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南宋:开局赢秦桧百两金 > 第一六五章 宫廷乐队变迁

第一六五章 宫廷乐队变迁

军人们每天过着在刀尖上跳舞的日子,朝不保夕,挣些家产全是靠拼命换来的,要是皇上和朝廷连这点积累的福利都要收回,那就真的没人卖命了。

李寺本来心想赵构要是收了张俊的财产,眼下这财政还不是那么危急,但是他知道赵构只是收了张俊一点利息后,也无可奈何。

赵构做的是对的,对于文臣,可以从经济手段制裁,但是对于武将,他们本来就地位低,连这点经济收入都要克扣的话,边疆容易出乱子。

既然张俊那里没捞到什么收入,以后想从武将手里搞钱,显然也是很难了,所以赵构才会急急忙忙找李寺想对策。

李寺现在真正来钱的路子,其实不多,一个老李烧烤,一个御湖春高度白酒的制作工艺,这两个可以并为一个生意,都属于餐饮的范畴。

这个生意已经交给了王家打理,李寺自信王家绝对要比自己更专业,现在的现金流已经没法再增加了。

而短期内,老李烧烤还面临着扩张的压力,虽说加盟店有些收入,但是自身的发展和运营也要投入不少资金,所以老李烧烤是没办法短期内提供大量资金的。

餐饮之外,还有个天下大剧院,这虽然是个销金窟,每日的流水很大,毕竟就一个单店,形不成规模效应。

李寺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帮赵构搞钱。

“老赵,你觉得我的皇妃乐队如何?”

赵构眯着眼睛说:“非常好,怎么,有没有兴趣转做宫廷乐队?”

自从在天下大剧院欣赏过皇妃乐队的表演,赵构就在打主意,是不是把皇妃乐队转为国家正式工。

中国的音乐人,在古代叫乐户,是世代相传的,在官方来说,有各种礼仪场合都需要音乐,所以就成立了官方的礼乐机构。

从周朝时期开始,鼓吹乐就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一直到秦汉时期鼓吹乐正式开始设立专门的机构统筹管理,隋唐时期是鼓吹乐最为兴盛的时候,在唐开元天宝时期,仅太常乐工就有万户;所谓盛极而衰,到了宋元时期,鼓吹乐开始衰落,一方面是由于民间艺术的兴起,各种娱乐项目层出不穷,鼓吹乐的发展受到了冲击,另一方面鼓吹乐依然用于仪式中,这也为鼓吹乐的下沉民间做好了准备;到了明清时期,鼓吹乐就开始下沉,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宫廷音乐,而是民间的一种风俗。

西周时期都是以“大合乐”的形式出现的,在什么时候都是由吹乐和打击乐一起出现的,在西周时期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鼓吹形式,也不曾单独出现,只是但是这却为秦汉时期鼓吹乐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鼓吹乐在先秦时期萌芽后,汉初便开始流行了。西汉时期,鼓吹乐受到乐府的管理,而乐府则受到九卿之一的少府卿管理。汉代的鼓吹乐大致可以分为黄门鼓吹、横吹、骑吹、短萧饶歌四类。

黃门鼓吹在秦朝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些改变,主要是用在了皇帝宴请群臣的时候用到,在一些国家的重大的祭礼中黄门鼓吹也会用到。黄门鼓吹还用于丧葬,骑吹也是黄门鼓吹的一种,是从胡乐中演变过来的,用于朝会、道路等等,在马上一边骑行一边奏乐。

横吹是军乐,本来是胡乐,随着张骞出使西域归来,横吹也传入了长安。汉代音乐家、汉武帝的大舅哥李延年,根据张骞带回来的曲子改编成了“新声二十八解”。

在汉代,只有殿庭朝会和在军营中犒劳战士们,才会用到横吹,横吹只有非常隆重的场合才会用到的。

短箫饶歌也是一种军乐。一般用在军队胜利归来的时候。东汉蔡邕在《礼乐志》中说“汉乐四品,三曰黄口鼓吹,天子所以宴乐群臣。其四曰短箫饶歌,军乐也”。这是关于短箫饶歌最早的记载了。

