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风雨人生路 > 第106章人生苦短谁能料8

第106章人生苦短谁能料8

人生苦短谁能料

在我们上下两个村子上,当我还未到我们大队初中当民办教师之前,在生产队那些村子上的一帮女孩子当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其中一个,便就是上高屋李德清,她从龙湖坡改嫁给我们上高屋的大能公时,所带来的人称她为“亚李十”的志琼了。

你可要知道,我们村子上的“亚李十”志琼她的生父,其实,就是我们担水坑对面的那个龙湖坡村子上的八叔(即志洋)。对于这个年纪才只有三十左右岁的龙湖坡八叔,就在我小时候,他给我的印象就尤其深刻的了。

首先,就是他那副高大端庄的身材,雄伟健壮的体魄,浑身黑黝黝的皮肤。并且,在他们龙湖坡的整个村子上来说,几乎算得上是一个挺能干,且又有力气,可以稳稳当当地毫不费力气,就能很自如地挑上一两百斤重担的劳动能手。

同时,他要比他的那个消瘦不高的身驱的同胞大哥四叔(志成)的身材,显得要健壮,且又高大得多了。在从旁边人眼里看起来的时候,如果要是别人不说的话,一定谁也不会相信,他们两人竟然还会是一对同胞亲兄弟哩。

就是在我小时候,也正好就是1949年那些才刚刚解放前后的那些日子里,每天早上,正当天才刚蒙蒙亮,那东方的朝阳还没有在油塘岭岗上方,露出她那红彤彤的笑脸的时候。

此时,我常常已经与其命亚六一块,前去坡嘴村门口前面,或是桥江一带,去拨那些长在蕃茹和冬种田地里的野草,准备挑回到担水坑处洗净后,喂我那头挺不守本分的“生牯头”的水牛了。

顿时之间,在当我们来到龙湖坡村前的时候,总是会经常看见,此时,龙湖坡八叔,他正在和八叔婆李德清一块,在他们的村门口一带,自己的那些田块上,默默无闻地一起做起工来了。

此时,我们还常常会发现,就在她的后背身上,还用一条背带,正在背着一个还在吃乳的黄毛丫头呢。不难猜测得到,她所背的这个黄毛丫头,一定是李德清和八叔所生的最大的大女儿------亚五妹王其云了。

又当到了1961年的七月份,此时,我正是从凤山大队的六槽林场返回老家务农的时候。当时,我还是与我们的汝云大嫂她们一块,合家干活过日子哩。

虽然,当时我也只不过是,才仅仅在老家呆上了短短的五个月的光景。但是此时,李德清她已经改嫁来到我们上高村的大能公家里来了。

后来,我才听到旁人对我说到过,对面龙湖坡村子上的八叔,是因为在195年间,有一天晚上,不幸被别个村子上的一条疯狗,突然间给咬伤了。在过不了多久,这种被疯狗咬伤后,便就犯上了一种难于治好的“狂吠病”。

结果,在过不了多久,最后,便就这样不治身亡地一命呜呼了。

唉,正是如俗话所说的,真是“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

但是,这种人世间中所碰到的天大的不幸,却偏偏竟然会在瞬息之间,就降临到了身材高大,体魄健壮,浑身黑黝黝的龙湖坡八叔这个大好人的身上。实在是让旁人看起来的时候,真的是有点大不公平了。

有诗为证:

龙坡八叔大好人,身强力壮好人品;

不幸疯狗咬一口,呜呼归天命丧身。

于是,当时,就在一些热心肠的旁人的牵线搭桥帮忙下,这样年轻就丧夫,且又已经有了三个女孩的可怜的八叔婆李德清,她便不得不改嫁到了我们上高村的大能公家里来了。

大家可要知道,当时我们上高村子上的大能公,本来他是边坑村子上的人。跟我们是同九世,且又是从早禾坪村一块搬迁到秧地垌来的。

在我的印象当中,在刚解放的初期,他不仅是良村肚内的农民协会主席,并且,又还是土地改革的时候,一个出类拔萃的贫雇农的革命“老根子”呢。

在解放初期,当年正在社会上到处都普遍地兴起了一股新风尚。也便是在贯彻所新颁布的婚姻法的过程当中,顿时之间,所涌现出来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气象。

于是,一时之间,这股“寡妇重新改嫁”的风气,竟然会在全区范围内像堆干柴遇上烈火般,瞬间就点燃开去,成为是当年普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传颂的一种新时尚。

大家可要懂得,在解放前,我们村子上的大能公,家里简直穷得个丁当响。为了养活和孝顺养育他成人的那个老妈子,他不得不成年累月地帮地主打工。

因此,我们这个一贯以来,都是为人忠诚厚道,且又老实巴交的大能公,一恍之间,便就已经是一个四十开外的一大把年纪了。

但是,对于像他这样的一个“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的贫穷落薄的穷苦人家的这种困难的家境。且他又是一个从小到大的一生当中,甚至就是连那些年轻的女人的气息,他都从来连闻都未曾当面闻到过。

现在,一旦提起要想娶亲成家的话,老实巴交的大能公,那简直就是白日做梦。但是,俗话说得好,“有食自然到,无用跳上灶。”就这样,又到了后来,“饿猫碰到了死老鼠”地碰巧又遇上了这个已经丧夫守寡的李德清。

