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忠烈王妃古尔伯乐郭擀哈屯传 > 第六十二章疑窦丛生

第六十二章疑窦丛生

1

在扬公子家的货栈里,等惠君把香女和扬公子打发走了后,就来到了里面去见自己的同门师叔童道全。此时童道全的伤口因为得到了包扎,精神和气色上比过去好了许多。此时他从床上坐了起来。看见师侄走了进来对她说:“他们走了吗?”

“他们走了!”

“那我们也走吧!”童道全说。“可是你的伤这样重,怎么走!”惠君说。

“我惦记着其他的弟兄们的情况!想尽快知道他们的下落!另外这里也不是太可靠。”

“这里不太可靠,你怎么说?”惠君问师叔。

“因为这里离蒙古大营不太远,在加上哪个和你侄女在一起的杨公子都不能让人放心。”

“为什么?我听说你和这个人的父亲很熟,这次还是和他的父亲一起到崆峒山来的呀,怎么说对这个人不放心呢?”

“这正是我怀疑的地方!我和河北扬家是世交,他们家的孩子我很多年前见过,我怎么就没有见过这个公子呢?另外,他说他是最近才从河北到这里来找父亲的。那有这个必要吗?我刚把他父亲送走。”

“这么说,这是一个假冒的了!”

“我虽然不知道他这样干是什么意思,但是从他不是杨奖儿子这一点来看,他不是我们的人。因此,才想着尽快地和你离开这里。怕晚了后就会遭到毒手。”

“那照你说,香女不是也有问题吗?”

“那到不至于。也可能他这样做有他的用意!但是我们必须要提防一点。”

“那你不是已经把其他人的联络的地方告诉了扬公子了吗?!”

“我怎么会怎样蠢呢?我告诉他的是个假地方。我们汇合是在另外的一个地方!我是要考察一下这个人看他到底是干什么的。所以就故意在你的跟前说,我们的汇合地点,就是看他的反映。然后判断这个人是个什么人?因为这个人也不是最近才在跟前出现的。我们在灵州的时候,他就去了那里,而我们到了原州后他也来到了原州。为什么会这么巧呢?所以我觉得事情可疑。在灵州的时候我就给杨奖发了飞鸽传书,要他说明儿子的情况。已经一阵子了。我想再过一点时间就会有结果的。但是你也知道办这些事情很费劲。另外偶尔的东西也太多。所以我也就想到了用这个事情检验一下这个人。

“如果他是杨奖的儿子,他就不会到那里;如果他不是,就会利用这个机会消灭这些人。到时我们也好除掉这个奸细!假如他是好人我们也就知道他的身份!”

“还是师叔想的周到!那我们走吧!”于是惠君把童道全扶了起来又让人套了辆车在黑夜中走了。从这个小镇到另外一个地方也就五里路,他们的车里很快就到了哪里。他们看见这个地方没有异常就来到了这个新的接头点。

为了预防万一,又在外边等了一段时间,只等到天快亮的时候也没有见有人来。他们知道他们昨天晚上担心的事情并不会有。

“看来这个人虽然我们还没有搞清楚他的身份,但是可以断定他不是蒙古的奸细。”

“那好,我们到汇合点吧!”于是他们来到了约定的地方。在这里果然看见了昨天晚上袭击蒙古大寨剩余突围的几个人。他们都受了程度不同的伤害,有的很轻,有的很严重。在这次行动中他们共出动了五十多人。现在剩下的不足十人,可以说是损失过半。他们都很沮丧。

看见了童道全后他们那有点悲伤的脸上才有了笑容。

“好了,不要沮丧了?大家打起精神来,让我们迎接下一次战斗!”他对弟子说。

“我们现在怎么办?”惠君问童道全。

“现在我们是没有办法撤出六盘山了,就先到崆峒山养伤。我不相信那些全真教的人会追到山上去。”童道全说。

“那好!”于是他们一行来到了崆峒山。不管怎么说,都是道教的人。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惠灵还在童道全的门下学过艺,因此,在童道全这些人负伤后惠灵答应他们养伤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于是她也同意了童道全的建议。

