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当官记 > 355 【谣言】

355 【谣言】

1“也许他每次批阅这种文件时,签具意见都是这种风格呢?艺术馆、图书馆毕竟是事业单位,批文慎重一点也是情有可原的。”我思考着,心里渐渐好受了一些,电话联系了曹县长,他正在洛水镇检查工作,只好明天去着他了。

做事情总是要往好里去想,问题想得太多工作就没法干了,还没找就开始气馁,这不是我陆川的风格。

晚上,我就拿着文件特地赶到曹大勇的住所,把情况详细汇报了,曹大勇嘿嘿一笑,“陆部长,你这是在为难我啊。”

“曹县长,文化馆、图书馆的问题是市委办公厅督办、你和张书记批转我承办的上访案件啊,我绝不是有意要怎么样,虽然这是我分管的两个部门。再说这办法一劳永逸,花钱也不太多…….”我见他无动于衷,说道,“实在没法,我帮他们借两年如何?”

曹大勇摇摇头,说道:“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是说这上面的签字,明显是一种推脱嘛,意思你明白。签字叫我研究、还斟酌,我还能和谁研究?”

我有些愤怒,他奶奶的,这不是传说中的踢皮球、打太极吗?同是一个班子的成员,居然用上了这样的手段。

曹大勇见我久不说话,安慰道:“老弟也不用灰心,关键是财政资金不能用着办企业,每年市审计局都要查账的,你要理解,如果的确需要,我从其他渠道给你想点办法吧。”

我说了一声“谢谢曹县长”,然后又坐下和他吹了一会告辞出来。

星河耿耿,凉风依依,我浑浊的脑子顿时清新了许多。

“怎么回事?这两人突然对我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尤其是张国良,他不是一直想把我拉到身边吗?一个县再穷也不缺这二十万吧,何况这两个老上访单位曾经让他焦虑不安,又是市委办公厅督办的案件?”我想了若干原因,皆不得要领。

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如果张国良和曹大勇同时疏远,凭我一个宣传部部长、排名第十一位的县委常委,别说下一步仕途发展了,估计连正常的工作开展都将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毕竟,我不具备赵良德的地位和政治背景,仅仅是一块可有可无的鸡肋而已。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小孩变脸也没这样快啊?”我想起了科技局的老邱。

“邱局长,我是陆川。”

“陆部长,有什么吩咐?”

“一个人没事,酒瘾发了,想找老朋友喝酒。”

“哈哈哈……领导召见,敢不答应,在哪里?我马上到。”

“上次的酒楼,我等你。”

没有洛水鲤鱼,只好叫老板搞了几个下酒菜,要了一瓶五酿液,刚刚安排好,邱成龙就急急匆匆的到了。

“陆部长,叫你请客怎么好意思。”他一脸感激着坐下来。

我笑道:“还当我是老朋友吗?是就别客气。”

“当然是,那……我就不客气了?”

“不客气最好,现在九点半还把你叫出来陪我喝酒,说起来我要感谢你呢。”

邱成龙笑嘻嘻说道:“有酒喝,半夜叫我也立即跑来,邱成龙一辈子就这点爱好。”

这人还真是一个心情直爽的朋友,话说出来让你感觉很受用。

我们慢慢的喝着,也不催也不劝,真像一对老朋友一样,只需一个小动作一个眼神,喝多喝少各凭心意。

“老邱,最近忙什么?影子也见不着。”

他摇摇头,“瞎忙,科技局就那么一点事,搞项目缺钱、推广成果缺人,能干多少是多少吧。”

“科技局是不是有个叫江家涛的小伙子?”

“是啊,小江不错,干事踏实,能力也强。”

“他曾经在杨柳镇搞过一年。”

“这我到没问,只知道他从外县考过来的,他比我到科技局还早半年。”

我给他斟满,说道:“来,喝干,我求你一件事。”

“领导直接说就是了。”他话这样说,酒已经喝进了肚子。

“县委已经确定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初步定了两个村,东水镇的大地村和洛水镇的东胜村。张书记安排我和赵县长各抓一个,初步确定由我负责东胜村,老实说,东胜村的条件有点欠缺,要按新村打造困难很大,但县委既然确定了,就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下一步就是抽调人员的问题,把江家涛借来用一用。”

“没问题,科技局你看上谁抽谁,反正这些小伙子放在我那里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钢刀久了不用会生锈。”他沉吟了一会,看着我说道,“最好把他调进宣传部,这样的小伙子不早点用起来可惜。”

我正是有这种想法,“先别急,慢慢来,陵水县的有些事我还没看明白。”

“哦……?”他关心的望着我,想深层次问好像又有什么顾虑。

我漫不经心的说道:“比想象的复杂,关系盘根错节,像无数张小网结成的一张大网,慎言慎行也不管用。”

“是不是有领导发难了?”

