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乱世浮华烟雨中 > 180章重逢(3)

180章重逢(3)

180章重逢()

金淦的母亲,是在顾美丽走后的当天晚上,在老宅子里,见到儿子金淦的。

当她听自己的老伴说,他是在参加的国共两党谈判的代表中见到了金淦时,她惊呆了,眼泪无声的滚落了下来!

她日思夜想的儿子,回来了!

而且,是作为中共谈判的代表出现在重庆的……这消息,让她惊喜交加,喜忧参半,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我把老宅子的钥匙交给他了。这宅子在成都,不引人注目。你星期天晚上去看看他吧。”老伴和她说。

星期天傍晚,太阳已经西下,夜幕还没有降临,但天色已经转暗……

她早早吃过晚饭,坐着小汽车,一路七拐八绕,总算来到了这座老宅子。

汽车停到了门口,她让司机先行离开,约好到了晚上九点钟,再到门口来接她……听话的司机,踩了一脚离合,汽车飞快的驶出了小巷子,一转眼就不见了。

走下汽车,她站在门口发了好一会呆。

这座宅子,是她回四川后,亲自到现场查看,选址买下的。

这宅子的原主人,是一个清朝官员的后代。可能因为经营不善,生活潦倒,难以为继,只能变卖家产。买这房子时,已经是抗日战争硝烟弥漫的时候,房价不停地往上窜,她是花了十根个金条才买下来的……

或许是秉承了父亲的基因,她天生是个经商好手。

在国外留学期间,她通过熟人,倒腾各种紧俏卖到国内,竟然也赚了不少钱。回国后,为了维护丈夫清廉形象,她把生意全部转让了……变现的钱,一部分换成了黄金,一部分买了房产。

当时,在成都和重庆,共有五处。

其中,她留下了这座宅子,用于平时接待客人。其他的房产,全部长期出租,当起了房东……

这些年来,小日本鬼子轰炸四川的成都和重庆,她买的房产,有两处被炸塌了。不过,这并不能难倒她。她找人在被炸塌的地皮上,又盖起了商铺,常年出租给小商小贩,每年收入颇丰……

总之,在赚钱方面,她天生灵光,精明,会算计。如果不是考虑到丈夫现在所处的地位,她肯定是一个会赚钱的资本家。

“咚咚。”当她轻轻敲击着老旧的木门时,心情不免有些激动。

当门被打开后,她看到了暮色中站着的个高个男人……

身材瘦削而挺拔;

面容清秀而英俊……

“妈妈!”男人的声音响起来了,在暮色的小院子里回荡,低沉而浑厚,但,在她听来又是那么的熟悉!

“我的儿子。”她走进院子,走近了金淦……

“妈妈,到里面去坐坐吧。”金淦已经高出她整整一个多脑袋,却还是像小孩子一样,牵起了她的手,拉着她来到堂屋。

这个大宅子,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来了。

巡视四周,房间收拾的很干净。

青砖白墙,昏暗的灯光下,她看清了儿子的模样……

“在那边生活还好吧?”她声音颤抖的问。

“吃的怎么样?有肉吃吗?”她关切的问。

“听说北方人喜欢睡炕,你睡的惯吗?”她不放心的问……

母亲的关心,总是细致入微的。

她唠叨着生活的点点滴滴,仿佛眼前这个一米八几的大个子,还是一个七八岁的小毛头……

金淦不说话,笑着望着她,不停地点头。

说了一会话,眼前儿子俊朗的形象,渐渐清晰了。她停了一会,问:

“孩子,妈妈总有一句话,憋在心里有很长时间了,一直想问你……但又不知道该不该问。”说这话时,神情有些犹豫。

“你说吧。”金淦回答。

眼前的金淦,虽然穿着便衣,但眉宇间,已经显露出军人常有的的坚毅和果断。

“孩子,你爸爸是老国民党员,高级干部。你的家庭,即便在整个中国,也算是享受着屈指可数优越生活的家庭……为什么,你还要……”说到这,她不说了。

“还要加入共产党,和爸爸所在的国民党唱反调?”金淦问。

她点点头。

“妈妈,这个问题,一句两句说不清楚。这样吧,我先问你一个问题。”金淦说。

他帮母亲倒了一杯茶,然后说:

“爸爸是老国民党员了,他的父辈曾经跟着孙中山一起闹革命,推翻了清朝,继而成立了国民党。当初成立国民党,孙先生提出了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是——反对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民权主义是——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以管理政府,政府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治权)以治理国家,强调政府拥有治权,人民则拥有政权;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那么,这些国民党都做到了吗?爸爸对现在这个党,满意吗?”金淦的问题咄咄逼人。

“不满意……可是。”她说。

“是啊,爸爸是老国民党员,他也很不满意,对政府里的贪污腐化,欺压百姓,为非作歹的事情看不惯,可是,又没有什么办法……是不是?”金淦问。

“我从小到大,生活在普通教师家庭中,社会上的不公与阴暗面,我看到的太多太多了!”金淦讲着讲着就激动起来。

他讲到自己亲眼看到,官员仗着自己有权有势,强占民女掠回家中,毫无公理可言……

他回忆,自己上初中时,班上一个同学,因为家中贫穷,无法按时缴纳学费,受到班上纨绔子弟的欺负,和老师的歧视……

他说,他亲眼见到大冷的冬天,讨饭的孩子,一夜就冻死了十几个……

他说他从初中开始,就很看不惯这些社会的丑恶现象,想不通,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存在那么多不平等?直到上大一时,他遇到了一位教师,这位教师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帮助他分析社会不公的原因,向他推荐马克思的《资本论》,以及《共产党宣言》,向他介绍共产党的行动纲领……

“孩子,这世界上,总是有有钱人,有穷人的。总是有有权有势的官员,有无权无势的老百姓的。古往今来,哪个朝代不都是如此吗?”她问。

“可是孙中山推翻清朝政府,是要建立一个平等的、公正的社会的,是要让大多数老百姓有衣穿,有饭吃,过上幸福的生活的……民国成立后,蒋介石虽然统一了中国,但这个社会依旧还是少数人掌握着社会的大部分资源和财富,大多数人沦为了赤贫,缺衣少穿,生活贫困……蒋介石口口声声是孙中山的学生,但并没有按照孙中山先生的遗愿去做……”金淦说。

“我和你爸爸也是在国外生活多年的,回国后,确实感觉国民党腐败无能,在治理国家方面没有什么本事,但在派系倾轧上却鬼点子很多,官场风气不正,流行拍马屁,任人唯亲……这些,确实都是问题。还有你提到的,老百姓生活,一直没有得到改善。但是,国家底子薄,基础差,我们可以慢慢建设啊,国家这么大,有问题,也可以慢慢解决嘛。你何苦为了改变这个社会,就否定了整个党国?”她问。

“这个党国还有救吗?”金淦问。

“这腐败的体制千疮百孔,还有救吗?”金淦又问。

“这条大船都要沉陷了,还有救吗?”金淦继续问。

“凭借着你们的阅历和视野,你们怎么会看不清楚这一切?只不过不愿放弃你们已经获得的既得利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讲到这些,金淦显得很激动。

两个人话不投机,这个问题无法再讨论下去了。

一时间,母亲显得有些伤心。

作为母亲,她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生活的好一些,少受一些磨难,平平安安的。更何况,以她和丈夫现在的财富和地位,完全可以保证儿子一辈子吃香喝辣的,不用做任何事。

可是,儿子想得却和她完全不一样。

如果说,儿子想像那些英雄豪杰一样,以为天下人谋利益为己任的话,儿子的心胸是博大的,志向是高远的,自己和老伴甚至都不如他。可是,这天下大事,救助百姓的事,值得他放弃一切财富地位,和优厚的生活去做的吗?

她觉的,眼前的儿子,已经变得很陌生了……

“妈妈,对不起。我刚才只是就事论事。”金淦发觉自己的刚才的话过重了,便赶紧道歉说。

“孩子,没关系。我和你爸已经老了,也就这个样子了。我们只是希望你,我们的亲骨肉,能过的比我们好。”她说。

“妈妈,你尽管放心。延安那边,虽然生活要比这边艰苦多了,但是,在那边生活,我的心情很愉快。延安与重庆相比,最大区别就是,那边是充满朝气的清晨,这边是暮气沉沉的晚秋……”金淦说(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