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胳膊三次拧大腿 > (三),“三大行业”该不该退出市场

(三),“三大行业”该不该退出市场

写下这个题目,笔者想到了改革与守旧的关系,也想到了收与放的辩证法,毋庸置疑,政策走极端或者搞成一刀切的危害!说到开放,国门就大敞四开?需要的不需要的都可以放进来?有害的无害的都照收不误?说到改革,就是无限制地将任何产业都搞成私有化?或认为私有化就是改革的代名词?检验改革开放好不好的标志是什么,评判政策好坏的分水岭是什么,记得一位中央首长说得好,他说:政策好不好,就看百姓是哭还是笑。非常形象也非常到位。可以说入木三分!什么样的政策需要改革,哪些领域应该开放,这些无疑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同样要看百姓高兴不高兴,欢迎不欢迎。对国家对民族有利还是有害。总之,任何事物都要有度,过度了就容易走向反面,改革开放也一样,超越了这个度,走向了极端,就容易走向相反的方向。就会事与愿违了。

困扰国计民生的“三大行业”应该退出市场。那就是:医疗,教育,还有房地产。这是民生的基本需求,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应该得到相应的保障。换句话说,这三个行业绝不能成为赚钱的行业。不应该成为掏空百姓腰包的工具!这三个行业进入市场了,商业化了利益化了,国有资源成为某些人的赚钱工具,这本身就不公平。所以,政府必须把“三个行业”死死地控制起来,福利化地管理起来,并且要管好管到位!这三大行业只能尽心尽力地为国民服务。为国民的福祉谋利益,使其成为全体国民理所当然的福利事业。

如果有人问我,时下最犯怵最头痛的事是啥?我会不暇思索地回答:上医院。就是生病了到哪里看病。那里的人真是太多了,比赶大集购物的人还要多;在医院看病花出的钱实在太多了。多得简直不敢想象。无论大病小病,只要进了医院,都要毫无例外地例行检查化验,几个项目下来,几百块钱就没了。每当囊中羞涩的时候,每当病得难受不知所措的时候,我就会天真地冒出一个企盼,期盼我们的医院也和那些进步国家一样,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期盼医院不要成为某些人的赚钱工具。医院要把看病作为全民的社会福利,而不仅仅是老干部们的专利,不仅仅是吃皇粮者的专利。在社会福利面前,也要人人平等。如今有个时髦词汇叫“与国际接轨”,“免费医疗”这个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啥时有个时间表,与国际尽快接上轨呢!这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因为看不起病,贫困交加的有多少,倾家荡产的有多少!免费医疗是每个国民的刚需,靠喊漂亮的口号不行,靠编造豪言壮语更不行。

看病贵,贵在哪里?有人说药费太高太贵。老朽以为非也。药费固然贵,但在看病的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太小了。看病贵的主要支出,其实是在检查费和治疗费上。这两项费用加起来,才是看病贵的真正元凶。前几年,笔者到唐山某男科医院治疗前列腺炎,他们所谓的”排毒“设备,60分钟竟然收费1500元!问:怎么这样贵?答曰:这是物价局批准的。老朽终于明白了。还有一次,到天津做痔疮手术,紫外线灯光烤创伤部位50分钟,收费400元,问:怎么这么贵?答:这是物价局审批的,我们照章收费。老朽又明白了。看病贵的源头在哪里,岂不很明白了吗!检查

费是谁定的,物价局!治疗费是谁核准的,也是物价局!看过一位科主任的苦恼,他们竟然也有苦难言。医院进了大型设备,一花就是数十万上百万,这些开销就要分摊到各科室,必须限期收回投资。因为财政拨款不给医院了,他们只有从患者身上找,让病人为医院的设备买单。这位科主任说,我们该怎么办?大家都说医院黑医生黑,“当医生的有几个发大财的,有多少百万富翁”?看看,医生主任们还牢骚满腹呢!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的教育事业发展了还是倒退了,进步了还是落后了?这是个大题目,无法简单地说清楚。更不可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社会在进步,各行各业都在发展,这是历史的必然。但是有一点却可以肯定,那就是我国的教育事业,距离人民大众的要求,距离发达国家的水平,应该说还有很大距离。笔者以为,起码在两大问题上还要改革,那就是,教育不能成为赚钱的产业,第二,教育应该让孩子们在德智体方面齐头并进,不能让他们成为死读书,读死书的玩偶。不能让他们只知道拼分数,只知道考重点,只知道找个好工作。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会是怎样的呢?在“德智体”三者的关系上,必须把“德”放在首位。这是重中之重,是根本的根本。不明白怎样做人,怎样做个好人,怎样做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分数再高,学习再好,能力再强,也不一定会用到正确的地方去。