隋唐时期鼓吹乐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鼓吹乐作为礼乐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五礼”中都有明确的使用规范。

不仅仅是在礼仪中,在宫廷宴饮中唐代的鼓吹乐也经常会出现。用于仪仗的被称作“卤簿鼓吹”,用于宴饮的被称作“鼓吹十二案”。

“鼓吹十二案”又被称为是“熊罴十二案”。南朝梁代时期设立鼓吹十二案,这是一种固定的音乐组织形式,就像是现在的乐团一样,将案架设在宫悬外面,这种案架的形状酷似古代的床,四周设有围栏,十二案中有熊罴之象用来装饰。

隋朝的鼓吹十二案更加符合礼的象征,不仅仅增加了装饰,还增加了部分乐器。唐代的鼓吹十二案也是仿照隋朝,不仅如此每逢朝会的时候,还会在十二案之外增设钟磬。

卤薄是古代皇室、贵族们的仪仗队伍,隋唐时期,设立了鼓吹四部,就是为了贵族仪仗而服务的。棡鼓部、铙鼓部、大横吹部、小横吹部,这是隋朝设立的四部,唐朝又增设了一部一曰鼓吹部、羽葆部、饶吹部、大横吹部、小横吹部。

在唐朝卤薄的等级,对应的使用卤薄鼓吹的规模也不同。皇帝是最高的卤薄等级,其次是皇太后和皇后,第三等为皇太子,四等亲王,五等一品,六等二品,七等三品,八等四品。

无论是卤薄鼓吹还是殿廷鼓吹,他们的使用都与身份相关,这也是鼓吹乐在礼制中应用的一种体现。

两宋时期是礼乐向着俗乐过度的时期,一直到明清两代,鼓吹乐才完成了礼乐到俗乐的转化。

所谓“礼俗”,在国则为礼,在民则为俗;庄重为礼,简约为俗;上层文化为礼,下层文化为俗。

明清时期,鼓吹乐的组合形式变得更加灵活,有吹管乐、打击、弦乐相结合,也有吹管乐和打击乐的结合。

在当时,民间的鼓吹乐在全国遍布。鼓吹乐在隋唐之前,不是恩赐一般人家是不能够使用的,但是在明清时期,只要是婚丧大事,都会应用到鼓吹乐,鼓吹乐便真正的走进了民俗当中。

鼓吹乐下沉民间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乐籍制度的瓦解,当朝廷不再为乐人提供衣食,乐户的生存受到了威胁,俗话说穷则思变,乐人们将自己技艺带到了民间,并且以此来获取报酬维持生计。

这也标志着官方礼制及用乐文化下沉的一个表现,比如一些婚丧嫁娶的用乐、祭祀的用乐等等,这些都是由宫廷用乐演变而来的,一直延续到了后世。

在汉代的时候,虽然出现了管理宫廷音乐的专门机构,也形成了一个比较严格的用乐规模和程序,但是还没有专门的鼓吹乐的管理机构。

那时候的管理宫廷音乐的官员叫做黄门冗从仆射,他是隶属于少府管辖。

西晋的时候,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鼓吹署,专门用来管理鼓吹和白戏。上面我们说宫廷音乐的管理隶属于少府,是九卿之一,到了西晋时期,鼓吹乐独立出来隶属于太常。

在南朝,只有梁、陈两代设立了鼓吹署。而且梁朝设立的“鼓吹十二案”用于国家礼仪,这项制度对唐宋的礼乐制度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也提高了鼓吹乐的礼乐化程度。

在北朝,设立鼓吹署的只有北齐,北齐仿照的是梁朝的制度,北齐对于给赐鼓吹的规模有了非常严格的限制,同时竟然还对乐器的颜色有了规定。而且北齐的鼓吹署还监管着皇户局,专门管理乐队的衣服。

在隋朝时期鼓吹署的职责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定。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