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忠烈王妃古尔伯乐郭擀哈屯传 > 第四十七章回忆伤心

第四十七章回忆伤心

1

就在她遐想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走进了叔叔的书房,对他说:“王爷,夫人说叔叔带着他的同事来拜访老爷你来了。”是一个小丫鬟过来说。

“啊,好啊!”叔叔说着从坐位上站了起来和小丫鬟离开了书房。等叔叔走后,香女一纵身跳进了书房,来到了叔叔刚才坐的地方。

她看见,在叔叔刚才坐的地方的桌子上放着一幅全家人在一起的画像。他们是从祖父到父亲到叔叔姑姑一个家族的画像,大约有一百多人。这是她第一次看见自己的家人,也是第一次知道他们的家的人竟然有这样的多。

就在她正看着的时候,突然她想起了什么。于是急忙把临来姑姑让她带的信放到了桌子上。在这封信里,姑姑详细地叙述了她这些年的情况。再就是他要侄女回灵州干的事情。今天,她终于把这个事情做到了。

就在她想着这些事想再看一下书房的时候,就她听见外面走廊有说话的声音。于是立刻跳出了窗外。藏在了花园的树丛里偷看。不一会,就见叔叔和几个人一起走了进来。叔叔笑着还边走边和几个人说着什么。

“和你们比我是觉得惭愧呀!你们才是西夏的未来呀!尤其这个年轻人叫什么来着......”叔叔问和他同来的哪个人。

“叫赵良栋,是镇乙君王的三儿子.......”

“镇乙君王是我的前辈,和我父亲高逸同朝为官。在第三次蒙古对西夏的入侵中我父亲为了守住甘罗尔城和蒙古进行了一场殊死战斗。在城破后和蒙古进行巷战,最后战死。而你父亲那时候奉命救援。由于蒙古的阻击,待你父亲到甘罗尔城后,蒙古军队已经撤退。这样说来外面两家也算是至交呀!”

“对不起,又让你想起过去的事情了。”赵良栋有点歉疚地说。

“没有啥,没有想到十多年后,外面两家人又见面了,而且我还知道他的儿子还是这样的英勇!好样的!”叔叔走到书房后看着哪个年轻人说。

“不敢当,我只不过是尽自己的能力罢了!”哪个叫赵良栋的人说。

“有这种思想就行。好,关于皇上对这次有功人员的表彰奏章我已经看了。听说这次皇帝是特意选拔你为近卫军统领的呀!”

“你也知道了,”赵良栋说。“知道了,最早当有人提议的时,宦官分奖百般阻扰,亏明令公也说我们军人不行。每次被蒙古打的大败。说这次不是他到蒙古大营,这个事情还不一定能成。他一个宦官到成了这次抗击蒙古的英雄了。哪个亏明令公还有脸说话,忘记他是怎么战败被俘让皇帝蒙羞,最后被迫把桑兰送给敌人的。”

“皇上怎么最后又改变主意了呢?”赵良栋问。

“一是我、御使中丞梁德懿、秘书监苏夤孙的坚持。二是皇帝英明感觉确实需要提拔一些年轻的人充实到军队中才有了这个决定。对于象你,高粱才,阿不果敢这样的人我们今后是有多少,提拔多少。希望你们不要辜负皇上的嘱托!”

“我一定不辜负皇上的期望!”赵良栋说。

“那什么时候到京城报导?”

“我准备到中堂这辞行后一两天后就到京城去。因为我父母住在魁伟城,我想借这次回京的机会回家去看看父母,在到京城去报到。”

“那好,你明天还要赶路,我就不留你了。来......”随着他说话,一个仆人走了过来。“老爷......”

“送一下赵将军......”看着仆人跟着赵良栋出去后,高粱惠才坐到了凳子上,“尽管这次皇上有改革的想法,但是在朝廷里投降的风气还是很浓。好多人还是认为我们只有依附蒙古才能维持现状。所以你到灵州驻防一定要万事小心!”

“是大哥!”高粱才看着大哥说。

“看来大局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我们做臣子的只能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尽量把事情做好,尽人事罢了。看能不能通过勤勉做事来影响君上。经过这件事情后恐怕今后我们又要协助蒙古作战了。这次蒙古所以攻打我们理由就是,一不派质子到和林,二是不协助蒙古作战,没有诚意。”

“这么说,赵良栋、阿不果敢所以被选中就是为了配合这个行动的。”高粱才问。沉默了很久高粱才也没有回答弟弟的问题。

“现在可以说是对我们非常有利的时期。现在有皇帝支持我们,虽然皇帝的某些做法还是不尽如人意。但是不管怎么说,朝内有很多反对我们的人,我们也该体谅皇帝的苦衷。”高粱惠说着坐在刚才的座位上。突然,他象蝎子蛰了似的跳了起来。因为他发现在桌子上放着一封信。于是他拿起信来打开一看,发现是妹妹的手书。他立刻走出了屋子,来到了院子的花园中对外面说:“妹妹,是你吗?”

