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太霄玲珑 > 第六百四十四章 清奇老叟 (首更)

第六百四十四章 清奇老叟 (首更)

陈一凡知道雪狼王找自己比自己找它要容易的多,也就不再纠结此事,抖了抖一路奔波的积雪寒霜,与翟锦兰并辔策马,向着大同镇而来。

此时已是腊月中旬,再有半月便是年关。夕阳之下,大同镇的城墙威严肃穆,城头旌旗猎猎展动,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更有巡逻小队来回巡查。

“看来朱将军虽然被郭敬掣肘,却也加了警惕。”陈一凡暗道。

两人进了大同镇,比起城头守将的严阵以待,城内倒是一片生平,又因年关来到,虽然天色已经暗淡,街上人流却是不少。

两人牵着马一路慢慢走来,只见街上做买做卖,好不热闹。尤其是几处专门为别人写春联的摊位,人头攒动,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春联又作桃符,追溯渊源可上溯到大周时代。明太祖朱元璋酷爱春联,曾传旨云: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有此始,过年贴春联在大明开始盛行。

大同镇虽然是边关要塞,但也是中原与塞外互市交流的重镇,相对繁华,过年时节,各家各户也有贴春联,期盼来年风调雨顺的习俗。

两人在塞外月余,见到这般繁华景象,也不禁心头欢喜,加之陈一凡又是喜好诗词歌赋之人,便向着前方不远处的一个写春联的摊位走去。

二人选了个旁边的角落向里看去,只见人群之前摆放着一张桌案,桌上放着文房四宝,桌案下放着一个火炉,有个小厮穿着厚厚的棉衣,站在桌旁正在磨墨。桌案正中间,一名六旬上下老者,长髯飘飘,脸色红润,身穿一件单薄的淡青色的直裰,手执一支狼毫,正在挥毫。

陈一凡认真看去,只见他笔走游龙,行云流水,写得是一副楹联“日和春暖花怒放,云开风顺水东流。”只见那字体浑厚遒劲,笔锋如刃,陈一凡看的钦佩,不禁喊了一声:“好字!”

不想那老者听的真切,将手中的笔放在桌案之上,抬起头来向陈一凡看来。

陈一凡忙一抱拳施礼:“老先生写得一手好字,晚辈看的出神,不觉喊出口来,打扰了先生的雅兴,还请恕罪。”

老者抱拳回礼道:“这位公子抬爱了,不知老朽这一副字好在哪里?”

陈一凡笑道:“老先生行书字势偃仰倾仄,晚辈只觉得圆劲宽博的酣畅淋漓。若是晚辈没有看错,老先生这一手字是承袭了苏体之精髓。”

老者闻言哈哈大笑道:“没想到公子当真是懂字之人。”说话之间,老者将刚写好的对联给了前排一位中年汉子,说道:“这字得人抬识,老朽心中欢喜,便分文不收赠与你啦。”

那汉子闻言大喜,连连称谢,拿着春联如获至宝,兴高采烈地挤出了人群。

如此一来,围观之人都喊道:“烦请老先生也送我等一副吧!”

那老者皱了皱眉,叹道:“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老朽摆案写楹联,那也是为了一口酒饭前,诸位若想找施舍的善人,还请另寻他处。一副对联十个铜钱,绝不二价!”

众人一听不禁一阵唏嘘,暗叹适才那汉子走了狗屎运。

陈一凡见老者谈吐不凡,又颇有性格,知道不是凡俗之人,心中起了结交之心,当下掏出一锭二两银元宝,交与老者道:“先生之字颇和我之心意,烦请先生为晚辈写一幅字。”

那老者也不客气,伸手将银元宝接过,笑道:“蒙公子抬爱,老朽便献丑一二,请公子开示!”

陈一凡点点头,说道:“夜半凄风冷雨,金炉香尽残杯。”

老者狼毫吸饱水墨,挥毫笔书。口中则说道:“公子此句该是往日所作,这一句便见其中伤怀。如今时值年节,何必留此伤感之句呢!”

陈一凡笑道:“人生无常,伤怀也好,喜气也罢,倒也不必分得那么清晰。晚辈偏爱这一首《西江月》,还烦先生代笔!”

说罢又继续吟诵道:“堂前桑柳叶葳蕤,独羽枝头难寐。

摇曳昏灯孤影,壶觞绕指惊雷。尘心怎得柏崖灰,松酒几分滋味。”

老者笔势如虹,力透纸背,陈一凡见他笔走偏锋,如行剑走刃,不觉眼睛微微一眯。

陈一凡一首《西江月》刚刚吟诵完,那老者也随即书写完毕。“好一个‘尘心怎得柏崖灰,松酒几分滋味’。不想公子年纪轻轻,却有一颗向道之心。不过老朽这红尘中人,不管是松酒也好,还是浊酒也罢,只要是酒,那便是好的。”

陈一凡见那老者在落款处提了“酒中闲人”四字,不禁一动,似乎在哪里听过或者见过这四个字,可一时又想不起来。

老者将字在火炉旁微微烘烤了片刻,卷好递与陈一凡,说道:“既然公子有向道之心,也不算是坏事。这红尘世道,你欺我诈,纷纷乱乱,只不过为了争名逐利罢了。”

老者抬眼看着陈一凡,颇有玩味地道:“只是,该了的事情总要有个了结,祝公子一切顺利!”说罢耐人寻味的一笑,转头说道:“好啦好啦,今天不写啦,有这位公子慨赠的银两,老朽也不在这里餐风饮雪了。”

说罢摸出十几个大钱扔给那小厮道:“小二你也辛苦了,这点钱拿去吃酒吧!”

那小厮见钱眼开,笑道:“多谢老先生!”

老者将笔墨纸砚收到一副背囊之中,顺手将放在桌案一侧的一张古琴背在身后,回头看了一眼陈一凡,颇有深意的一笑,随即向着不远处的酒馆走去。

周围等着**联的人不禁哄闹起来,有的埋怨老者,有的却是埋怨起陈一凡二人来。

陈一凡望着老者的古琴,若有所思。此时见众人眼含愠怒的看着自己,不禁苦笑一声,低声道:“兰儿,老先生这甩手一走,你我倒成了众矢之的。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咱们还是赶紧溜之大吉吧。”

说罢,牵着马向着镇中而去。

翟锦兰一边偷笑,一边跟在陈一凡的身边。

陈一凡此时脸上已经没了适才的打趣神色,变得有些凝重。

翟锦兰看出他似有心事,问道:“大哥,你这是怎么了?”(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