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青琴咏叹 > 四十七

四十七

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学校的生活应该算是相对平静的一个时期。然而对那些没有经历过社会生活的同学们来说,未必有这样的体会,只有在走向社会之后才可能意识到人们把大学比喻为象牙塔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葛碧潭虽然较之同龄人老成持重,但也不具备丰富的人生经验,只能在学校里过着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大学生活,不同的是她有钟爱传统文化的情怀,有吟诗的才情。然而只有在唐朝诗歌的形式才是最主要的文化载体,而现代社会似乎没有给传统诗歌留下生存的空间,只有影视节目仿佛才是流行最畅的文化形式,这是就全体社会成员而言的,对于年轻人来说还应该加上流行歌曲,更具魅力而无法抗拒的是网络。网络缔造的虚拟世界如幽灵一般地伴随着年轻人的生活,虽只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有挑战现实生活的咄咄态势,而且有取而代之的威胁,这才是真实意义上的现代生活,不仅对日常生活提出了挑战,而且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同样提出了挑战。葛碧潭面对这样的现实也在思考着自己热忠的传统文化继承如何借助网络这种最具有现代魅力的前沿平台以展身手——开通自己的网站,以吸引更多的爱好者而形成一股传统文化继承的中坚力量。让她举步维艰的是,网站开通的路在何方,设备与精力就是摆在面前难以回避的困难。而且她经常在思考,诗这样的古董,在现实生活当中都被所谓文化人的大学生们置之度外,何况社会人士能有多少热情呢?更令她望而却步的是接触网络世界的都是新新人类,这样的群体对于传统文化能产生多大的兴趣是值得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的。这些人只对时尚情有独钟,以至于盲目追从。这样的环境对于她理想的实现确实是不利的,不仅是前进路上布满了荆棘,而且仿佛是人为地设置了许多的障碍。她把这方面的苦恼也经常诉说给周浩与许竹筠听,在她心目中能理解自己的人几乎就只他们两人了。身边无多少人理解就使她经常有势单利薄的悲怆之感。

现实生活里的路走不通,虚拟世界里的路也不是那么容易走的。葛碧潭常常为此而陷入一种不名言状的苦恼当中——究竟是自寻烦恼呢?还是现实惹恼了她呢?她只有澄不清道不明的迷茫。好处是学校里的生活虽然平淡但只要把学业当一回事还是足够一个人忙得晕头转向的,葛碧潭正是以沉浸于学业的繁忙之中而忘却了理想不能实现的苦恼。在她看来一味地被那种烦恼所困绕,还不如将精力用在学业上,因为她坚信即使没有自己的主张也会有别人的倡导的;一时的行不通并不意味着今后的不可能。这不是以一个人的力量或者投入巨大的热情可以立刻解决的简单问题,而是相当复杂的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葛碧潭还要走一段较长的人生道路,不单单是一份热爱的感情可以对付得了复杂社会生活的,无论她是否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还是处在一种懵懂之中,如果是后一种情况,生活里的碰壁也会使她醒悟的。以她所具备的聪慧是不会在一条道上走到黑而不回头的,她目前能够正视创办古风诗社的受阻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而且她不沉浸于受挫折的苦恼而是埋头于书本,这样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找出到达目的地的路径的。

学习的生活虽然平淡,如果认真了也是充满挑战的。葛碧潭就在这种紧张而有序中过着每一天,当回首一周或者一月的时候仿佛只过了一天。然而就在这种似乎只是一天中却收获了大量的知识。这便是她对于时间与学习效益的一点感悟。

日子在平淡无奇中度过,周浩的偶然出现似乎可以给她平静的生活增添一点趣味或者情感波澜,可以倾诉,可以谈情,可以说爱,情感上可以有所依存而不显得孤单,在这一点上程纹玺、刘嘉露、董茜茜她们是代替不了的,以至于许竹筠也是不可能起到周浩对她的作用的。这可能正是男女生到一定年龄段需要谈恋爱的正当理由吧?不管怎么说,他就是她避风的港湾;他就是她走困时歇脚的依靠;她就是她苦闷时吐露的对象。如果能够正确地对待恋爱这一具有极大争议的问题,则不失于前行的动力,否则就不好说了!

一个周五的下午周浩来了电话约葛碧潭晚饭后见面,有事要告知她。这种想与她见面而打着有事的旗号已经不能引起她的猜想,因为周浩几乎每次约见都是以有事为由的,等到见面后问起什么事情时便没有了什么别的事了,而且还会调侃地说出想念了不是事吗这类狡黠的话,这对于正处在热恋中的男女生来说,不仅不会给他们的安定团结造成不良影响,反而有大大的益处,想见面的不只是周浩的想法,葛碧潭也一定会有同样的念头,只不过是男生在这种似有隐晦的关系中充当了主动的一方而已,其实这也恰恰是男生讨好女生的一种有效方式。

