈,葵花籽油等食用油的大量供应,可用于出口的农产品的大量生产,阻碍作为替代品的大豆的种植。

而且,大豆的出油率和油的质量,都低于向日葵与花生等食用油和及工业用油。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大豆这一东方作物没能获得阿根廷政府的重视,导致很少有官方措施去鼓励有关大豆的研究、贷款及价格。

不过在圣赫塞看来已经有所转变,他想扩大阿根廷肉类生产,特别是室内养殖肉猪和肉牛,大豆除了榨油,其余的副产品可以作为优质饲料,空余出来的草场可以变为耕地,良性循环。

种植大豆无法给农民带来高额利润,所以国内的大豆种植面积一直不大。

大豆这个产品,将会随着国际大豆市场的逐步开放,大豆种植面积将会不断扩张,而大豆的育种一系列工作,也可以同步开展了。

圣赫塞主导成立了布兰卡农业科学院和育种公司,归属于布兰卡市市政厅的农业部下边。

招聘农业专家设立农业研究中心,选育和推广高产大豆品种。

除了育种,还有大豆栽培的田间管理实践革新,双季栽培技术,更好地应对大豆生产过程中杂草、昆虫与疾病问题,进而提高大豆的产量与质量。

像阿根廷一年一季的农业生产,在圣赫塞看来就是巨大的浪费,更别提什么轮作之类的了,虽然这有利于保证土壤肥力。

农业科学院加大农业种子研发,大豆之外,像玉米,小麦,水稻,转基因,生物技术都是农业科学院的研发方向。

除此之外,就是着大豆及其衍生品的开发,这就是下一步了,也就是大豆的出售问题,他要让这些农民农场主解决后顾之忧,除了普拉里食品,就是布兰卡市储备粮公司会签订各种合作销售协议。

他找到了自己的岳父,让农业科学院联合国家农业研究所的几个国立大学农学系和各地的种子公司,共同推动各地大豆研究计划和试验。

岳父达洛斯现在基本预定了农业部部长职位,就是因为今年在一些地区推行了有利的土地改革,还推动棉花种植等工作,扩大了阿根廷农业技术的发展,并筹集了很多资金发展了农业部,还跟国内不少农业公司,地方建立了合作。

这也让岳父获得了政绩,加上一些官方层面的运作,当个部长问题不大。

布兰卡市农业科学院跟阳光农业,国立南方大学,科尔多瓦大学,圣马丁学院一系列学校达成了合作。

所有科研人员都是公费并建立事业编制,在全国甚至国外招聘农业专家,种子专家,生物专家,首批拨款达到了20万美金,并保证每年的基本投入。

玛雅化学也将增加农药如杀虫剂和除草剂的研发,以期未来能继续增加这些农作物的产量。

玛雅化肥厂的建设和设备国产化进程也要加快了。

新一年的春季,除了扩大水稻田的种植,他还要种大豆,而且越多越好,他还打算养猪。

还有这些农田的机械化,如拖拉机的推广,还有灌溉设施的建设,各种运输问题。

各种贷款的发放,甚至建一个布兰卡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专门用于农业信贷和低息贷款,毕竟种田也是要钱的。

这就需要说服很多人还有联合这些城市,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作。

第233章 大豆和农业科学院(感谢老书虫土豆刀盟主打赏)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