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风雨人生路 > 第106章成功挑柴下山坡4

第106章成功挑柴下山坡4

成功挑柴下山坡

突然之间,我就发现在上荔枝塘的村子上,有一个才十四、五岁的男孩子走了出来。

我站停了片刻之后,正抬起头来仔仔细细地一看,恍然大悟地便对在旁边的赖汝茂老师介绍起来道:

“啊呀,赖汝茂老师,在前面村子上刚刚出来的那个男孩子,他就是我们良荔大队学校初二年级第三班的学生王其东……”

此时,我看见他的那个架势和装束,也好像我们两人一样,肩头上也是担着一担柴落,手中正在拿着一张锋利的捞柴专用的勾镰柴刀,正在从自己的家门里走了出来。

远远地看起来,他也是像我们两个人一样,定然是准备去高山大岭上捞柴草的了。

“啊呀,两位老师好早啊,你们家离这里那么远,也竟然不辞劳累地来到我们这里捞柴草呀,可真是辛苦你们了……”

顿时之间,他的话音刚落,便迅速地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一时之间,我看便知道,他是在准备为我们上山捞柴草带路的了。

随后,他又兴冲冲地在不停地对我们说道:

“你们可要知道,就是在放了寒假的这些日子里,你们二、三片的人,一帮一帮地全都涌进到我们这些高山大岭里来捞柴,就是为了备足柴草准备过年的了……”

正说到这里的时候,他便有意识地放慢了脚步,慢慢腾腾地在等候着我们。随后,他又继续滔滔不绝地诉说下去:

“你可要知道,现在,每天至少都有二、三十人到来捞柴草。渐渐地,就变成为是‘僧多粥少’的境况了。这样一来,几乎好些山岭上的柴草,都渐渐地稀少起来了。都快将要进到里面猫角一带去捞取了。往后,到来捞柴就会将要变得越来越真成为个大问题了……”

顿时之间,我们三个人便走在了一起,一边在慢慢地走;一边还不时地在路上漫无边际地聊谈起来。

有诗为证:

村旁碰见王其东,装束架势像做工;

边行边谈捞柴事,带路同往大山中。

就这样,便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在那些弯弯曲曲的高山脚下的这段平坦一些的道路上,走了大约有十多分钟的时间了。

走着,走着,我们便一块来到了一个大山脚下。此时,当我抬起头来朝大山上一看,突然之间,便看见这座山岭在这一带来说,看起来,还只不过是属于那种中等高度的山岭而已。

但是,此时,只见满山遍野,几乎全然都是生长着大多都是一些蓉草,扫帚,鲁机,稔木之类的柴草。

当然,还在这其中,也像我们村子上附近的那些山岭一样,仍然生长有一些中等高度,且又有大,有小,有老,也有嫩的松树。

瞬息之间,我便马上发现,这座山岭上的那些松树杈的枝干上,仍然还有不少,已经成熟和张裂开来了的松树果实。甚至有不少的松树果实,已经开始脱落而掉在了地上。

此时,我再往对面山岭上一看,那些山上全部几乎都是松树和其它的一些杂树。

顿时之间,我马上便联想起,难怪,在前些时候,我们学校总结捡拾松木果活动的学生当中,一片这一带的学生,他们在捡摘松木果的勤工俭学活动方面,往往总是要捡拾得比我们那二、三片的学生都要多的主要原因,原来竟然是如此。

此时,我们两人就这样便紧紧地跟随在王其东同学的后面,走着,走着,随后不多时,大家就沿着这座大山的一条小道路,慢慢地一步一个脚印般地往山上走去。

不一会儿,便就已经爬行上到了半山腰上。

偶然之间,当我低头往山下面一看,瞬息之间,便情不自禁地让我毛骨悚然起来,双腿马上显得有些不自然地颤抖着。

当然,这要是比起我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后期,正在博白高中读书的时候,全年级一起到双凤大田烧炭炼铁的那个大跃进年代中,跟所曾经亲眼目睹过的那座六万大山一带的嵩山峻岭比较起来的话,那真像是“小巫见大巫”一般。从根本上来说,这简直就算不了什么了。

