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当官记 > 367 【有人告状】

367 【有人告状】

东胜村距洛水镇五公里,就这一条通村的高等级水泥路和两边的绿化、美化也得两三百万,加上村民集中建房、公共设施建设、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比原来的第一方案预算总投资还要大得多,资金的确是个问题。

但现在的工作时兴这样搞,没条件创造条件上,先把工程搞起来再说,能不能搞成是客观原因的问题,你搞不搞那是主观问题、对县委决定的态度问题!

我给黄尘中打了个电话,他欢迎得像什么似的,准备动员一切手段,高规格的接待我们的考察。

我不置可否,如何接待是他的问题,我阻拦不了,越高档次越能证明我陆川在杨柳镇干部中的威望和地位,虎去威犹在,也越容易引起陵水县干部的尊重,这对今后的工作也是有好处的。

晚上,江家涛到我房间,我招呼他坐下。

“陆部长,这样搞法行吗?”

“什么行不行的?”

他解释道:“我是说这样硬性试点,既然是试点,就应该实事求是啊?”

我看着他十分认真的表情,心里感叹了一声,嘴里说道:“实事求是?讲政治才是最大的实事求是,我们都是国家公务员,执行上级领导的指示和决定才是实事求是,否则就是自行其是。”我见他不以为然,进一步开导道,“小江啊,你也学过党史或者了解过党史吧,共产党为什么打败了国民党?”

“宗旨问题啊,共产党代表的劳苦大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我打断他的话,“别给我谈这个,这个谁都懂,如果以党的宗旨而论,国民党执行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天下为公,与共产党的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也差不了多少。真正的说来,是我党各级干部与国民党军阀在战场上的执行力差距问题。国民党将领派系众多,战场上执行力经常打折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相互扯后腿,最终才导致了他们的失败,你再看看我们党的各集团军,中央军委运筹千里之外,如臂使手,一起行动听指挥,上级的指令能完完整整得的到一丝不扣的执行,所以,在三大战役那样大的战场上,众多部队都能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我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获胜的原因。”

江家涛点点头,承认道:“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

“不是根本原因?是不是?根本性原因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历史都是胜利者写的,笔在自己手上,想咋写都行。国民党退到台湾后,痛定思痛,反思失败的主要原因,恐怕是你把头想大都想不到的结论!他们认为是共产党的谍报工作做得好,连委员长身边的侍从官、胡宗南的副官都是咱们共党的卧底,所以才导致了失败,嘿嘿……”

“但是,东胜村的事是明摆着的啊?”

江家涛在仕途上还是个愣头青,有必要让他更现实一点,我认真的对他说道:“小江啊,有些事是不能钻牛角尖的,要跳出来看问题或者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东胜村的试点怎么就局限在一个村呢?这是陵水县农村发展的全局问题,要站在全局来看,县委领导从超前发展的眼光部署东胜村的试点,为什么要拿一个村的基础条件去衡量这个规划的可不可行呢?共产党在发展的时候是多少党员?国民党是多少?最后结果怎么样?事物是发展的嘛,你学过哲学,苏格拉底有句最著名的格言是什么?‘两只脚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什么意思?发展!变化!别在心里纠结了,执行命令吧。另外我警告你,你不但要执行,还要搞好正面宣传,不能把你个人的理解拿去外面乱讲,撒布消极言论,我知道了不但不会包庇你,还会从严处理。”

“这点我知道,我就是给你说说。”看来他还不是很糊涂,接着他又说了一件事,“陆部长,还有一件事必须向你汇报,这是我刚刚听来的。”

“什么?”

