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青琴咏叹 > (十九)

(十九)

这次校报上关于传统文化的专题讨论,不仅给了葛碧潭一次施展才华的良机,写出了优秀的文章,与她同样抓住机会的也另有人在,给读者呈献了不少高水平的文章,这里不能一一列举,但有一篇文章受到了老师的青睐,与葛碧潭的文章一起推荐给了学生。

从“龙”文化感悟中国人的信仰

年前年后打开电视,铺天盖地都在演绎一个虚无缥缈的龙。

龙究竟是什么,虽有形状的描绘,但谁都知道那是理想化的杜撰。地球上灭绝的恐龙形象与之相去甚远,龙的雏形是否是画蛇添足将错就错中演变成后来具有强大神秘色彩的灵符,谁还敢质疑有无、真假、错对,只有顶礼膜拜,相延两千余年,成为了汉民族信仰的一种图腾,然而这是没有真实形状的动物。纵观外域民族供奉的图腾基本都是具有真实形体的动物。难道这是一种偶然,一定有其渊源,尤其是文化现象更具这样的特质,中国人最早的文化萌芽可以溯至传说中的伏羲卦象,虽是自然现象的一种认知,但具有强烈的神秘性,传播的过程中神化了,于是从具象中逐渐抽象,“神”成为强大无比的精神偶像被华夏民族共识供奉。

殷商占卜将神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权威,神的地位牢牢树立,成为了民族最基本的信仰,然而神究竟是什么?是人们意念中的精神虚幻。

这也正是华夏民族信仰的特点,不同于佛教有释迦牟尼,基督、天主有耶稣,他们都是曾经的历史人物,传播了自己的学说,或自身的行动感动了世人成为了偶像,自传扬至今毫无动摇,成了民族精神的基因。然而神的虚幻造成了人们的杜撰,封建统治君主束缚百姓的需要,大力造神,历史上一些觉醒的人便对神产生过怀疑,南朝范缜的《无神论》是信仰的一次颠覆,信仰的动摇逐渐演变成信仰的危机。

没有信仰的民族,是缺少凝聚力的!

上述文章能有何益,“文以载道”,道合道者,必受智者推崇,大不必在乎庸人的弃置!

人生的际遇既有天赐的良机,更需要自己的争取。天上掉馅饼不可能发生,但将人生理想的路途堵死也是不可能的,常言的除了死方都是活方,这句浅显的语句却提示了深刻的道理,关键的一点取决于努力与否。葛碧潭的努力在这次传统文化讨论活动中得以兑现——在三江大学成了小有名气的人物,比起众多的校花一点也不逊色,她不是以出众的容貌赚取了别人的眼球,而是以才情打动了人心。她的出名也引起了李景余的激动,对她陡然多出了几份热情,然而,他的这点热情来得也太晚了。就是葛碧潭的文章被老师推荐的当日课堂上就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等到再次来听讲座时,她习惯了的座位旁有了一名儒雅的男生,而且用他的书包占据了她已往的座位,等她走近时他很有礼貌地拿走了书包,分明是在守侯她的到来,落座之前她出于礼节性地回视了他一眼,不看不要紧,就这一眼,令她的心怦怦直跳。因为就在她看他的一刻,四目相遇,按照平常的习俗,不熟悉的同学间对视后会很迅速地移开目光,可是他的对视却持续了一下,如果不是有别的同学在场则会持久地对视下去,双方出于公众场合的顾忌,在不情愿中移开了目光,但两人心中都明白对方在想什么——爱慕!男生肯定是被她的才情倾倒,才有了这样大胆而直截了当的举动。葛碧潭也不是一个盲从的人,之前听讲座时与这里所有的同学都照过面,但她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也没有太多的注意别人,这个男生在她的印象当中也没有清晰的记忆,不过就在对视的那一刻,她有了一种特殊的感觉,在这二百多人甚至数百人中,唯有这张面孔是她熟悉的,因为在短暂的对视中,她对这个男生的直觉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对其他男生未曾有过的印象。这是她的外在感觉,其实她更在乎的是内心的触动,因为她清楚地知道,这个男生是追慕于她的文章而来的,这才是她所看重的至关重要的一点,所以她与他对视时才有了心动。这样的心动是她渴望已久的干旱中的雨露滋润。

就在男生坐在她身旁的这次听讲中,她再次接受了老师的表扬与推荐,他趁着同学们的热情向她投以挚热的爱慕,她在乎同学们的捧场,更在乎这个男生知已一般的知遇,她需要人气的氛围,更需要情感的支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男生不仅在听讲时陪在了她的身边,而且在上课之余有不少时间如影随行,她知道了他的名字叫周浩,是医学院的大一学生,他有文学的梦想,有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有对古诗文的爱好,他们在一起谈古风诗社的筹建,给了葛碧潭以极大的鼓舞,这才是她情往独钟的不二人选,他爱她,她也爱他,爱得是那样的自然与情意深深,是与高中男友以及李景余所未曾有过的体验。(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