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风雨人生路 > 第七十三章在凤中食堂的那些岁月里(七)(1)

第七十三章在凤中食堂的那些岁月里(七)(1)

第七十三章在凤中食堂的那些岁月里(七)(1)

——平凡岗位大显身手

下面的这篇日记,正是我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当中,所写下的许多日记中,一篇极其普普通通的日记。

可是,在这篇日记中,却能够真真实实地表露了我那时候内心深处的一些想法……

1964年10月0日

在我们革命事业当中,平凡的工作和伟大的理想都应该是完全一致的,平凡决不是等于平庸;他们更不懂得,(这里也包括我过去)越是有了伟大理想的人,才越能够自觉地做好平凡的工作。

过去,我以为学了一点知识,就自命为是“栋梁之材”,尾巴翘得高高的,看不起工农群众,看不起劳动人民。因此,怎么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呀,这种想法如不及早地猛省,结果一定会背离革命化的道路便会越来越远的。

当年,我之所以能够在炊事工作的岗位上安心地工作,能够踏踏实实地为学生服务,做了一些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尽管,没有受到什么嘉奖和表彰。但是,要是每当有人对我讲了一句赞赏的话,我便会自然地感到心满意足了。

这也许,就是当年的我……

(79)平凡工作在灶旁

有诗赞曰:

平凡岗位在灶旁,为了革命烧火忙;

炼红思想作奉献,勤恳工作不声张。

勾起往事一桩桩

我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尤其是当想到了在凤山初中学校的学生食堂工作的那八个年头,心中便常常总会产生出一种难以诉说,且又异常和特殊的一种感受……

下面,我要把当年所曾经干过的这段平凡的炊事工作当中,有几件令我难忘的往事,按照它的历史真像,再度将它如实地记录下来……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已经是到了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期。此时,我也已经是博中数学科组里的一名骨干教师了。

一天上午,我刚刚下课回到科室进行短暂休息。正好,便碰上了进到学校听课的县教育局长陈人祯同志。

当他刚一看见到我的时候,顿时之间,脸上就笑嘻嘻地在半开玩笑似的对我说道:

“王飞老师,还记得在三十年前,你在凤山初中的学生食堂工作的时候,在学生厨房的灶头前面写上的那几个鲜红有力的大红字吗……”

当时,经过陈人祯局长这么一说之后,在场的几个年轻老师,便带着有些好奇和莫名其妙的眼光,问起陈局长说:

“陈局长,上面是写上了什么大字呀?”

于是,当时陈人祯局长便一五一十地,对这帮年轻老师进行解释说:

“……那是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王飞老师曾经在凤山初中学校的学生食堂当工友的时候,为了激励自己干好炊事工作,曾经用学生食堂专写饭盅用的红油膝,在灶门上方工整地写上‘为革命烧火!’这几个红色的大字……”

当陈人祯局长刚一说完了后,顿时之间,就在我的脑海当中,便立即涌现出了当年我在凤山初中学生食堂工作的时候,一些令人难忘的往事……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是1964年9月中旬的一天下午,老师食堂的工友黄有信,即十八哥,便被县公安局逮捕了。

听人说,他是一个暗藏的五类分子。曾经因为解放前,在车田初中工作的时候,由于向国民党当局进行告密,使我们牺牲了好几个中共地下党的同志。

在十八哥被逮捕以后,老师食堂临时缺了工友。于是,学校领导便临时决定从学生食堂当中,抽调走了在食堂工作多年又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友小组长雷行电,暂时去进行顶替干黄有信在老师食堂的那份工作。

你可要知道,一贯都是亚雷蒸饭这位厨房烧火的角色的。现在他一调走的话,他烧火的这份工作,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我的肩膀上了。

此时,学生食堂只剩下我、亚谢八、黄永珍三个人。这样一来,要完成近四百多学生的膳食工作,一时之间便紧张得忙不过来了。后来,经过学校领导的同意,我便征求刚从那卜农中毕业,且又在家里闲暇的尹妹,临时下到学生食堂进行帮忙。

就这样,一直做到了新顾请的刘奇干事的弟弟刘才到来以后,领导再次将尹妹重新安置到刘大杰所负责搞的学校的化工厂去工作。一直工作了好长一段时间。

此时,学校食堂这件烧火的工作,便自然而然最后便落在了我这个对这工作还很生疏的新手的肩膀上了。怎么办呢?你可要知道,当时正是停烧木柴改为烧谷壳。对于我来说,困难便就可想而知了。