“东胜村的村民准备告状,现正在私下串连组织。”

我大吃一惊,“告我们吗?有什么值得告的?”工作组现在就是进村了解了情况,作了一些前期宣传工作,按说要告状也无从告起啊。

他摇摇头,“不是告我们,是茯苓项目的事。前次那场大雨把土一冲,许多菌棒从土里露了出来,有村民发现棒上根本就没长茯苓,心里疑惑,刨开其他的种子一看,才发现出问题了。当初邓老板来的时候说得如何如何好,实行三包:包种子、包技术、包产品回收。承诺与目前的情况大相径庭,老百姓怀疑,再想起这近半年时间不见邓冲的影子,心里更不踏实,于是就有人暗中在串联这事……主要是告村上领导收了回扣,坑农害农。”

“这是个新情况,虽然与新村建设无关,但影响很大,搞不好会出大事……”我经过杨柳镇“4.7事件”的处理,对群体性事件高度敏感,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所谓的突发事件其实都不是突然发生的,它都有一个起因——酝酿——发展——爆发的这么一个过程,而且这件事也许还不单单涉及一个项目的事,说不定与平时的干部矛盾不断激化也有关系,茯苓项目只是其中的一个导火索罢了。

如果再深层次分析,群体性事件就是社会财富分配机制上出现问题的一种极端反应,干群关系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化的一种表现。

共产党是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但我们有些党员,未必就是真正的党员、一个合格的党员!

“小江,你对这情况了解多少?比如知不知道是谁在暗中牵头?”

他摇摇头,说道:“我也是听农户偶尔说起的。”他见我很重视,脸上有些歉意的样子,“说实话,我当时听说后心里感觉很痛快,有老百姓告状揪出一些贪官,这是大家的一种愿望。”

“幼稚!”我看着他,心里异常冷静,“你想揪出谁?谁是你心目中的贪官?用这种极端的方式会给我们陵水县县委县政府工作带来多大的被动,多大的负面作用,你想过吗?”

“没有,下午开会时我只想到,如果这事爆发出来,对我们这次试点工作影响很大,所以,我必须给你汇报。”

“嗯,能想到这一点,说明你还不糊涂。”

我心里思索着要不要把这事给张国良报告,茯苓项目涉及到全县七个乡镇,五千多亩,东胜村假设闹起来,会不会影响到其他地方也一起爆发?如果是那样,这事动静就小不了。

村领导——镇领导——赵安平——张国良,这是一串…….如果我这时候说有人告状,他会不会有其他的想法呢?

江家涛见我沉吟,低声道:“这事如果闹大,牵涉面很广,许多人都知道这事,可没一个人说出来而已……陆部长,我在科技局工作也接近一年了,对于农业项目资金的使用也略有耳闻,真正的项目资金很难到农户头上,都是一些业主拽在手里,落进了个人的腰包。”

我心中一动,问道:“你还知道些什么?”

他有些犹豫,想了想说道:“有些领导的亲属热衷于承包荒山荒地,以及一些农业项目,我老家就有一片,年底我去看过,一大片坡地上就栽了稀稀拉拉几颗核桃苗而已,但听说在县里已被列为重点项目,项目资金500万……”他眼里有些愤愤不平。

我知道他说的是张国良的一个侄儿,搞了个“富农公司”,主要是经营木材的,现在又搞起了荒山荒坡开发,生意做得很红火。

我点点头,“这是国家政策允许的,你总不能怀疑政策出了问题吧?这事你我都管不着,干好本职工作更重要。小江,有些事现在是不好下结论的,也不能说不对,要用时间来检验。告状的事,只要村民通过合法的途径,正常向上级纪委或相关部门反映,我们还是不要干涉的好,老百姓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嘛,现在要密切关注的是不能有过激的行为,‘4.7事件’就是教训啊。”

他点头答应着,我暗地里也做了一个决定:暂时不向张书记汇报,这时候还无法预测事情的结果,如果我冒冒失失去提醒,说不定还会引起误解——摸领导的底!这是非常忌讳的事,虽然说共产党员要坦坦荡荡,但遇到一个有想法的领导,有时候坦荡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保护自己,这是人的第一反应,虽然不合组织纪律,但合符人性!

===========================================感冒了,昨天给小熊承诺三更没完成,今天三更。大家记得投手里的鲜花,谢谢。(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