于是,就再在一些热心肠的大好人,在他们积极从中牵线搭桥的大力帮忙下,为她的再婚成家而热心物色和尽力促使下,便顺利成全了我们上高村的大能公,他做梦也想不到会圆满地完成这桩盼望已久的人生当中的大好事情。

其实,当时相隔只是一条小小坑溪的两个村子,只要有人高声点说话,两个村子上的人,几乎都能够清晰地听闻到。彼此之间,他们两人都算得上是那种“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很是了解的地步了。

因此,只要再加上旁人这么一提,那就再也不用见面,其实,他们双方便就如此地心知肚明般情投意合起来了。

后来,我还听到当年曾经是我们良村的团支部书记王志祺,他曾经在我的面前,对我偷偷地说过这样的一个不知是真的,还是假的大“笑话”:

“……有一天,他们两人便悄悄地步行了十多里路程,一块来到了东平区政府,他们俩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在不声不响之中,便就办好了登记结婚的手续……”

一贯说话总是头头是道的志祺叔,当说到这里的时候,便左顾右盼看有没有人在旁边偷听,随后,他才接着神秘地继续往下说道:

“……当他们俩从东平区政府出来以后,趁着此时的天色还很早,就马上来到东平墟肚的农贸市场上,买好了几斤猪肉。于是,两个人就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用不多了时,便就三下五除二很快便吃了大能公的老妈子,细心地给他们所做好了的晚饭……”

此时,身为良村团支部书记的志祺叔,他一反常态地马上像以前,带领我们去文江“二圣庙”看鬼儿戏的路途上,给我们这些小孩童说故事的口气一般,马上放低声调地对我们说道:

“此时,天还尚早着呢,这个大能公就等得不耐烦起来,马上急急忙忙地进入到了自己亲自布所置好的‘洞房’里面去。希望尽快地品尝到新婚之夜的那种人生的快感……顿时之间,这个已经四十多岁的一把年纪,连女人味都从未曾闻到过老实巴交的长工的大能公,顷刻之间,在他的内心里,已经像那炉膛内的火焰一般地火辣辣的实在忍耐不住了……”

说到这里,他马上不再往下说了。但是,此时,我还是眼睁睁地瞪着他,期待着他能往下说下去。

又过了一会儿,只见他又说得小声到了连我都几乎听闻不到:

“……一时之间,他那焦急的心情,简直就像那颗已经上了膛的子弹,一触即发。在还未等到女方开始宽衣解带,马上就迫不及待地想干起那桩新婚之夜,人人都得要干的那桩事情了……此时,只是隐隐约约地听闻到‘新娘’正在小声地对他哀求道:‘唉呀,你急什么呀,迟早都是你的人了,我还没准备好……’”

……

当年,他们之间的这些房中的那点秘闻和趣事,在听志祺对我说了以后,最后他才对我补充说道:

“其实,我说的这些事情,并非是我亲自在场所听闻。而是村子上的几个不大懂事的‘调皮捣蛋鬼’,他们悄悄地猫蹲在大能公的新房子的窗户底下,偷偷摸摸地听来以后,就迅速地在村子上给传了开去的呢……”

就在1961年的七月,我那次回乡务农的时候,在我的印象中,常常听到村子上的人跟我说过,李德清她与大能公结婚,已经有了好几年的时间了。当时,三十王贞伟,卅七王灵,他们两人已经先后出生了。

这对于我们的大能公,他能在壮年得子,以及连续生了三个“千金”的李德清他们两个老夫妇来说,都是一桩天大的大喜事啊。

特别是,那种“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这种旧风俗还一样盛行的当年农村来说,更是值得亲朋好友们聚在一块,欢天喜地庆贺一番的了。因此,那些“三朝满月”的传统习惯,就定然是无法免除的了。在此我就不用多说了。

从此以后,如果要是再加上从龙湖坡八叔家里所带来的亚五妹王其云,亚六妹,以及“亚李十”王志琼她们这三个女孩子的话。这样一来,他们全家大小老幼,总共就已经成为是有八张口一块吃饭的这样的一个大家庭了。

有诗为证:

农会主席大能公,忠厚老实又孝顺;

众人积极帮牵线,大能德清配成双。

其实,我在上面所正说到的那些事情,虽然几乎都全然是一些陈年往事。但是,对于后辈们来说,他们是十分想知道和了解的,不管他们是亲眼目睹,还是道听途说。

当然,其中上面所说到的,有些事情,是我曾经亲眼所目睹的;有些事情,是我从旁人的口中,所道听途说知道的;有些事情,又是我从这些所发生的事情当中,在脑海中经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后所得到的。

我诚恳地希望,作为他们的子孙后代,应该从这些珍贵的史料当中,认真地好好记住和领会。还得要好好地从中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考虑。毕竟,这些对于后代们来说,都是那个遥远的年代当中,先辈他们所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当然,那是绝对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和理念,去进行推理想像和理解啊。

正是:

人生苦短谁能料,曲折奔波难忘掉;

后辈需懂前辈苦,欲知详情听我聊。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