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忠烈王妃古尔伯乐郭擀哈屯传 > 第四十六章暗中聆听

第四十六章暗中聆听

1

灵州都军府设在灵州城的中央,是灵州监军司的治所。这个衙门占地一百多亩,修的极其华丽。由于灵州最早为西夏的西平王府所在地,后来又为西夏陪都的关系,因此这个都军府所在的位置,实际上是当时西平王府所在地。后来西夏首都迁到兴庆府后,西平王的家人也跟着到了首都,因此,过去的王府就变成了当地驻军最高长官的官邸。过去,天赐的祖父镇夷郡王高逸曾经当过灵州的总督,后来他父亲高梁军也曾再次镇守。同样原因,在大哥阵亡后皇帝遵项考虑到灵州的重要和高家的情况,把近卫军的统领高粱惠派到这里当本地的总督。来到灵州后不久高粱惠就住在了这个王府中。现在王府中除了总督高粱惠外,在这里还羁押着另外的一个人。

西夏皇建二年,齐国忠武王李彦宗之子李遵项废掉安全既立为帝,是为神宗。遵项夺取政权后依旧执行原来安全的投降政策,遭到了以太子德任为首的一些年轻贵族的不满。但是遵项依旧执行过去的政策,并且还在兴、灵诸州春旱,百姓饥荒,饥民肌悪相食之际,逼着太子在过年期间配合蒙古进攻金国的凤翔府,太子历诉在凤翔受到的损失。遭到遵项的斥责。他要德任继续配合蒙古,被德任拒绝。于是遵项剥夺了德任的太子地位。太子出家表示抗议,被遵项羁押到灵州。还好,遵项并没有因为高粱惠是太子的人而不重用他,只是撤掉了他原来兵部侍郎的职位,把他下放到灵州了事。但是确给他了一个任务,让他监视德仁。因此,现在西平王府除了高粱惠的总督府外,就是同时被遵项贬到此地的太子德仁的家。

虽然他们家住在这里,但是根据她对叔叔家里了解的情况看。由于对丢弃了侄女这件事情上的后悔,使叔叔和妻子的关系并不是很好,这几乎是整个灵州人都知道的事情。就是因为丢弃了孩子,两人不管是在心灵还是其他的方面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因此,这些年里他们互相指责对方说因为对方的疏忽造成了这个情况。夫妻的感情也不是太好。他的妻子也因此得了一种什么忧郁的病。这个病对于他既是一种打击,也给妻子的心灵造成了更大的伤害。由于他们之间一直相互指责,所以感情也一直不好。也因为这样他们之间除了已有的孩子外就再也没有了别的孩子。现在他们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夫妻两个就住在这个院子里,到了晚上就更显得孤寂。她看见在这个诺大的院子里,出入的人并不多。整个院子只有几个房间亮着灯光。也就是因为有了灯光,才促使香女来到了这个地方。这是一间正房,包括书房和卧室,家眷住在后面。靠近花园的地方是书房。

当香女来到书房外的花园时,她看见书房的窗子开着,一个人正坐在靠近窗子边的灯下读书。她一眼就认出来了,这就是白天看见的叔叔。她看见叔叔远没有白天她看见的那样健壮。此时他穿着一件中式的套褂,安静地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一本书。只见他时而表情严肃;时而眉头紧邹,显的有无限的忧伤。书房也布置的很简单,没有达官贵人的奢华。她知道在哥哥过世的地方住下,让他那有心思想另外的事情。除非他是没有思想的人。所以自己尽管身为一品大员,兼灵州监军司的总督,但是房舍的布置确实极其的简单。但是在房间的四壁却摆满了书架。

此时,在不太明亮灯光的照耀下,她发现叔叔显得很苍老,和白天穿上了盔甲的样子出入很大。额头上有一点微雏的眉头。她知道这一定是叔叔在很长的时间里因为背负着对家庭和亲人遭受伤害不能报仇的内疚,因看不见亲人和对他们怀念时而感到困惑的而黯然伤感吧!

看着叔叔的样子,不知道怎么了,她的眼泪夺框而出。

她想,本来自己可以说是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庭,从爷爷那一辈子起是西夏西平郡王的驸马算起,到叔叔、父亲、姑姑等一家三代都是西夏的皇亲国戚。而父亲和叔叔更是因为对外屡立战功年纪轻轻地就被系父爵位成为西平郡王和忠王,娶了西夏皇族的女儿,成了西夏的皇亲国戚。这是他们家里的上一代,在他们家的下一代,她有三个姐妹和二个兄弟,他们是和谐的一家。

但是成吉思汗的入侵,不但让西夏国土惨遭涂炭,也让他的家变的支离破碎。

在蒙古第二次对西夏的入侵中,由于蒙古的背信弃义,他的父母亲被迫自杀。临死前,不但杀死了自己几个孩子,自己也为国殉难。她的家庭也由一个欢乐的家庭变的支离破碎。其他的人也因为发生了这件事情后遭受了另外的痛苦。

最让他们难受的是,由于这件事情,他们的家人从此被迫分离,在不同的地方忍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尽管他们爱着对方,而不敢把这个事情告诉亲人。虽然活在世上,但是因为某种原因,却不能够相认。让她的美好的人生变成这样的难堪和落魄。