他们一行来到了崆峒山。

到了山上自然如同他们想的那样,惠灵给童道全一行很好的关怀。因为不管怎么说过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曾经是师徒关系。虽然童道全和全真教决裂,但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因此,惠灵还是热情地招呼他们的到来。另外,不光是童道全是他的师傅这一层,他们还是刺杀蒙古人的受伤者,因此,善良的惠灵热情地把他们接到了山上。就在他们上山不久,就听山下有人报告说:“全真教的马钰求见。”

没有办法。惠灵只好把童道全等人藏了起来。然后来到了前殿见几位师叔。这次到山上为首的不是他们的大哥丘处机,而是老三马钰。看见马钰,惠灵打个吉首对他说:“不知师叔驾到,有失原迎。望其恕罪。”说着就把几个人接到大殿的客厅。

坐下后,马钰对惠灵说:“你也知道我们全真教和蒙古是站在一条统一战线上的。而现在有的人竟然和叛徒在一起,背弃全真教的宗旨。蒙古是我们的解放者,是和我们站在统一条战线上的友军。不象辽和金国对于我们道教是非杀及剿。现在蒙古的势力是越来越大,他和秦始皇一样统一中国是势不可当。可是这些不甘心失败的贵族,不能容许自己失败,妄图用刺杀的手段来阻止蒙古的统一。简直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尤其我们不能理解象惠君这样的人也参加到了到蒙古大营中的事。她是偶然去的,我们不会责怪她的。

但是谁都不要包庇这个蠡贼童道全。这个道教的败类,过去就做了许多对不起道教的事情。现在又和大金国勾结,妄图刺杀大汗,他真是该死!我们知道他来到了山上,但是不管怎么说过去都有同门的情意,这次就免了。但是如果他继续与蒙古为敌,我们就不客气了!”

说着留下了一些东西后就走了。等全真七子的马钰走了后,童道全尽管浑身伤痛,但是还是在禅房里骂了起来。什么我是败类。如果不是你们投降蒙古和大金国为敌我能这样干吗?你给我们一条出路,你等着瞧吧!此时童道全只是骂,因为不管怎么说此时他已经身上有伤,想出去反抗也没有那个精力,也只有在背后骂骂而已!

惠君知道这次童道全遇险后全真七子所以没有前来搜山,一是因为,现在道教和蒙古的关系很好。蒙古人比较信任道教。因此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许搜山。二是全真教的人担心同为道教一门的人也参加爱了刺杀行动会让成吉思汗知道了对他们有看法。因此,就派了几个人上山给于警告,同时也是给他一个机会。

不管怎么说他们和童道全是内部矛盾,他们不能让外人知道这个事情。所以得知情况后就赶到山上来把事情告诉了崆峒山的惠灵,让他传达给其他的人。

对几位师傅的好意,惠灵当然知道。看来不管过去他们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在面临着师兄弟关系时,还是网开一面的。看看这里的一切都布置好了。不管怎么说事情解决了。而现在师兄因为忙他也不会来找她了。所以她也就想着怎么干自己的事情。

现在她最惦记就是侄女。对于让她独立的问题,她有自己的想法。她知道这个孩子的个性,但是同时又对她一时激动把这个孩子放出去感到焦虑。总之,她还是有点象父母那样对她不放心。不管是在过去领着他出走时的看护,还是在其他问题上对他的照顾,实际还是因为不放心她才这样做的。

但是她的心里现在又有了另外的想法,她知道,她的人生最终是要和西夏的历史联系在一起的。他是一个烈士的女儿,她有那样多的血海深仇,他们怎么可以让她做一个乖女儿呢?所以断粮也是必要的。于是她就是活在这种自相矛盾的心理中。尤其这次让她给自己叔叔送信的事情,她也是挺担心的。当时她想的很多。她想,会不会她因为知道了身世而抑制不知激动把自己的事情向叔叔透露了呢?如果是这样她的计划也就中止了。她想,即便是发生了那样的事,她也的承认事实。她已经想好了最后的打算。

临来的时候他们已经约好在一个地方汇合。所以把童道全安排好了后就向哪个地方去。但是等了半天却始终没有见到香女。

她担心她会出问题。因为在他们走之前她已经看出来了,侄女确实对和他同行的扬公子很信任。她还看出来了,她对那个扬公子很有好感。如果说作为道教的惠君在其他的问题上还能够迁就的话,唯独对这个问题她不敢大意。她知道这个事情轻者断送侄女的婚姻,重者有可能断送香女的一生。因此在等了几天感到依旧还是没有人来的时候就隐隐感觉侄女出事了。她知道侄女是挺乖的,说好的事情是肯定会履行的。那么今天她没有来也就是在告诉他,她确实遇到了严重的问题才没有到约定的地方来。

