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丛林之妖 > 三进克钦

三进克钦

三进克钦

“多巴阿卡可卡伊多巴妞羊多爸阿卡伊阿巴可卡伊国噻咿……”

云满去缅甸的绝活,就是时时哼着在瑞丽的广播里学来的克钦歌谣,从而把自己伪装成地地道道的缅甸人,这是他的活命法宝。一双橡胶跑鞋,那种缅甸常见的皱巴巴的男人穿的裤子,玄色的t恤,时刻都挂着耳机。其实,这些看似简单无奇的东西,可是他精心准备的。玄色上衣,街市随处可见,关键是方便又耐脏。耳机更是他的护身符,他不敢打开手机的音乐,但是,必须戴着耳机。因为,他不能有一丝的松懈。他从表面上看上去,像一个追求时尚的音乐发烧友,沉醉在音乐里,如果偶尔有人和他交流,他就装作在专注地听音乐,做咿咿啊啊状、没有听清。内心里,他很警醒,随时都要关注外界的讯息,以防在意外状况出现以后可以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经过精心的准备,经验告诉他,只要他不冒出一口流利的汉语,没有谁知道他是一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

“不错。这样子,看起来,就像老坑旁边分散的矿石,很平凡,不显眼。”师傅望着云满的装扮,作出老到的评价。

他的爱徒张云满,本来很帅的,白净的方脸,浓密的眉毛,有神的大眼睛,短发,透着英气和干练,他身体结实,如果开着他的越野车,让人一看就是精力充沛大有天地、而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无奈,他必须这样装束。

“是吧。师傅,你穿着纱笼,像一个花妖,怎么看怎么奇怪。”

比起张云满,师傅更加自然了:上衣是那种全棉的条纹衬衣,是对襟式长袖短衫,没有衣领,很容易就皱巴巴。下身着缅甸男人常穿的纱笼筒布裙和人字拖,一口流利的克钦话,让人很容易把他当成地地道道的缅甸人。

“我身上的这种彩色纱笼,缅甸人把男人穿的叫波索,女的呢,叫笼基……一般,纱笼是围在腰间的,这样子围,再结成球状,男子把它置于前方,女子把它结在左侧,这种分别,和细节,要记住。”花白的头发,随意的装扮,显露出他的另外一面,掩盖了他的内敛和富贵。

他们刻意的装扮,是为了隐藏,还是为了规避什么?赌场?土牢?抑或,是乖张的人心?他们秘而不宣。

这是云满和他师傅武生平第三次来缅甸。目的很明确,一为寻玉,二为寻玉素。

目的地,克钦邦密支那。

《纽约时报》曾称克钦邦为缅甸七邦之“玉石与黄金之邦”,这里,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与他们还真的很有渊源。

第一次,001年;第二次,005年;第三次,就是今天,009年11月0日,星期日。

像前二次过境一样,他们师徒没有坐飞蒲甘的飞机,而选择了陆路。

临行前,他们俩在装扮停当以后,把银行卡和身份证等一应贵重物品打包放在姐告一个专门做树化玉生意的浙江朋友冯萍那里,她再开她的大众车把他们俩送到边防小镇弄岛。

“武师傅,云满,祝你们这趟大有收获,一帆风顺。”冯萍很热情地和他们分别,也许是年龄的关系,她似乎和张云满更加亲近。

“谢谢你,冯萍!一起吃饭,再回呗?”武生平说话很随意,但是流露着真诚,微笑时露出细细的牙齿,所以很有亲和力。他有说三个字成一句的习惯。

“不了,店里还有很多事情。我等着你们回来,喝你们的庆功酒噢。”的确,她很忙。这女人不简单,一个人把一个规模不小的店经营得红红火火,还利用自身优势,兼做网上推介。

“好!等我们的好消息吧!”

