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青琴咏叹 > 四十一

四十一

次日早晨四人都醒得较晚,既与昨日疲劳造成的困乏有关,又因为她们不急着赶火车,买了晚上七点多的火车票,不仅不紧张,时间反而绰绰有余,所以四人都放心大胆地睡懒觉了。

周浩有着和她们一样的疲劳,也与葛碧潭有着一样的回味无穷,但他还是较她们起得早了许多,这不仅由于男生体力超过女生,更与昨晚与葛碧潭的幽会有关,他是被睡梦中的激动弄醒的,醒来后看到天已大亮,急忙爬起来,想着见到葛碧潭,错过今天的时间就得等到一个月后才能相聚,一个月在平常人看来是短暂的时段,但对于热恋中的情人而言,则如一个世纪一般的长久。他必须抓紧今天有限的时间与她尽量多地在一起,所以他起床后就赶了过来,没有电话短信联系的原因在于他考虑到了她有可能因困乏而不能早起,所以只能以耐心的等候争取在她醒来后的第一时间会面。站在女生院门口的不只他一个男生,由于今天离校的人较多,送女朋友的男生一早都赶了过来,在这种不约而同的行动中,他们之间有个别认识的,但大多数都不熟悉,只有认识的在无趣中谈着无趣的话题,而且表现得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因为他们的心都操在了女朋友的身上,而且有离别的忧愁。不认识的人则一个个傻乎乎地站着,一会向女朋友所在的楼门口望望,一会低头看看自己的脚尖,但看脚尖的时间远没有看楼门口的时间长且专注,看脚尖只不过是望楼门口自觉尴尬时的一种掩饰罢了。等看见自己的女友出来时则立刻会表现得兴奋不已,或者表现出傲慢的神情,仿佛在用这样的表情告诉同伙们自己获得了尴尬中的解放或者等待中的成功。有个别等待者还真受到了影响,看着人家一对一对离去的背影,面露羡慕之情,这既有对等待成功的羡慕,难道就没有看到别人女朋友漂亮的艳羡吗?能够在这里长久守候的男生能有多大的纯洁性是值得疑问的,谁又能保证其中个别者根本就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目标,而是借着今天的离别而在此凑热闹呢?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只有想象不到的,没有做不出来的。周浩虽然与这群等待者是同伙,但他明显沉静了许多,没有急躁,也没有尴尬,他这时比起这伙人还多了一个打发时间的举动——观察着昨晚审视过他的女保安的行为。这时女保安没有如昨晚审视他,这是因为这时等候的男生众多,她不会将目光专注于他的身上,他虽然有着“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非凡气质,但这一点只能引起葛碧潭的在意,女保安似乎更喜欢那些鬼鬼祟祟,形象怪异的男生,这可能是因为每一个人有着不同的审美取向;也因为那些行为不检点者的故事更多,更精彩;也因为与她们的职业有一定的关系。这时站在门口的女保安不止昨晚审视他的那一个,而且在她的身边又多了两个同样装束年龄差不多的女保安。她们仿佛在尽心尽职,但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周浩觉得,这三个女保安似乎在打着行使职权的旗号,实质是在满足她们猎奇的心理欲望,从她们的眼神里可以看出她们行为与内心的秘密——她们更多的是观赏恋人们的一举一动,而不是安全方面的事情。其实这时的安全几乎就不存在任何问题的发生,虽然有众多的男生在急切的等待着,但没有一个人跨越门槛,连跨越的想法都没有,能有什么安全隐患值得三人集体出动呢?还可以理解为是送学生回家的礼节,但在她们三人身上看不出这方面的一点意思。她们完全如男生抓紧与女生相见的时间一样抓住这一学期最后的观赏机会罢了。这是周浩在长时间的观察中得出的结论,虽有片面或者不正确之处,但却是目睹中的判断。两三个小时的等待需要的是很大的耐心,更为重要的在于有不少男生的陪伴,还有对女保安表演一般的观赏,否则,如果是他一个人站在女生院的大门口不仅会成为女保安观赏的对象,还会成为出出进进女生们观瞻的一景,当众人成为一景而自己仅仅只是其中的一员时也就无所谓了。等待的男生越来越稀疏,没有了开始时的密集与混乱,在只剩下三四个男生时,他从昨晚审视过他的女保安专注于他的眼神中感觉到被认了出来,但他没有因此而有任何不适的别扭,反而有更多的坦然。因为他这时只有一个想法,昨晚葛碧潭已落落大方地告诉女保安他们恋爱的关系,今天一早又站在这里仿佛是对昨晚的进一步证明,所以女保安不论以何种眼神表示何种看法他都是不在意的。

