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忠烈王妃古尔伯乐郭擀哈屯传 > 第六十三章抚今追昔

第六十三章抚今追昔

1

今天这里很晴朗。十一月的天,在西北的这个位于六盘山的幽深山谷中,不管是气候还是环境都显示出和其他的地方不一样的特色来。由于属于季风交替的气候带,在冬季六盘山挡住了从西北到这里的寒冷气流,再加上东南暖流的深入都使这里气温比起其他的地方的温度要高许多。这里在没有太阳时竟然象南方那样变的阴冷潮湿,而太阳出来后气温也比别的地方高许多度。也正是这个原因,这里成了西北有名的避寒圣地。尤其在这个时候正是本地最著名的一种树种枫树成熟的季节,因此,放眼望去,给人的感觉是这里到处处在一片火红的世界里。在寒冷的冬季给人振奋的感觉。这个时候的景色最好,也是狩猎的最好季节。所以今年成吉思汗没有回他的家乡,恐怕也就是这个原因。毕竟他们所在的蒙古冬天的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

天气恶劣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最让他糟心的还是那些敌对国和武林中个别人对他的刺杀行动。自从得知他来到六盘山后,刺杀的事情就没有断过。虽然他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怯雪军”护卫,他们都是一流的,那些武林也不要想从中得到什么。并且他还把身边的人派出去打入敌人内部得到消息给于防备。但是不管怎么说,时常让人惦记着,并且经常遇到厮杀的场面,使即便是见惯了血腥场面的他也感到乏味。

本来他到六盘山是因为战士疲累,想让士兵换个环境休息。为来年的开战做准备。没有想到竟然没有达到目的。因此,自到这里后他的心里并不是愉快的。这就让周围的人感到很担心。毕竟他是快六十岁的人了,年纪这么大了,连想休息一下都不成。而且这里是一个山凹,也没有办法设防。虽然使了很大的劲,但这里山高林迷,而且那些刺客采取打了就走,走了再来的策略,使这些防守的士兵感到很疲累。

虽然有这些不好东西烦扰,但是这段时间可以说是他这么多年来少有的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因为从中亚到中原后最近发生的几件事情让他感到很高兴。

第一件就是在西征中他的许多士兵得了干涸病,这种病严重地影响了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如果不是这个病,他还想把战争继续下去。就是因为这个病导致他们进程受到了影响。多亏了全真教道长丘处机的指导,才让部队转危为安。但这是一种慢性病,需要慢慢调养。在回到了中原后许多士兵依旧受这个病的困扰。多亏了回回商人的帮助,战士的病才得到治愈,这让他感到从未有过的快乐。

第二件事情也是在他的心中考虑了很久但是一直没有下定决心的事情,那就是立嗣的问题。过去,按他的心愿是想立脱雷的。但是碍于幼子养老的习惯。在很小拖累就成了他身边的重要大员。而此时他的大哥不管是术赤,还是窝阔台以及察和台基本上都成了控制一方的大员。但是在和他们的相处中他感到真正能代表自己意志的却是小儿子拖累。但是窝阔台是蒙古法定的接班人,已经在大呼啦台备过案。但他就是在爱这个小的,也不能超越这个规矩。对于窝阔台他虽然也挑不出他有什么不好。但是对于他的儿子却表现出了明显的不满意。在一个时期虽然他也竭力栽培他们,但是最后还是放弃了,他就是不能接受这个孙子。

另外,对于拖累的喜爱也从他平时的关怀中表现了出来。在他看来如果让窝阔台的儿子继承大汗,他打下的这个蒙古汗国是迟早要灭亡的。过去他还抱着到时候再说的想法静等事态发展。但是现在他觉得他要干预这个事情。可是怎么才能让未来按照他的设想来发展呢?那唯独就是接班人了。在他看来窝阔台可以当大汗,但是他的儿子是绝对不能当的。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向下棋一样的把它摆成这样的棋局。怎么才能让窝阔台当完了不传给儿子贵由而传给拖累的儿子蒙哥或者忽必烈呢?为了这个也是让这个老人是绞尽脑汁。这样不行那样。就是这样。

他已经看出来了,由于窝阔台是阵前的大将,长期带兵打仗。因此他手里有兵权。他当大汗他有兵权是应该的,但是下一任大汗没有兵权则是不行的。由于对孙子蒙哥和忽必烈喜爱,很早的时候他就开始注意培养这个孙子了。现在他已经是自己手下的一员大将了。但是除了窝阔台,忽必烈是阵前的大将外,他的弟弟拙赤台和阔列检也是带兵的大将。而且拙赤台还和窝阔台关系极好。如果自己有一天殡天,当他要倒向了窝阔台时,他的这个想法就不可能实现。于是在这次进入西夏后,他就产生了让他的四弟解除兵权的想法。还算拙赤台识趣,听话听音,明白了大哥的心思,主动在大哥的妻子沙歇娇过世后去料理她的后事,才使他过去一度为了想让他放弃兵权甚至要杀了他的想法改变。就是因为一切事情都办的顺利,所以他的心情有了明显的改善。

