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猎赝宗师 > 第三百三十四章 影响珐琅工艺的原因

第三百三十四章 影响珐琅工艺的原因

一觉睡去,直到天亮。

起床洗漱以后,陈正便离开了家,赶去了酒店。

看着陈正早餐都不在家中吃,苏凌柔的眼中,闪过一丝怅然。

这家伙还真是不解风情啊……

苏凌柔都差点忍不住叫住陈正,将他给狠狠地教训一顿。

一个女人约你散心,会是什么打算,你都不知道吗?

平时表现得那么机敏,关键时刻却犯湖涂。

“怎么啦?吵架了?”

林淑仪察觉到苏凌柔的情绪,不禁询问起来。

“没……”

苏凌柔摇摇头,没有袒露这些琐事。

匆匆吃完早餐,苏凌柔放下碗快,起身道:“妈,我先走了。”

回房换了身衣服,挎着手提包,离开了家门。

昨晚跟卿姐约好了,今天好好地逛逛街。

说起来她都已经好久没有逛过街了呢。

自从父亲病逝,陈正到来以后,她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面。

每天忙碌得不可开交,将所有精力全都投入公司发展运营之中。

难得休闲一天,便放开身心好好地逛逛。

才不要去想那个混蛋呢……

苏凌柔开车出门,直奔柳卿文家而去。

陈正并不知道苏凌柔到现在都还在气恼着呢。

赶到酒店,跟郑国华和颜思语他们吃过早餐,便又赶往了窑村。

时间紧迫,所以陈正全程没有丝毫耽搁。

进入窑房开始,陈正就指挥着郑国华和颜思语帮忙。

郑国华负责将珐琅颜料熔块研磨成粉,颜思语协助他将制作珐琅彩的白瓷土捣腾出来。

陈正研究了下图纸,这是颜思语他们带来的图纸。

全方位将几件玩意儿的形状和图桉比例,都打印了出来。

陈正研究了下图纸,最终选定首先制作乾隆御制珐琅彩捶瓶。

两只捶瓶,大小造型一致,图桉纹饰也是一般无二。

唯一区别的是瓶腹开光窗内的花卉图桉纹饰呈相反视角,摆置在一起时,彼此呈犄角对称的样式。

乾隆御制珐琅彩捶瓶,其身总高18.4cm,瓶颈高8.5cm,瓶腹高8.5cm,圈足高1.4cm。

瓶口微撇,直径3.0cm,瓶颈修长,直径2.6cm,鼓腹直径15.0cm,圈足直径11.2cm。

陈正琢磨了下份量,便是开始动手准备制作的白瓷土材料。

珐琅彩的胚胎制作,采用的白瓷土。

白瓷土,又称高岭土、白云土、观音土等。

这些白瓷土同样需要提纯,制作原理,跟制作元青花异曲同工。

元青花的胚胎制作原料,同样是白瓷土。

采集而来的白瓷土,经过初步提纯筛选,表现已然纯白。

但这种提纯的力度仍然不够,内部会留存不少金属矿物质。

经过高温烘烤以后,其中杂质反应,会出现形状不一的斑点。

珐琅彩瓷器的胚胎,需要保证绝对纯白无暇的。

因此,在制作胚胎之前,这些原料还得再度提纯。

并且,提纯的力度,比制作元青花时更大。

看到陈正将这些白瓷土研磨以后,再次进行淘洗,颜思语不禁感到讶然。

“不是直接制作的吗?”

颜思语不解,很疑惑陈正的行为。

“当然不是!”

陈正没有吝啬,给颜思语做着讲解:“珐琅彩胚胎,对瓷土的纯度要求极高。比起元青花而言,都还要高出几个层次。”

“制作珐琅彩,其胚胎烧制出来以后,是要确保通体雪白无瑕,不染半点杂质斑点的。否则,都是不过关的。”

“这是因为珐琅彩的施釉工艺,是以涂饰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方式施釉会导致珐琅彩釉料薄而不厚。”

“因此,杂质过多的胚胎,在进行施釉以后烧制,很容易导致杂质颜色突出,从而影响珐琅彩的呈现。”

原来如此……

颜思语恍然,这里面居然还有这么多的门道呢?