如何才能够克服目前的这些困难,完成好利用放弃烧昂贵但却轻松的木柴,而改烧便宜但十分辛苦又累的燃料谷壳这件事,就成了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关。

后来,我通过进行不断地摸索、学习和反复实践。最终,不但将火烧得好,而且又能摸索到节约谷壳、烧好谷壳灶的一些宝贵的经验……

此时,我们数学科这几个年轻老师,听了陈局长把这个故事的整个过程,有生有色地说给他们知道以后,他们几乎个个立即目瞪口呆地还不敢相信:

“难道,王飞老师过去真的曾经是一个干食堂炊事工作出身的吗?”

后来,我在这些年轻老师的再三恳求下,便把这个“为革命烧火!”的故事,原原本本地对他们说了一遍……于是,这些年轻老师听了以后,无不感慨地说:

“王飞老师,你不论干什么工作,都是那么认真和踏实,真不愧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好榜样……”

亲爱的读者,你也可从下面这几篇当年我所写的日记当中便会知道,我对这些年轻老师所说的这个“为革命烧火!”的故事其中的整个细节了……

1965年4月1日

今天晚上,我们学习了主席的《愚公移山》一文,收获很大。

凡事一定得要有愚公志,要相信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尽管山很高却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主席的教导,使我想起了在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像改烧谷壳以后,后来一个人得要烧三个灶,起初忙得简直不可开交,差一点就被这些困难吓倒了,开始认为不可能一个人进行烧三个灶的。

但我仔细地检查起来,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自己害怕困难,向困难低头。没有那种“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愚公志。

我决心听主席的话,今后凡是碰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愚公移山的精神,去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1965年4月日

要为革命烧好火,必须不断地对各种新出现的私心杂念进行斗争。人的主观因素彻底发挥了,才能更好地发挥技术,把火烧好。

刚做好的新灶开始烧时,又不通风,谷壳灰很多。虽然所烧的谷壳多,可是还有时候连饭也蒸不熟。

杨华云老师和朱光富支书就亲自下来,和我进行了详细分析与研究。

他们指出,火烧不好,饭做不好不是灶的问题。主要是头脑里因循守旧还大多,“革命”二字还太少。并告诉我要好好学主席著作,破除守旧思想,增强革命精神,去掌握新事物。

对,于是我就去进行学主席著作。主席说:“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我想,人和武器的关系是这样,人和灶的关系不也是这样吗?这样,我更有了勇气和信心。

我经过自己摸索了好几天后,反复实践,终于摸出了新灶的特点:谷壳不能下得大多。

于是,我便改小一些下谷壳的入口处。从这以后,烟囱就不再冒白烟了,灶火也很响很旺起来了。

因此,所烧的谷壳也跟着便由过去每餐需要16、17箩之多,下降到了只需要9箩左右了。

1965年4月1日

在放农忙假前,我一个人烧两个谷壳灶已够紧张的了,现在必须要一人烧三个谷壳灶,能行吗?

我思想上武装了不怕困难的思想。但又承认困难,分析困难,因为烧三个灶,要出灰,担谷壳,每隔半分钟就要捅一下。

但是,明确了一个人管了烧火,其余的同志就可以有时间去干其他的事。所以,只要振奋革命精神,充分发挥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使程序化、习惯化,就可以搞好它。

我学习了主席语录:“我们需要的是热烈而镇定的情绪,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我合理地安排了工序,使能把火烧旺。

首先,一来到我便弄净灶里的灰,这需要十分钟。然后,用五到八分钟同时生三个灶的火。过了一会,便把三个谷斗放满。这时,我便起灰到外面倒,在这过程注意捅谷壳灶。

由于基本功过硬,能打破过去有人认为,一个人干三个谷壳灶不行的思想。有时,我还能利用一些时间去扫扫地,抹一下其它地方。

1965年4月14日

我负责烧火,弄得周身黑黑的,像在灶肚里爬出来,很不好看。一些人笑我是灶头猫。

但是,我认识到,好看不好看,不在于一个人的职务和外表,而在于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我烧火是为革命而烧火。

因此,我在干革命工作,干革命工作就是最好看的。

正是:

炊事工作本平常,局长当众来赞扬;

重看当年旧日记,勾起往事一桩桩。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