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古镇赊店 > 第六章统一星秤

第六章统一星秤

第六章统一星秤更新时间:01-6-10:08:45

党总会首之侄子党振昌与镇南杜家小姐要成亲。党总会首派管家党兴到杜家去下聘礼并送好,约定三月初六迎娶。两家各自准备迎亲嫁女。党兴派党才党宝置办婚宴所需。党才一早来到美新行。美新行是周家开办的专卖糖果点心茶叶的商行。在万成街南头坐南朝北三间门面,前为店面,后边两进院,前院为作坊后院是住处。伙计们分别住厢房,美新行是个较大的商行,与党家说来是同乡,在赊店住的也较近两家交情很好。美新行已经历三代,周老掌柜刚死二年,现由他二儿子周瞎子经营。周瞎子今日刚抽完大烟回来,正在店里喝茶,一见党才来忙笑脸相迎:

“兄弟早啊!今天咋有空到敝店来!”

党才说:

“我家二公子欲娶亲,喜帖一会儿就到,管家派我来置办酒宴之所需。这是货品单请贵行帮忙!”

王达周瞎子接过货单稍一浏览说:

“有有!兄弟稍等!我马上还要到府上去贺喜呢!”

随即对伙计小刘说:

“小刘,快给党爷办货。”

并使了一眼色。那一杆秤給称,小刘接过货单,一会儿点心糖果瓜子都称好包好。党才问:

“多少银子?”

周瞎子说:

“要什么银子!都是老乡我还要去送贺礼呢!”

党才说:

“那可不行,贺礼是贺礼,货银是货银!”

小刘说:

“东家!自家人就留下三两银子吧!”

党才留下银子,小刘一直送到党府。

三天后党府摆喜宴,橱子拼装点心盘每盘一斤,橱子是细心人,拿秤称,称了一盘又一盘,一共装了四十盘,看看袋子里点心已不多了。橱子又称了二盘,袋子里已没有点心了。就问党才:

“党才,你是怎么整的?你没有称够?怎么四十二盘就装完了?

党才说:

“我让按货单上称五十斤!”

他们俩又数了数盘子只有四十二盘,整整少了八盘。橱子问:

“你在谁家买的?”

党才说:

“我在老乡万成街周家买的!”橱子说:

“周家新掌柜周瞎子,此人坑蒙拐骗,缺斤少两,是出了名的,你怎么在他家买货!”

党才说:

“不会吧!我们是老邻居!”

橱子说:“周瞎子谁都坑!老邻居也不行!”

当才走到大门口,正好碰到党总会首问:

“干啥去?”

党才气愤愤地说:

“二伯,我去找周瞎子去!”

党总会首问:“咋啦!”

党才说:“我在他那里买糖果五十斤,他整整少给八斤!”

党总会首说:“算啦算啦!周老二缺斤少两我早有耳闻,看在周老掌柜的面子不给他计较。再去称几斤算啦!”

党才说:“不去找他,便宜他了!这事你们会馆得管一管!”

党总会首说:“这事以后再说,算啦算啦!”

二人正说着,有人来说:“总会首!万成街油坊打起来了!”

党总会首说:“你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党才到那里一看,万成街段良新油坊里里外外围了好多人。一个中年农民,正拎着一油罐,在大吵大闹:

“我在这里灌了五斤油,出来一称才四斤六两,整整少了十两,你这是黑店,黑秤,我非把你的油提砸烂不行!”

说着冲上就去抢油提,和店里的伙计打了起来。看热闹的人也齐声喊:

“砸了!砸了!砸了!”

一人说:“我在这里灌了三斤油,整整少了半斤!黑点黑秤!”

另一人说:“我前天在这里罐了四斤油看着也不够!”

众人都往店里冲去,帮着抢夺油提,乘机抢东西乱成一团。店主麻子大声呵斥:“都出去!土匪抢东西啦!”

众人无人理他,只顾抢东西,油提也被甩到街上,连油罐油缸也被踢倒,油撒了一地。掌柜麻子大喊:

“反了反了!我去告你们去,告你们去!”

