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青琴咏叹 > (十八)

(十八)

又是一阵沉默,她先是反思自己之前对惊异目光的理解难道是一种偏激吗?虽然他说得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是不能彻底推翻她有过的见识。她在反复的思考中终无定论,最后以同样一件事情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因持有的观点不同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解脱了自己,不然她还真以为自己在分析问题的能力方面有缺陷!然后又从他提到的美丽联系到了这几次活动的主持人身上,这个女生不仅具备了常人眼里的美丽,而且有高雅的气质,与葛碧潭比较而言,这个女生多出了几分温柔,这样的女人往往是最抢男人眼的。好奇心驱动着她向李景余问起了关于这个主持人的个人情况。她看得出,这个问题刚一提出,他的第一反应是眼睛为之一亮,而且在随后的叙述中表现得津津乐道。她在思忖,如果自己不是一个女生而是一个男生,在与他结识后,他一定会在较短的时间寻找机会谈起这个女生,甚至可能连机会都不会寻找而突如其来地谈起。她从他的口里得知,这个主持人的姓名叫许竹筠,单凭这名字就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直觉。许竹筠是艺术学院的大三学生,较李景余早一年加入春江诗社,算得上一朵校花。三江大学数万人中美女如云有点夸张,但美女不少是不争的事实,以至以美女众多而闻名全国,所以校花往往不止一个或者几个,而是一个群体,如果有机会把全校的美女集合起来,用花团锦簇形容毫不过分,让观者眼花缭乱一点也不夸张。许竹筠这朵校花有突出的地方——多才多艺,令许多男生倾倒,不少加入春江诗社的男生或者观看活动的男生都是奔着许竹筠的气场来的,春江诗社如果没有了她的存在,人气是会大打折扣的。其中在去年有一次活动时,她因事未能参加,那次活动便逊色了许多。葛碧潭听他讲时暗自猜想,李景余难道不是奔着许竹筠参加诗社的吗?虽然有这样的想象,但她没有冒失问他,不仅因为怕伤到了他的自尊,更在于她不善言此类话题,但她由此得出了一个结论,春江诗社的不少成员,尤其是男生,不仅以参加诗社作为附庸风雅,而且把它当做结交异性的社交场合,这样的诗社能有什么样的作为可想而知!

葛碧潭的这一提问对李景余来说仿佛打开了泄洪的闸门,他在滔滔不绝中有说不完关于许竹筠的话,在讲完了许竹筠的基本情况后,又讲起了一系列发生在许竹筠身上的轶闻趣事,这样的表现不断深入地印证着葛碧潭对他的猜想,但葛碧潭没有因为猜中而高兴,她已无心听取他的喋喋不休而将思路转入一个重大而严肃的问题——兴办一个真正符合自己意愿的文学社团。这一想法一露头她的精神即刻兴奋起来,脸上明显地泛起了红晕,走在身边的李景余以为是他所讲的许竹筠的故事使得她有了这样的反应,因此更激发了他的热情,在素材用尽之后仍然在搜肠刮肚般地翻腾着记忆的库存,哪里知道她正在酝酿着一个宏大的设想,当他为找不到继续讲下去的素材而略显难堪时,她却趁他停下来的时机说出了自己的这一大胆设想,对他来说,这是一个万万想不到的问题,有春江诗社这样的文学社团组织的文学活动就能满足文学爱好者的需求,何必再另起炉灶,办起来有不少需要审批的手续,虽然繁琐劳心劳力,但者都在其次,关键的是办起来后没有人加入才尴尬,春江诗社作诗朗诵虽有自娱自乐的嫌疑,而不能以办文学社团自娱自乐,这样的动作似乎大了点,如果真是这样的结果,那还不成了三江大学校史上的一个笑话。他虽没有将自己这一系列畏难的想法说出来,但脸上的表情却清晰地书写着畏难这两个字。她看出了他的这一心思,所以没有征求他的意见,而是询问了申办文学社团一些相关的事宜。他虽算得是春江诗社的老成员,但并未经历兴办的起始,而且对这一诗社的历史了解也少之又少。她得到他一问三不知的回答后,进一步证明了对他加入春江诗社是追捧许竹筠的猜想。这使她想到,不少人爱好文学,但没有明确的文学宗旨,仅仅只是停留在一种兴趣的层面,李景余虽然略具创作现代诗的能力,但没有遵循的文学主张,只是随波逐流的盲从之辈,至于说他是许竹筠的粉丝只是葛碧潭暗自开玩笑的一个噱头,文学信仰的缺失才是她对他严肃的定位。

人与人的差距就在于有无思想的区别上,这正是哲学命题的深刻所在。面对创办文学社团这一同样的事情,二人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葛碧潭不仅有创意,更有勇气付诸实施;李景余不但从未萌生这样的想法,听说后竟然表现得如闻神话。

即使是神话,对葛碧潭来说也是一个美丽的神话,她心里揣着这一神话般的愿望,面带喜色地回到了宿舍。(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