这时已经过了阳春三月,天气开始转暖,即使到了晚上也没有了寒凉的感觉,而是有春风拂面的爽快,这晚正好是晴天,虽没有元宵夜月明星稀的朗照,但天空密布的星斗是另一番的夜空美景。两人见面后先是无目的地漫步于步行街上。每天这个时候的步行街是情侣最多的一个时段,尤其是晴好天气更提供了方便,今晚走在这里的就分外多,葛碧潭不喜欢这种赶集一般的凑热闹,于是她提出了到别处走走的要求,周浩不仅没有不答应的理由,反而有积极响应的快乐,无人处或者人稀少处才可以做出亲昵的小动作来的,这也正是他每次见面的真实企图。要离开步行街能去的地方不过广场、三江桥、天坨山这几处有着明显标识的地方了。他注视着她,她知道他是在用这样的方式询问究竟想到何处去。她没有回答他的这一询问,而是记起了他约她时说到的有事,便问了起来,本来是逗着玩的,没想到这次还真的有事了。他告诉她,看到了一个海报,内容是在学校的大礼堂举行一场关于网络小说的大型报告会,报告人是经营小说网站的老板。听到这样的消息令葛碧潭立即为之一振,情绪较之刚才兴奋了许多,之所以有如此的反应,与她曾经设想过的开设传统文化之类的诗的网站有着直接的关系。以她从各方面获得的信息,网络小说正在风生水起,在网上的流行有势不可挡的局势,这一点令她十分欣慰,小说能有如此的势头,说明了人们生活中对于文化的一种向往,由此也可以见得,不是电视剧完全取代了文字阅读,而是有不少的人,甚至很多的人仍然在关注着以文字为表达手段的文学样式。从网络小说被推崇这一点上她似乎看到了诗歌兴盛的一线希望。但仅有的这一线希望在她的脑海里也是一略而过便消失殆尽了。因为有一点她十分清楚,网络小说在目前的概念几乎等同于玄幻与仙侠,正是这样的一些内容才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古诗何以做到这一点,即使再婉约也达不到当今人渴望的程度。想到这些她真有一种不敢恭维而多了几份厌恶的情愫。她没有向周浩讲她的想法,周浩虽然不知道她这个时候在想什么,只是看到她由兴奋变得有些沉闷,但他知道一定是想到了诗社与网站都没有办成的事。这是她的伤痛,他不愿意触碰,所以他只是怔怔地站在她的身旁,连之前注视的动作也取消了。沉默了一阵之后,葛碧潭对周浩说今天晚上到此为止不去转悠了,还有作业需要完成。周浩又能说什么呢?没有了好心情反而会影响到两人的和睦,所以他也很知趣地表示了理解与同意。在平时的交往中周浩本来就处于顺从的地位,这不能看作周浩的不足,更不是懦弱,如果是这样的定性,葛碧潭也是看不上眼的,周浩的表现完全是体谅与关怀,这正是一个男生应该做到的事情,也是女生所需求的。临别时,周浩问了一句明天听报告去否,葛碧潭明确地告诉他不仅去,而且要去早占个好位置,还强调一起去,明天一早女生院门口见。

次日一早,周浩就来到了葛碧潭所在的女生院大门口等候,看门的女保安已经对他很熟悉了,也没有了头一两次的注意,他这个时候似乎已经有了习以为常的适应,根本不在乎门口女保安们的态度。他没有用电话提示葛碧潭他已经等候在门口了,站在这样的门口无论等多久也不会感到等待中的那种枯燥的,进进出出的靓女胜过了自然界的任何美景,不是说周浩有什么邪念或者对于女色的贪婪,只要是男生都愿意多看几眼美女的,这不仅是符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人性特征,而且与人性中的食色本质有关,异性相吸引这样的法则几乎是人人无法逃脱的,如果玄奘没有了入佛门的受戒也不会有抵御女se诱惑的能力,而这一能力正是外部制约形成的,而不是本真,玄奘虽有不近女色的辉煌人生,但他活着的时候内心真实谁又能窥探得到呢?所以凡夫俗子对于靓女俊男的欣赏不仅无可厚非,而且是含乎人性的正确行为。不同的是男生表达得直率,而女生则比较隐蔽,而实际心中的向往一定是相同的,也不排除女生的欲望更大,但表面却也更多的羞涩,这种羞涩的存在难道不正是欲盖弥彰的一种表现吗?不管怎样,周浩自与葛碧潭交往以来,自觉不自觉中就愿意站在这里等候,如果他不厌于站在这里是因为有观赏靓女的动因被揭穿后他还要狡辩的话,不是潜意识的作用就是虚伪在作祟了。

这天他没有等多久葛碧潭就下楼来了,而且还带来了董茜茜。董茜茜虽然对诗没有浓厚的兴趣,但对小说的阅读还是有较高热情的,她在宿舍习惯性地躺着看书,除了专业课程的书籍以外,还读了几部的长篇小说。她在与葛碧潭的交往上比起刘嘉露、程纹玺更加默契的原因正在于对文学喜爱的共性上。刘嘉露与程纹玺不仅不喜欢诗歌高雅形式的文学,连小说这样通俗的文学也没有多少兴趣。用她们的话说,中学刻苦学习语文完全是为了应付高考过关的,进入大学不再对语文有什么要求了,仿佛卸下了沉重的包袱,还谈什么文学?那只是爱好者的事了,与她们这些不爱好者似乎没有了什么关系。即使火热的网络小说成为一种时尚的追求,她们对别的时尚有无比的热爱,但对这种时尚却没有太多的在意。所以在葛碧潭号召去听报告时只有了董茜茜一个人的响应。这种对于母语以及文学不热爱甚至歧视的态度,正是造成不少人有学历而缺少文化的根源!

