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青琴咏叹 > 四十二

四十二

回到宿舍后,同学们都已回家,平时热热闹闹的场景荡然无存,只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呆在这平日显得狭小不堪而眼下却有强烈空旷感的宿舍,他一下子深刻理解了人们用“呆”这个字表达停留的生动与准确了。这个时候是什么事情都干不成的,即使最简单的如睡觉也是难以入睡的,唯有思念满心头,想得最多的是分别的那一刻,就在这种情感布满全身细胞无以自拔的凄惶中诞生了为葛碧潭写一首诗的灵感。他都为此时有伤感这种有利于创作的情绪而感慨,先写出了题目《我为你心跳》,经过几番修改,终于形成了一首令他激动不已的诗作:开启的列车,飞驰远方,载着我的心跳,我久久地站着,站在列车刚刚空出轨道旁,眺望列车驰过留下的空旷,空旷漂浮的尽是我的心跳,凝视脚下的轨道,轨道连接着的还是我的心跳,列车去后,轨道震颤与我心跳有着同样的节奏,车厢装满的是我的情动,列车刚刚载去了我心上的人,我为你心跳!

写完这首小诗,周浩激动不已,反反复复阅读,真实地表达了他的心情,想用短信发给葛碧潭也让她分享创作的快感,但转念又想,诗是自己一时冲动中完成的,好不好还没有十分的把握,需要冷静之后再斟酌。他还想到春节时没有礼物送给她,几句祝福的话太落于俗套,到时候把这首诗用短信发给她不是最好的礼物吗?这样想过之后,刚才的激动更增添了新的激动。在读着诗作中昏昏沉沉地睡去了,至次日醒来看见照进宿舍的阳光,他才意识到时间又过去了一天,今天晚上该自己乘车回家了!当他记起过去了的夜晚,虽然睡去,但满脑子都是诗句,睡梦中尽是诗句与葛碧潭离开时的切换,他不由自主地拿起了诗稿,看过之后满心欢喜。他在想,尽管是自己写给她的诗,但不能归功于自己,如果没有与她的分别经历是不会有创作冲动与素材的,有功应该归于她的,等听到她的表扬时再作这番解释!

除夕葛碧潭与父母正在看电视节目时收到了不少的短信问候,她也在不停地回复与发出,这些都不是十分在意的,她在等着周浩的短信,没想到却迟迟等不到,她想发但又拉不下面子,接近零点时分,终于接到了想要的短信,看过诗她的心真的跳了起来,没想到他在故弄玄虚的感动了她。她回复了谢意。自接到短信的那一刻至开学见面她都为他心跳。