分手之后,他们俩信步走去。今天,恰巧是弄岛赶街的日子,土特产很多,他们很随意地逛着。

“师傅,我们有几年时间没有来弄岛了。奇怪,这里的变化还是不大,市场还是这么简陋。”

“这样也好……弄岛,会发展的,也许就是某个人的一句话,一个念头,弄岛就不再是这样寮蓬相连的简朴的样子……像深圳。”

他们不想议论时事和政局的。

在弄岛,他们从街头做私人兑换生意的私贩们那里兑换了八十万缅币,还买了一种克钦男人所常用的大布包,装下了他们的随身之物。

中午,他们悠闲地吃过午餐,计划着等会夹在一批过来赶街的缅甸男男女女们中间,准备一起过境。

出发。

走出了弄岛镇,他们穿行在那条在甘蔗林中蜿蜒的乡道上。

他们夹着香烟,悠闲地走在人群里。

憨厚善良的边民们,身上都散发着一种特殊的汗味,男性身上的更加浓烈,夹杂着烟草的味道。女人们身上还有股淡淡的香味,她们的嗓音很尖。他们一路有说有笑,云满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看神情大约说的是买卖的事情,他们在分享着赚到钱的满足和快意,以及没有赚到预期值的失落,他们的谈笑风生似乎忽视了云满师徒的存在,云满只是偶尔附和着那种淡淡的似笑非笑的笑容。

甘蔗林的尽头,是一片阴凉的竹林。竹林旁边,有一座青色格调的寺庙,梵声低唱,门前有几个僧侣在不紧不慢地打扫落叶。

云满分不清,这个寺庙是属于中国的,还是缅甸的?碍于身份,他又不好问别人,师傅也不能问。

走过寺庙,云满看到了瑞丽江,看到了界碑。

界碑看上去就是混凝土堆积的长方形体,二面不同的文字被描成红色,庄严的国徽,彰显着它的神圣。

河岸上,穿着黄色军装背着微型冲锋枪的山兵在有意无意地逡巡着,根本懒得关注他们。

师傅和汲拖鞋的男女在河水里洗脚。

等不了多久,他们就乘上了渡船。

简陋的渡船很破旧。船费很便宜,每人150元缅币,约合人民币1.元还不到。满载而杂乱的机帆船,被船工渐渐撑离了江岸边。

云满凝视着瑞丽江,它很柔很美,如一幅风情万种的水墨山水画。那盈盈的江面很宽,清澈的江水倒映着岸上的凤尾竹,千般妩媚地从中缅边境静静地流过。水面,不时有白鹭扇动着翅膀在自由地飞翔,也不时飘过来象脚鼓和芒锣的敲击声。眼前这条流光溢彩的瑞丽江是一条有着人性情怀的江,它流过谷地流过山岭,流出如歌一样的生命,流向伊洛瓦底,流向印度洋。就是这条清澈湛蓝的瑞丽江,带着柔柔的祝福和深深的回眸,载着他们离开了中国的土地,滑向那个美丽的地方。

他何时可以从这里回来呢?

船上,有二个与国内中学生年龄相仿却穿着袈裟的少年和尚。?这让他心里一沉,几乎沉到河底去了:此行该不会凶多吉少吧?菩萨保佑!

按照既定路线,他们从南坎入境,不作片刻耽误,直接乘车前往密支那。

沿途山水相连、村寨相依。云满不敢懈怠,无心看景。

密支那,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

已经来过二次,云满对密支那已经不再陌生。密支那,是克钦邦的首府。这里,雨量充沛、四季常绿,山地密布、沟壑纵横,是一个自然风光很美的地方。

弃船换车。

同行的人又换了一茬。

他和师傅懒得搭理他们,沉默地吃着干粮。

还好,一路顺风。他们师徒不敢耽搁行程,算好了时间,踩着点,黄昏就到达了密支那。

来到久违的密支那,云满觉得很亲切,似乎有着故乡的那种味道。密支那的街道很宽,绿树成荫,掩映着很多古典的英式别墅,周围看不到高大建筑。

“你好,老板!”武生平和熟悉的商店老板寒暄。

“好久没见了,武老板!”街上华人商店的老板很厚道,没有把他们当做外人,很随意地招呼他们俩抽迫击炮一样的水烟。

云满恢复了土豪本色。他给玉素买了许许多多她喜欢的东西,还给师傅和自己各买了几套不错的衣服。

“快去见你的梦里人吧。我呢,去戴家。”师傅很知趣,拿走了一些东西。

“谢谢师傅。”云满的魂魄,已经飞在自己的前面。(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