想着,想着,觉得不能再等了。她决定先回去看看侄女是不是回到了香山。

回到香山后,她果然看到了侄女给他留下的便条。看见字条后,惠君也就知道了她的去处。在稍微的合计过后她就想着侄女在边条中所说的那个和杨公子长相一样的蒙古贵族的情况。在她看来这正是个好机会。如果这个人是个坏人,正好可以戳穿这个人的面貌。即便这个人不是坏人就是一个和杨公子长的一样的人,她也去给于确认。这样想来,她才有了要去和林的计划。

那么为什么姑姑要看到了香女的信后就有了要去和林想法了呢?这实际上还是源于自己过去做过的一件事情。

许多年前,因为哥哥及父母全家几十口人被蒙古人所杀的义愤,她组织了刺杀成吉思汗队伍,成了民间的一个刺客。在这些人里面就有他当时的师兄李几乃。由于同门师兄弟的嫉妒,他诬告李几乃的妻子说什么她和自己的死去的丈夫有染。于是她的妻子听说后义愤填膺。此时她刚分娩不久,在满月后来到了京城去找丈夫。遭到了高茯苓的拒绝后,她发誓报仇。结果负气投靠了拙赤台。

在这件事情上过去她一直认为自己并无不妥。但是随着这些年她带着侄女生活,越来越感到当初在这件事情上她是有错的。因为自己对李几耐妻子简单粗暴。导致她最终投向了自己的敌人。而且他的儿子现在成了敌人的成员。先不要说对他们抗拒蒙古不利,这样对待这个孩子也是不公平的。因为这是烈士的儿子,她觉得要听之任之是对烈士灵魂的亵渎。她必须要讲清真相,要让他认族归宗。因为她听说了这个烈士的儿子现在竟然成了蒙古进攻西夏的先锋,四王拙赤台的打手,她感到无比悲愤。

她想,既然是这样,就一定要揭露他的身份。她不能让烈士的子女为敌人服务,认贼作父。如果他真是高手,也要动员他为西夏服务,或者让他做一个善良的平民。因为他的父亲就是忠良。处于这样的考虑,所以就有了要去找这个人的根的愿望。

她知道现在找到他,说什么也没有用。唯一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找到他的母亲。这样的话,一切问题就解决了。但是这是二十年前的事情,这么些年过去了,那些对这些事情了解的人到底还在不在?另外,找到后他们会不会认这个事情呢?也是她考虑的问题。但是现在也就顾不得许多了,她觉得先动起来再说。而这次香女的和林之行为她提供了一个到这个地方的借口。

上一次在崆峒山全国武林大会各地盟主被困脱险后,短兵器搏击协会和林分会的坨主哈户曾请求惠君支持他们分舵在和林各阶层的社员参加他们和在和林做苦工的战俘举行起义。被她找理由拒绝了。因为失败多次,她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但是香女的到和林,使她觉得这些事情可以一起来干。

她想,只要能找到的话,不要说有误解就是给她造成伤害也没有什么。因为现在成吉思汗野心必露,他已经按照既定方针开始了吞并西夏的计划。如果没有象这个孩子还有自己侄女这样的人誓死抵抗,西夏是会很快灭亡的。现在她已顾不得自己了,因为她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她是担心,如果他不能杀死成吉思汗,那么他把西夏灭了后将有更多的人家破人亡。而那样的话,他的哥哥等全家人将面临着家破人亡没有国家的命运。她想这一辈子她已经这样。她要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家中其他人的身上。处于这样的着眼点,她觉得必须加快这个工作。当然,她也考虑到这个事情的难度。

她想,自己这一生不就是为了这个活着的吗?她所以由一个皇家的公主变成了一个常年在道观中的道姑,由一个千斤小姐变成了一个有着很坏的名声的恶道门的道长,她这样做是为什么呢?还不就是为了替自己的大哥一家报仇吗?她觉得就是在困难她也要做。在临走的时候她给自己这次行动定调子的时候这样想的。(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