葛碧潭与刘嘉露按时挤上了火车,坐定后两人不约而同地给男朋友打了电话,随后又各自给父母通了电话。离开家半年之久,在她们还是第一次,坐上返回雍州火车的这一刻想见父母的急切愈加浓烈,刘嘉露比葛碧潭更多了一份迫切……火车行驶在黑暗当中,车内的灯光显得倍加的温馨,然而不堪的拥挤却使站着和坐着的都感到不适,但只要能上车便是一种幸运了。放寒假的学生加上打工人员的回家这时就开始进入人口流动的高峰期。她们早早预定了票,有座位坐着,不然也得如身旁的人站立着,拥挤的程度一点也不比她们下午乘公交车时的低,甚至密度还要高。这种拥挤不堪最受苦的是其间的矮个子,头得努力地上扬,不然便有窒息的危险,上扬也扬不起多高,只能将脸面朝着上方,仿佛在车的顶部寻找着什么,能找什么呢?只能忍受着无穷无尽的被拥挤,因为这些人根本就没有挤别人的能力。葛碧潭不敢多看几眼这样的人,尤其是低矮且瘦弱者,这些人脸上有受刑一般痛苦的表情,她有心让座于别人,可是她仅仅只有一个座位,满车厢多是站立者,相比间甚至有超过坐着的人。不敢想象她一个女孩子挤在其中会有多么的尴尬与痛苦不堪。下午公交车上也有如此的拥挤,但有周浩的尽力护卫,还有她们四人的互相照应,而且公交车只短短的数十分钟,这得十余个小时。她虽然十分同情站立者,但面对如此不堪的场面她失去了让座的勇气,心里却不再坦然。这种如候鸟一般的人口大迁徙每年春节前后在中国这块大地上都会上演,有如东非草原上角马的迁徙一般,为生存而奔波。之前只是耳闻或者电视见过罢了,今年不仅目睹,而且亲身加入了其中,这才对前几年看到的电视画面有了痛切的感触。由此她联想到古之蜀道人在途中多艰险,如今险道虽然成了通途,可是乘这样的火车却也不是一次轻松的旅程。中国古人能走鸟儿难以逾越的蜀道,今人没有了那份艰辛却有了这等的不堪。这能怪谁呢?怪行走在途中的人们?在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里就有小农意识的存在,守着土地不出远门在中国农民看来是最大的本分,这种思想的存在,严重束缚了人们的创造性,走向极端便演化为一种惰性,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影响社会进步的阻力。近些年来,随着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焕发出的经济活力,农民不再甘心做一个安分守已的土里刨食者,走出家门闯荡外边的世界,成为一种时尚,然而他们的坎坷命运不仅受到了春熙路上购物以及名为乘坐火车实则站立火车的种种歧视,她所看到的这两点仅仅是他们命运中的小插曲而已,更大的经常性的是在常年累月的劳动当中。在她以为不幸的春熙路上的行走以及这时乘立火车,在他们甚至会以为是荣幸的事,回家后不仅不会向家人或者乡亲们诉说苦衷,反而会成为炫耀的美谈。农民的厚道对于葛碧潭来说是有切身感触的,她在他们中间长大,尽管脱离农村已有半年的时间,但她以为她的人生根植于农村,无论今后走多远走多久对于农村及农民的感情是不会淡化的。正是这份深厚的感情才有了昨天春熙路上的同情与这时的怜惜。尽管眼前没有一个是相识的人,但他们都是值得关爱的广大农民的一部分。他们的闯荡不仅是重塑农民形象的壮举,而且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行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他们走出家门不仅仅是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更是在改变着中国的命运——每一个农民冲破小农思想束缚的行动将会汇成一股强大的意识洪流,催化着新的意识形态在中国这块有着几千年传统观念的土地上实现一次历史性的人文交触。无论从个体发展的渴求,还是从社会进步的必然考量,这些人的行为都没有错,不仅没有错,而且值得称颂,这是理论层面的东西,现实是他们正在承受着不堪忍受的拥挤。不能怪他们,又能怪谁呢?铁路运力资源的严重短缺是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吗?既然如此,葛碧潭的思维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再多的想象对此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她一个人比起这么大的事情实在太渺小了。她怀着不坦荡的心情合上了双眼,不仅仅因为困倦的原因,更在于不忍心长久地目睹眼前的情形。迷迷糊糊中一个晚上很快地过去了,当她睁开眼睛时,车窗外已经有阳光的照耀。本能地伸伸懒腰,酸痛的反应更加剧烈,要伸腿时,僵硬得难以动弹,除了麻木几乎再没有别的感知,用双手几番挪动后,仿佛才恢复了知觉,一阵活动后,才感觉到了腿的存在。自己坐着有如此的不适,不敢想象拥挤不堪中站立了一夜的人该是如何的痛苦了,他们会有如她以为的很快地过去了一个晚上吗?仰着脸的人依然保持了从一开始就仿佛被吊起的动作,呼吸是唯一的奢求,至于腿脚及身体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过了一会坐在葛碧潭身边的刘嘉露也醒了过来,脸上一副痛苦难堪的样子,附在葛碧潭的耳边压低声音说出了她有些内急的不适。坐在刘嘉露左边的一位中年女性看出了她的难耐,等她坐直了身子后,用低声悄悄对她说了一番话,意思是坐这种火车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至少昨日一天不能进食进水,或进很少量的,否则的话,内急比饥渴更折磨人。这个人又给她现身说法不是从昨天而是在前天就为坐车做准备了,虽然有饥饿带来的头晕目眩,但却不会有内急的发生。当这个女人说到这里时,刘嘉露仔细地观察了一下这个人的脸,白得几乎没有了一丝血色,仿佛大病时的憔悴,从这样的外表可以判断这个人所说体内的不适一点也没有夸张,而且有更加严重的可能。