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宠妃晋升札记 > 第033章

第033章

公孙家有两位小姐进宫为太后侍疾。

可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满宫里听到了这个消息都觉得糟心,这宫里本来已经快人满为患了,上头还有长乐宫压着,又来两个公孙家的,简直日子都要过不下去了。

阿蔓听到这消息之前正在看家书。

信里说,四姐姐的婚事和六姐姐的婚事都已经订好了,四姐姐未来的夫君虽然父亲是个五品官,但是人却并不差,不过二十已经是个举人了,来年的春闱定有一席之地。倒是六姐姐许的人家却是在兰陵。兰陵是宋氏的祖籍地,而且又不是冢妇,只是嫡次子的媳妇,祖父怕也是费心经营了,依着六姐姐不靠谱的性子,只要她不是胆大包天的犯了大错,这辈子也差不到哪里。

“公孙家?”

阿蔓刚才全副心神都在家书上,只听清了几个字,因而有些疑惑。

采萍点头。

“听说是太后娘娘同皇后娘娘提起的,说想要娘家的侄女来宫里侍疾。”

阿蔓的注意力却不是在这里。

“太后生病了?”怎么之前从未听过这样的事,连常常往太后宫里钻营的湘贵媛也没提起过。

采萍也眨着眼,眼里都有些不解。

“是呀,奴婢从来没听过这消息的,太后这病生的真突然。”

阿蔓原本正皱着眉想呢,听了采萍这话不由得“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连旁边伺候着的采梓几个都笑了。

真是乱拳打死老师傅,采萍这话可不无意中将实话讲出来了。

偏偏采萍自己还没意识到,满脸懵懵懂懂的,让人看了直觉得可乐。采萍见眼前几人都在笑,偏偏自己却领悟不到她们为什么笑,还以为她们是在笑自己打听不到消息,渐渐的也有些羞恼了。

“娘娘。”

阿蔓见采萍都快要生气了,这才止住了笑。

“好了好了,我的好采萍,这碟子点心赏你了。”

阿蔓指着几上的荷花酥道。

采萍一下子转怒为喜,这荷花酥她早垂涎已久了,此刻喜滋滋的上前抱了点心在怀里。

公孙家小姐的事在长乐宫算是叉过去了。

阿蔓也没多想,这公孙家的打算想的是好,倒是照她看来,倒是没什么成功的几率。阿蔓在圣上身边不是很长,但是对圣上也有些许的了解。之前选秀的时候公孙家也有小姐事适龄的,但是她当时可没见到人来参选,听说是抱病求了恩典的。但是现在却又巴巴的把家里的小姐送进了宫里,而且还是在这个时机,在这个圣上将整个大周都抓在了手里的时候。

不得不说,公孙家低估了圣上当初的能耐,同样也低估了圣上的脾气。

果然,公孙家的小姐入宫侍疾没有引起半点波澜,圣上本来不常去思宁宫,这下更是为了避嫌不怎么去了,两个月过去了,圣上去思宁宫的次数是一巴掌都数的过来。

但是仿佛太后却并没有看出圣上的意思。

“陛下,思宁宫来报,说是太后娘娘的风寒加重了。”

赵福进来通报的时候阿蔓正在吃餐点。她如今已经肚子都已经快五个月了,已经凸起的很明显了。阿蔓今日穿的是齐胸孺裙,正所谓“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行走间多翩跹之意。近来一改前三个月的坏胃口,一日五六餐,虽然说每餐都吃的不多,但是看着也让人有点心惊。

嘉元帝听了这话,并没有什么反应,仿佛没听见似的。见阿蔓喝完了一碗牛**燕窝粥,筷子又伸向了碟子里的虾饺,悠悠然然的把虾饺端开了。

“不能再多吃了。”

阿蔓讪讪,太医说过不能吃的太多、补的太过,不然孩子太大不利于生产。但是她最近饿得快,若是不吃饱感觉心慌的很。

“再吃一个。”阿蔓只好抬头哀求。

嘉元帝见她两眼湿漉漉的,不知怎么的想到了他尚年幼的时候偷偷喂过的一只猫儿。那只猫儿是父皇受宠的妃子养的,只可惜父皇的宠来的快也走得快,那只猫儿也随着主人落寞了。他见到那只猫儿跑到他的宫里,也是用这样湿漉漉、令人发软的眼神看着他。

不过那时候他年幼、心还有些软。

“不行。”嘉元帝很坚决。

阿蔓挫败不已,看到底下神神在在的弯着身子的赵福,没好气道。

“陛下,您瞧赵公公找您呢。”

嘉元帝仿佛这时才想起赵公公刚才禀报的事。

“让太医院派个太医去看看。一个小小的风寒都治不好,太医院怕是也要换人了。”

嘉元帝讲完,又添了一句。

“让人去思宁宫说一句,说朕政务繁忙,晚些再去思宁宫探望太后。”

