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当官记 > 464 【萧市长出马】

464 【萧市长出马】

“哈哈哈…….陆书记说得这样动听,我还真想过去看看,如果交通没问题,有得商量。”

“交通问题在县委班子里由我主抓,前不久萧市长将张书记和我通知去办公室作了认真交代,吴陵路建设不但是我们陵水县的头号工程,也是吴德市今年的一号工程。欢迎刘董亲自来考察,实地感受一下陵水县人民渴望经济发展的决心。”

他将我们三人看了一眼,笑道:“陆书记很会说啊,讲的我也心动了。”他思考了一会,抬头说,“在西部建立生产基地,这是我们公司的发展策略,老实说,你们陵水县只是一个备选地,陆书记不要介意……”

“不会,我们是有思想准备的,一切尊重企业的决定,我们只是拿出自己的诚意,供刘董事长决策。”

“我们的顾虑主要的也就是交通问题,因为地板生产不但要考虑原材料问题,而且还要考虑销售半径问题,全国上百家企业,大家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有产品质量优势没有成本优势,企业就很难搞的。刚才听了陆书记的介绍,我非常心动……”他翻看了桌上的台历,“这个礼拜没时间了,下礼拜二我来陵水县一趟,具体了解一下。”

我兴奋起来,十分诚挚的说道:“谢谢,谢谢刘董事长给我们陵水县这个竞争的机会。”

他纠正道:“合作,我一贯提倡合作,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只要他表态来陵水县,就说明他有了一定的意向,以陵水县的资源优势,不怕他不下决心和我们合作,光土地一项优惠政策,可以给商家节约前期投资经费上千万,对任何人都有吸引力,以前的县委政府在这问题上小手小脚、斤斤计较,错失了许多机会,这一次,张泽民书记、刘中兴县长和我都达成了统一认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破釜沉舟,大干快上。

从前的商家一提起陵水县,都为我们的投资环境和交通问题大摇脑袋,现在突破了这两点,相信陵水县的发展会进入到一个斩新的局面。

为了表达我们的诚意,我和宫建明、游四海商量,在东海市住下来,下星期二和刘德清董事长一起赶回去。

刘德清听了我们的安排,感慨不已,表示要由公司负担我们在东海的一切费用,这种奢侈当然被我拒绝了,他表示尽快办完手头的事,提前出发。

接下来几天,我们大多数时候按公司办公室的安排,参观生产线和厂区文化娱乐设施以及职工生活区等,游四海和宫建明有时候帮忙做点小事,比如扫地、抹桌子等,走的时候我们和办公室、项目处、公关部人员都成了好朋友,都说山区来的朋友勤劳朴实,待人厚道客气。

我提前与张泽民书记取得联系,汇报了进展情况,他电话里非常高兴。

我们一下飞机,接机的人已经在门口恭候了,我一眼发现了萧市长的小车,心里吃了一惊,刚刚和张泽民相互介绍完毕,张书记对刘德清说:“感谢刘董事长,我们吴德市萧市长也来了。”

刘德清惊讶间,抬头就发现外面小车旁萧常山市长正微笑着向这边走来。他急忙上前几步,握住萧常山市长的手,感激道:“谢谢萧市长,想不到你百忙之中还赶过来。”

萧常山呵呵一笑,双手捂住对方的手,说道:“朋友来吴德市嘛,我这个地主当然要尽自己的一番心意。”

他把刘董事长请进自己的小车,我们坐了张泽民的车,一路顺风赶回吴德市。

在车里,我感慨道:“张书记,想不到萧市长也亲自出面了。”

“呵呵,想不到吧?萧市长一直在关注这项目,我把情况向他一汇报,萧市长丢下手里的工作就亲自赶来了。”

“看来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都很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啊。”

他点头道:“形势所*,整个西部地区,包括中部地区,都把招商引资工作当成了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不重视不行啊,没有发展就等于落后,要发展唯一的途径就是招商引资。这些年市委市政府通过到外地考察、总结先锋县杨柳镇的发展经验,认识得更清楚了,全市全民招商的时代估计很快就会来临,这时候谁抢占了先机谁就率先发展。”他侧头对我说,“这次你们工作成效很大,能把人请过来就了不起。”

“我们起初也是很担心的,幸亏跑了一趟,不然陵水县一点机会也没有。”

“是啊,邻居古蔺市也在争取这个项目,他们优势更明显。”

“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难怪刘董事长要亲自过来看看。

张书记问:“你们知道他们准备投资多大规模吗?”

我摇摇头,他事先没交代,到了德清公司见到刘德清也不好贸然相问,害怕引起副作用——情况没搞清楚就来邀请,给人的印象就是糊里糊涂,工作不负责任。

“实木地板和中密度纤维板两个项目一起上,总投资15个亿。足以撑起我们陵水县工业经济的半壁河山了。”

我和宫健民、游四海都惊叹了一声。

想起这次争取项目的经过,我把和刘德清交谈的情况作了汇报,特别提到交通、土地、资源问题,这也是刘德清最关心的三大问题。

“如果我们能给予他明明白白的承诺就最好了。”我提出自己的建议。

张泽民点点头,“言必行,行必果!招商引资一定程度上就是在检验党委政府的诚信度。”他回头对宫健民吩咐道,“你记住一件事,五月中旬,全县召开一次招商引资动员誓师大会,你们要提出具体意见,给经济部门都要下指标,制定考核措施,凡是招商引资的有功人员,一律重奖!”

宫健民连连点头,我补充了一句,“以县委名义召开,也邀请部分企业负责人,以商招商,成功率更高。”

张泽民强调:“陆书记说得多,你们今后要多和企业老板交知心朋友,要把企业老板当成招商引资的重点,一连十,十连百,这比我们到处瞎跑好多了。”

“张书记,我建个议,提供准确信息或者亲自帮忙招商引资的老板,我们也视作有功人员一样给予奖励,而且还多一项,搞点精神奖励,比如政协委员、工商联名誉主席等等,对于那些不要奖金的老板,就以他们的名字建立慈善基金,用于助学或者建养老院等,为他们树碑立传。”

“哈哈……陆书记果然思维活跃,很有想法,老宫你记下来,把这些建议写进县委文件,叫顾大昌再组织一些社会名望人士,多在这方面出谋划策,形成县委决议。”张泽民越说越兴奋。

到了吴德市,我和张泽民书记留下,宫健民和游四海自己找车回陵水县做准备工作去了,那边由顾大昌主任牵头在搞接待工作。

陵水县县委政府接待办直接在世纪大酒店安排了房间以及晚餐,萧市长和张泽民书记陪刘董事长在房间略肆休息后,进包间用餐。

萧市长一直和他谈着业务方面的问题,我和张书记都插不上言,只好在一边静静的听。萧市长不愧是科技厅出来的,对林业产品和市场都非常熟悉,说得头头是道,有些知识我发现刘德清也未必知道,特别是一些具体的指标上。

萧市长见我们惊讶,笑道:“我以前学林业的,北京林业大学毕业,一直在技术部门工作,后来又从事科技管理工作,专门负责成果这一块,所以对这些特别熟悉。”(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