但是,你可要知道,对于我这个今天已经是年到三十出头这个不惑之年,且又不是经常爬惯高山大岭的人来说,那可就大不一样的了。

此时,只见王其东同学,他渐渐地便离我们走得远了好些路程以后,他便有意识地放慢了行进的步伐,看起来,似乎是有意识在等候我们似的。

就在当我们走到了一个小岭岗处,正在向四处一看,顿时之间,几乎让我吃了一惊。怎么在这些“野岭”上,所生长着的那些柴草,一年之间,竟然会生长得简直就像是我们那里的“禁山”一般好呢,可真是让我大大地开了眼界。

顷刻之间,我马上便发现,在眼前那些柴草生长得如此地好,且又非常密集,几乎有齐腰一般高。就从眼前这个生长如此好的架势来看,真可是用不了二十分钟的时间,就完全可以捞取到满满的一大担柴草回去了。

于是,瞬息之间,我便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它简直要比我在前年秋冬的时候,曾经到“我的那个高中同学”所插队的松山庞桥村上,所看见过的那些附近一带的山岭上,所生长着的柴草还要好得多呢。

但是,此时令我深深地感到最为可惜的,就是这里的山岭大高,而又过于陡峭,并且距离自己的家又过于遥远些了。

已经走在了我们前面不远处的王其东同学,一时之间,他便又马上回过头来,似乎是在征求我们的意见似的在说道:

“喂,请你们两位老师仔细进行观察看看,是否就在这一带的附近,开始捞取柴草可以吗?我认为,这些柴草也都应该算得上是好得挺不错的了……”

“好的,我们千万不要‘眼大望过界’,‘这山望那山高’啊。我看干脆就在这里踏踏实实地埋头捞割它一阵子算了,也许,用不了多久的时间,就会捞够一大担的了。也不必要再到四处乱走啦……”

诗曰;

这山望见那山高,山上到处好柴草;

浮现当年烧炭事,往事历历眼前过。

顿时之间,一贯以来,对于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很是沉着老练成熟的赖汝茂老师,在当他说完了后,马上便把所担来的柴落和扁担,顺手就放在前面的小路旁边。然后,便迅速地撸高衫袖,马上就动手砍伐起柴草来……

此时,我也顺便跟着他一样,一起走到前面的一处显得比较平坦,并且又比较好放柴落的地方放下所担来的工具。

然后,我就在附近一带那些蓉草生长得比较好的地方,便就迅速地蹲下以后,马上挥动起手上的柴刀,“刷,刷,刷……”地砍伐起来……

你可要知道,从小我就已经学会了捞割柴草,下田割禾,用手插田,上山放牛,下地拔草等等这些农村中所常见的农活了。因此,常常总是会受到大人们的表扬和夸赞呢

“亚东呀,你学什么会什么,又耐心且又不怕苦,你以后定然会有出息有前途的,可不要骄傲自大啊……”

顿时之间,总是会听到大人们常常会在我的面前,说到的这些勉励且又告诫的话语,我都会经常要听闻得到。因此,一时之间,往往总是会令我感到很是开心和高兴且又喜爱听。

特别是,我自从高中毕业以后,曾自愿到农村中去,经过了一系列艰苦的农村劳动锻炼。一时之间,就显得比年少的时候,这些农村当中所常见的农活,变得更加熟练且又自如得多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就是在1960年高中毕业以后,在那场“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浪潮当中,我曾经自愿到凤山大队的青年农技站劳动锻炼的时候,常常需要去到四、五里外的劳山水库附近一带的那些高山大岭中,和社员们一起,去捞柴草挑回队里的公共食堂当柴火。常常一去就得几乎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