“也不算吧,就是感觉琢磨不透。”

邱成龙杯子一放,说道:“我知道你说的谁。”他随即低声告诉我,“陆部长,你知道最近县里有人再传你的谣言吗?”

我心头一惊,“什么谣言?”

“你和文化馆孙婷婷的谣言。”

我一愣,骂道:“这都是他妈的胡扯,我们之间清清白白,有什么好说的?”

他按了我手臂一下,“别激动,你当然是清白的,我还能不信你吗,问题是其他人信吗?张国良能信吗?”

这是实话,谣言就是谣言,只要有人传就一定有人相信,我渐渐冷静下来,“张国良?就算这谣言他信,可与他有什么关系?”

他奇怪的看着我,问道:“你还不知道么?”

“知道什么?”

“孙婷婷的公公是法院的院长陈楚生,陈楚生叫张国良的母亲表姨,两家关系一直很好,这是全县干部都知道的事。”

“哦,”我的心一阵冰凉,没有熟人、朋友,到这里就像掉进黑窟窿,变成了瞎子、聋子,“事实上我和孙婷婷根本没什么,纯粹的上下级关系,我相信谣言始终是谣言,它成不了现实。”

“可现实是,谣言在某些人某些事情上可以长期影响现实中的人和事,比如你在陵水县的处境。”

我承认他说得很对,有时候谣言的力量大得无与伦比,而且你还无法去说清楚,比如我现在和孙婷婷的关系,能用什么办法去澄清?总不能像祥林嫂,见人就说一句“我和孙婷婷没任何男女关系”吧?那样的话,每个人不把我当神经失常才怪了。

“你和孙婷婷的关系,现在传得很邪乎。”他有些担心,“我原以为你知道,结果一直还蒙在鼓里。”

“邪乎?”我百思不得其解。

他点点头说:“是啊,有人曾经看见孙婷婷半夜十二点还在小区外等你,也看见你出了小区。”他看我一眼,好像在询问有没有这么回事,“还看见你们在荒郊河滩上散步……再加上,提拔文化馆馆长时,文化局的意见是马晨生,你却一次性提拔了两个,很明显,你的主要目的是提拔孙婷婷。”

他说的这些都是几分真实几分虚假,唯其这样,可信度竟成了百分之百的真实,无从分辨。

我感觉从来没有的气馁,不知不觉喝了一口苦酒。

“陆部长,你想想,以孙婷婷的家庭背景,莫说当一个区区的文化馆副馆长,就是文化局副局长,谁又能说一两句闲话?”

“你是说她家里不同意?”

“这是很显然的。孙婷婷号称陵水县第一美人啊,当年才从学校毕业时多少人眼红、羡慕?做了陈院长的儿媳后,不知道为什么,两口子感情不好,陈俊生在学校里胡搞。我听说他们在闹离婚,陈家不同意,你这时候插入一杠子,自然成了别人的眼中钉了。”

我点点头,原来是这样,“你说的有人看到孙婷婷半夜在小区外以及到河边散步,这些都是真的,但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么龌龊。孙婷婷不能生育,陈家嫌弃她不说,陈俊生还经常对她施以家庭暴力。我在艺术馆调研时,发现孙婷婷是个有能力的人,文化局组织民主推荐时也印证了我的看法,而马晨生能力差,人缘也差,出于对工作的考虑,我叫文化局安排了两个副馆长。孙婷婷找我就是说她家里的事,自己主动放弃升职的机会,其他的什么也没说也没做……”

“还是那句话,我相信你,别人不信。前次怪我,没把话说明白,陵水县最难搞的不是工作,而是处理好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么些年来,除了这一届一次性派了五名领导进来,以前基本都是本地人,相互之间斗来斗去都成精了。别的地方是出门看天气,陆部长,我们这里出门主要是看关系。”

我无奈说道:“县委与政府、常委班子内部,我也发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矛盾和问题,但实在没料到问题这么复杂,好像每一步都是大坑、都是陷阱……”我摇摇头,“一个字:累!”(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