无人理他,陆陆续续散去。党才回去对党总会首诉说了那里情况,党总会首感叹道:

“万老掌柜在时生意做得多好,这小子把生意做成这样子!真是可惜!可惜!”

一日党总会首和其他几个会首正在商量事,一个外地人来到会馆,问:

“那位是党总会首?”

党总会首站起来说:“你是、、、、、、、有什么事?”

那人扑通一下双膝跪地,口中说:

“会首救我会首救我!”

党总会首连忙上前扶起来说:“先生请起,有话慢慢说!”

屋子里的人都说:“快请起,有话慢慢说!”

那人站起坐下。“怎么回事?慢慢说!”众会首问。

那人哭着说:“我是四川人,来赊店收购粉条粉皮,十天前接复闻结掌柜片仁坊三粉一万斤,乎的顺掌柜五千斤,正要装船运回,家中来信老母病故,让我速回料理丧事,无办法我将货转让给广西商人刘老板,刘老板让我重过秤,一重过秤,粉条少了二千斤,粉皮少了一千斤,刘老板要实货实接。我去找复乎二人,二人均说货银已清,说什么不管。这样一来,我整整亏了八十两银子,我是小本生意,本钱都是借的,这如何是好?请会首救我!”

说着声泪俱下。党总会首说:

“此事紧急,一时恐怕来不及,不如你先回去,这事会馆一定给你个交代。”福建会馆林会首说:“付文杰短斤坑人已不是这一次,总会理应伸张正义为商民做主。”

那人说:“我就拜托各位了!”

说着还要下跪,众人连忙扶着,那人站起缓缓而去。

那人离去后,党总会首说:“赊店在此经商交易的几千家,各行各业需用秤的居多,但秤不统一,有十六两一斤的,有十四两一斤的,还有其他短两的,市场秤不统一,不能公平交易,使歹人独网其利,滋生事端,陷我等于不义。”

山东会馆放会首说:“这是早就应有规矩,片仁油坊被砸还有其他几个店铺闹事都是缺斤短两引起。早几天广进粮行与永兴粮行争执也是由此引起。广进粮行卖给永兴粮行黄豆一万八千斤,到码头后一称只有一万五千六百斤,两家发生争执,甚至要械斗,后来在刘武周帮主的主持下,两家当面重新过秤,原来是两家秤不一样。才和解平息事态。因秤不通一,事情太多了。”

河北会馆会首说:“我辈在此,敬拜关公老爷,以诚信为本不能因秤不通一,使小人扰乱市场害我体面。”

党总会首说:“各位都有此意,咱们分头通知八月二日再次聚会,公议此事如何?”

众人齐说:“中!好!”

八月二日赊店各会馆会首,香火社社长、大商行店铺的掌柜一百多人聚会山陕会馆,公议统一度量衡之事,大家一致同意统一星秤。党总会首各各会首还一致同意,统一星秤之规矩刻立碑文,立于山陕会馆。碑文如下,如同意者,签字一体遵守。党总会首宣读碑文:

同行商贾公议统一星秤规矩潔

赊旗店四方客商集资兴贩之墟。原初码头行户原有数百家,年来人烟稠多开张卖载者二十余家,其间即有改换等秤大小不一独网其利内弊难除。是以,合行商家,会同集头等,齐集关帝庙公议秤足十六两星以天平为则庶乎校准均匀者,公私无私,俱各遵依。同行有和气之雅,宾主无蕀戾之情,公议之后不得暗私星秤之更换之情,犯此者,罚戏三台,如不尊者举秤禀官救治,唯恐日后紊乱规则,同众禀明县主,发批钧谕,永除大害。

大清咸丰五年菊月赊旗店总会馆立

大家纷纷签字同意,并公议于九月十三日立碑庆贺。

最后党总会首说:

“各位都不走,我请大家吃个便饭,到老党家饭店去。”

福建会馆林会首说:

“我与几家会首还有事协商,大家都到普海饭庄去。”

党总会首说:“不去了!都上我家饭店去!”