看到最近义父的心情忧郁,前几天来到六盘山的木华黎就开始考虑看能不能说服义父离开这里。他也考虑过,义父的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到了冬天也就是他们那里环境最糟糕的时候。每年这个时候就是蒙古高原最艰苦的时候。这个时候从西伯利亚来的寒流使这一地区滴水成冰。冬天到那个地方确实是受罪。这个地方是好些,但是这里极难防守。怎么办?在考虑了好长时间后,他觉得唯一可以去的就是介于这两个地方之间的辽国的国都幽州。由于金国的撤离,金国的大都被木华黎占领。现在大金国皇帝和辽国皇帝住的地方成了木华黎的行宫。虽然他到六盘山是给大汗汇报工作的。但是同时也有请大汗到大都去住的想法。但是他是臣子,在成吉思汗已经决策的情况下,贸然提出他觉得不合适。况且论环境的话,这里确实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地方。对于一个战争疲惫的人来说到这里修养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但是看到这里每天发生的刺杀就使的木华黎对义父的健康担心起来。于是他在亲自布置对那些武林的清剿后,看见今天天气好,就把义父请到了这里来。他想通过陪他打猎,看能不能使义父改变主意。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这一幕。

今天成吉思汗穿着他生平爱穿的服装,带着宝剑。骑着高头大马,在六盘山的高低不平的丘陵上奔跑着。由于是初冬,山上的枫树经过寒霜的沐浴色彩变的红彤彤的。远远看去,就象是着了一团火。此时太阳初升,红红地象一个大橘子一样地挂在东方,离他们很近,使人们感到伸手就可以把她抓到。在她的沐浴下,这里的风光是那样好让成吉思汗感到惬意。

这些日子也可以说让成吉思汗感到比较满意的。这是他自从出道后最感到惬意的时候,同时也是也是最高兴的时候。他们一行不知不觉来到了山颠上。这里是陇山的最高峰。在山脚下南边就是大金国的凤翔府,而他的背后就是西夏的国土。

从这里看下去,他看见这里的地是一片红色,他们沐浴在金色的世界里。眼下的景色使成吉思汗感到很开心。

看着这样的美景,成吉思汗感到他的生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也是的,从他现在取得的成绩看,他联想到自己的过去。感觉自己这一步步走来真是不容易。

他记得,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因为父亲去世,被是同族的泰赤亦无剔人给赶了出去。他们家不但失去了男人,还失去了赖以依靠的部落,使他们的生活陷入到非常尴尬的状况中。

许多时候他们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证。记得他靠自己的能力吃上了一顿饱饭后是多么的高兴。他觉得如果照着这个路子走,就会走到一个有着许多牛羊,丰衣足食的未来,就会有一个美好的前程。就是在这最初愿望的鼓舞下,他逐渐的由满足了吃饭,到可以吃的到最好的饭,到最后建立了自己的部落。后来也是在最初愿望的鼓舞下,他通过和部落的强手结盟的方式把另外的一个掌握着最大部落的一个人打败,通过和这个部落结盟把那个部落打败的手段,战胜了所有的对手,并且在把那个被他击溃的部落联合后再把和他联合的部落打败。最后再把最大的和他联合的部落打败。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慢慢地实现了蒙古各部落的统一,最后被蒙古各部推举为成吉思汗。而他采取这种策略的初衷竟然出自对当时不能吃饱饭的无奈。而改变这种状况的试验,第一个竟然是在自己家里进行的。

父亲死后,在父亲的大儿子别克贴儿有可能成为家庭的主人,他的母亲有可能成为大哥妻子现状的刺激下,幼小的铁木真义愤填膺。他不能让这种局面出现。但是他独木难支。在这个家,不管是论什么他都不是最优秀的。他的体格没有别克贴儿健壮,他甚至还怕黑和在蒙古草原上到处乱跑的野狗。论蒙古人都会的骑马、射箭、摔跤,他也不如几个弟弟。虽然他有这些不利条件。但是他有常人没有的智慧和坚强的性格。而这种性格在他从他他儿人那里逃出后让他看的更清楚。看到家里的情况后,这个不到十五岁的孩子把他向未来挺进的方案竟然第一次用在了自家人的身上。

当时家庭的现状是在父亲死后,如果他不能成为家庭的第一男子,就可能伦为别人的奴隶。而改变现状的唯一方法就是做这个家庭第一男人。而这样做,他就必须杀死大哥。但是当他分析自己的优势时,感到如果要单打独斗,甚至不是别克贴儿的对手。而且对方也在想着怎样把他除掉。根据他们各自的条件看,每个人都拥有一定的优势。别克贴儿拥有的是在父亲死后法定的家族第一男子的身份;而有了这个地位,就有了对其他家庭成员的支配权。他甚至还可能成为他的父亲。这是他的优势。除了这个之外,他在实力的部分则主要是弟弟别克敦台。但是因为这个人年纪太小,崭时对他不能有比较大的帮助。而他实力方面就比大哥有优势多了。他不但有三个亲弟弟。而且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那就是比自己稍小一点捉吃撒哈儿。这个弟弟是个摔跤手,还是骑马射箭的行家,屡次在“那达慕”上得到头名。因为有实力,在这个家中他成了他们拉拢的对象。

别克贴儿采用的方法就是利用家族第一男子的身份把不多的好东西都给他。而他采取的则是是从亲情上的关怀。最后他战胜了别克贴儿。决战的时候到了,当他最后用刀向别克贴儿胸膛捅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在成功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作者题外话】:这是一个命题作文,源自于历史上流传的成吉思汗被刺杀的四种猜想之一,即成吉思汗被西夏王妃古尔伯乐郭擀哈屯传刺杀的传说。由于一些原因,有关这个人的历史资料很少。但从现存的一些资料看这个在敌人侵略面前奋不顾身,舍身就义的人是一个女英雄无疑。是英雄就要宣传她,要人知道她的英雄事迹。这也是当初看好这个题材的原因。(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