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 第34章 各项发展好兆头

第34章 各项发展好兆头

李秀娥的肚子越来越大了,抚摸着肚皮,她感觉有些幸福,也有些苦涩。

她那幸福好像是来自上一世,似乎自己那孩子就是腹中这胎儿,那可是自己爱情的结晶,陪自己穿越了。又像是也有那废柴国王的关怀,除了每日早上让人定时配送点心以外,还送了补品。

裘开物虽未直接过问过胎宝状况,可是一直关心着李秀娥的吃喝住行。除了不曾与她在后宫过夜之外,隔三差五便邀请她去后宫用餐。李秀娥看得出,陈巧巧面色不好看,便借口腹中不适拒绝了他。

那苦涩也只有她自己知道,这胎宝到了即将临盆的时节,原主也没有给她提供有效的信息,这孩子到底是谁的?

她也曾经旁敲侧击敲打过小翠,比如说,哪家公子曾经去过陈府?什么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陈潇潇提供的记忆中那几个年轻的公子她都提到过,可看小翠的表现,只不过是说谁谁谁去找王爷办了什么什么事,也仅此而已。

从没有提起过有谁跟陈潇潇关系不错,或者说有点意思,哪怕是过来搭讪句都成。

这一切都没有。

李秀娥就纳了闷了,这个陈潇潇的幽会得是多么的隐秘,连贴身的丫鬟都不知晓?

她曾经想得头疼,便索性不去想了。好在现在身为王后,裘开物在,不管他怎么想的,反正孩子算是有个名义上的爹了。

可这一切只能深深的埋在心里,不能跟任何人说。

即便是身体不太方便,她还是坚持去工地查看工程的进度,下乡视察工矿企业的发展情况。

薛仕不止一次地劝过她,这个阶段一定要注意,否则对大人对胎儿都会不利。

李秀娥也觉得有点怪,除了肚子有点大之外,并未感觉到任何不适,更没有感觉到劳累,跟她所知道的许多妊娠期间所表现出的病症一点儿都没在她身上出现。

这也正是她能坚持工作,一定要下乡看一看的前提所在。她有她的想法,这一点连周正邦她都没有提起过。

这一日,乘车沿着浏水河沿岸巡视。开春了,地里的农民都忙着收割油菜翻耕土地,一派忙碌景象。

沿河而建的几部水车都已经吱吱嘎嘎运转起来,油坊磨坊投入运营了。

沙水镇的药农在薛仕指导下调整了药材品种,正忙着耕地施肥。

当她到达石昌县东部造纸作坊时,看到了成品宣纸。作坊主千恩万谢。纸张一上市,便收获大批订单,他不扩建都不行。这全托了国王和王后的福。

离开那里时,作坊主专门挑了一刀宣纸,说是送给国王的,以此感谢当初传授造纸方法之恩。

李秀娥见他有如此心意,推辞不过,替滕王收下。

炼铁厂是李秀娥最为关心的一个重点。了解了当前生产形势之后,她将几张图纸交给了郭振山,让他找技术最好的师傅去制造。

郭振山看着图纸并不晓得是什么物件。李秀娥告诉他那叫火铳,是一种特殊的武器,保家卫国用得到,属于绝密级。

为了加强保密性,李秀娥要他只将零部件的分解图分别交给不同的技师制作,最后汇总到一个人的手中,再将成品撺起来。

先不要大批生产,制作数件,经过试验合格再进行量产。成品由专人保管。

同时需要生产的还有大量铁砂。

郭振山甚为惊讶,他猜不出王后的头脑里还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奇思妙想。将这么重要的东西托付于他,那是王后对他的信任,拍胸脯表决心,保证完成任务。

之所以想起制造火铳,李秀娥首先是为保护商队着想,那劫匪不定哪天还会出现,若没震慑性的宝器,十几个人怎么保护得了商品和人员的安全?

随着产品的多样化,销售小股分流的形式也会出现,一两个商人又如何自保?

这些都是需要近期解决的问题。

滕国国小兵少,一旦有战事,这点兵力根本就不顶用,没有密秘武器难以自保。

千叮咛万嘱咐,让郭振山务必将此事安排好,她才离开炼铁厂。

所有工作前期准备都是比较艰难的,也幸亏有着前世的知识和经验,各项业务才逐渐理顺起来。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尽管身体没有什么不适,为了保险起见,李秀娥便不再下乡,有事各部官员奏报请示。

她最多到建筑工地看看施工进度,解决一些疑难问题,督促一下相关工作。

在怀胎九个月时,这些事她都交给了周正邦,一心在太安府养胎了。

现在医科研究院业已落成,觉得这个名子有失偏颇,便更名为石昌综合学院,分成四部,相对独立,医学部,武学部,增设文学部和科技部。其中武学部分为武校,镖局,女子别动队。文学部培养文职官员,科技部进行研究设计开发。

各部的招生报名工作业已展开。

薛仕几个月来下乡接触医生有很大成效,报名进修的为数不少,很多医生被他的医术医学水平所折服,相当一部分人是冲他来的。

镖局和武校吸引了不少外地人,他们所看重的是,武术练好要么可以做武官,要么可以当镖师,这些都有比较高的稳定收入,所以很快就招够了人员。

特别是镖局,那些镖师没有压镖任务时可以在武校兼职教学,再得一份收入,何乐而不为?

