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四百五十五章 长公子安危

第四百五十五章 长公子安危

金州。

谢友成收到了陶杰的紧急书信,看完后不敢怠慢,连忙去请见了将军。

见到唐清安,第一句话就是。

“是否派人去接长公子先回金州一趟?”一边把陶杰的急信,告知了将军。

平安道形势一触即发,已经压制不住,连陶杰也无法预料,甚至说可能睡一觉,平安道就变天了。

关于是否接回长公子,已经不是第一回商议。

但是唐清安无法派人接回儿子。

不光是平安道的地方勋臣在串联,李适暗中练兵的事情,也帮助蒙蔽了汉城。

其实。

金江镇也在悄悄协助李适。

否则的话,李适不一定敢如历史上一样,起兵攻入汉城,任谁也不敢轻视鸭绿江一侧的镇江城。

可以说,李适今日的时机,是金江镇和平安道的勋臣,不约而同的出手造成的。

“不到时机。”

唐清安虽然内心忧虑,但还是狠心拒绝了谢友成的提议。

接回儿子容易,但是必定会引起朝鲜国主的警惕,从而引起未知的风险。

会不会让朝鲜国主发现危机,提前出手对付还未成势的李适,把叛乱的危机在源头上根除。

不但李适攻入汉城的计划破败,最后让金江镇错失收复咸镜道和平安道的时机。

所以唐清安不愿意这个时候接回儿子。

比起金江镇获得的利益,让儿子承担未知的风险,是作为平辽侯儿子应该承担的责任。

谢友成见将军主意坚定,心中感到为难。

他们对朝鲜的形势知根知底,上一回朝鲜政变后,西人党获得了全胜。

原来当政的东党北派,残余势力逃入了地方。

西人党获胜了,也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发生了分裂,形成了功西党和清西党。

平安道的李适,就是西人党分裂出来的,对功西党不满的人。

地方上小北派,骨北派,肉北派,中北派,乃至南派……,同样对汉城的功西党不满。

合纵联盟。

沉器远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抵达了全罗道,获得了地方派系的支持,实力急速的扩充。

总之。

无论最后的胜利者是谁,李氏朝鲜的分裂已经形成了必然的态势,哪怕是金江镇,也无力压服。

“收复咸镜道和平安道很重要,但是长公子的安危也很很重要,如果长公子有个好歹,恐怕。”

谢友成不得不劝。

因为秦夫人。

谁都知道秦夫人爱子心切,谁也承担不了秦夫人未来的嫉恨。

秦夫人虽然目前不大出面,但是她在金州多年的恩德,无人敢忽视。

哪怕是谢友成,也不敢承担长公子有个万一的责任,他不怕现在,但是不得不顾虑日后。

“此事我意已定。”

唐清安肯定的说道,他知道谢友成他们的顾虑,所以他把责任揽在自己的身上。

“让朱文征募辽河套的骑士们,并告知章毅,两千新合军随时等待调令。”

既然平安道的形势已经压抑不住,那么金江镇就不在拦了。

八千草原骑手,两千新合军,随时整装待发,收复咸镜道和平安道。

开原一带有两万兵,辽阳一带有一万兵。

两位总兵。

足够维持辽东北疆的安危。

“告诉陶杰,只要豪格接受我们的条件,我们可以放宽对他的要求,也是我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

谢友成领命而去。

军司衙门很快就动了起来,所有人都忙碌的脚步停地,行军的路线,沿途的补给,作战的先后。

按照将军的要求。

辽河套响应号召供应了三千骑兵,其中把他伴就达到两千名,与沉阳的两千新合军,合计五千骑南下。

谢友成亲自到镇江。

包括谢友成在内,知情人大多纳闷,将军为何这般急躁,就算李适起兵,也需要时间攻入汉城。

现在风未起,金江镇就开始调动,是否浪费粮资。

唐清安没有解释。

整个东北大地,包括朝鲜半岛。

从天空中俯瞰,无数的人们都在涌动,犹如黑压压的乌云,让地面上充满了肃杀之气。

李适的儿子李栴,去了安州。

拜见安州牧使兼防御郑忠信,试探他的态度。

郑忠信此人。

和旁人不同,与李适两人私交甚密,又和宁变成一江之隔,两地相距不到百里。

按照旧有的观点,此人应该是支持李适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正面的回应。

面对李适的招兵买马充耳不闻,面对李适的拉拢,他也全盘接纳。

但是。

就是没有答应,随李适共同起兵。

不过他也没有扩充兵力,应对李适的危机,也没有向汉城通风报信。

目前的形势,就算他反对,也没有实力威胁李适,所以很多人认为他是支持李适的。

李栴见了郑忠信。

不提父亲将要起兵的事,而是观望了安州城内的动静,和原来一样没有变化。

所以他自信的离开了安州,回去了宁边。

和他同时回到宁边的,还有韩明琏的子侄韩润和韩义。

龟城和宁边,一北一南,钳制整个平安道的要道,有了这两地,李适在宁边起事,就不用担忧受到后方的攻击。

韩润和韩义,兴高采烈的告诉李适。

已经拉拢了秦川,云山,宜川三地,只要李帅起兵,唾手可得五城。

形势一片大好。

李栴一脸的激动,看向父亲,自信的说道:“安州没有多少兵,就算郑忠信反悔,也无济于事。”

