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当官记 > 513【风水传说】

513【风水传说】

水田之上是土,也是一层层的,直至山顶。这里的山顶很有些特色,或是延绵几千米的一整块石山,黑魆魆,雄伟庄严,气势恢宏;或是泥土到顶,不留一树,全种满绿油油的庄稼;或者到最后形成一个个圆圆的土包,每一个土包上有一颗不知岁月的老黄桷树,树皮斑驳,山风猎猎,就像守山的老人。

山和田土之间往往会形成许多像太师椅一样的山坳,每个山坳几乎都是住满村民的小村子,大约十几二十户组成,每一户人家的房前屋后栽满了慈竹,远处看去,翠竹掩映,或青瓦一角,或茅房半间,鸡犬可闻。

倘若用竹竿高高的挑一酒旗,那就是“竹林深锁卖酒家”了,极具烟花三月的江南风情。

站在古老屋远看,不足一里远的地方,有一条悠悠的小河,至今也没有名字,不知从何处流来,也不知流向何处去,蜿蜿蜒蜒的匍匐在青山绿地之间。最宽处也不过一二百米,仄的地方,如果是身体高大的人,可以一跃而过。这小河一年四季闲闲的流着,仿佛是一首永不完结的小夜曲。

看似平常的地方,这一仔细省视,才发现这里的田园之美,美得自然、宁静、优雅,像江南女子似的秀丽。

“陆县长。”一位中年男人站在我侧后方怯生生的称呼了一声。

我回头一看,有些面熟,孙楚急忙介绍,“这就是文化站站长徐春雷。”

“是你,我认识。”我现在反应过来,他原来就在文化站,和李冰冰一个办公室,见过几次面,当时因为去文化站的时间不多,眼里只有李冰冰,很少仔细观察他,所以印象不是特别深刻。

徐春雷一听我说认识,立即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

“徐站长,你对古将军家世很熟悉吗?”

他点点头,谦虚道:“作过一定的了解。”

我纠正道:“不是一定,要全面、权威,各个方面的我想听听。”

他有些为难,说道:“在这里吗?我只能说个大概。”

“行,就说大概。”

他噼里啪啦说开了,从古靖宇的曾祖父祖父、爷爷、父亲一直说到他儿子、女婿,果然是“古家通”。

“这些情况你是怎么得来的?”

“我查了各种资料,县志、将军回忆录、以及国家的一些公开的文史资料,自己整理了一些,也到村民中作了一些了解。”

我点点头,赞赏道:“不错,有毅力,是秀水镇的功臣。”

我们边走边看边说,到了古家祖坟,我问道:“听说古家发迹和风水有关?”

他脸色尴尬,嗫嚅不能答,我笑道:“有顾虑?不要怕,我虽然是县长,也不反对封建迷信一回。”

他放下心来,说道:“这是村民私下说的,传说和实物印证,感觉就很神奇了。”

“哦,你说说看。”我非常感兴趣。

“传说古将军的祖父坟墓占了风水之利,荫庇后人。”他指着一小土堆说道,“这就是。”

我仔细一看,蒿草丛生,几乎与周围的地皮一般平坦了,如果不是他指点,看不出这是一处墓地。

徐春雷见我有点迷惑,解释道:“以前由于四清五反、文革的运动,古家全部迁到了北京,人们好像遗忘了这里,祖坟才得以保存,年久失修,就成了现在这样子。这些年随着古靖宇将军一家的重新崛起,关于他一家风水的传说便多了起来,因为没有上级的指示,所以祖屋和祖坟都一直这样,没人敢动土修建。”

我点点头,说道:“古将军回乡祭祖是迟早的事,他父亲为新中国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政府出面修祖屋祖坟一是对革命前辈的尊重,二是思想教育的大形势需要,三是振兴地方经济的抓手。老徐,给你一个任务,挖掘古家一切史料,整理出来,包括一些文物,争取在这里建一个博物展览馆,发展秀水镇的旅游业。”

徐春雷兴奋的点点头,十多年的辛勤工作现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比谁都热心、积极。

“你刚才说风水传说,这是怎么回事?”

堪舆之学,博大精深,我以前出于好奇,涉猎过一些,感觉好像读《易经》一样晦涩难懂,神秘莫测,但父亲和老家的一些老人都很相信,从小就对这些东西充满了敬畏。

“这都是些传说,是关于古将军祖父墓地的故事。据说广东的一位颇有知名度的风水大师,在一次外出的路上,看到一对金蛇缓缓向南方游走。他一路追踪,竟然从雅砻江追到了吴德市。当金蛇走到仙寿山下时,瞬间消失,消失之处绽放出两道金光。他感到很神奇,抬头看去,那仙寿山恰似一只雄鹰振翅高飞,而左右二山形似青龙、白虎。阴阳先生见仙寿山奇特的山势,便知道是一块风水宝地。但他因一路奔波,致使体力不支,晕倒在地。恰逢古家先人路经此地,把他救回了家。风水先生有感于古家的救命之恩,无法报达,就把看好的风水宝地说出来相谢,并嘱咐说:‘此地风水能护佑家族世代发达,人才冠绝时辈,后世人丁兴旺。’古家的先人遵照阴阳先生之嘱托,把地买了下来,不久,他祖父死后,后人便遵先生之意安葬于此。”他指指古靖宇祖父的墓地说,“坐落于在仙寿山半腰,整个地理位置恰似一把金椅,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墓地正处于仙寿山巨人的心窝。山顶有一棵大黄桷树,生长在石缝之间,长势繁茂,树根直插四面与中间之石缝,在古家祖坟旁,兀立一石,上有泉眼,一年四季不枯,百年来就是最天旱的年份,据村民讲,这眼泉水都是满而不溢,清澈寒凉。”

“有这么神奇?”孙楚大不相信。

徐春雷点点头,“我去看过,确有其事,估计是山里的一股地下泉水……村民以讹传讹,说这眼泉水是神泉,直通北海,谁破坏了这里的风水,后代人将万劫不复,死无葬身之地。”

围绕名人,总会有些神奇的故事,有些是听风就是雨,老百姓不断演绎,越来越神,有些纯属无中生有,自抬身价,像唐朝的武则天,乌龙转世,不过是大臣们的一种策略罢了,女人当皇帝,总得受命于天吧,老天爷都答应了,天下的老百姓还有意见吗?

这种情况有点像有结果推断论,先入为主。为了某种目的,先设定一个结果,然后围绕这个结果找证据,倘若古靖宇的父亲不是共和国的声名显赫的战将,这些所谓的神奇都将不复存在。

故事就是焦点,故事就是眼球,有了眼球就有效益,古靖宇一门三代,三代都是将军,其本身就带着一种朦朦胧胧的神秘的天意。

我指示孙楚要大力支持镇文化站工作,把这些都挖掘整理出来,另外再考虑一些本地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开发,这一切必须从开始就有纳入整体发展计划。

祖屋和祖坟的修缮方案早已经制定,县民政局和文化局、旅游局组成了工作组,方案是找省厅专家设计的,而且交由古靖宇将军亲自审查同意后,省委领导钦定下来的,现在有意见也只能保留。

修缮经费都是省财政的下拨的专项资金,现在还躺在县财政局账户上,我嘱咐孙楚一定要加快工作进程,力争用四个月时间结束全部工作。

至于配套工程如公路建设、绿化以及博物馆的问题,后面再慢慢完善。

===================(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