随镖师数量的增加,原先那些充当镖师的武官陆续返回兵营了。

压镖任务较为轻松,这两个月来,商队从未遇到过一次劫匪,所以有人宁愿去做镖师也不去当武官。

李秀娥清楚,这种状态有可能是暂时的,为了吸引更多武功高手,她宁愿多给这些镖师报酬,也不愿让他们流失。也正好趁此机会,让他们互相比武竞争,谁高谁低就藏不住了,技高者留任,差一些的补充兵员。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征兵渠道,以至于数年后,滕国兵营倒是以石昌县境以外的人员为主。

为了保证这些异地兵卒的忠心,李秀娥降旨,凡在军中服役的兵卒,家人迁户至石昌县城,优惠购房,家人安排工作,这样还能增加些劳动力。

这也是一种变向移民政策。如此一来,这异地人与石昌当地人又有何异?她与国王不也是异地人吗?

这项政策还有一项补益,在招收女兵时,那些偿到甜头的武官,会劝说自家姐妹前去应征,这种宣传很有成效,以至于那百名女兵有近一半来自异地官兵家庭。

这个现象也好解释,一般爱好武术多是世家,兄弟姐妹之间都会有所影响,哥哥会武,妹妹也学,同好之人较多。

在李秀娥的劝说下,小翠还是到女子别动队任了职的,不过她当前只是个名义上的统帅,训练教学这方面的任务还是由武校的教职人员来兼任。

而小翠日常依旧侍奉在李秀娥身边,她只是定期去检验一下女子别动队的训练成果。

令李秀娥更为欣慰的是,原先教书的比较紧缺,现在也有来自外地的教书先生。他们除了去补充乡镇教学力量之外,也有人应聘到了综合学院。

各乡镇将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孩子在先生的推荐之下,通过考试便可以入学进行深造。

因为快要临盆,薛仕隔个三五天就会为李秀娥检查一次。每次检查总觉得有些异相,用他的话说胎儿没有要降生的迹象,依然是脉相蓬勃,强壮无比。

检查的次数多了,李秀娥也就习以为常,她反倒安慰薛仕,顺其自然好了。

她腆着个肚子,依然会到后宫面见滕王裘开物。滕王的关心如故。唯一不同于往日的是陈巧巧,逐渐变得少言寡语,偶尔的一两句话,也是针对于胎宝说的。

“姐姐马上就要做母亲了,妹妹是不是就当姨娘了?”

至于她对滕王的态度,依然妩媚有余,殷勤备至。端茶倒水从来不用宫女,而是亲自伺奉。至于打水洗脸擦汗的活计,她更不麻烦下人。

李秀娥倒是有个不经意的发现。现在天气有所转暖,藤王在做让木工活时并不再是大汗淋漓,只不过额头微微出现些汗渍而已。

即便是这样,陈巧巧也会频频为其擦汗,而滕王或许是因为已经习惯,有汗没汗任其擦拭。

薛仕曾经让李秀娥去劝说滕王按时用药,她却从未向滕王提起过此事。

从薛仕的口中得知,裘开物还真是坚持按时服药了,想必是这药起到了一定的疗效。陈巧巧的肚皮一直没有动静,薛仕解释,此事不宜急于一时,尚需继续调养。

各工矿企业都在迅猛发展规模逐渐扩大,之前商部人少,现已增加了数倍,三方国门,三条外销渠道逐渐趋于成熟。

肖德哙在李秀娥的支持下,正在谋划如何将商品销得更远。

到大成国推销农具肉蛋奶,换回来了大批的粮食。见大成国的粮食品种优于大滕国的,李秀娥当即决定更换品种种植,同时引进了花生大豆和棉花。

鼓励农民种植这些经济作物。特别是棉花,在长桥村以南的荒原地带,鼓励外来人口去那里定居,免赋税,免兵役。由朝廷提供粮种工具,产出的棉花全部收购,所得收入归家庭所有。

这些优厚的政策很快吸引了很多外来户,携家带口到南部垦荒了。

接下来李秀娥计划要建立一个棉纺厂了,到这一年的冬天必须投入运营,给将来收购上来的棉花找个出路。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