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逆袭北周 > 第014章 双簧戏、拾牙慧

第014章 双簧戏、拾牙慧

萧范故作深沉,斟酌沉吟。

因为这与他和太王妃、谢王妃私底下预估的条件出入很大,他不知道太王妃能否同意这个提议。

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特别是身居高位的人表面上都是千篇一律,言行不一。但却永远都讲究风度,表情规范,礼仪周全。

就在这时,丰胰高挑的谢王妃大笑着快步走到萧灵慧身边,一把抓起萧灵慧的左手亲热道:“本妃刚才还在疑惑是那股大风把几年不上门儿灵慧小姑给刮来了,原来是这股风呐!”

言讫,扭脸对萧范一示脸色,道:“夫君啊,这事儿吧……按说皇帝陛下的诏令:出仕的年限标准应该是年满二十五岁才够举荐资格,但若是奇才则不受此约束,等外侄再长几岁,你肯定不会心存士庶之别,全力向圣上大力举荐的,对吗?”

“对对对!”萧范点头一笑,信誓旦旦保证道:“凭阿睿之才,应当不属于出仕年龄限制的奇才范畴,等愚兄到益州站稳脚跟,立下功绩,定然大力举荐阿睿。还请小妹传告妹夫,愚兄到了益州,需要唐家大力帮助。”

太王妃端坐在长案之后,脑海里不停闪现出已故夫君那风度开朗,器情凝质的潇洒大度影像,忽然紧蹙着眉头不曾片刻舒展。她回想起夫君时年才五十一岁,就是朝廷之散骑常侍、持节都督荆、湘、雍、梁、益、宁、南、北秦八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可以说荣耀之极,然而却薨于任上,可悲可叹。近几年的鄱阳王府虽宠荣不减,可那名震当世,显荣之极的光环却在慢慢暗淡。

可喜的是她亲出的王世子还算争气,已被英明的皇帝委以益州刺史重任,若能立下功绩,何尝不能再显鄱阳王府荣耀,甚至还有可能青湖于蓝而胜于蓝。没料到,十五女郎却忽然提出让她长子冒充王府郎君,去参加圣上的恩宠抡才诗会,这怎么行呢?若那童龀所吟出的“送别诗”真是他所作,那王府的郎君们是万万不及的……

鄱阳王与王妃共同上演的这出双簧戏让萧灵慧忽觉寒风掠面,从他心里肆意呼啸而过,阴翳紧紧地笼罩着她那颗火热的心,平添了几分萧索。

她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仅仅是她想让聪慧的长子以王府子弟的身份参加一场抡才诗会而已,就这样被委婉拒绝。自感已经很稳当地让长子年少扬名的事儿就这样眼睁睁地泡汤了,胸腔中不由得怨恨陡生。难道上苍真的不助我家长子,让其沦落商贾,浪费其才智么?难道寒门后代只能安于江湖一隅,不得策马扬鞭,载入史册么?

依旧站立在棋室门口的唐睿初闻阿娘提议参加诗会时,便感觉自己的身形有些摇晃,眼巴巴地望着王舅萧范祈祷:英明的鄱阳王呀,千万别答应,若如此,小爷一定感谢你八辈儿祖宗。

不过,当见他王舅、王妃共同演双簧真拒绝后,不由得从忐忑的胸中吐出一口长气,心里又感到一丝丝遗憾。特别是见到太王妃至今一言不发,连一句客套的安慰语也羞于表露,便心生怒气:虽然小爷不齿学名士虚谈大言,风流吟诗,可这般待我,就是给阿娘送请柬,想达成唐家支援的态度吗?想得美!有小爷在,你们最多只能得到友情援助,想要人要钱要粮食,门儿都没有!

唐睿尽管心里骂娘,可看上去却张嘴呵呵直乐,全然不知那一道道射来的多多不善目光,似颇为享有这种瞩目的感觉,毫不怯场,没心没肺。

“阿娘,为何其他表哥就能?”萧朗扭脸望着丰城夫人,满脸狐疑。丰城夫人脸色深沉,轻哼一声:“他虽然也算是王府血亲,可却是寒门子,今后少于他交往,别自污了身份知道吗!”

萧朗慎重点头。心想:小木匠似乎比本世子整整小三岁吧,那一脚恍如雷电轰击,好好厉害!此仇不报非君子,再厉害又咋样?萧鹏、萧阳加上我,定会打得他满脸桃花儿开。啧啧啧,这话真形象啊,那时候他才三岁多点儿吧,居然能说出这么美妙的语句,莫非刚才那首诗真的很好?可惜是个寒门子。

萧灵慧自幼生活在王府里的明争暗斗里,总结了她阿娘一生不与人争,与人为善便多受欺压的惨痛教训,不愿循规蹈矩,养成叛逆个性。宁愿习武、学兵法,也不愿与姐妹们一同学习淑女典范,摘章寻句,风花雪月夜。所以,已故鄱阳忠烈王和太王妃宁愿家门受辱,找了个报恩唐家的可笑理由,将其下嫁寒门唐戬。偏偏她又对唐戬一见钟情。