林会首说:“每次议事,都是你管饭今天轮到我了!都去!”

党总会首无法,只得说:

“中!咱都去!你们先走,四川人的事,我留下办一下!”

林会首领大家到普海饭庄去了。

众人走后,党总会首派人找来片仁粉坊掌柜复闻结德顺粉行掌柜乎的顺。问:

“你们可曾与四川人做生意?中间可有什么纠纷?”

乎的顺说:“伙计过秤时短了几百斤!此时你咋知道?”

“他已对我说了,错了银子退给他,也就算了!”党总会首又问:

“复掌柜可曾做过此笔生意?”

复闻结大声说:“我与他银货两清,不曾少他,他无理取闹!.”

党总会首含笑说:“我辈诚信经商,义中求财,如有错退给他算了!”

复闻结满脸通红的说:“我没错,他一个外乡人你管他作甚么!”

党总会首说:“不管他是哪里人,来到赊店都是客,都应公平交易诚信待人。如果错了,同乎掌柜一样退给他也就算了!”

复闻结恼休成怒:“不退不退!说什么也不退!”

党总会首说:”你再想一想,千万不要为了几两银子坏了名声,以后生意就难做了!”

复闻结站起来走了。

乎掌柜一会儿派人送来了多收的银子。党总会首与几个会首商量怎么办?韩会首说:

“四川人的事我也知道,复闻结死不认账,好办!在他那里帮忙的伙计现在我那里,我已问过了,当时是复闻结让他给少称的,算起来有二千斤,我喊他来作证,不怕他不承认。”

总会又喊来复闻结,他还是死不认账,韩掌柜让伙计作证,伙计说:

“当时是你让少称的,约有二千斤,你还多给我五文钱。四川人怪可怜的退给他算了!”

复闻结大怒:“吃里爬外,我没有,不退!”

党总会首说:“你不认,又不退银子,我们没有办法,只好送官办理!”

党总会首又对韩会首说:“刘太爷正在赊店,你去找他,看怎么办!”

韩掌柜说:“中!我去!”

党总会首来到普海饭庄,林会首把主位让给他,二人谦让了一番,党总会首坐了。说着酒宴开始了,正要喝酒,听到外面乱哄哄的,有人敲锣声,有人跑进来说:“快看呀!外面在游复闻结!看他老实不老实!”

大家一起到外面看,复闻结脖子上挂着牌子,写着“缺斤短两坑蒙拐骗”二行字,头上戴着高帽子写着“奸商”二字,几个镇丁押着在游街。复闻结再没有原来的神气样,头耷拉着一步一瘸的被推着走。

原来韩掌柜找到刘太爷一说,刘太爷一听大怒,命衙役把复闻结摁倒就打。连打三十棍,又让拉着游街。复闻结跪地求饶,被迫银子也退了。

党总会首看后感叹道:

“早知这样,怎么劝都不听,落到这样下场!可恶可悲可怜!”

大家都说:“像他这样,不这样整整他,他不会改!”

林会首说:“不说复闻结了,我们有个事给你商量一下,福建江西浙江安徽几省人在此经营杂货的较多,杂货行没有行规,经营混乱,大家想制定个杂货行行规,不知你是否同意?”

党总会首说:“我早有此意,如大家愿意制定个规矩最好!”

“我们都同意,你就一个行规吧!”大家都说。

党总会首说:“中!我找人写一个行规,大家再议看行不行!”

林会首说:“你快拟!我们等着,不说了,现在喝酒!”

