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当官记 > 428【一鸣惊人】

428【一鸣惊人】

虽然张泽民提前给我提了要求,其他人没发言,我是不能率先出风头的,起码也得等马洪逵说了,才能出来表现,这是官场中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大家得按次序来,每个常委都是排号的,大会主席台坐位置一样一点也乱不得,不然,你什么时候把人得罪了还不知道。

马洪逵这时候想当乌龟,也得把头先伸出来晒晒再说,他清了一下嗓子,说道:“张书记和刘县长对陵水县的基本情况判断是准确的,把住了陵水县经济发展历史问题的脉搏,我完全赞同。”他故作轻松的向张泽民微笑了一下,说道,“我在陵水县工作三十一年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可以说闭着眼睛就知道什么地方是坑、什么地方有水,熟悉啊,一草一木都有感情了,做梦都想把它发展起来,让全县的老百姓富裕起来……”他说了许多感慨,看得出是有感而发,对这片生养他的土地是很有感情的,“我参加工作以来,经历了八个县委书记,这样那样的发展战略、宏伟决策也听了不少,有些也是我自己参与了讨论制定的,但几十年来陵水县还是这个陵水县,吴德地区变成吴德市,陵水县依然是落后、贫穷、闭塞。为什么?刚才张书记、刘县长也说到了,一是交通问题,交通造成闭塞,闭塞造成落后,造成老百姓不与外界联系、沟通,这是很要命的问题;二是基础薄弱……”他慢条斯理说了八点,客观的讲,他说得是有道理的,陵水县的问题就是这些方面,但这些问题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存在几十年了,百分之八十的干部都明白,问题是解决的办法呢,没提出一点有建设性的意见,这是老干部发言普遍存在的问题,发言长篇大论,头头是道,初听很有道理,细细一想,没一点实际意义,相当于医生把病诊断了,知道是风寒感冒,可该吃什么药却一点不说,应该以驱寒为主呢还是以退烧为主,大家一片茫然。

他足足说了一个钟头,虽然发言啰嗦了一点,也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至少活跃了会场气氛,大家一个个接着发言了。

上午没结束,下午接着开,最后才轮着我发言。

张书记谈话后,我思索了几天,陵水县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认识了,关键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才是张泽民书记和刘中兴县长想要的。

“前面的各位领导谈得都很深刻、提出了很中肯的意见,对陵水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使我深受启发,临时想了几条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请各位领导批评。”我这些天想出的办法有些大胆,估计一部分人会接受不了,只捡了四点比较平和的意见,“第一,交通问题。这是大家都一致认识到制约陵水县发展的最大瓶颈,但交通怎么解决呢?我个人总结了一句话:交通内外。对外,全力打通陵水县通市、通省的道路,不畅通出口,参与全国、全世界经济的大循环,陵水县的经济就永远谈不上发展。陵水县地势偏僻,航空、水运都不可能,铁路也没有指望,唯一的办法就是修高速公路,向北通吴德市现在需要两个半小时、向东通省城锦都市需要三点四十分到四个钟头,而且路窄弯度大,从经济运输角度讲都是极不划算的,运输成本大,产品就没有市场竞争能力,如果能将陵水到吴德的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内,到省城的时间缩短到三个小时内,陵水县对外交通局面将彻底改变,有人可能担心资金问题,我承认这也是目前陵水县的最迫切、最关键的问题,但事在人为,办法总比困难多,只有我们坚定了决心,没有干不成的事!”

“说得好,陆部长,请继续。”张泽民精神一振,看来我的发言也吻合了他想法,开阔了思路。。

“刚才说的是对外。对内,必须连通东升、东水、洛水、新乡等几大主要经济大镇与县城的交通问题。我县近几年用于道路建设的项目经费在三亿到四亿之间,以前都成了撒花椒面,每个乡镇投入一点,道路等级低,容易损毁,像吴家乡这样的地方去年投入了三千万修路,个人认为经济价值不大,如果仅仅为了解决老百姓的出入问题,这代价花得大了一点,百姓暂时买不起汽车,客运公司也不愿开辟线路,山上也无足够的产品向下运输。所以,全县的公路建设必须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计划,分期分批建设,先急后缓,集中资金打歼灭战,这样不但可以快速形成运力,而且也可以快速有效的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后逐步向其他乡镇、向村组延伸。”我看大多数常委都点头赞同,说明这问题许多人已经认识到了,以前张国良主政时没人敢提,现在张泽民当书记,大家仍然不敢贸然建议,“第二,发展一城带动全局。我考察过陵水县城的房价,目前最好的房子价格不过一千四百多,没有突破一千五,有人说这是好事,当然,对老百姓解决住房来讲是好事,如果站在发展全局的来看,这就是经济活力不足的表现,有些乡镇的房价已经突破三千、三千五了,我们一个县城不到一千五,没能真正体现陵水县县城的价值,也就是说,我们县城的价值被大大低估了。县城是全县经济发展的中心,这里的经济发展出现了问题,如何带动全县经济的发展?所以,开发县城,迫在眉睫,这不但是改善老百姓住房的需要,也是陵水县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三,大力发展教育产业。陵水县在吴德市最响亮的品牌是什么?升学率!陵水县中学是全省重点中学,全市最好的学校,但是,目前陵水县中学的环境、校舍远远无法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教师待遇也成问题。我问过刘县长,现在每年来陵水县中学读书的外地学生几乎占了三分之一,学校不能解决校舍,很多学生家长就在祖周围的民居,现在陵水县的房子俏得很,租金和吴德市一个价,这就是商机啊。如果我们以陵水县中学为龙头,大力发展陵水县的小学、初中教育、扩大高中对外招生的比重,那将是个什么概念?我计算了一下,比任何旅游业的带动性都要大得多,小初高增加五千学生,相当于给县城带来一万至一万五千人的游客,每个学生一年平均消费八千元,这就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而且还带动了交通、餐饮、宾馆、房屋租赁等第三产业……”

我正要继续往下说,刘县长插言道:“这个事搞得,市委统战部有位干部昨天还在托我帮忙,要把儿子送陵水县中学读书,我当时不理解,问他吴德市那么好的中学不上,往这山沟里送不怕你儿子吃苦?你们猜他怎么说?现在不是吃苦的问题,问题是想吃苦没机会。我问刘县长才知道,咱们陵水县中现在是香馍馍啊,想进来读书还得走后门……”说毕他一脸得意的笑容,“把教育搞成产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这是一个新思路,值得研究,以前办教育都是政府拿钱,年年贴几千万,陵水县的财政一百万都是珍贵的,这方案我首先赞成!张书记,你说呢?”

张泽民点点头,“思路决定出路,陆部长给我们打开了另一扇发展陵水县经济的大门,我们每个同志都要思考这些问题。”他对我说,“你继续,把想到的都倒出来。”(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