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逆袭北周 > 第126章 神仙、窗外世界

第126章 神仙、窗外世界

“天道玄远,星辰迷幻。五色交辉,四时俱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大地厚德,青华哺育万物。天予五味,调理人体之灵魂。却不知天地是笼,人如兽禽。帝王诞生,腥风血雨伴随,致使世人苦难延绵,何处是乐土,何时才安宁?”

陶弘景望着唐睿露出追忆神采,恍若神仙中人,无悲无喜,声音缓沉而苍茫,略带感伤,发出睿智强音。

他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多少年,老道攀入云高峰,趟见底清流。观山川石壁,画翠竹青林。察星辰雨雾,听猿鸟乱鸣。择奇石炼金,辩百草撰书。读圣贤之书,品百味人生。他人诽我求虚幻神仙,怎知我实乃悲怜世人多苦,妇孺多难,为求解救之道而遁迹山林,体悟古来圣人之学,探世人脱离苦海之道……”

人生不如意事常**,实古今皆然,博大如陶弘景者也概莫能外。但见他苦涩一笑,迟缓探手,端起茶碗,眯着眼睛轻啜细品,神飞天外,留下沉甸甸的话题不管。

唐睿再次面对这位千古流芳的历史名人,听闻这个时代的贤哲之音,心中一颤,双目痴迷,露出呆萌神情暗自感概:这位自号“华阳隐居”的当代圣贤,对本草学贡献很大而博物多学,历经宋、齐、梁三朝而经历复杂的陶弘景,不愧是中古世纪之华夏民族最伟大的科学家。若非自己在三年前指出露肤炼制水银、铅丹有毒,定当在三年后去世。

说起来,南梁萧皇帝对这位奇人可谓恩遇有加,《南史》也有“山中宰相”之誉。但在这个举国崇佛的大环境时期,作为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也迫于压力而出走远游。最后以道教上清派宗师的身份前往鄮县礼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

或许正是如此,才让他创立的上清派道教避免了如寇谦之所创建的新天师道那般一世而亡,才有华夏本土逐渐孕育而成长起来的本土道教。可笑的是:后人皆将此事视作齐梁佛道交融的例证来宣讲,却从未去分析陶弘景礼佛的真实原因。

唐睿从孙不二的零散言辞中窥知:这位在当代道教最有影响力人物的礼佛行为,实非出于自愿,而是为维护茅山道众的生存不得已而为之。他去悼念好友沈约时,情不自禁诉说出自己痛苦心境,作诗有云:“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

茅亭里,晨风嘶嘶,雾丝徐徐。亭外百鸟开声,凄厉缠绵。

浑不受环境影响的孙不二似笑非笑,闲适之中端详着手中茶碗诙谐道:“师弟呵,你虽苦读先贤之书,思辨世道几十年,却如山中猿猴,摘果越涧,对月喟叹,虽怀悲怜之心,但却立言于神仙之道,虚幻而误导世人,与西来之佛僧,儒家之士子没什么两样,都是伪诈人间之学。”

“老夫纵横南北,在刀光血影里跳舞几十年,多见贵族奢靡,贱民哀鸣,却没见何人用圣人之言救赎他们,反是野心膨胀之辈用圣人之言,神佛之音起刀兵,收刮民脂民膏。还是阿睿之言点醒老夫……”

“哦!”陶弘景老眼一睁,神光炯炯。

“哈哈,你一生修道求仙,可梦游过神仙世界?”孙不二见陶弘景没了老神在在之态,遂大笑着戏谑道:“神佛不死,大盗不止,圣言不覆,苦难不息。”

“小友之言?”陶弘景错愕出声,诧异之极地望向唐睿挪揄道:“师兄常常不着调儿,疯疯癫癫,没成想你这童龀也是这般魔怔。呵呵,想来也是,若非臭味相同,我这师兄怎会费尽心机也要收你为徒?”

“仙师错也!”唐睿赶紧站起,拱手悠然笑道:“这是‘老不休’之语,干小子何事儿?冤死我了。”

“小小年纪,连圣贤书也没看几本,怎能发出这等忤逆之言?”陶弘景呵呵一乐,指着孙不二笑骂道:“又来欺我,真是个老癫……呃不,是老不休!”

“仙师英明!”唐睿作揖捧颂,笑嘻嘻坐下。做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甚是优雅地端起茶碗,但却来回梭巡着陶弘景和孙不二,滑头滑脑,贼眉鼠眼。

“小混蛋,有藐视天下之心,却无担当责任之气概,不可为豪雄也!”孙不二抓起颌下须辫一阵猛甩,骂骂咧咧道:“如此这般,怎可肩挑我墨家复兴之大任?看来为师得严加管教了!”

“喂喂喂,你以为、你以为我甜蜜蜜地叫你声师傅就当真了?好没羞耻!”唐睿一翻白眼儿,立马气呼呼地反击道:“可笑啊可笑,别以为把那些老掉牙的竹简搬进我书房,就认为我唐睿要纳头便拜,把墨家之书当着圣典膜拜,说实话,那里面除了让我掌握一些先秦古字,读起来晦涩难懂外,都是满篇荒唐言,误人误己。特别是那句‘上之所是皆是,上之所非皆非’之言,大谬也,我唐睿岂可去复兴这典型的崇尚服从上级之极权主义思想,没门儿!”

