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我的农场通大明 > 第38章 都是带英惹的祸!(求票求追读)

第38章 都是带英惹的祸!(求票求追读)

李远自创的这套汽车驾驶教学方法,士兵们学的就是快,不服不行。

不然按照段毅他们的教法,告诉你离合就是变速箱,变速箱里是齿轮组,踩离合挂挡就是换大小齿轮,那些当兵的古人能听的懂才怪......

北海这边的屯田兵,就靠着李远这套方法,以一种离奇的速度批量训练汽车驾驶员。

新手先在农场的大平地上学皮卡,等学会了基础操作,在皮卡上开上十几分钟,把五个前进档都挂一遍,分得清三个踏板,会开会停就算过关。

啥?你说倒车?学那玩意有毛用,这么大的空地还不够你转弯的吗?倒车以后再学......

等皮卡毕业之后,第二轮直接到农场门口,那里有一大排毛子的军用卡车,乌拉尔375型,6×6军用长头卡车,这玩意在毛子家简直遍地都是,除了军用运输外,还被改成了各种民用型。

什么翻斗自卸车,油罐车,消防车,木材运输车,装甲车,吊车,半挂拖车,甚至就连122毫米40联装的‘冰雹’火箭炮,都是用这个车的底盘改的,简直不要太多。

这个车的定位,大概就相当于国内的二代解放卡车,也是委员会这边准备彷制的一款车型,由长城汽车厂的技术总监和几个工程师负责。

学会开皮卡的士兵,来到农场门口就上了这些军车,三人一组,按照划定好的路线,能开着这个卡车进城里绕一圈,然后再开回农场,就算彻底毕业了。

什么侧方位停车,什么倒车入库,一概不会。

会直走会拐弯就行,从入门到毕业只需半天,有的都毕业了还不知道大灯怎么开关,只能利用晚上吃完饭的时间再去学习那些零碎的知识。

......

安加尔斯克,新来的北海布政使金纯,最近也学会了开车。

不学都不行,因为北海地广人稀,他想去各个工厂转一圈,都远的要死,冬天还那么冷,要是直接在户外骑马,能直接冻成冰棍,开车的话好歹有暖气。

这天又是大晴天,他正好在监督民工修建铁丝网围墙,趁着中午吃饭的空,跑到这里的机车制造厂视察工作。

机车制造厂,就是之前那座前苏联时期,已经被废弃的老厂,被郑德江带着一群古代工匠一顿清理翻修,居然又能重新开工了。

对于火车头这种钢铁制造的庞然大物,金纯是一窍不通,但他看了一阵,发现几个铁建的工程师正在扒拉一大堆图纸,讨论技术的可行性,甚至几个人还因此争辩了起来。

金纯越看越觉得不对劲,把郑德江悄悄的拉到一边,小声问道。

“郑尚书,我看你们这是在造新车?”

郑德江点点头,“对啊,北海这里现在没有能造机车的厂,以前倒是有,但早就废弃了,不过还有几个火车站里有修车厂,我们东挪西凑,总算是弄出来一个能造车头的厂子。”

金纯皱眉担忧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你们好像在造自己新弄的火车形制?跟现在就有的这种不一样,这是为什么?

“明明都已经有现成的了,你们直接按照一模一样的造新车不就好了,现在生产新的形制,如果弄不出来,或者出了差错,到时候耽误了修铁路可怎么办?”

郑德江闻言顿时表情一肃,原来金纯是担心重新研发新款的火车头,会耽误修铁路的工期,这必须给他好好科普一下。

“金纯同志,看来我有必要给你详细介绍一下火车的发展史和由来了,你以为我们在这研发新车是在磨洋工,干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吗?

“你以为我们不知道直接照搬现有的火车头,能省很多时间吗?我告诉你,以这个机车厂的设备,直接彷制很容易就能做到,可我们为什么非要研发新款的呢?”

金纯一脸傻傻的看着他,“是啊,为什么啊?”

郑德江解释道。

“火车这个东西,在后世的历史上,最早是泰西之地的一个岛国率先造出来的,我们华夏这边从秦直道就开始用木轨马车,但秦朝之后就直接断代了。

“泰西岛国则不然,他们是更往后几百年,才弄出来的木轨马车,但他们一直在用,一直在改进,最开始是木轨木轮子的马车,后来换成铁轨,木轮子的马车,再后来就换成了钢轨,钢轮子的蒸汽火车。

“这整个变化流程,都是从最开始的木轨马车上演变出来的,所以这就有一个很重要的形制问题,轨距,也就是两根钢轨之间的宽度。

“这个数直接决定了火车的宽度,也决定了火车的最大运量和货物的最大尺寸。

“而火车这个东西,一旦出现,泰西的其他诸国都跟着学,大家都直接照搬了那个岛国定的轨距,用的国家多了,最后这个轨距就成国际标准轨距,大家就都只能造这一种了。”

金纯没太理解,轨距他倒是懂了,就是铁路的宽度,铁路的宽度又限制了在上面跑的车的宽度,可这跟造新车有什么关系。

他再次问道。“现在的这种车,使用的轨距不行吗?”

