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狂野北美1846 > 第493章1866年移民和人口

第493章1866年移民和人口

就在整个南美洲因为大唐帝国插手战争一片哗然之际,大唐帝国的帝都长安宫廷正在举行盛大酒会,庆祝帝国以2200万唐元的价格,购买了虾夷地岛。

虾夷地岛是扶桑列岛中,除了本州岛以外最大的岛屿,总面积83424平方公里,略小于爱尔兰岛,为世界第21大岛屿。

南以津轻海峡为界遥望本州岛,北以宗谷海峡为界遥望库页岛,札幌是虾夷地的行政中心以及最大城镇,此外还有函馆和根室两座重要城镇。

这个价格,确实比十几年前购买阿拉斯加高出了很多。

但是应该看到,阿拉斯加整体位于高纬度的北极圈内,压根也不适合人类居住。

大唐帝国拿到手中这么多年,最终定居在阿拉斯加的人口也仅有6320人,而且都位于南部临近海岸区域。

阿拉斯加终年被冰雪覆盖,殖民成本高,是帝国政府常年补贴的地区,当地居民一年中大半时间都要猫在屋里,任何农作物都无法生长。

当地居民的唯一谋生方式,是在夏季短短的3~4个月时间里出海捕鱼,储存足够一年使用的食物,米面油和调料等生活必需品都需要从大陆进口。

虾夷地岛则不同,其位于北纬45度,与神州大陆的长春,沉阳,乌鲁木齐处于同一纬度,由于历史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是一处棒打狍子瓢舀鱼的好去处。

拓殖开垦出来,足以供百万人口安居乐业。

若不是因为扶桑国当政的德川幕府在内战中处境日益艰困,面临四处烽火的危局,说什么也不愿意松口出售偌大的虾夷地岛。

这对向来小气巴拉的扶桑人而言,真是钝刀割肉痛彻心扉呀!

得到虾夷地岛之后,帝国皇帝李察亲自将其重新命名为“北海省”,今后将作为大唐帝国的海外省份之一,列入帝国版图中。

从宏观战略上看

大唐帝国由此可以将版图从北美阿拉斯加跨过白令海峡,一直延伸到东亚,与扶桑国比邻而居,更有利于加强对该国的渗透,并且参与到东亚国际势力角逐中来。

对于大唐帝国这样的世界列强而言

在东亚地区拥有一块立足之地,就有了撬动整个地区形势的支点,意义非同寻常。

除此之外

北海省作为北太平洋黄金移民航线中转站,能够极好地衔接起中途岛与夏威夷岛这两个重要后勤中转基地,完善北太平洋黄金航线上的基地布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大唐帝国作为一个北美移民国家,长期稳定的从神州大陆输入华裔移民是基本国策,这个政策已经坚持了20多年,并且在未来的100年甚至更长时间都不会改变。

以大唐帝国如今广阔的领土和宜居的环境,就是把大清国人口整个搬过来也住得下,发展更不是问题。

这几年来

伴随着北美战争结束和太平天国动乱进入尾声,国际国内的情况都发生了变化,年均输入移民的人数从高潮时期的160余万,下降到1866年的111.3万,降幅达到近5成之多。

不谈大清国战乱后人心思定,这里面大唐帝国有几个因素,也显着影响了移民人口的输入。

第1个,北美战争已经结束,帝国官方取消了数目惊人的大陆新兵营,将其改为慈善学校用途,规模也极大的缩小。

仅这一举动,每年便减少28万至32万青壮年移民。

第2个,帝国方面提高了移民门槛,没有文化和一技之长的大陆难民,想要获得一张前往北美的船票难度高上许多,这是华裔移民人数减少的重要因素。

第3个,出于男女人口比例平衡的考虑,帝国有关部门出台了鼓励12~22岁年轻妇女移民政策,这导致女性移民比例迅速上升,极大的缓和了男女人口矛盾。

在大唐帝国

很多功成名就的华裔移民,想要娶个华裔妻子作为正室,延续令人自傲的华裔家族血脉,而这又导致邮购新娘产业的兴起,这是移民浪潮中一个新的有趣变化。

在已经过去的1866年,大唐帝国输入的移民人口每个月不足10万,而在传统的北太平洋黄金航线上,月均移民3.5~3.8万人,其地位已经被中部黄金航线取代。

在经天堂岛中转的太平洋中部黄金航线上,月均移民超过5万人,达到5.6万~5.8万之间,去向也更加多元化。

预计在1866年至1868年这三年,太平洋中部黄金航线上的华裔移民中,有一半目的地是中原省,哥斯达黎加省和巴拿马省等中美洲地区,临近的海峡省和镇南省也会受益,掀起一股中美洲开发的大热潮。