也正因为有忠烈王常在家里纵论江山,才使聪明的萧灵慧做了个有心人,对南梁时局烂熟于心,对士族子弟深恶痛绝。心甘情愿地利用自身与宗室的千丝万缕联系,力所能及地为唐家遮风挡雨。

眼前这位萧范,虽无学术,却以筹略自命。爱奇玩古,招集文才,在萧灵慧眼里却是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的废材。却每年都要在王府附庸风雅,率意举行诗会捞取声名。可她在三天前一接到请柬,不顾夫君和儿子的劝阻,毅然来接受娘家人的侮辱。

太王妃虽然当众责骂了丰城夫人和武林夫人,可她心如明镜,知道是太王妃在为萧范出任益州刺史,需要唐家辅助而作出的违心姿态。王兄萧范被唐睿当庭所吟的《送别诗》给招引而来,就此虚虚假假地扯一通兄妹之情便要离开,哪能就此放过,这次回王府受辱的目的还未达到呢。

“哦……看来小妹给王兄出了一道难题,不过……”萧灵慧略有所思,点头凄然一笑,戏谑道:“小妹相信我家大郎之才不弱于士族高门子弟,那就麻烦王兄费费心,多多关照,多多提携咯!”

“那是当然,那是当然,谁叫咱是他王舅呢!”萧范又把胸膛拍得嗵嗵嗵响。

萧灵慧见状,忽然很是恶心。

她一甩左手,脱出谢王妃后退开来,面色呼地一寒,不露而威,英姿飒爽,冷然之气嗖嗖外冒,肃着脸然不阴不阳说道:“小妹无比感谢王兄恩情,一定把王兄的话转给夫君……”

她拍了拍自己的大肚子一收冷峻,意有所指地讥诮道:“王兄放心,若非小妹身孕在身,定当伴随王兄去巴山唐家族地一趟,可惜,小妹还有两月左右就要坐月子,只得传讯回唐家祖居了。所以,王兄别找小妹叙什么话,还请上任时路过巴山之际,自己到唐家族地找家主和唐姥姥商议吧!”

萧范心中惊讶,顿觉堂堂王爷的脸面就这样被赤~裸~裸地扇了一记脆生生的耳光,怒火陡生,却不敢泄露半点儿。僵硬的笑容引得那张肥胖的脸颊一阵颤动。俄而冷然道:“既如此,愚兄就此别过,武宁殿那边还等着愚兄去应酬呢!”

言讫,抽身便走,略显踉跄。临到出门之际,又扭头扫了一眼唐睿,最后将目光聚焦在萧灵慧脸上肃然道:“圣上降恩于王府抡才诗会岂是一个拾人牙慧的小小童龀能去的地方?好自为之!”

“前路迷茫,王兄慢走!”萧灵慧针锋相对,当面讥笑道:“平西将军五岁才能诵《曲礼》上篇,就被你们吹捧为百年难遇之奇才,我家大郎三岁就能诵《曲礼》全篇,王兄,你说他是不是千年难遇的天才呀?”

“是吗?咋没听人传扬?”萧范脸色铁青,磨牙道:“你当与兄孤陋寡闻?”

“那是您从不关心您这外侄所致!连他当庭所吟的《送别诗》也被您说成拾人牙慧,即便传扬出来您信吗?”萧灵慧毫不示弱,冷笑连连:“小妹倒要问一问王兄,这首《送别诗》您可曾听闻过?您可曾感觉到诗句中饱含的真挚之情?”

“阿慧……”太王妃见萧灵慧当面让自己的世子下不了台,便使劲儿忍着恼怒,对萧灵慧招手喊道:“来来来,到老身这儿来,让老身好好看看你。你也真是的,唐家堡坞距离王府也就半个时辰的车程,三年多了,若不是你王兄派人送你请柬,你恐怕也不会回王府来看看我这老婆子,你呐……真狠心!莫非你还在抱怨当初老婆子将你许配给唐戬的旧事儿?”

耳听着王母的絮叨,萧灵慧大喘几口粗气,急速平息着心中的怒火转过身来,余怒未消地望着太王妃气呼呼地抱怨道:“王母,明明是我家大郎当庭吟诵出了一首送别诗,怎就成了拾人牙慧?王兄他怎么能如此看待我家大郎,这太不公平了!”

“好了!好了!生气可对胎儿不利……”太王妃慈祥地和着稀泥,笑着打趣道:“你家大郎即便有才,可那‘小木匠’的名声闹得王府人尽皆知,怎叫你王兄一下子认同?阿睿还小嘛,等再长两岁,阿母定当促使你王兄向陛下举荐。”

“士庶之别,天堑鸿沟!”萧范冷哼一声,趁机转身走出大门。

唐睿暗中舒了一口气,但总感觉心中依然堵堵的,旋即逆心又起,便对着萧范的背影弯腰九十度,高声喊道:“寒门外侄唐睿,恭送王舅大人前程似锦——”

跟着唐睿调皮惯了的唐聪立时起哄高叫道:“大胡子王舅舅,你还没给聪儿红包呐,怎么就这样走了耶?”

【老夫卿发少年狂,求推荐、求收藏!】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