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无冕宰相 > 第140章 秘密奏对

第140章 秘密奏对

“到宣化城去,宣化总兵周尚文将军,多谋略,精骑射,优将才,一定会收留汝的。吾还会写一封推荐信与他,一切皆会无问题。”

“是,吾一切听从叔叔安排。”

“汝去,吾有一事相嘱。”

“什么事?”

“忘记汝在蒙古的经历,忘记汝在蒙古的官职。一切从头开始,从最低级的把总干起。”

“是!

廖道南当场写了一封信,交与马芳。

马芳上马,双手向廖道南一揖,绝尘而去。

从此蒙古少了一员名将温里忽,不久,明朝当代战神马芳横空出世,震惊天下。

此后马芳成为俺答汗一生的劲敌,他率领明军铁骑出塞、奔袭、破敌、追杀、殊死拼命,赢得了一场又一场胜利。

马芳战功卓着,当时有“勇不过马芳”之说。

《明史》称马芳“大小百十接,身被数十创,以少击众,未尝不大捷。擒部长数十人,斩馘无算,威名震边陲,为一时将帅冠。”

嘉靖皇帝朱厚熜听闻后赞叹道:“勇不过马芳不谬也!”

马芳导致俺答汗数次南侵皆损失惨重,一败涂地,渐渐陷入颓势。

在明军以战逼和的政策下,嘉靖皇帝薨后5年,俺答汗终于屈服。

俺答汗上奏继位的嘉靖之子,当时的隆庆皇帝道:“天子若封我为王,统辖北方诸部,我当约令称臣,永不复叛。”

得到俺答汗承诺后,双方达成协议:俺答汗向明朝隆庆皇帝交还之前叛逃至蒙古的赵全等人,明朝“以先朝忠顺王故事”册封俺答汗,“许贡入京”,且在边境上开放互市,从而实现了明蒙双方的长期和平,直至明灭亡。

赵全被明凌迟处死。此是后事,后事暂且不表。

且说仇鸾向嘉靖皇帝露布报捷,六面里加急红旗疾驰北京,“臣鸾启奏,赖大明列祖列宗神灵护佑及陛下天威所致,臣鸾率领边军大破鞑靼强虏,兵锋所至,斩馘无算,强虏精锐‘铁浮图‘全军覆没。酋首温里忽身负重伤,坠马身亡。缴获辎重、兵甲如山,并获黄金八十万两,臣一齐上缴国库。”

廖道南一行我进入了大同城,仇鸾岂敢怠慢,率领帐下将领恭恭敬敬地将他们迎入自己的官署。

分宾主入座后,廖道南微微一笑,“仇大帅,别来无恙?”

“无恙!托大人之福,一切甚好,甚好。”

“仇大帅运筹帷幄,克敌制胜,敌人精锐全军覆没,片甲不归,可谓一战成名啊!”

“大人过奖。仇鸾今日之功,全赖大人成全!”

“可向皇上报捷了吗?”

“报,报了。”仇鸾赧颜。

“八十万金之事,可曾经提及?”

“提及了,作为战利品上缴国库。”仇鸾凡中一阵阵肉痛,真是偷鸡不着蚀把米,到时头来自己什么都没有,还授人以柄,落了个把柄在廖道南手上,成为要挟自己的“法宝”。

仇鸾虽性桀骜贪暴,但是已经被廖道南、廖容整治得服服帖帖,即使在他的地盘上也不敢有丝毫嚣张逆鳞之举。

未几,嘉靖皇帝圣旨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同总兵仇鸾,忠心报国,亲冒失石,不惧生死,率领边军冲锋陷阵,攻坚克难,大破虏军精锐,虏军酋目授首,虏军兵败如山,积尸遍野,缴获辎重、兵甲如山,堪称殊功。着即晋升仇鸾为左都督,荫一子为三等轻车都尉,北京城赐宅一处。钦此!”

仇鸾闻之大喜,左都督之职为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职位,堪比文官之“太师”加衔,轻易不会授予任何人,在武将林立的大明朝廷,自己已立高山之巅。

嘉靖皇帝还有一密旨与廖道南,“着卿即刻回京复命。”

廖道南与家乡的商人及壮勇结了帐,并遣散了家乡的商人及壮勇,然后与戚景通、廖容一道回到北京城。

刚一回到自己的家,还未坐定,还未与自己夫人相见,府上的仆役端上的热气腾腾的茶还没有来得及喝一口,就接到宫中太监传旨,“着廖大人马上去皇宫一趟,万岁爷有请。”

廖道南来不及揩一下汗水,乘马向紫禁城疾驰而去。

嘉靖皇帝在太极殿接见了廖道南,廖道南伏地跪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此去大漠半年有余,可谓备尝艰辛。卿不辱使命,脱险归来,朕心甚慰!”

