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重生80年代 > 第236章 当年我们的光刻机也百花齐放

第236章 当年我们的光刻机也百花齐放

陈怀庆更加的重视半导体,毕竟飞机这个事情,虽然一时半会出不了成果,可研发团队还在,只要调整下研发的方向,那就可以了。

可是半导体行业,现在国内还属于有着点懵懂的状态。

说白了,就是重视程度不够。

在京城的酒店内,陈怀庆给宋琦打了一个电话。

“想办法让蓉城那边,争取将半导体工厂落地蓉城。”

宋琦愣了那么一下,陈怀庆如此做的原因,是因为不想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有点诡异!

宋琦挂断电话,有着些搞不懂原因所在。

之前的时候,明明不是准备说将半导体工厂给建在渝州的嘛,怎么一下又是说要建到蓉城。

蓉城在交通这块,能够比渝州更加的方便吗?

此时的出川通道极其少,交通条件这块极大限制了蓉城的发展。

将工厂放在蓉城,好像并不太是一个好的选择。

产品生产出来之后,总是得要运输。

可蓉城拿什么来运?

用飞机!

陈怀庆说用飞机来运。

真的是,有这些令人夸张了些呢!

用飞机来运,那成本可就有着些高了。

作为高科技的半导体产品,在技术附加值上面相当的高,而且产品又比较的小巧玲珑,使用飞机来进行运输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蓉城在陆地交通上面稍显闭塞了些,可蓉城机场的存在,算是稍稍弥补了一番吧!

先不去想这些,宋琦觉得,既然老板陈怀庆改变了主意,那么必然有他的考量。

怎么来按照陈怀庆的要求,不动声色的让蓉城知道,并且来进行争取呢?

在蜀川,蓉城和渝州就像是家里面的两兄弟,都得要发展,发展都得需要资源。

而蜀川整个的资源是有限的。

无疑的,这就成为了一个问题。

无论给那座城市多上一点,另外一座城市肯定会闹上点意见。

相比起渝州来讲,蓉城在经济上面的发展,可谓逊色太多。

渝州经济都已经要上天了,在摩托车和汽车工业上面,发展速度可谓一日千里来形容。

蓉城却还并没有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差距拉开……

反正宋琦敢确定,只要蓉城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肯定会极其的感兴趣。

宋琦考虑了一下,这个消息不能够自己直接去给蓉城说。

上杆子的买卖做不成!

所以,还得讲究一下策略。

得要装作无意之间消息泄露出去,让蓉城来争取这个机会。

然后在蓉城争取和省里的意见之下,将半导体工厂给放到蓉城。

陈怀庆不管宋琦怎么去搞定这个事情,此时他正坐在四机部的一间会议室内,他身前放在厚厚的一大堆的资料。

看四机部给自己的资料。

有着些刷新三观的感觉。

是的,陈怀庆的三观被大大的刷新。

光刻机!

此时的华国,在光刻机领域并不比国际同行们差上多少。

光刻机是芯片制造当中做核心的部分,华国在芯片制造上面被卡脖子最严重的点就在这个上面。

没有最先进的光刻机,芯片制造就只能靠工艺制程去弥补去硬件的不足。

可这种弥补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说白了就属于治标不治本。

想要摆脱这种尴尬情况,还是得要自己有最先进的光刻机才行。

之前的时候,陈怀庆对国内光刻机的情况,真的不怎么了解。

就只是知道申城微电子是国内最先进的光刻机研发和制造单位。

申城微电子公司研发出来了后道90纳米光刻机,只不过因为大量采用国外的零部件,直接被国外零部件厂商断供了。

申城微电子公司研发出来的光刻机直接就没有办法实现量产。

不能够实现产品量产,也就意味着前期投入的研发费用收不回来。

申城微电子公司只能够转而去研究前道光刻机。

前道光刻机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屏幕的。

是的,屏幕也是由光刻机来生产的。

可现在却有人告诉陈怀庆,华国的光刻机并不差。

陈怀庆抬头看向赵建胜:“各位领导,你们确定给我看的资料,没有掺假?”

第一台光刻机落地于60年代中后期,

1980年自动对准分布投影光刻机研制成功,加工最细线宽为0.8微米。

此时在国内,光刻机研发团队还真的不少,不像是最后,就剩下申城微电子一个独苗。

109厂是高技术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研制生产中试厂。

赵建胜嗤笑一声:“怎么,很惊讶?”

陈怀庆:“不仅仅是惊讶,还很难以置信。本来,我以为我们的光刻机技术很落后,可却没有想到,国家已经发展到了这个程度。”

此时国内的光刻机技术和世界最先进水平相比,差距绝对不会太大,可能也就在五年内。

不像是到了21世纪之后,这个差距被拉大到了四代。

到了EUV光刻机,光刻机才是第五代!

也就是说,此时国内的光刻机水平处在第二代。

当然了,全球范围的光刻机水平也都还在第二代。

只不过发展第二代的时候,国内的光刻机发展就出现了问题。

主要还是商业化的问题。

国内的光刻机和国外的光刻机,还是有着差距的,当国内一旦有技术突破,国外就跟着做出反应,将之前不卖的光刻机卖给国内光刻机使用厂家。

那么国产光刻机自然就直接失去掉了市场。

进行到市场经济时代之后,不被赚钱的项目,就不再是好项目。

所以结果就是,国产光刻机没有了市场,也没有了研发经费,自然下一步的研发工作就没有办法进行开展,研发团队也逐渐遭到了解散。

光刻机的研发,也逐渐的被放弃。

毕竟此时的不少人心里面,都有这么一个想法,自己造的技术落后,那为什么不买国外更加先进的。

造不如买成为了此时的主流观点。

陈怀庆:“我想要见一下华清大学的徐瑞义。”

徐瑞义的名字,陈怀庆有着些印象,华国光盘之父。

为什么光盘的价格便宜到爆?

因为华国人掺和进去了。

陈怀庆还真的不知道,徐瑞义在之前的时候,居然是研发光刻机的。

70年代就有了成果。

而现在正在研发分步投影光刻机。

陈怀庆不得不感叹,要不是此时华国的经济实力不济,那有外国的事情。

华国的科学家们真的不缺乏聪明才智,只要给他们合适的支持,直接就能够吊打全球。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