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混在洪武当咸鱼 > 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元璋的比较

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元璋的比较

朱棡听到这话只感觉听了个笑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大侄子,跟三叔就不用说客套话了吧?”

“你刚接手了那么大个烂摊子,兵器局一月就得消耗精铁三十万斤,就户部拨给你那点银钱,连一个月都支应不住!”

“到时候耽误了朝廷的大事,你丢点人不打紧,丢了你皇爷爷的人,那可就是大罪过喽!”

“三叔今儿先给你送五万两银子花用,不够的话再去找我要,就算我回封地了,晋王府的钱你也可以随便花,想花多少花多少!”

朱棡的话把朱允熥都整蒙了,自己承包官办作坊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赔钱的!

“三叔,你是不是笃定我会赔?”

朱棡闻言冷哼一声道。

“那不是明摆着的嘛,现在精铁价格都涨到三百文一斤了,就户部给你拨的那点银子,买完三十万斤精铁,你也就剩下点买煤炭的钱,你还想支应到过年?”

朱允熥听到这话两眼瞪得跟蛤蟆似的。

“啥?”

“一斤铁要卖三百文?”

“他们怎么不去抢!”

朱棡闻言瞪了朱允熥一眼。

“你以为呢?”

“精铁本来就贵,现在北边正在打仗,价格自然更贵。”

朱允熥听到这话才意识到,此时乃是工业落后的大明朝,远不是后世的大工业时代可比。

毕竟后世的钢铁厂产量都是以“万吨”计,而此时的大明是以“斤”计。

朱棡一想到这事就一肚子气,一边气恼父皇不阻拦一下这孙子,一边恼怒这孙子没脑子,啥破差事都敢接。

现在铁价腾贵,已经照往常涨了差不多一倍,这孙子拿着户部的十五万两银子,就敢承包那么多官办作坊,真是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贵是贵了点,可现在就这行情,你总不能不用吧?”

朱允熥闻言气哼哼地道。

“我还就不用了!”

“不就是铁么,我要自己炼!”

朱棡听到朱允熥这般大言不惭的话,再次爆出一声冷笑。

真是无知者无畏呀,以为精铁是大白菜呢,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别跟我吹牛皮了!”

“赶紧找人把银子抬进去,我一会儿还得回去睡觉呢!”

朱允熥见朱棡不信,当即领着他去了小学的科研区,指着一个高高的炉子说道。

“三叔,这是我新进发明的高炉炼钢法,你有没有兴趣参一股?”

朱棡不知道什么是高炉炼钢法,但是对眼前出现的这个高达丈余的炉子倒是很感兴趣。

“你这炉子能炼钢?”

“当然!”

“不过之前都只是实验性质的,还没大规模应用过。”

“炼出来的品质如何?”

“还行吧,不说削铁如泥,但也肯定比削泥如铁强就是了。”

朱棡自动无视了大侄子的后一句话,盯着呼呼冒烟的高炉啧啧称奇。

“这么大的炉子,一次少说也能炼个几百斤吧?”

朱允熥闻言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三叔,格局小了!”

“这一次不练个几千斤,对得起它高炉的名头?”

“几千斤?”

朱棡听到这话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只感觉大侄子越吹越狠,再吹一会儿都能上天了。

“少跟我这儿吹牛皮,你就给我一句话,这银子要还是不要吧!”

“要呀!”

朱允熥嘿嘿笑道。

“您都大老远送来了,我要是不要,岂不是打了你的脸?”

朱棡闻言翻了朱允熥一眼。

“没事,你三叔脸大,丢点脸不打紧!”

“那怎么行!”

朱允熥不由分说,赶忙跑出去招呼人拉银子。

朱棡在其走后,绕着高炉转了几圈,叫过来一个工匠询问几句。

在得知大侄子没有撒谎,此物确实能炼钢,而且一次能炼几千斤时,他彻底放下心来,也不等朱允熥回来跟他告别,倒背着手就优哉游哉地回去睡觉去了。

朱棡走后又来了几拨送银子的,首先是蓝玉的儿子蓝闹儿,其次是傅友德之子傅忠,以及冯胜和其他武将勋贵后代,都送来不少银子。多的上万两,少的也有几千。

只有朱允熥的亲舅舅常升送来的最少,只有区区一千两。

常升自己都没好意思来,打发了个家将送过来,撂下银子二话没说就走了。

随后又有未就藩的一干皇子,也替各自的母妃送过来一些银子。其中最狠的当数郭惠妃,直接送过来五万两。

因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所谓的皇孙试炼,不过是拼两边的人脉。

不管是朱允熥还是朱允炆,都太过年幼,只是挂着个监管的名义罢了。

而且兵器局这边积弊重重,材料短缺,如果没有足够多的银子,别说按时按量交付兵器和农具了,就是连正常开工都难。

因此,凡是跟蓝玉亲近的武将勋贵,无不献上一片微薄之力。

朱允熥这边热闹,朱允炆那边也不冷清。

首先户部行文各地府县,督促他们尽快调运木料、皮革等物,支应兵仗局开工生产。

同时户部尚书还请示皇帝陛下,是否给兵仗局也拨十五万两银子。

老朱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毕竟不能厚此薄彼么。

只是对于两边的情况,老朱显得非常关心,可谓是一日三问。

“今天又有多少人给小逆孙送银子?”