因此,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已经深深地尝试和体会到了,在这些高山大岭当中,进行砍伐柴草的艰难程度了。

这些,在我前面所写到的《风雨人生路》中的第四卷和第七卷处,都已经有了比较细致深入的描述。在此,我就不必要再继续去唠叨它了。

虽然,从那个时候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时间之久。但是,我对于在高山大岭上,进行砍伐柴草所需要的技能和技巧来说,还都能一样地熟练自如。并且,在身体能力和技术手段上来说,几乎还是一样。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人们所常说的“宝刀仍然还未老”啊。

此时,当我挥动着手中那张昨天下午,在家里花上了大半天的时间,所磨得极其锋利的柴刀,在进行砍伐起来的时候,只是光听闻到传来的一阵阵“撤,撤,撤……”的轻微的响声。

顿时之间,就已经在我面前,便摆放好了一条稻秆般长长的柴草。每当我迅速地砍伐起来的时候,眼前的柴草,简直就是如同那些熟练的剃头师傅一样,轻快且自如地迅速地将头毛,一小撮一小撮地掉落在了地上一般。

用不了多时,我所砍伐到的柴草看起来,似乎已经要比旁边不远处的赖汝茂老师所割捞到的柴草,几乎都将要多出三分之一以上了。

此时,也快将要到了中午的时候,只见头顶上的冬天的太阳,虽然,已经不再是像夏天中午的时候那样,让人晒得热辣辣的简直快要喘不过气的难受,但是,我们还一样地能够忍耐得了。

但是,现在我却总是感觉到肚子饿得饥肠辘辘。并且,又口干渴得实在让人一时之间,感到难受极了。

你可要知道,今天早上,我们来到大队学校的时候,赖汝茂老师他也曾经在我的面前说到过,得要准备带些开水来解渴的。

后来,突然之间,我就马上联想到,过去在大跃进的年代当中,我们前往双凤大田的那些高山大岭进行砍树烧炭炼铁的时候,高山大岭的那些山脚下,到处都可以听闻得到,常常都有那“咚,咚,咚……”地响的山泉水的声音,可以前去取来解渴的。

因此,顿时之间,我便马上阻止地对他说道:

“赖老师呀,我认为这全然都是多余的。如果要是口渴了,我们就马上到那里有山泉水的小山溪中,用双手招来饮用就是了。你说多方便呀,就用不着再带水来的……”

谁又哪里知道,在这些高山大岭之中,谁又那里还有时间跑到大山底下的那些小溪当中,去喝山泉水进行解渴哩。就这样,此时,我们大家都正在埋起头来,不停顿地在不声不响砍伐了近半个小时柴草的光景。

顷刻之间,我似乎隐匿地感觉到,大家也许都已经是捞到了的柴草足够担回家里去的重量了。

“喂,赖汝茂老师呀,你捞够一担柴草了吗……”

瞬息之间,我抬起头来,迅速地朝往赖汝茂老师这里张望了一下。随即,便向他喊了一声。

顿时之间,此时,只见他也迅速地站了起来,用手巾抹了一下汗流浃背的身体之后,马上放下了手中正在拿着的柴刀。

然后,便笑容可掬地对我回答道:

“我早就捞够了,我早就捞够了。马上装好柴草,大家准备下山回去吧……”

说完后,便迅速地就地各自装好所捞够了的柴草。不一会儿,只见每个人的柴落,几乎都装得个结结实实的了。

诗曰:

放好工具捞柴忙,宝刀未老如往常;

肚饥口渴埋头干,柴草砍到无处放。

但是,此时我所捞的柴草,经过我结结实实地装满自己的柴落以后,竟然还剩下将近四分之一的柴草,实在再也无法装得下了。

于是,我马上呼唤旁边的赖汝茂老师,前来把它装了回去。

正是:

高山大岭柴草好,山陡路窄险境多;

决心前往无惧怕,成功挑柴下山坡。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