“当然不行!”郑德江坚定的说道。

“带英当年一拍脑袋,弄了个1435厘米的标准轨距,可这玩意有什么科学依据吗?1435这个宽度更符合科学原理吗?

“都不是,这特么就是直接把马车的宽度照搬过来的,而马车的宽度又是根据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定的。

“也就是说,国际标准轨距,就是两个马屁宽!

“这玩意直接坑了全世界,明知道1435不是最佳宽度,造出来的火车瘦高瘦高的,明显重心偏高,我们后世从山陕修铁路,走河西走廊,出星星峡去西域,火车刚出星星峡,都特么能被侧风吹翻。

“这就是重心太高,轨道太窄造成的,造不出抗侧风的宽体火车,因为你的轨距就已经把你的车宽限制住了,我们就不得不想其他办法。

“还有我们用来送宇航员上天的长征二火箭,我们几十年造的火箭,最大芯级直径都只有3.33米,很多番邦之人都在笑话我们,说我们造不出大火箭。

“然而事实呢?还是特么的1435那个轨距害的,这个1435的轨距,限宽就是3.33米,你的火箭哪怕再粗上一厘米,火车就运不了了。

“直到后来我们水师强了,走海运不担心番邦蛮夷窥伺的时候,才开始用船运走海路的,那火箭直径一下就到五米了,是我们造不出大火箭吗,还不是因为这个铁路轨距就这么窄!

“我们每一个铁路人都对这个轨距嫌弃的要死,大家都想改,但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就只能忍了,可现在既然大家穿越了,那还有什么好顾虑的,这次说什么也得给它改过来!”

金纯大概听懂了,后世因为铁路和火车是别的国家先造出来的,所以这个轨距就被定死了,然后使用起来各种不方便。

这个轨距太窄,郑德江他们想换宽轨,换宽轨的话,现成的火车头就用不了,只能自己研发新的更宽的火车头,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可金纯还是不能理解。

“郑尚书,若这轨距按你说的那么不方便,为什么那么多国家还要守着原来的轨距呢,大家再换成更好,更合适的不就好了?”

郑德江一阵无语。

“你以为大家不想换吗?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小国家不会造,只能买火车,问题你换成宽轨了,他就买不到合适的零配件了。

“大国能自己造,但花钱太多,金纯同志,你想想,如果北海到京师的这条铁路修通了,百年之后,它明明还能用,但就是运一些东西的时候不方便。

“然后有人提议把这个轨距改成宽的,上面的火车全部换掉,你说朝廷里谁会同意?

“这要多花多少钱?这个改造工程款谁出?新火车谁造?路桥隧道的修建施工标准是不是也要跟着一起改?这里面的牵扯实在太大了。

“而且你改了一条路,那全国其他的路是不是也要跟着改,不改的话,那车就走不通了,你总不能让火车过一段路变一次轨距吧?”

金纯了解的点点头,他能想象出那种阻力。

如果只是运输某些特殊的东西不方便,平时并不影响运输,而且改造花费那么大,全国铁路全都翻新一遍,那确实不划算,就连他自己,可能也会投反对票......

“那现在这是?”

“现在不一样了啊,现在我们来到了明朝,这个世界上除了尹州这一小段,一条铁路都没有了,也没有所谓的国际标准轨距了,我们现在修的这条北海到京师的铁路,就是全世界第一条铁路。

“既然是我们自己制定标准,那当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轨距直接加宽到一米八,车体放宽到四米五,以后一排六个座位,中间还有个宽过道,再也不是梦想了!如果挤一挤,一排甚至能放下七个座位都没问题。”

郑德江一想到以后的火车能造的那么宽,就乐的见牙不见眼。

金纯总算是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了,不过看着里面争吵的情况,他还是有些担忧道。

“能从开始就纠正过来自然好,不过我看他们好像不太顺利的样子,真的不会影响铁路修建工期吧?”

郑德江闻言无语道。

“我说金纯同志,你就放一百个心吧,修铁路跟火车没多大关系,就算火车一两年内造不出来,你也可以先修着铁路嘛。

“而且你别看他们吵得厉害,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个转向架的问题,转向架直接放宽到一米八,也就是调整一下夹具,重新开个模具而已,根本就没超出材料极限上限,完全在合理的调整范围之内,他们争的就是到底用哪种结构的转向架,仅此而已。”

“原来如此,那我就放心了。”

听到就算短时间内没有火车也不影响修铁路,金纯总算是松了口气。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