这是皇帝陛下金口玉言承诺的事情,旨在用华裔移民填补中美洲急需的人口,重新恢复其经济活力,体现出政府方面“腾笼换鸟”的政策倾向。

中美洲地区拥有上千年的古老发展历史,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具备很好的农耕基础及合理的城镇分布,所缺的就是人口罢了。

只要有足够的华裔移民,该地区重现勃勃生机指日可待,所付出的开发和拓殖成本较低。

这一点,是帝国政府较为看重的地方。

剩余的移民人口中,天堂岛因为进一步拓殖开发的需求,月均截流五至六千人,以补充劳动力缺口。

位于南美洲的安第斯总督府殖民开发需要大量人力资源,月均分配万余华裔移民,一年就是12~13万之间,这是帝国政府政策倾斜的结果。

这么几下一分流,最终目的地是帝国本土的移民数量,月均也只有1.3万~1.5万人之间,也就是一年十六七万的规模。

加上北太平洋黄金航线的移民,进入帝国本土的华裔移民年均在60万人左右,数量极大的减少了。

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帝国人口数量的飞速增长,因为如今的大唐帝国基于人口规模的扩大,新生儿已经成为人口增长的主动力,近些年来表现的尤为明显。

大唐帝国经济的繁荣,领土的扩张带来的是民族自信心的高涨和帝国凝聚力的极大增强,又引发了一系列良性循环。

帝国臣民在享受经济增长红利,安居乐业的同时,为家族开枝散叶的意愿更加强烈,这导致每年新出生的人口呈现明显的台阶式增长。

北美战争结束后的1861年,新出生儿童仅仅187.6万人。

到了1862年,新出生儿童就达到了211.5万人,1863年进一步增长到235.79万人,1864年达到271.2万人,1865年293.11万人,1866年305.67万人,增长势头十分喜人。

短短6年时间,新出生人口增长幅度达到了68.3%,成为了帝国人口增长的主动力。

1864年底统计,大唐帝国总人口4372万,两年之后,1866年底统计人口总量已经达到5241万,呈现高速增长的势头。

帝国官方将之称为“北美战后第一波婴儿潮”,北美战争后120多万的将士解甲归田,助长了婴儿潮的爆发。

这其中,仅通过大陆新兵渠道进入北美的华裔官兵就超过70万,他们在解甲归田后都得到了妥善安置,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功勋田甚至村舍房屋。

很多人在战争中也积攒了一笔钱,或者通过抢掠小小发了一笔财,随之而来的自然是为家族开枝散叶,扎根北美过上幸福的小农场主生活。

120多万年轻力壮的退役官兵返回乡里,这一群体成为新生儿人口增长的强劲推动力,战后这5年时间,仅这一社会群体就为大唐帝国增添了200余万新生儿,人均贡献1.69个新生儿。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退役官兵的生活普遍较为安逸幸福,要不也没有那么多闲工夫和经济能力生孩子。

宫廷盛宴,就位于风景绝美的太液池边。

从这里可以遥望到高耸的万寿(注,同音“兽”字)山,隐隐传来狮虎勐兽的吼声,混合着悠扬的琴声回荡在太夜池畔,带给人一种奇妙的感受。

今天正值三喜临门,皇帝陛下大喜之余摆下宫廷盛宴,赏赐文武百官群臣。

第1喜自然是帝国增添了北海省,该省属于皇室直属地,地位等同于德克萨斯省,天堂省,阿拉斯加省,被称之为“皇家直属四大省”。

皇家直属地的省级行政机构的设立,是为了便于帝国统一管理,以免游离于帝国行政体制之外,造成认知和管理上的混乱。

第2喜是安第斯总督府送来的比诺尼特山谷之战捷报,是帝国插手巴拉圭战争的开门红,当然值得庆贺。

但是在帝国诸多重臣之中,对此并不十分看重。

帝国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胜利,打赢了阿根廷这个菜鸡,难道还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吗?

小意思,洒洒水啦!

第3喜是皇室再次添丁进口,前两年纳的嫔妃白贞儿诞下双胞胎,而且都是粉嫩嫩胖乎乎的男丁。

这一对双胞胎如果顺利的成长起来,三岁以后就会列入皇子排序,应该是第二十七皇子和第二十八皇子,在皇室宗庙中享有一席之地。

皇帝陛下十分喜爱,大手一挥晋白贞儿为淑妃,对这个娇娇嫩嫩的爱妃自然荣宠有加。

这三喜临门,值得好好的庆贺一番。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