终于等来了葛碧潭,当然还有程纹玺、刘嘉露与董茜茜了。在得知他已在这里等候了两三个小时时,葛碧潭瞋怪中包含了更多的心痛,问他为什么不用手机联系?为什么要这么长时间地等候?问完这两个为什么之后,似有意犹未尽,又责怪道:“无聊不无聊,我听宿舍的女生回来大喊大叫女生院门口站了一群傻子,可笑不可笑!闻言也觉得好笑,没想到被笑的人中竟有你周浩是其中的一名,幸亏在一群傻子出去散去时我没有出现,不然也成了被笑的人了。”

“你这不成了更加被笑的人了吗?等你的傻子比那群傻子更傻,你们说是不是呀?”最后的问话是指向其余三名女生的。她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询问搞得一时不知所措,不知回答什么或者怎么回答,就连一向言辞敏捷的程纹玺也乱了阵脚,没有了应答。让她们有点诧异的是,周浩给她们的印象是谦谦君子,很少苟言与苟笑,今天却有这样的表现,难道这正如哲学原理中的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是飞跃的过程吗?昨日闲逛春熙路时还沉闷得如一个闷葫芦,今天就开放得说出了这样的调皮话,这样的变化似乎有点惊人。程纹玺深陷疑惑难得其解,刘嘉露从自身的经验中似有所悟——昨天晚上二人一定做了什么,才有了此时的变化,不然早不变化迟不变化,变化就发生在了葛碧潭深夜未归的次日,这一定不是巧合。刘嘉露坚定了自己的看法后,对着程纹玺诡秘地笑着问道:“你昨晚知道诗人什么时候回来的吗?”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引发了程纹玺浓烈的兴趣,也似乎给了她解闷的催化剂,她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先是追问葛碧潭本人什么时候回来的,葛碧潭的回答也很巧妙,只是一句话:“就在你们刚刚睡着的时候就回来了,见你们睡得很实,就没好意思给你们报告我回来了。”这样的回答明显是在搪塞她们,即使不是搪塞,她们也不会信的,因为她们询问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取笑她们。程纹玺在不满意葛碧潭的回答后又故意问起刘嘉露与董茜茜。董茜茜只是笑而不语,程纹玺反复问笑是什么意思,三番五次问不出结果后,转向刘嘉露时得到了很好的配合,意思是她们本来就睡得很迟了,就是等不回来葛碧潭,不管说什么证明的只有一点,葛碧潭回来得太迟了,其言外之意不言自明。葛碧潭虽然面临她们二人的一味取笑,一时又没了应对的策略。她与周浩都是不善于这方面的应酬的,这时陷入被她们嘲弄是难于自救的,董茜茜虽有帮助他们的意思,但比起他们来,她更加显得嘴拙。所以只能任由她们两个耍笑了,其实不解释,不争辩才是最行之有效的自救办法,一阵无语她们便显得没了情致,甚至陷入自嘲。幸亏是一起去餐厅就餐的,如果是闲逛时的闲聊,这种情况下不知该如何转换话题而化解尴尬,那是随机应变的事了,这时却有吃饭的干扰,食不语便是最佳的借口,或者对饭菜展开一番弹劾便可在轻松自如中转换话题。

