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六美佳缘 > 第三十五章 农家书屋

第三十五章 农家书屋

晚上俩人一数共有伍百多本书,还有一些杂志,同时夏小伟家中也搬出了六十多本,王美家中也拿出了二十多本。吃过晚饭后俩人就一起打捆,夏小伟父母也来帮忙。

第三天,夏小伟去借了一辆三轮车,他踏着三轮车,王美及母亲跟在后面走街穿巷去收旧书及旧电脑。王美母亲喊:收旧书旧电脑!收旧书旧电脑!

王美及夏小伟也就跟着喊。喊声惊动了人,大家都来看热闹。王美母亲解释:这一对年轻人想收旧书及旧电脑运到乡下去免费办农家书屋及网吧,可他们脸皮薄,喊不出口,我只得帮他们来吆喝。小伙子大姑娘成双结对收旧书及旧电脑立即吸引了人,人越聚越多,一般收旧书旧杂志都是按斤收。王美却是按本收,一块到伍元,看书定价,大家一看很合算,特别是得知收到农村去办农家书屋的,也都乐意卖给他们,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很受感动,搬出了自己收藏的一些古书旧书,有些是刚买不久已看过的书也卖给了他们。有一个爱读书的退休工人也被他们感动,竟把自己五十年来所积聚的二百多本书全部搬了出来,并且分文不收。王美及夏小伟深受感动,连连道谢。

中午,三人有滋有味吃了自带的开水及干粮,坐了十多分钟后继续收书。母亲帮着喊了半天,午后王美及夏小伟也就单独喊起来,声音由低变中,由中变响到了傍晚脸皮也厚了,也能随口而喊。母亲听到他俩的吆喝声慈祥地笑了。

旗开得胜,第一天就收到了许多书,还收到了一台旧的台式电脑。傍晚拿回家,吃过晚饭后,俩人就把封面已坏的修补好,并打成捆。夏小伟父母照例也来帮忙。

六天后就收到了二仟多本书,及几百本杂志,还有十台旧电脑。接下来的大事就是修电脑,夏小伟会修电脑,王美说:还得买配件啊。夏小伟说:配件是很贵的,不必去买。王美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配件你如何修啊?夏小伟一笑说:每台电脑坏的地方都不同,拆掉二台旧的不就是有配件了吗?王美一想,确实行,她想了想又说:你修电脑我做啥呢?夏小伟说:你也应该学修电脑,要是电脑在乡下坏了,我总不能赶几千里路来修吧。王美一想也对,于是一个修,边修边辅导,一个边当帮手边学习,二人配合默契,忙得不亦乐乎。三天后,电脑就全修好了。可十台电脑也只剩了七台,有台机电脑,还有笔记本,还有老式电脑共三种。

书加上电脑,成了沉重的负担,夏小伟说:我帮你一起送回家去吧。王美咯噔一震,内心欢喜,可一想,一起回去她扎根农村的事都得穿崩,她暂时还不想让他知道,忙托词:农村挺苦的,路是土路,坎坷不平,你们生长在城市的人无法忍受,蚊子及蒙飞子扑脸,能咬得人满身是肿块,你去后一天也忍受不了。书及电脑都可以在火车上托运,到了县城,村上会派农用车来运,因此也并不难。夏小伟也就没有坚持。王美去买了几只麻袋,把一捆捆书装进麻袋中,四个笔记本电脑就随身携带,其它电脑就打包。去火车站要经过市中心,可市中心白天禁用三轮车,他们只得租用了一辆小面包,把书及电脑运往火车站,办理了托运。一切完成,王美也就急急赶回家去。

书籍及电脑运到村部后,乡亲们齐围拢来看热闹,村上把二间旧房子重新粉刷过已焕然一新。同时已摆上了书架、书桌。支书介绍:你爷爷听说你要办书屋,说明你决定扎根农村高兴极了,于是捐出了自家的木料,请了木工制造,木工听说是为民办实事也没收工钱。乡村小学听说要办"农家书屋"也捐出旧书桌,旧凳子,村上请木工修理好,村民还主动捐赠了一批桌椅。王美想了想说,还缺电脑桌。

村长说:我们还不知道电脑桌是啥样,因而也没有准备。王美说:其实电脑桌很简单。一个木工说:我在城市见到过电脑桌,我来做。乡亲们说:我们捐献木板。

一应俱全,王美喜不自胜,她连夜把书分类编号,贴上标签,还到镇上印了一批借书证。那时乡村还没有通宽带,她就赶到镇上去交涉,村上出资,移动公司很快接通了宽带,书屋不大,也不气派,但里面很安静,无不向人们诉说着村的新气象。书架在三面靠壁,贴着分类标签,有“文学类”、“历史类”、“农业技术类”、“杂志类”等等,每一栏都被高矮不等的书本塞得满满的。四周的墙壁上,还贴着读书标语:“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等。在书屋的正中,宽大的桌椅,为书屋增添暖意。每每置身其间,王美都感觉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心中总有一种莫名的温馨。

三天后农家书屋及农家网吧在爆竹鞭炮声中开业了,镇上文化站还送来了五百本新书来祝贺。

根据农村的特点,开放时间定在晚上七点到十点,冬天则是晚上六点到十点,雨天全天开放,喜欢看书看杂志的就用借书卡免费借书,带回去看,读报者就坐下来读。农村人是没有时间在电脑上玩游戏的,王美也是不允许玩游戏的,电脑主要是用于亲属与外出打工人员视频聊天,及搜索致富信息,致富经验,还有各种科技知识,观看新闻及电影与电视剧,还有打字,农村人大多不会打字,王美特意买了五块手写板,因此农村人也都能用电脑。

农家书屋逐渐成为我村村民生活、学习的场所,他们来这里交流各种技术,他们来这里寻找问题的答案,他们来这里寻求各种帮助,他们来这里寻找生活的快乐。农家书屋,村民的书屋,也是村民的《家》。王美又为村民办了一件大好事,乡亲们都竖起大拇指夸她。

王美实在太忙了,后来村上一位初中毕业的姑娘,主动替她义务管起了书屋及网吧。(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