如果说过去她对蒙古的人的怨恨上还停留在蒙古人对西夏人屠杀时的残暴这样一个阶段的话,而通过这件事情,使他对蒙古的仇恨有了更深刻的感性认识。

就是因为许多年前蒙古军队的一次背信弃义,让成吉思汗在未来成为被西夏一个有心人追逐的目标,成吉思汗说什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若干年前犯下的一个错误,导致在西夏的人中有一双眼睛始终在盯着他,并且锲而不舍,直至追上并且把他杀死。就是在叔叔和父母亲生活的地方看到了亲人,使香女第一次萌生了要致死这个伟大的独裁者的念头。

女人下决心力量是巨大的。在香山的时候,处于对师傅人品的误解,和对这些秘诀不了解的厌恶,在师傅教她这些东西时,她有一种本能的抵触。她有点看不惯师傅的作为,认为那种利用什么下毒或者其他的东西来制人死地的行为不是英雄的作为。对于利用女色来接近敌人,伺机杀死敌人的行为更是看不上。

在他们的本门的武功中有一种功夫是一种很令人难堪的东西,那就是一种和敌人同归于尽的东西。

在山上,师傅在传授这些工夫的时候也给他们讲授了一种可以和敌人同归于今的办法。那种药利用他们本门的一种药材,吃下后就会让人在一段时间全身喷香,对男人有一种很强烈的吸引力。但是只要男人沾上身体后就会在三个时辰里身体反黑,最后身体变的溃烂而死。这是一种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了免受敌人的侮辱而教给他们的致敌人决计,也是一种自杀的方式。

过去,在师傅让她们学习这些东西的时候,她就不由自主地有了某种抵触。认为利用女色来达到攻击敌人的目的为练武的人不齿。

在她看来身为练武的人就是要用剑说话的。不用这些东西,用毒素,什么女色来到达到目的,即便是真正地达到了,在她看来也是下作的。所以她从来没有好好地学。过去,当师傅讲这些的时候她就不想学。最后虽然还是学了,但是在心理上是有抵触的。

她想,如果是用女色来达到目的,那还练什么武术?不如当歌女或者妓女算了。这样还要更直接,不象现在这样,一边干着舞女的事情,却还要把这种行为标榜成为国行侠。好像是人们所说的是既要当婊子,又要里牌坊。使自己活的好累。她更愿意把在山上学习的功夫称做妓女的功夫。

在她看来,这那是学习功夫,简直就是为宫廷训练歌姬。人家训练歌姬还要讲究点文明礼节,而他们在训练中有时是尽露粗野之气。当他们的师傅在有时教他们怎么和男人ing交才可以取得好感时,当他们的师傅在给他们讲述身体的某些功能的特殊作用时,都会让人认为这是一个淫秽下作的地方。

过去,她虽然不愿意学习,但是最后还是掌握了这些方法。但是对他们本门的一种比较特殊的东西,就是以身殉职她始终都没有认真去学。过去,她在对师傅评价中认为,姑姑是因为某种仇恨导致心理发生了变异。才要徒弟学习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才会花费许多的时间给他们讲解女人的身体结构。才会让他们利用身体来打击敌人。

但是今天,在父母亲生活过的地方,在想父母亲的时候她又多少理解了姑姑的苦心。她是鉴于西夏和蒙古的特殊情况,在没有办法对成吉思汗复仇的情况下,为了追求目的而采取的一种不择手段的办法。

正是想通了这个问题,也就理解了姑姑的想法。就是在这种时候她原谅了姑姑。

突然,她觉得姑姑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有这样的仇恨搁在自己身上,作为她也会这样干的,她也会不择手段利用一切办法实现目的。

过去,在她看来,成吉思汗作为反抗压迫者的一个代表,确实对被压迫人民对金朝的斗争中做过贡献。他把过去压迫西夏的辽国和大金国杀的丢盔落甲。既然是伟大的君王,在反抗压迫者的过程中肯定得罪了许多的人,许多人想杀他也是人之常情。在十多年前,姑姑组织的帮会刺杀她就是一个明证。姑姑所以没有刺杀成,还是和成吉思汗周围有许多高手有关,他们要想杀他是难上加难。到现在她才理解了姑姑投身这个据说是邪道的香山派的良苦用心。

她想,身为西夏皇亲的姑姑当时要做出这个决定是多难呀?过去她是一个公主,是贵族,而到了山上后却要跟着一个被江湖上不齿的人学习一种对外人来说是属于邪教的江湖采花大盗才掌握的东西,这对于这个皇族的性格和其他的方面来说不第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考验。

如果没有经历难以想像的苦难,和大彻大悟的思索,她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一个人呢?如果她不是经历过过常人没有经历的苦难,她怎么会抛开皇亲国戚的高贵身份,落脚于这样的一个山上,委身于这样的一个道教的门下呢?她自己已经这样也就不说了,还把侄女也带了进来。这对于一个有着显赫的身份的家族来说,要作出这样的决定是需要下多大的勇气啊?所以她为了家族的声誉才不把情况告诉家人,独立一个人待在山上,这对于她有多难呀!

看来为家族报仇已经成了姑姑一生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可以放弃荣华富贵,为了报仇可以拜到在最邪恶的人的跟前而丝毫不考虑影响。这对于一个人是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呀!

就这样,香女站在叔叔的窗外,流着泪想着。(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