饭后又是一行五人去了文曲镇的超市一起购买了回家携带的地方特产,诸如腊肉,腊肠之类的肉产品,还购买了路途所需的食品。

从文曲镇返回学校不长的一段路上几个人少了往日的欢乐,是因为这时手里已经拿了回家时的东西而为即将到来的短期分别伤感呢?还是因为对家的思念呢?每个人一定有着不同的心绪,葛碧潭与周浩更多的应该是离别的伤感,刘嘉露则是急切地回到家乡,那里有家人,更有日思夜想的恋人。程纹玺与董茜茜不仅不同于上述三人,而且二人之间又有不同。处在青春期的女生很难有单纯而不复杂的情愫,尤其是在这分别的敏感时候难免会勾起埋藏内心深处的隐忍,程纹玺看到葛碧潭与周浩的亲密难道不想起曾经的伤痛吗?董茜茜尽管外表清纯得仿佛不谙世事,难道内心就没有羡慕吗?一路的沉闷在他们的同行中是不多有的,回到学校后,周浩没有再跟随到女生院门口,而是去了宿舍等候着去火车站为葛碧潭送行。几个女生回宿舍整理好行李后,坐在各自的座位等候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四人只有葛碧潭与刘嘉露一路同行,但都买了这天晚间的车票,而且时间相差不多,为的就是一起离开宿舍,一起赶往火车站,省得留下一个人在宿舍而孤寂难耐,又可以在去火车站虽然不是很长的路上互相照应,因为她们必定是第一次回家,缺少这方面的经验,一旦有过这第一次的经历之后,便会熟悉起来。时间在专门等候逝去中似乎有与等候者作对过得特别的缓慢,这完全是一种主观的错觉。世界上有什么比时间的运行更加客观公允的了,这种自然界的客观的规律性往往被人类赋予了主观方面的感情,关于时间的快慢,时间的短促,时间的价值自古至今有着层出不穷的比喻与描绘,而实际时间的概念是一个最准确的定律。然而在这种完全相同的定律中不同的人确实有着不同的价值体现,同样的人生有的人永垂不朽与日月同辉,而大多数则烟消云散一般地无有任何迹痕,这样的结果取决于诸多方面,难道就没有因为在对待时间上的不同态度有一定关系吗?她们四人还是第一次在一起静坐着等待时间的过去,想说点什么,似乎又找不到合适的话题;想干点什么,又提不起兴趣,似乎最适合的事莫过于看书,然而心不在焉,即使手持书本眼睛却游离于书本之外,即使强迫眼睛落在书页上,却怎么也不能将文字表达的意思进入头脑。这时似乎只有手机的游戏才是唯一的选择,可想在没有手机的时代等待时间的过去该是一种怎样的煎熬,葛碧潭就不善于玩手机游戏,只能体验煎熬了。她平时很少让时间在没有收获中白白流逝,这时只有于心不忍但又心不在焉的矛盾,这也可以算作情感活动的一种方式,但对于不在乎时间价值的人来说是根本不存在的,有些人终其一生也未必有过一次这样的体会。

时间终于接近下午的四时,她们准备出发了,这时她也接到了周浩提示的短信,并且告知他在乘车点等着她们。周浩本可以今天出发的,为了给她们送行,准确地说是给葛碧潭送行,他推迟了一天行程。四人的行李都不多,每人都是背了双肩包,虽然装得鼓鼓的,但仅此而已,手里拎的塑料仅装了够两顿的食物。当她们走近时,周浩还是走过来从葛碧潭的肩上卸下背包,尽管她一再声称自己能行,但他还是执意背在了身后。这次没有如上次乘车时的排队,登上校车依然选择了如上次相同的座位,而且顺序又是相同。坐下后,各人把背包放在了腿上,葛碧潭的自然放在了周浩的腿上。