陶弘景闻言,惊喜得“啪啪啪”连声鼓掌,深深一躬笑道:“小友之言深得老道之心,故而遁迹山野,还我自由自在身!”

“你能看懂全书,这怎么可能?”申不害愣怔半晌,疑惑问道:“老夫好像只教了《尚贤》一篇呀?”

“我是谁?那可是独一无二的……呃,难道不懂推而广之?”唐睿得意忘形,差点说出“穿越重生”之大秘密。

“此言甚善!”陶弘景“呵呵”一乐,挑眉望向孙不二陶侃道:“啧啧啧,小友不愧是师兄嘴里之神童,不简单,真真不简单啊!”

“有甚不简单,不过是个小妖孽耳!”孙不二翘翘嘴角,神秘一笑,道:“师弟啊,你常说他是神仙转世之身,师兄深以为然也,哈哈,羡慕否?”

阿耶~!糟糕!唐睿心下一紧,忐忑不安,万般后悔,暗暗自责:小爷一不小心就把这里当家里了,真真不该!若非这个时代崇尚谈玄说道,鼓吹神童,岂不招惹大难而不察?遂露出一副小人得志之神态,大声赞同道:“耶~!不愧是看着我长大的老不休啊,阿睿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啊,我宁愿拜天地为师,嘎嘎嘎!”

“无耻竖子,真拿自己当神仙啊,我呸!”清风当即讥讽。

“师兄啊,我怎么看见一只猴子在沐浴而冠,恬不知耻呢?哈,哈哈!”明月附声大笑。

“清风、明月,你俩在嘀咕甚?”陶弘景闻言,不禁讶然一笑,瞄了一眼唐睿扭头轻喝道:“吾之道,清虚守静,岂可乱了心神?”

“弟子知错了!”清风、明月立时稽首认错,满脸肃然。

唐睿被这古怪行为逗得“噗”笑出声,暗自得意:嘿嘿,这就叫“顺水推舟,瞒天过海”之计也。人世间,真奇怪,往往说出事实真相却无人相信,这是为何?可悲可叹!

孙不二似乎很不高兴,拉着张老脸一沉,望着清风、明月凶巴巴地一瞪眼,很有喜感大吼道:“小道童,你俩胆子真不小,居然敢讥诮老夫弟子,还不快快过来赔礼!”

陶弘景学着他口吻笑道:“非也!清风、明月乃是笑说藏在雾中那挤眉弄眼之小猴儿,非是小友唐睿,看来师兄真的老了,耳目失聪了哦。”

“倏!”一道黑影仿若专门出来验证陶弘景之言,从雾中闪电窜出,掠上茅亭横梁荡着秋千,“吱吱”大叫。

“嘶!”唐睿心中一惊,暗呼道:“厉害呀,陶神仙!”

“猴子也成精了?”孙不二一脸郁闷,愤愤不平道:“三年前,师弟牙齿落了,眼睛花了,耳朵聋了,是谁指点你的?现在眼不花了,耳不聋了,却恩将仇报,是何道理?”

“神仙之术也。”

“狗屁玩意儿,来来来,过过招!”

“你我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更不可动手动脚。”

“人老骨软耳,找甚借口?”

“哈哈,我身健朗,我心自在,我神逍遥。”

“欺世盗名之辈,有何颜面见祖宗?”

“尔不知窗外世界,故此陷入熔炉而不察。”

唐睿见陶弘景和孙不二又开始打禅机,心中极是鄙视。遂装萌插言问道:“陶仙师,难不成窗外便是神仙界?可小子经常推窗,咋不见呢?”

孙不二立时仰首望着那只毛茸茸的小猴儿,“咔咔”大笑。

陶弘景嘴角一扯,摇头晃脑,故作高深道:“那扇窗,非凡俗之人能推开。”

“咦?我可是神仙转世身哦,怎可算是凡俗之人呢?”唐睿继续装萌请教,满是虔诚。心里却大肆腹诽:哼哼,装逼吗?小爷专治装逼人!

“自言自语,谁信?”陶弘景一乐,老神在在指点道:“天生早慧之人,乃天地孕育之精灵之魂,遇世道大变而降。先秦有十二岁拜相之甘罗,可惜昙花一现。今遇七岁之童龀,祸福相依,若早修我道,清虚守静,方能推开那扇窗,窥探长生之妙门,不亦乐乎?”

“好你个陶神仙,居然挖老夫墙角,卑鄙!”孙不二当即咆哮起来:“他乃祖师庇护而生,不然怎会让老夫陪伴成长?知道么?这叫‘吾道大兴’!”

陶弘景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拱手笑道:“惭愧惭愧,师弟我管不住见猎心喜,何必羞恼?‘吾道大兴’那能由一人承担呢?”又转脸望着唐睿笑道:“哎,我说阿睿呐,别拜老不休为师,拜入我门如何?若如此,才真真‘吾道大兴’,后继有人了。”

“呃……”唐睿懵了。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