说完后又似笑非笑吩咐了一句。

“还不将碗碟都撤了。”

阿蔓泄气,懒懒的坐在了榻上,还没喘上一口气又被拉了起来。

“刚用完膳走走才是养生之道。”

阿蔓只好不情不愿的腆着肚子在御书房里走来走去,眼睛觑到圣上开始坐下批阅奏折了,才偷懒的停了下来,还示意采梓不要出声。哪知才刚停下,听到圣上说话。

“继续。”

阿蔓长叹了一口气,搀着采梓的手走向了圣上。

“陛下,臣妾走不动了。”

嘉元帝抬眼瞧她,两颊绯红,额角还渗出了微微的汗水,便招招手让她近前来,拉她一同坐在了椅上。

桌上摆满了折子,阿蔓没心思看这些,坐在这御座上仿佛火烧一样不自在,只好拿着帕子装模做样的拭汗。

嘉元帝见了手上动作不停,但是两眼无神,不知心思都飞到了哪里,将旁边的折子递了过去。

“陛下。”阿蔓抿嘴,觉得自己额角的汗又要出来了,而且还是冷汗涔涔。十二月初,御书房里早烧起了地龙,明明是温暖如春的环境里,阿蔓忍不住想打寒噤。

“后宫不得干政。”阿蔓干巴巴的挤出这一句。

嘉元帝瞧见了,不动声色的握住了她的手。

“这有什么,不过是些请安的折子罢了。”

靠近年边上,各地驻守的官员和将军都往京里递折子,无非都是吹捧吹捧自己这一年来的宫里,奉承奉承嘉元帝的英明。

阿蔓将心放下后才拿起折子看,渐渐的看的也入神了起来。

果然能当官的没一个是简单的,连一个简简单单的请安折子都写出了花儿,洋洋洒洒几千字仿佛一气呵成。

“文采真好。”

阿蔓指着奏折上的“臣辅机拜上,愿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的辅机二字赞叹不已。

嘉元帝也拿起折子翻了翻。

“这折子是安国民呈上的。”

嘉元帝有些兴致缺缺,安国名的文采是不错,但是为人并不实干,从他的用词里也能看出此人的性格。

安?

阿蔓想起了安贵仪。

“竟是同安贵仪同姓。”

嘉元帝点头。

“这安国名是安家的旁支,也算得上是安太傅的门生。”

两人这头在御书房温情相处,但是另一边思宁宫却是冷若寒冰。

太后的风寒并不是很严重,她当年虽然将嘉元帝养在了膝下,但是却并不是很看重这个养子,而且她当年同时教养了好几个,却没有想到到最后竟然是这个最不起眼的老三杀出了一条血路。等她想要补救关系的时候,却发现老三已经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帝王,她已经使不上力了。再加上先皇去世,她牵涉其中,索性去武夷山的行宫修身养性去了。

此次回京一是嘉元帝相请,二是公孙家忍耐不住了。

嘉元帝已然势大,且有隐隐打压公孙家的趋势,公孙家若是再不想些办法,恐怕百年的辉煌要毁于一旦。

太后很清楚这宫里需要再出现公孙家的人,她虽然贵为太后,但是说的不好听,只是一只拔了牙的老虎。这宫里需要有人为公孙家和皇家周旋,像几百年来公孙家一直做的。同样,这宫里需要一个同时拥有公孙家血脉的皇子。

只是太后也没想到,这嘉元帝竟是这样这样不给面子。

她已经让两个侄女入宫侍疾两个月了,嘉元帝竟然见都没见过,再有一月是过年了,她再将人留在宫中是不成体统了。

“太后娘娘,尹公公回来了。”

派去御书房传话的尹公公回来了,看着他身后并没有嘉元帝的影子,太后有些失望。但是

听到待会嘉元帝回来思宁宫来的消息,公孙太后又欢喜了起来。

招手让身边的嬷嬷过来吩咐了几句,便让宫女将束的紧紧的发髻给散了,还带上了绛紫色的抹额,躺到了床上。

嘉元帝来的时候见到了自己这位嫡母难得的憔悴模样,心里有些玩味。

如果他没有记错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位高高在上的太后娘娘示弱吧,印象中这位嫡母可是向来傲气的很,也是,公孙家的小姐,是不受宠依旧是谁都不敢得罪的。

“朕已经让蔡宗仁来给太后请脉了。”

听到面前的嘉元帝说话,太后嘴角的笑意微微露出。

“陛下有心了……”

话还没说完被打断了。

“小小一个风寒太医院竟是拖了几个月,看来太医们都该拖下去打板子了。”

这话是在暗暗的警告,公孙太后僵着脸。

“是哀家年纪大了,小病小痛的拖得时间都长了。”

嘉元帝面上作出担忧的表情。

“朕瞧着前来侍疾的人也是侍候的不周到,不若让朕亲自挑些人来侍疾。”(83中文 .83.)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