“回禀陛下,曹国公李景隆、全宁侯孙恪各送去三千两银子。”

老朱闻言点点头表示知道了,随即又问朱允炆那边的情况。

“燕王给二皇孙那边送去一万两银子,秦王送过去三万两……”

老朱闻言眉头皱了皱,暗暗思索起来。

事实上,正如百官所想的那般,老朱也打算通过这件事来看一下朝臣的风向。

如果放在以前,他只有朱允炆这一个选择之时,他就不费这个事了。

可今时不同往日,他的选择里又多了个朱允熥,那就有必要比较一下了。

不过,他比较的不是两人的能力,而是比较两人的人望。

武将这边果然更中意朱允熥,文臣那边则权利配合朱允炆。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事,滞留在京的藩王,竟然也亲自下场了。

“其他藩王什么动静?”

“回禀皇爷,周王也派人给二皇孙送去两万两银子。”

“其他藩王现在没什么动静,只有晋王、蜀王、湘王给少主送了银子。”

“但蜀王、湘王就藩时日尚短,两人又是个恬澹的性子,每人只送了五千两。”

“现在小逆孙那边的银钱有多少了,可够完成今年的兵器打造?”

“回禀皇爷,还差不少呢,但现在的钱支应两个月问题不大。”

老朱闻言点点头,在心里盘算着两个月后,朝廷的秋税也就收上来了,国库应该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紧张。

“继续盯着吧!”

“诺!”

二虎从宫里出来,又给一些中下层勋贵送信,告诉他们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此时不帮衬着点三皇孙,等三皇孙将来上位,再想拍马屁可就没机会了。

于是乎,朱允熥那边又收到一批银子。算上户部给拨付的银两,他现在手头掌握的资金,已经达到六十万两之巨了。

虽然朱允熥得了不少银子,但他却不急着生产,而是先成立了一家名为“明钢”的商会,将所有人送来的钱折算成股份,并给每一家送去了股权认证书。

他这边不紧不慢,朱允炆那边却是干得热火朝天。

半个月后。

朱允炆看着堆成山一般的马鞍、马辔,以及马镫等其他器具,心中只感觉万分自豪。

经过半个月的磨砺,他的心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像以前那样狭隘和急躁了。

甚至对于朱允熥那个弟弟,也多了几分理解。

朱允熥说得对,想要管理作坊确实挺难挺累的,哪怕兵仗局设在皇城左近,他每天奔波劳碌,依然感觉有点吃不消。

一想到朱允熥的兵器局都在城外,朱允炆对弟弟充满了同情。

据说他已经很久没回过城,一直吃住在城外的作坊里,也真是够辛苦的……

朱允炆将第一批军用器具交付给兵部,立马获得满朝文官的吹捧。

户部、兵部、工部更是联名上书,请求皇帝陛下对其予以嘉奖。

朱元章看了看众人的奏疏,笑了笑就将其扔到一边。

“二虎,小逆孙那边怎么样了?”

二虎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磨蹭了半天这才硬着头皮回答。

“回禀皇爷,三皇孙那边还没动静,据说正在打制锻打兵器的什么床……”

“床?”

老朱听到这话只感到一阵头疼,时间已经过去半个月了,这孙子竟然一件武器都没生产出来,这是要把人急死呀!

“你去传达一下咱的旨意,若是月底之前还不能投产,咱就收回圣旨,把他扔到大本堂里继续读书!”

二虎一听这话也慌了神,心里暗道皇爷这是动了真怒啊。

如果真这样做,岂不是风头都被朱允炆那孙子给夺了去?

可一想到朱允熥那边的进度,二虎也是一阵无语。

武将勋贵,以及宫里的王爷们,都给他送去了几十万两银子了,就算是头猪也能按时完工了吧,怎么过去这么久一点动静都没有?

二虎答应一声,就带着几个锦衣卫快马去了城外。

工部尚书秦逵和户部尚书陈宗礼进宫办事,正好看到疾驰而去的二虎,两人见状会心一笑。

“这是急了吧,哈哈哈……”

“可不嘛!”

“他们以为有钱就能买到铁?”

“殊不知,各地卫所的铁锭想要进京,那也是需要时间的!”

虽然两人不敢明着跟皇帝作对,但是大明的各级文书,可都是要过他们手。他们只要拖上一拖,或者发了文后不催促,底下的人自然怠慢。

他们这一怠慢,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京城铁价腾贵,已经涨到五百文一斤。

“哼哼!”

“这些年武将们仗着功劳,在民间横行乡里,欺男霸女,也该让他们吐点银子出来了!”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