再有,就是高学费问题,这既不符合人民的意愿,也不符合社会福利的初衷。尤其是那些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们,因为学费太高,上不起学的时有耳闻。坊间就有这样的传言,教育改革把“二老逼疯”,这话听起来有些刺耳,也显得夸张,但是,从初中三年到大学三年,哪个学生不需要十几万元!这些钱对有钱人的确不算什么,但是,对那些农民工家庭,对那些靠工薪过日子的家庭,尤其是对那些极度贫困,靠土里刨食的农民家庭来说,可是天文数字。这些人真的会发疯的!教育改革就是要恢复教育的本性,恢复她属于社会福利的属性。教育不能产业化,教育行业不能成为赚钱的工具。国家的教育资源是全社会的,是全民的福利,也不能成为少数人谋利益的工具。

最后,再说说房地产行业。改革开放以前,并没有开发商这个称谓。当时,建筑业就叫某某建筑公司”。某县第一建筑公司,第二建筑公司等。他们主要的业务,就是给机关团体,或者是企事业单位盖房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带料加工。不存在商品房之说。建筑公司大多也是全民单位。所谓的开发商,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随着开发区的发展或建设,涌现出的专门以建房,卖房为职业的特殊行业。因为开发商与开发区的特殊姻缘,也就与政府的土地公司结下了不解之缘。双方坐到了一条板凳上,互利双赢皆大欢喜。

如果说开发商与政府的关系是勾肩搭背,一点都不为过。所以说,房地产行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腐败的一大肿瘤。必须将它彻底割除!让房地产业退出市场,房地产也应成为公民的一项福利,逐步地按需分配,不能作为赚钱的产业。因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随意买卖的,更不是用来炒作赚钱的。政府必须把好这一关。房地产业退出了市场,

按照公民的需要分配或购买,官商勾结现象就会大大地减弱,炒房一族就会失去市场了。真正刚需的买不起房的人就会拍手称快,贫富悬殊的差距就会得到缓解。

当前,最大的浪费在哪里?是餐桌上的腐败?不是的;是政府的三公消费?也不尽然。三公消费固然数目惊人 ,需要下狠心治理,但这些浪费必定有数字存在,或有概数可以参考。而房地产业造成的浪费,那才是惊天的,那才是无法用数字表述。房地产造成的浪费不仅仅是金钱的,更有那些宝贵的土地资源,还有就是人力物力的浪费。看一看,那些数不胜数的空置房,看一看那些鬼城,就知道浪费的概念了。房地产造成的浪费,是无法用数字估量的浪费!

二十多年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都在搞房地产开发,到处都在搞新农村建设。到处都建高楼大厦。到处都在铺路架桥。社会真的需要这么多住房吗?一线城市轰轰烈烈,二线城市如火如荼,就是乡镇乃至乡村也在紧追不舍。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利益的驱使,因为政绩的诱惑。这么多楼房占用多少耕地?消耗多少人力物力,浪费了多少宝贵资源?这些数字社会需要,百姓需要,政府更需要搞清楚。房地产造就的政绩与这些资源浪费相比,是怎样的关系?孰重孰轻不难权衡。房地产造成的资源浪费,人力浪费,还有因此带来的腐败,带来的两极分化,不都是显而易见,有目共睹的吗!

“空置率”难道不是浪费?第一大“商品”没能产生社会价值,没有起码的使用价值,没给大多数民众带来利益。这样的开发意义何在,这样的政绩意义何在?相反,它却成为官商勾结的堡垒,成为滋生腐败分子的温床。成为拉大贫富差距的载体!而刚需一族却只能望房兴叹,或只能甘当房奴。统计局不单要统计出空置率,还要知道刚需的有多少,买不起房的有多少,百般无奈甘当房奴的有多少?这些数字都很有价值。从中可以看到贫富差距,看到有钱人投资一族的数量。看到政府在利益面前的积极性。在诱惑面前如何采取舍与得。

“三大行业”为什么要退出市场?道理很简单,因为她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民众生存的基本需要。所以,不能把它当成赚钱行业,百姓也不能成为唐憎肉。其次,无论是教育,无论是医疗,还是房地产,占有的都是社会资源,都是全民所有的社会财富,资源必须为全民所有,为全民服务,而不能成为少数人或个别人的财富,那样不公平,还会滋生腐败现象。

“三大行业”怎样才能退出市场呢?这个题目很大,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明白搞清楚的小事。她需要制定非常全面细化的政策,方针或路线。但是,有三个要点必须明白,第一,三大行业主要管理者或行政人员,按照公务员的薪酬或福利水平待遇。同样吃皇粮。不存在多劳多得问题;第二,保证在三大领域内,国有或全民经济的主渠道,即政府的领导与控制地位;第三,取消自给自足,或多收多得,及时足额地划拨财政经费;第三,”三大行业”的民营或外企要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控制,加强监督查处力度,避免恶性竞争。对漫天要价的,随意加价的,违法违规的企业,严厉处罚,直至将其驱除市场。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