“臣匿伏虏窟,刺探虏情,分化其部众,诱其火并,以保吾大明安全,备极艰辛,可谓险象环生,危机四伏,幸赖陛下天威及祖宗神灵护佑,一路归来,有惊无险。这些情况臣均一一记载在臣撰写的《西行蒙古使虏记》中,陛下可一观此书。”

“书呢?”此前嘉靖皇帝对廖道南在蒙古的情形知之一二,只是个大概而已。

廖道南恭恭敬敬将《西行蒙古使虏记》一书呈给嘉靖皇帝。

“卿刚回家,立笔而就?”嘉靖皇帝接了书,不禁面露诧异之色。

“非也。臣在大同不是呆了几天吗?在那里整理而成的。”

“好!”嘉靖皇帝说,“朕马上就看的,爱卿且起,可稍等。黄锦,赐廖爱卿座位!”

“诺!”随侍在嘉靖皇帝侧的总管太监黄锦,立马搬来了一张缕金太师椅,“廖大人可坐此。”

“此太师椅也,非臣所能坐。”

“卿为朕之塾师,帝王之师也,安不可坐?”嘉靖皇帝羊作生气状。

“谢陛下厚爱。”廖道南不得不坐了下来。

嘉靖皇帝专心致志地看了下去,看着、看着,他一下子就被书里的内容吸引住了......

“启奏万岁爷,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张璁请求入内觐见万岁爷,说有要事请万岁爷定夺。他因病请致仕。”一位小太监急匆匆跑来跪地启禀道。

“朕不见,告诉他改日再来!”嘉靖皇帝不耐烦地挥手道。

“诺!”小太监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低头躬身而退。

这一位小太监刚退,另一位小太监就来了,“启奏万岁爷,魏国公、南京守备徐承宗请求入内觐见万岁爷。”

这位南京守备徐承宗为明开国第一功臣徐达之后。徐达功高盖世,明太祖朱元章亲为之撰写神道碑,赞扬他“忠志无疵,昭明乎日月”。后复命“配享太庙,塑像祭于功臣庙,位皆第一”。其后裔世守南京,每次入北京晋见皇帝,历代皇帝无不马上接见,以示优待功臣之后。

“今天朕在处理要政,任何人均不得入内觐见朕。”但是这一次嘉靖皇帝没有理会魏国公、南京守备徐承宗,他不悦地吩咐小太监道。

“诺!”此后小太监一连逐退了十多批要求觐见嘉靖皇帝的大臣、公卿王侯。

二个时辰后,嘉靖皇帝才看完了廖道南撰写的三万余字的《西行蒙古使虏记》,“卿之大智大勇,朕悉知矣!卿力挽狂澜于既倒,指顾间不费一兵一卒灭大敌,救亿万厮民于水火,功莫大矣。朕不知如何酬卿此大功也。”

“臣所做的这一切,非为图功也。”

“卿此行为秘密出行外邦敌国,功虽大,朕亦不能为卿加官进爵,岂不惜乎?”

“昨天有安南外蕃使节觐见于朕,向朕提及,说外间风传朕派遣密使,远涉大漠异域,搅得蒙古天翻地覆,内部火并,分崩离析,陷入动乱中。”

“问朕可有此事?朕予以严厉驳斥,大明天朝上邦,万国景仰,一向堂堂正正,光明正大,道德礼仪,为东西各洋,天下万国之表率,岂能行此之诡计乎?”

就到这里,嘉靖皇帝字斟句酌道:“朕负卿矣。仇鸾之功与卿之功比,荧火与日月争辉耳!卿是救亡图存之功,大明不坠,赖卿之力,仇鸾只是一员将领,他有的只是战场杀敌之功,但是朕却只能奖赏于他,为他加官进爵,明诏天下。”

“非朕不明,非卿功不大,不是不为,实不能耳!为了大明的体面,卿之功不能见于史载,以后也只能湮没于历史的烟云中。”

“皇上勿虑!臣能理解皇上之心,臣所作一切,非为功,实为天下计耳。”廖道南恳切道。

“但是朕还得为卿升一下官职。”嘉靖皇帝想了想道。

“为何?”廖道南急切道,“这岂不授外蕃以口实吗?堕大明天朝上邦之声誉吗?”

“非也。不如此反而启外番之疑耳!”

“臣实不解。”

“朕要将卿提升为翰林院侍读学士。”

“此虽然不是拔擢,也是选升晋级啊。”

“此只是循例晋升。”

“虽然如此,也提前晋升了半年啊。”廖道南道,他不清楚嘉靖皇帝何作此举?

“卿不知吗?这可堵塞外番之口实啊!”

“臣是大明一庸人,那会如陛下睿智,那会如陛天资过人呢?请陛下明示之。”

“卿想一下,卿半年时间,不曾与王公大臣一道上朝,岂不启中外之疑?外番质疑岂是空穴来风吗?朕此举正是为了释疑,杜绝中外之口舌。”嘉靖皇帝有点洋洋得意道。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