这个女人在她看过后又接着对她说出了下边的意思,这种饥饿带来的痛苦是可以忍受的,而一但内急则是无法解决也无法忍受的,孰轻孰重只要有过这种经历之后一定会作为经验教训汲取的。女人说完这些,见她的痛苦未减,更加压低声音问她是尿急还是……未等她回答又连续告诉她如果是尿急,身边带有卫生巾可以多放几个应急,再要么就……一旦憋出膀胱炎不是闹着玩的,比起饥渴得头晕目眩的后果严重多了,如果不是尿急而是……只好强忍了!幸亏她是尿急,幸亏她带了一包的卫生巾,幸亏有这好心人的建议。于是她深深地低下了头在脚下的包里取出了卫生巾,而且就势完成了一系列的动作,等到抬起头时,脸已经憋得通红,但低头之前的痛苦没有了,她挺直身子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有一种深陷泥淖拔出身来的快感,真实地体验了一次从苦难当中解放了的滋味。她由此联想起人类经常提问与思考的什么是幸福的问题,有人就回答出了在急需要上厕所时得到了满足便是幸福的答案,有的人听后则嗤之以鼻,而且认为是玩世不恭的态度或者对别人的不尊重。她这时则认为,完全不是对幸福答案的亵渎,而是一种真情实感的表露。只要有过内急的人一定会有同感的,没有过的人才是一种盲目的否定。她由自己又联想到了眼前站立着的这群人,他们一定有如她身边这位中年女性的经验,不然他们真有自己一般的内急也没有自己使用卫生巾的方便,就只好尿在裤裆里了。这样想着的时候不由得闪现笑的念头,但却怎么也笑不出来,这可能因为她刚刚经历过了这样的痛苦而无法形成笑容与笑声,那怕是暗自发笑也没有形成——她同情他们!她由此陷入一种无法名状的精神痛苦中,为了不让痛苦持续发酵,她转移了自己的视线,先是望着窗外的景物,不一会便有眩晕的不适,便收回了视线,闭上眼睛又有眩晕的感觉,她意识到这是饿了,一时间不知将视线放到何处。她想到葛碧潭是否也有同样的感觉,于是面向了葛碧潭问起了有没有饥饿的感觉,回答是肯定的,本可以拿出包里预备的食物吃的,但是面对站立者的痛苦表情,饥饿仿佛不是非得解决的问题,只要能坐着就有如内急之际找到了厕所一般的幸福,还顾得上饥饿的不适。何况面对他们如何下咽呢?何况担心吃后内急了又怎么办呢?饥饿在这时算不得什么!她又问起葛碧潭有没有内急的忍耐,葛碧潭则表现得出乎意料的轻松,她初闻还以葛碧潭是装出来的,但听了解释后才真正地相信了。原来葛碧潭也有如身边中年妇女的做法,只不过没有那个人的极端罢了。葛碧潭告诉她昨天只吃了一顿饭,而且吃得很少,从昨日一早起来就很少喝水,所以才有了这时的安然。葛碧潭还告诉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有过开学来时坐火车的一次经历。尽管那个时候没有这时的拥挤,但上厕所的不便也给她的旅途带来了诸多的麻烦,尤其是一个人的旅程,上厕所时无人照看行李,厕所门口长时间的排队,不习惯行驶间的大小便,总之这方面的事很难顺利完成。她悄悄告诉葛碧潭她刚才如何解决了问题,葛碧潭也悄悄告诉她早已看出来了,她不由得惊叫一声,说她做得够隐秘的了,葛碧潭再次悄悄对她讲到,再隐秘贴着身子的人能没有知觉吗?隐秘只能是对看不到的人而言的,凡是能看到的都知道那样的动作是在干什么。刘嘉露听后再次惊讶得不好意思起来,以至于脸上有点发红。葛碧潭见状安慰她这有什么不妥的,完全是无奈之举,还是坦然点。刘嘉露还真的一时难以坦然,但她看到拥挤得一塌糊涂的人时,也觉得自己的做法也如他们的无奈一样。有的人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极限似的,嘴里嘟囔着快到了,这是一种安慰呢?还是渴望呢?就在有人喃喃自语中,广播里传来了火车将要晚点两到三小时,听到这样的消息,反响最强烈的是站立的人们。看到这些人脸上的痛苦一下子又复加了沮丧,葛碧潭在同情中想到:人的生存能力是强大无比的,在困难中为了求得活下去能够忍受难以想象的痛苦,车厢里站着的人此时就有这样的能力,即使再延长更久的时间他们也不会因此而对生存产生气馁,只不过身体多遭受些痛苦罢了。但也伴随剧烈的情感活动?——愤怒!然而愤怒中除了忍受似乎没有了别的出路,仿佛面对刀俎的鱼任人宰割,但是人却不完全如鱼一般地任由摆布,他们还有一条可供选择的路——反抗。不过中国人的反抗精神只存在于置于死地的时候,在能够忍受的最大极限里是不可能被触怒到反抗的。这不是偶然的行为准则,而是中国儒家文化薰陶下的必然。传统文化的继承几近崩溃,但在这样的精神残留上却似乎有着根深蒂固的一面。这样想过之后,她对他们的同情中也多了一些哀怜。想摆脱这样的思考,因为思考得越多越使她心痛,几番努力后还是不能走出这种怜情,思维的欲望战胜了抑制的企图,她以回到了前天春熙路上对农民根本出路的思考上,除此之外,农民应该在走出现实困境中树立一种自发的精神,不能一味地处在被驱使的地位,然而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葛碧潭只能以哀叹结束这不切实际的思考,其至都有点嘲笑自己的这种想法,因为她对中国农村与农民的现状太了解了。一时半会要解决现实的问题确实是不现实的,他们这时候回家要在火车上站立,明年的这个时候肯定还是站立,十年之后火车上能否有他们的座位还是一个不敢肯定的答案。这种同样的价格不同的待遇只有对他们来说是合理的,真的合理吗?如果不被质疑便是人道的扭曲。坐火车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场噩梦,如果他们不这样认为是纯朴呢?还是愚钝呢?在葛碧潭的心目中他们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是难以磨灭的,她只希望这样的情况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是一个短暂的历史过程而不是一段较长的历史时期。她只能做到这一点,除此无能为力!(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