此时香女虽然躲在花园的树丛中,但是不敢出声。她静静地看着叔叔在夜晚的花园中大喊。可能是喊声惊动了养病的婶子吧,她也在丫鬟的搀扶下来到了花园中。

“怎么回事?”她问。

“是妹妹!她还活着。”高粱惠激动地说。

“妹妹,她还活着,这怎么可能呢?”妻子说。

“你看这是她写的信。我刚才去外面接叔叔他们去了,她进来的。留下了这封信走了!”

“那你说她在信里怎么说的!?”

“她说她在那一年离开了这里后就一直从事他们约定的事情。在一次刺杀中她受伤。多亏了一个道人相救才活了下来。现在出家成了道士。而侄女也跟她在一起。是为了让她记住国仇家恨把她带上山的。她就是要把她培养成一名武士,让她记住我们和蒙古的仇恨。她长大了,现在她把她完璧归赵,要他继承高家的遗志,做保卫西夏的忠良!”

看着妹妹的书信,包括叔叔和婶婶等人眼泪流了下来。

只见婶婶说:“这些年我们为丢了这个孩子流了多少眼泪呀?夫妻几乎反目成仇了,妹妹你也太狠心了,你怎么能这样呢?”说着她放声大哭起来。

叔叔此时虽然也很伤心,但是还有节制。他看着妻子说:“不要哭了,妹妹这些年承受的压力更大!虽然她把孩子抱走不对,但是她说已经把这个孩子培养成人了。这是我们应该高兴的事情呀!”

“对呀!这就好!这可是好消息呀!王爷,请原谅我刚才的失言!”

“没有什么,这下好了。这么些年我背负着沉重的罪孽!我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现在可好,我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现在我的孩子都在为国出力,现在大哥的孩子回来,我高家又多了一个为国尽力的干才。”叔叔撮着手高兴地来回走着说。

“王爷,他姑姑没有说这个孩子,现在什么地方呢?她的生活怎么样?”

“信上没有说。那这封信是......?”叔叔说。

“是大哥的孩子,是一个叫香女的送来的!”

“孩子叫香女吗?,她的原名不是叫高天赐吗?为什么把信送来了自己又不进来了呢?”婶婶感到疑惑。

“你想,妹妹把天赐培养成人是为什么呢?”

“你是说......”婶子怀疑地说。

“对!哎,妹妹呀,你这个人真是太狠心了!你怎么可以这样呢?”婶子说。

“奥,那东西呢?.......”叔叔喊着。

“什么事情?”

“有人刚才来过,还把那张全家图给拿走了!”

“那是不是天赐拿走的呢.....”

“也可能吧!”

“那怎么办?”

“拿就拿去吧!反正不是外人拿的!可能是我刚才进去的时候她到家里来了!”

“既然都来家里了,为什么不进来了呢?要不你找他去吧!”

“既然她不想见我们就证明她有想法。你想她在那种环境里长大,肯定是有个性的,我相信只要我们有信心,一家人是迟早会团聚的!走吧,夫人,我过去对你误会了!你身体不好,外面风大!我们进去吧!今天我们要好好庆祝一下!前一个时期三弟就给我说,他们在蒙古的围城中艰难的度日。那个蒙古将领扎部很凶悍,他们的将领也就是果敢阿部才能和人家打个平手。没有想到在一天夜里,这个蒙古的将领的头却放在了他们的府衙里。显然是有人乘夜色杀了这个蒙古将领。当时这个人留下了一个字条,看那个字条的手书,他就知道是妹妹。但是妹妹就是这样在作完这个事情后就悄悄地走了。当时说这个事情的时候,我还不相信呢?因为在我看来妹妹早已经死了。没有想到妹妹真活着。这真是好消息。问题是她只告诉了我们她活着,但是具体在什么地方在那个山上都没有说。”

“好!不管怎么说,没有死就是好消息。既然在过了这么长的时间后愿意联系我们,就是证明她也愿意让我们知道她了。我想慢慢我们会知道的。”夫人说。

“是的。夫人。”

“王爷,这是一件大事情!我们要好好庆祝一下?”

“好,那我们就先给先祖上一个香吧!等明天我们就到祠堂去把这个事情告诉祖先!这次我要利用这个事情把祠堂好好修整一下!这些年因为心里不痛快就没心思干事情。现在知道家里人都健在。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好!那我们明天就干这个事情。”说着两人径直走进了内宅,先是听见房间里传来欢笑的声音,后来听见在欢笑之后是哭泣的声音,最后在哭泣声音后就是灭灯的声音。但是依旧还能听见唧唧哝哝的声音,接着就没有了声音。一切归于平静。此时花园里只有知了的叫声。看来他们夫妻显然是太高兴了,把和自己在一起的三弟也给忘了。其实在此时他的激动心情一点也不比二哥少。他完全能够理解二哥他们夫妻的感情。他知道这些年二哥夫妻两个在孩子丢了后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孩子丢了二哥的责备使他们夫妻的关系到了崩溃的边缘。在过去二哥认为孩子所以丢了是嫂子不精心造成的。嫂子也觉得在丢孩子的事情上他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因此,自责和委屈使嫂子的身体这些年变的很坏。还好,今天这件事情终于有了澄清的一天。“看来他们家的情况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在黑暗中高粱才看着夜色说。(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