李守白,奇益等亲信,人人都等着李适下定决心,期盼的看着他。

整个平安道,对他们最大的威胁,也不过是都元帅张晚,对方不但老迈重病卧床,手里也只有三千兵。

而李适手中,直系兵马就高达一万两千兵,还不提其余几城。

怎么看,李适已经胜券在握,整个平安道唾手可得。

“李帅心中还有顾虑吗?”

众人都在等李适的回复,而李适却皱着眉头,让有的人按捺不住,开始催问起来。

只看兵力,朝鲜目前无人可挡李适,他手里的是一万两千军可不是卫所兵。

能对他造成威胁的,只有张晚的三千精锐,以及汉城李兴立的五千余卫戍军。

东北边的咸镜道,只有数千精兵,其余的卫所军不放在人们的心上。

但是李适经验广,深知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上的兵力。

可惜。

他的确压不住下面的人了。

成于地方派系的支持,他不能违背地方派系的心愿。

第三日。

李适宴请汉城派来监督他的使者高德祥、沉大临及宣传官金芝秀、中使金天临。

几人没有防备的赴宴,还未等见到李适,刚入府中,就看到了李栴率领的士兵们。

“这是何意?”

高德祥大惊。

李栴懒得理会,挥了挥手,身后的士兵们就如狼似虎的杀了过来。

沉大临,金芝秀、金天临三人抱头逃窜,还未跑到门口,就被士兵们射杀。

他们带来的随从,听到里面的动静,还未等搞清楚,就出来一队军兵,手持弓失,见人就射。

整个宁边城,轻易的落入了李适的手中,举起了大旗。

同时。

龟城,秦川,云山,宜川各地,没有意外的响应了李适的号召,一夜之间,平安道半个平原地区,落入了李适的手中。

朝鲜半岛是长条形,南边多平原,北边多山林高地丘陵,所以重要的城池和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南边。

为了防备咸镜道的朝鲜军,做到速战速决,李适派出了手里最精锐的力量。

七百名使用鞭棍的骑兵,以及一百三十余名作战勇敢的“倭兵”,和两千名朝鲜军只扑熙川。

扼守长白山脉与太白山脉之间的熙川,没有过多的反抗,就投降了李适。

有了熙川,李适不在担忧咸镜道,鸭绿江的边疆诸城,由龟城的韩明琏牵制。

李适有了安全的后方,在宁边城,聚集了近两万兵,痛斥汉城的勋臣,指责伪君李倧。

当众斩李倧的亲信,带着大军往汉城而去。

大军过清川江,安州纹丝不动,按照约定,李适没有攻打安州,一路南下收复价川,顺川,江东,中和,抵达了黄海道。

沿途各城池皆没有反抗,五日的时间,除了鸭绿江边疆的城池,大部分城池都落入李适的手中。

等汉城得知消息,李适已经带领大军攻入了黄海道。

京畿道。

汉城。

朝鲜王宫。

金瑬,李贵,金自点,申景禛,李曙,李兴立等勋臣,皆露出了恐惧之色。

五日的时间。

这么多城池,望风而降,按照这个速度,要不了几日,李适就能抵达汉城。

汉城才五千卫戍军,如何能抵抗李适的两万大军。

众人问向训练大将李兴立,能否守得住汉城。

李兴立知道不是自夸的时候,老老实实的告知众人。

“李适深谙军事,他带领的兵也尽是精兵,不弱于卫戍军,且扩充到两万之数,恐怕不能李敌。”

金瑬又问向金自点。

“各地的援军,可否五日内抵达汉城?”

金自点摇了摇头。

“只五日的时间,恐怕各地卫所军都没有招募起,如何能赶来汉城呢。”

众人都束手无策。

“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叛军夺下汉城吗?”

李倧愤恨道。

只用了五日的时间,叛军竟然就突进到黄海道,平安道各地没有抵抗。

多少人在支持李适,李倧看着殿内的众人,心中疑心压不下去。

李兴立掌握了卫戍军。

他是否如表面那般的忠心,会不会也早已和李适勾连?就等李适带领大军抵达汉城,他就开门放叛军入城?

还有金瑬,李贵。

他们有没有和李适暗中商议?

李倧浑身发冷。

他不知道信任谁。

五日,正好是叛军的行军时间,各地连抵抗都没有,想通了这点,李倧还能信谁呢。

李倧只有牢牢的抓住平辽侯长公子。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