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 第112章 战局突变新情况

第112章 战局突变新情况

宁都城算是打下来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打扫战场,救治伤员,处理尸体,收编俘虏,安置驻军,修复城墙以及城中的民宅。

这一系列的工作,让那滕军忙了十好几天。

李秀娥依旧是依据滕国之前的政策,对待这些裘国的俘虏们,去留自愿。可这些俘虏跟宁国的俘虏大有不同。

相对而言,宁国的俘虏他们的家园毕竟就在当地,可裘军战俘他们的老家都在大裘国,若是想要离开这里,要么去附近依然被裘军占领着的县城,要么就是返回裘国去。

可他们看到滕军与裘军交战的几场战斗,他们自己心里也没有底,即便是再回到裘军的队伍里,说不定哪一天要么战死,要么还会被俘。

回老家去,除了长途跋涉以外,他们都不敢确定自己回到家是否安全。凭心而论,他们是非常愿意回到老家与家人团聚的,可他们又知道裘国的政策,肯定还会被重新抓回去当兵。这有可能是最好的,弄不好会掉脑袋的。

与其如此,倒不如留下来,留在滕军营中,除了不必受那跋涉的苦楚以外,这里还有吃有喝。

这种思想迅速在战俘中蔓延,结果,跟在瓷都附近那些战俘一样,一个没走,全都留了下来。

李秀娥很是欣慰,正值用兵之时,每打一仗,滕国的军队便会扩大一些。这宁都之战,打得异常惨烈,消灭裘军将近2万,滕军一方也伤亡近万人。那被围困在宁都城中的裘军,8万人做了俘虏。

自从石昌出兵以来,带出来10万军队,现在竟然达到25万之多,就目前的形势而言,自然是多多益善。随着滕国边境的不断扩张,需要的军卒当然也要增加。

除了整治军队以外,修复城墙和民宅,这些人自然是最合适的劳动力。

距离宁都东部大约一百里处,那里有烧制青砖的砖窑,附近也有白灰。有了这些最基本的建筑材料,修复城墙和民房,速度是很快的,毕竟人多力量大。

在发布安民告示的时候,李秀娥的一项政策非常得民心。那些因为战争而遭到破坏的宅院,除了滕军会为其修复之外,其他的财产都会照价赔偿。她下令进行一番统计,有需要更新家具的,让商部从石昌拉运一批,为百姓换成新的。

都知道滕国的家具别具特色,深受广大百姓欢迎,甚至有人借此机会,将家里的那些旧家具彻底换成了新品。

这从某一方面来说,竟然促进了居民的耐用品的消费。

城内的建筑在逐渐恢复原貌,李秀娥的重点还是将工作放在了城防上。

宁都城比较大,守卫起来比那些小县城自然要多不少兵力。可兵力再多,也经不住火炮的袭击。当然,现在对手尚未拥有这等高端火器。李秀娥并不担心敌人会用火炮来攻城,但她还是决定在这宁都多布置些火炮,在修复城墙的同时,命令增设了炮台。

整座城池安置了一百门小型火炮,还有4门巨型战炮。小火炮比较轻,几个人能够抬上城楼,可那巨型战炮,如何运上城去却是一大难题。

由于炮体实在是太过沉重,最终只能放弃运上城头,李秀娥便将它们摆在四座城门口,放在炮车上。一旦需要,可打开城门,推到城门外,想必那敌军见了这巨型战炮,自然会被吓破胆的。

对于当前的形势,李秀娥与庞彪等人进行了详细分析,以决定下一步的战略计划。

宁都是宁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占据了宁都,宁国的北半部基本上就是滕国的囊中之物。也正因为如此,赢王才派曹蛮前来抢先占领的。

虽说滕国在中部地区占据了一些县城,但是大多地方都还被裘军占据着。

周孟公提议,可以派兵依次去收复,想必城中的裘军所剩无几,大军一到,那城池自然归属滕军了。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可李秀娥并不想先去收复那些小县城了。她发现一个规律,与宁裘之间一系列的战斗,起决定作用的,并非是一城一地的得失,重要的还是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

宁国败亡,当时并未失去大部土地,只是那30万军卒被滕军打败,死的死,降的降,宁王手下已经无兵,自然也就败了。

与裘军作战,那些小县城的收复都是轻而易举。不但滕军如此,就连裘军去收复那些县城同样也不费吹灰之力。嬴王重新攻打被滕军拿下的那两座小县城一样的轻松。

这些城市在敌我双方的手中倒过来倒过去,实在是战略意义不大,徒增消耗而已,并且不利于那些城市的稳定发展。

鉴于此,李秀娥决定,现在宁国那些被裘军所占领的小县城,且由他们占着,由他们代为管理,倒是省了滕国的兵力以及官员,同时还能牵制裘国的兵力。也给裘王一个希望,让他不会轻易放弃宁国的这一大片土地。