下午四点钟的时候,太阳还高高地悬在天空,当车子开出校门向东行驶时,太阳光透过车窗玻璃洒落在车内,也照在了坐在靠车窗位置的董茜茜身上,还有她前边葛碧潭、刘嘉露身上也有着同样的太阳光。董茜茜在想,这里晴好的日子远少于阴雨的天气,今天正好这么晴朗,仿佛太阳出来专门为她们送行。这样想着的时候,内心不由一阵高兴,给她的回家增添了一份好心情。他们在老校区的停车点下了车,向东走出学校的一处小门再向北走不了几步便是一个公交车站点,站牌上火车站的字样特别醒目,可能就是专门为学生去火车站设立的。刚看过便来了一辆公交车,车内已经挤满了人,既然停了下来,没有人下,就意味着还可以挤上去的。拥挤似乎是中国所有城市公交车的共同特点,一旦有乘公交车的需要,脑海里立即会出现挤与被挤的概念。公交车上的拥挤似乎是没有了道德约束的野蛮行为的大行其道,这里也是小偷的乐土。他们有过昨日春熙路上目睹被盗者发疯似的一幕,上车后互相用目光提示着,而且尽量挤在一块。这时周浩的送行就显得十分的必要,不仅使葛碧潭有了安全的依赖,其余三名女生也得以分享。老校区距离火车站不是很远,不过几站的路程,幸亏不远,不然不堪的拥挤几乎使人窒息,他们上车后几乎无法站立,但后边的车站还在上人,能让谁不上呢?除非实在无法挤上车时才是一种停止上车的命令,否则便失去了公交二字的意义。尽管有这段不堪拥挤的经历,但总算顺利到达了火车站。赶火车最担心的是路途堵车的耽搁,他们虽然只有入学来时的一次经验,但这方面的教训在现实生活里却是不少见的,所以他们宁愿几个小时前早到也不敢以路程所需的时间安排出行。这时距离进站检票还有一个小时之久,又得在等待中度过,不过车站广场川流不息的过往行人给了视觉上的刺激,比起在宿舍里的等待多了热闹而少了寂寞,加之已经到了车站心理上多了坦然而少了焦虑,所以五人更多的是观赏平时难得一见的匆匆忙忙行走在旅途人们的种种表现,但五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又不尽相同,葛碧潭与周浩则比她们少了观赏行人的心情,而是站在离开她们一两米远的地方低声地交谈,三人都很知趣地没有凑上去打扰,而是站在了一起,程纹玺与刘嘉露则时不时将看到的特别之处互相指点给对方分享。董茜茜显得有点孤单,一个人默默地看着眼前经过的行人,在她的眼里这里的行人就如滔滔不绝的江水,这样的场景是她第一次见的,如果是别人告诉,她未必完全相信有这么多的人;如果她回家后把这里发生的一切告诉家人或者家乡的人,一定会以为她在糊弄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她的家乡地处偏避的山区,除了她很少有人走出山坳,她是家乡第一个考入大学的人。她在想,不要说没有见过如此情形的家乡人不能相信有这么多的人在流动,就是身临其境还有不敢相信的疑惑。她如果不是来此求学,也不会成为其中的一分子,尽管没有家乡人的加入,但这里每天都上演着这人山人海的话剧。她不由感叹世事太大了,难怪古时就有讥讽黔人坐井观天的一说,家乡虽不在黔,但毗邻于黔,难道也有被讽之嫌吗?她暗自好笑自己的联想也太自贬了吧﹗不过在这么多的行人中除了自己没有了家乡的第二个人肯定是无疑的。在这种吵闹的场合时间过得似乎比寂静之处快了许多,一个小时的等待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如果不是时间到点了的催逼,她们还真有未尽兴的留恋,尤其是葛碧潭与周浩在这临分别之际更显得依依不舍。三人虽看在眼里却也不好说什么,这个时候是不宜开玩笑的,这样的常识程纹玺还是有的,刘嘉露更有切身的体验,所以任由二人的表演她们三人报以视而不见。虽有如此沉着的外在表现,但内心却与外表不尽一致,刘嘉露就不必多说,深深地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程纹玺则不尽然,而是奇怪于葛碧潭平时端庄得令人以为缺少感情的基因,没想到也有这么多的儿女情长,今天的表现似乎出乎了她的所料。这是程纹玺认识上的片面呢?还是对葛碧潭了解得不够全面呢?每一个人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的人善于表现容易被外人所了解,有的人则含蓄内敛不易被人窥探。