几天后,党总会首杂货行规拟好,知会各家会首社长到山陕会馆相聚,商议杂货行行规之事。大家聚齐后,党总会首说:

“我受大家之托杂货行行规已拟好,让方会首给大家念念,请大家审议,看是否合适?”方回首念道:

公议杂货行规

盖闻通商惠贾,自古训之,岂属开张行店而可无定规也?本镇之有杂货行由来已久似无烦再议咦,第以人心不古,规矩渐没,或翼重资弄巧而成拙。或独占鳖头循私而害公,因是赔累莫支以致倒塌之患者有矣。夫生意之盛衰一视乎行家无诚无规无矩生意之长盛乎?以故行客闻之而胆寒,每每发货他处铺家见之而心寒。各行各铺各店如是之焉其何能堪哉?爱是集我商行公议规矩历别弊端使勿二勿三,斟妁尽善。呜呼夫而可视行见规矩画一主客两便,利人利己不必衰多而益寡,是训戒行自可依行规而经营,则所以惠商贾之道,不诚在是哉,左祥条规以示不配。云:

一卖货不得包用,必要时落三分。违者罚银五十两;

二如有旧换人命者先打出官银五十两。违者不得开行;

三卖货不得论堆,必要逐琮过秤。违者罚银五十两;

四不得合外分伙计。如违者罚银五十两;

五买表彰不得超红马,必须过秤。违者罚银五十两;

六不得沿路会客。如违者罚银五十两;

七落下货本月内不得跌价。违者罚银五十两;

八不得在门口拦路会客任客投主。如违者罚银五十两;

九银期不得过期。入围者按生意多寡出月利;

十不得假冒名姓留客。如违者罚银五十两;

十一结账不得私让分文。如违者罚银五十两;

十二不得在人家店中,引客卖货。如违者罚银五十两;

十三卖货破烂水湿必要时依价公除;

十四不得栈房门口竖立招牌只写木店栈房如违者罚银五十两;

十五平色有公议吗一副足纹银九八七六为则;

十六每年正月十五演戏敬神各家俱要齐备如故违者不许开行;

十七有新开行者必先官银五十两;

十八客在店中吃饭俱要饭钱。

大清咸丰三年菊月阖镇杂货行仝立

方回首念罢,党总会首说:

“我和几个会首在一起,议了这几条,大家看是否可行,如有遗漏请补充提出。”

说罢将碑文传给各位会首审阅。约过半个时辰,请无意见者签字遵守。党总会首说:

“为使行规以兹永远,行规刻立碑文,立于何处合适?”

大家同说:“山陕会馆最大,立在此地最好。”

党总会首说:“既然大家都这样说,两块碑都立在山陕会馆内,就按大家意见办。”

湖北会馆刘武周会首说:“两碑石所用银两,我们湖北会馆愿出。”

两广会馆马会首说:“既如此,立碑之时我们请大家吃饭.”

江西会馆会首说:“你们两家包立碑,今天我请大家吃饭。”

有人要走,河北江西会馆会首急了说:“大家不给面子,今天无论如何请大家吃个便饭!

众人看河北会馆会首急了就说:“中!大家去!”

到了九月十六日赊店众香火社、众会首齐集山陕会馆举行祭拜关公老爷典礼。祭拜前,立碑。立罢碑,众会首香火社社长都到关帝爷神像前行礼祷告:

“请关帝爷监督大家,以行规执行,诚信待客义中求财,若违碑文,神不相佑!”

党总会首礼罢刚坐定,四川客商上前说:

“党总会首这厢有礼了!”

党总会首一看原是四川客商,一身孝服打扮就说:

“你来得正好,两家银子已退,你拿去吧!家中可安排好?”

“已安排好!”四川客商说。

党总会首让人取出八十两银子交给四川客商,说:

“银子你拿去,赊店人做生意,诚信待客义中求财决不许小人作祟,你这次遭麻烦本会首多多致歉!”

四川客商接过银子倒头便拜说:“会首真乃是再生父母,想不到赊店人如此仗义忠诚待人!”

党总会首说:“不必如此,今后若想在此做生意,有什么难处尽管说,会馆能帮就帮!”

四川客商后来逢人就说:“赊店人仗义诚信.”

他也在四川赊店两地做起三粉生意。来赊店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

此故事到处传说,赊店做生意诚信,成为天下美谈,赊店也被人们称为诚信赊店。(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