而滕军的重点是努力做好宁都的防卫,瓷都的守护,以及莫煌的发展。对这三个城市,除了加强兵力以外,更重要的是促进当地的经济繁荣,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为百姓造福。

至于滕军先前占领的那些小城市,也要给予同样的政策,扶植手工业农业和商业,让那里的居民尽快安定下来,促进发展。

当然,若有敌军前去侵犯,滕军必当会去支援,一一灭之。绝不能因为外敌的入侵而破坏了地方的安宁。

对于李秀娥的想法,文武群臣口头上很是支持,但依旧是有人不解,为何不乘胜追击,一举拿下所有被裘军占领的城池。在宁国境内,逐出裘军,这片领土才好稳定发展。

李秀娥不得不再次解释,当前局势比较乱,将来的形势不知如何,很难预测发展动向。即便是全部占领宁国的地界,也不敢保证将来这里是否还会发生战争。与其将有限的兵力分散开来固守那些小县城,尚不如集中优势兵力与敌军作战。

如此一说,那些心存疑虑的文武官员才算明白了。

对于这王宫,李秀娥确实很喜欢,且不说这里高大宽敞,更是富丽堂皇。比她在石昌所建的那个新王宫要华丽的多。虽说她不是个贪图享受之人,可是将王宫让与文臣武将来住,他们也不敢呀!

时下她与小雷霆和小翠等人先住在这里,等将来回石昌之后,她想让滕王裘开物和贵妃陈巧巧也一同搬来,当然那些朝廷里的文臣武将也要到这宁都就职了。

这是一件大事,有必要回去跟滕王商议之后再行定夺,毕竟现在这片区域还不太平,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发生战争。如若让他们早早过来,势必会担惊受怕。此事晚些时候再说。

这座城池四通八达,是个经商的好地方。李秀娥心里便有了计划,将来会将这里建成一个大型经贸都市,商部在此将大有作为。

而就在她精心布置宁都未来的发展部署之际,有斥侯传来消息,那嬴王在南部与成军打起来了,在攻下四座城池之后,竟然带兵进入了成国境内,看样子还要与成军继续作战。

李秀娥闻听倒是有些吃惊,嬴王刚刚战败,手下不过5万军卒,怎么又去与成军开战了?

原来,嬴王自宁都败走之后,他和曹蛮领着那一部败军便向南逃去。

南方200余里处,就是他前些日子从滕军手中夺回来的两座小县城,是想奔向那里的,毕竟这5万军卒要有地驻扎补充给养。

可事实上,他们赶到那里之时,发现城头的守军变了,并非是滕军重新夺回了城池,城头上飘扬的大旗明明白白地写着个“成”字,显然这里的城池已经被成军占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番打探方才得知,当时李秀娥率领十万大军去夺取瓷都,他为了支援曹蛮,在收复两座县城之后,便急忙率军向东而去。

裘军走了之后,刚刚攻下来的这两个县城就成了两座孤城,东面是滕军占领的城池,而西面是成军占领的城池。在西面城中驻守的将军正是成国的大将孟郊。

关于周边的战事,孟郊每日都派人外出打探的,得知嬴王亲自率军去瓷都方向了,他觉得此时是出兵的好时机。

想当初自己一路拿下十几座城市,后来却被沈从容一一夺了去,若不是成王亲自带兵前来解围,恐怕他现在占领的这两座小城池,也有可能被裘军重新夺回。

这战败的耻辱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此仇不报他总是耿耿于怀。不过一直没有机会,之前他之所以不去从裘军手里去夺取那些县城,是考虑到宁都驻扎着大量的裘军,即便是他能够轻易攻打下来,若宁都的裘军打来,恐怕也难以固守。

现在不一样了,嬴王带兵走了,目前这两个县城孤立无援。这么好的时机,若是不抓住着实有些可惜。

其实他心底还有另一种想法,东边这两个县城滕军曾经攻下来过,现在是裘军在占领,他若不现在出手,等滕军杀回来,他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现在出兵,从裘军手中夺回来,也不算是直接与滕军为敌,毕竟这个地方原先也不属于滕国。滕国一方问起来,他自然有话说,即便是滕方不乐意,也无力反驳。

这种情况只不过是外交问题,目前成滕两国关系良好,为了经济贸易的大局,想必滕国也不会为两个小小的县城而发生争执。

于是他觉得很急迫,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错过这个当口,成国将永远再没有攻打这两座小城的绝佳机会了。于是他便趁嬴王与滕军在瓷都战斗之际,而无暇顾及于此,带兵攻下了这两座县城。

却不料嬴王带着残兵败将来了。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