“如果你想了解珐琅彩,那么你首先要知道一点,珐琅彩并非一次性烧制的瓷器,而是分二次烧制的。这是珐琅彩跟其他瓷器最大的区别。”

说到这里,陈正停顿了下,接着看向颜思语问道:“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不知道耶……”

颜思语微微摇头,她对古玩文物并不怎么了解。

虽然出身在文人世家,但她从小的兴趣爱好,并不在这些方面。

也是随着现如今长大,跟着父亲爷爷耳濡目染,才渐渐地生成了几分兴趣。

“其实原因很简单,总体而言,大体是两点。”

陈正也没意外,一边淘洗瓷土,一边解释道:“第一点,是因为瓷胎画珐琅的创烧灵感,源自明朝的铜胎画珐琅。”

“铜胎画珐琅的制作,就是分为的两步工艺。无论是掐丝珐琅,錾(zàn)胎珐琅,都是在成型后的珐琅器上面进行二次加工的。”

“你知道什么是掐丝珐琅,和錾胎珐琅吗?你了解它们的制作工艺吗?”

呃……

颜思语挠头一笑:“不了解耶。”

“……”

陈正嘴角抽了抽,总感觉自己有种对牛弹琴的感觉。

“陈大哥给我讲讲呗。”

颜思语似乎看出了陈正的尴尬,急忙虚心求教,缓解着陈正的尴尬。

好吧……

陈正耸了耸肩,也没吝啬,耐心地解释道:“那我简单地给你讲讲铜胎画珐琅的制作工艺,你就明白了瓷胎画珐琅为什么会分为二次烧制了。”

“铜胎画珐琅之中,有几个种类的。大体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和透明珐琅。”

“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是先将金属制胚胎烧制出来,再以金丝或铜丝在胚胎上面掐出纹饰图桉,然后再填充各种颜色的珐琅颜料。”

“錾胎珐琅的制作工艺跟掐丝珐琅相差不大,同样是需要将金属制胚胎烧制出来。再以工具在胚胎上面凿出凹凸起伏的纹饰图桉,从而填充珐琅颜料。”

“透明珐琅的制作工艺相差不大,跟錾胎珐琅异曲同工,都是用工具凿出纹饰图桉。只是透明珐琅凿出来的纹饰图桉主要呈浮凋状,再涂施透明色珐琅颜料。”

“无论是掐丝、还是錾胎等工艺,都是需要器具胚胎的造型稳固下来才能够再次加工的。不然的话,后面的工艺会容易导致胚胎变形。”

颜思语恍然明悟,理解了瓷胎画珐琅为什么也会分作二次烧制。

“瓷胎画珐琅进行二次烧制,也是为了防止胚胎变形吗?”颜思语恍悟道。

“有这方面的原因!”

陈正颔首一笑,接着讲道:“这个原因,只是其一。另外一个原因,还跟珐琅彩当时的社会地位有关。”

“在康雍乾三朝时期,珐琅彩是仅供朝廷御用的器物。民间是严令禁止私自烧制,以及民间使用的。”

“为此,在康熙年间,朝廷专门为烧制珐琅彩开设了一个官方机构,叫做珐琅作。这个机构就是专职为朝廷督制珐琅彩瓷器的。”

有资料记载,珐琅作设立于康熙十九年,即1680年。

“为了保证珐琅彩的尊贵地位,体现出珐琅彩的雍容高贵,珐琅彩的纹饰图桉绘制,都是由京都大学士,或朝廷豢养的绘画大家亲笔操作。”

陈正一边忙碌,一边讲解:“但是呢,这些大学士或绘画大家都精通绘画,但却并不懂得烧窑。”

“所以,在当时的所有珐琅彩瓷器,其胚胎烧制,都是由景德镇御窑厂进行。将胚胎烧制成型以后,再加急运往京城,送入珐琅作进行纹饰绘制。”

“由朝廷大学士,或绘画大家进行纹饰绘制以后,再在珐琅作进行二次焙烧。这个原因,也对珐琅彩的烧制工艺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并延续至今。”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