葛碧潭不属于这两种的任何一种,而是介乎于其间的一种,她没有程纹玺的张扬,但也没有董茜茜的沉静,也不同于刘嘉露的世故,她就是她,一个个性十分鲜明的女生。至于程纹玺惊叹她的所谓异样,是了解不全面的一种误读罢了。四人虽不是同一方向的车次,但发车的时间前后相差不多,所以就一起去了候车室等待进站上车,没有票的周浩只能就此止步,眼巴巴地望着葛碧潭渐渐远去,尽管葛碧潭回头喊着或者挥手示意让他回去,可是他的双脚如生根一般地站着难以移动,不能向前是有车站工作人员的阻拦,不能后退是依恋葛碧潭的情感使他不能离去,即使受到行人的碰撞也显得全然不觉的样子。习惯了在一起的生活,短时间的分离从这时开始了,周浩显得有点不能适应的迷茫,尽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尽管之前两人都有过不少的相互安慰,但这个时候还是无法抑制内心的伤感,而且也表现在了脸上,甚至于泪水溢满了眼眶。他也觉得有失男人的体面,幸亏周围没有熟悉的人,不然难免给别人留下取笑的话柄。时间过去了约莫几分钟,他即使有再多的不情愿,还是离开了这不愿离开的地方,因为这里过往的人实在太多了,自己遭受碰撞可以不在乎难免给行人造成不便,走过的人有的就以怀恨的目光瞋视他,不知情的人还误以为思维的缺陷造成了行动上的呆傻才站在了这么繁忙的人行道上。他离开时大不如几分钟前送她到这里时的步履轻盈,这才过了多大一会,腿就有了如此之大的变化,走起来简直有点举步维艰的味道,这还是他从来有过的变化。他心里明白,不是身体不适的反应,而是感情不适作用于身体的原因所致。他想振作精神,可是几次努力都没有明显的效果,拖着沉重的双腿走在返回老校区的街道上。他不想乘公交车,而是想漫步于街上,反正没有赶路的紧迫,关键是没有与葛碧潭急于见面的可能。就在他走了没多远的时候,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这样的都市夜景还是第一次置身其中,完全与白天不一样一下子有了心旷神怡的感觉,似乎也一下子把他从离别的伤感中拯救了出来,心情不再十分的孤寂而悲切,仿佛这一街的灯光就是用以扫尽他心中的阴霾。这么迷人的夜景难免不勾起他的遐想,首先想到家乡越地的一个小县城的夜晚远没有这里的繁华似锦,尽管那里没有这里“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动人心魄,但却有抹不去的童年记忆以及对家人的思念。他行走在这里的霓虹灯下,想着童年的趣事,这种事件与地点切换式的思绪在他还是第一次体验,平时很难有这时闲适的情趣,也很难有这种挑逗人遐思的环境。一时间他忘记了是来为葛碧潭送行而且由此有一个月的分离,而沉浸在眼前的环境与遐想当中。走着走着擦肩而过的一对年轻情侣的轻佻动作吸引了他的注意,立即使他从想象转回到了送走了葛碧潭的伤感中,心酸使他无心于花灯的迷人,也无心于遐想。他看了一下手机显示的时间,虽然距校车的未班还早点,但一定不能错过了未班车的时间,否则今晚的住宿就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若大的城市,一眼望去万家灯火但没有一处是可以去的,要去除非旅店。羁旅与离别交织在一起的感触使他倍加伤感,这时抑制不止的眼泪滴落了下来,不过一会就过去了,必定有学校的去处,虽然远了一些。于是赶车成了他此时的中心任务,稍稍加快了步履,感觉明显没有了离开火车站时的沉重,伤感也在渐渐地减轻。他一边浏览街边的景色,一边在思考,人的感情虽然有着强烈的主观意向,但也受着客观环境的影响,他是以刚才短暂的经历论证这一想法的。既然能有这样的想法,便不会受离别更多的束缚。离合是人类生活的主要内容,悲欢是这种生活的附加,每一个人都难免有此经历,如何对待却各有不同,有“为伊消得人憔悴”;有望夫石的传说;有涨水抱石柱的佳话;有万千首诗的描写。周浩远不至于上述种种,因为一个月后又相聚是很快就会等来的。至于相思情感的波动却也是难免的,正如刚才行走在街上的表现一样。(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