三人一起较早地来到了海报上注明的一处大礼堂,在他们之前已经来了不少的人,看样子热衷网络小说的大有人在。他们虽然没有占上最前边的位置,但也坐在了比较靠前的中间座位,足以保证听得清清楚楚,看得真真切切了。趁着等待报告开始前的这段时间,三人吃起了带来的早点,董茜茜吃着自己带的,葛碧潭与周浩都多备了一份,拿出来时两人相视中笑了,坐在葛碧潭右边的董茜茜看到他们在笑也笑了。他们让董茜茜吃多余的食物,董茜茜拿着自己的给他们看,这样默不作声的举动似乎比起推让来更有实际效用,省去了推让的麻烦,而且也不需要停止正在进行的嚼咽。早到的同学有不少也和他们一样在吃着自带的早餐,这种为了占到前排位置早早来到活动现场放弃去餐厅进食早餐也已经成了不少同学的习惯,这似乎与周浩去女生院大门口等候的习惯一样,不同的是后一种习惯是对于知识的渴求而不是对于美女的倾慕。就在他们坐下没有多久,同学们陆陆续续地进来了,在距离开讲前几分钟的时候,礼堂几乎已经座无虚席了,再后来的同学吵吵嚷嚷发泄着找不到座位的怨言,他们回头看身后众多的人时,为自己的早到露出了庆幸的微笑。其实即使坐在最后边或者站着都可以凭借扩音设备听清楚的,不过也难免有闹哄哄的干扰,而且也没有前边人既能听到声音也能目睹报告人的尊容,甚至报告人的表情变化,这似乎就是早与迟,前与后优劣的区别了。

报告者在九时前的两分钟坐到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位置,面对众多学子的众目睽睽,自豪油然而生是最自然不过的了,有什么被人崇拜与敬仰更能满足精神享受的呢?尤其是崇尚文化的人被同样崇尚文化的人们所推崇更是无以伦比的精神享受了。仅座无虚席而且站立了不少人的场面来看,就是对报告者最崇敬的态度了,这样的场面也最能激发报告人的热情,只有不遗余力地倾吐自己的知识储存似乎才足以回报听众。

九时整,学校的老师站在了报告人的一边,将手里拿的话筒举得离嘴唇很近对报告人进行了简短的介绍后,便转向报告人用温和而轻微的语气说了声开始吧!报告人对视中微微点了一下头后开始了对于网络小说这个新生事物的讲解。小说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说起中国小说再精彩的演讲也超越不了鲁迅先生所著的《中国小说史略》的权威性了。所以报告人的重点只在于网络与小说的关系上,网站的规制,小说的上传,还有受众的阅读。其中关于小说网站开通之后圆了不少人的文学梦,成就了一批作家的话题最为报告人津津乐道,这也正是不少人今天来到这里的一个重要动因。中国社会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工商业曾经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被排斥的行业,即使有范蠡下海后缔造财富帝国的神话;即使有郑国商人弦高犒秦师救国的壮举;即使有以资助女婿司马相如而闻名天下的巨商卓王孙富甲天下的传奇;即使有吕不韦居奇货的成功,也没有为工商业者争得一席政治地位,反而有被歧视的种种标识,尽管不能进入社会的上层,也不能加入社会的名流,但生活上的富裕却是无法剥夺。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工商业者就生活在富而不贵的矛盾状态之中。然而今天大有不同于已往的现实,资本已被赋予主宰一切的魔力,似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受到资本自身所具有的法术的操控而无法逃脱。究竟是人掌握着资本的运营呢?还是资本在有形与无形中左右着资本家的命运呢?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正在上演着一幕幕这种从未有过的新生阶级的悲喜剧。正是这种新生的事物与新生的力量给积淀深厚的传统社会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对于金钱的崇拜逐渐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意识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还有人把这样的观念当作批判或者耻笑的靶的,则显得不合时宜而变成真正的被嘲笑者。资本主宰下的社会是无情的,似乎是不以人们已有的善恶为导向的,资本自有资本的运行规律性,只有顺其规律似乎就是温顺的马匹,否则便如烈马一般的失控。正是这些只能适应而不能主宰的客观规律性在社会生活里的地位不断上升,社会成员不能不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性,那种任凭主观意志摆布社会的理念与做法将被颠倒过来,总之中国的社会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社会在改变,意识形态必然随之改变,在这种改变中不少的东西被抛弃,文学似乎就遭受了这样的厄运,然而从今天报告者的热情洋溢的演讲里网络小说似乎成了小说的救命稻草,葛碧潭从这样的说辞中也似乎看到了小说生存与发展的希望。加之今天到场的人数之多,远比她想象的要好,来到这里的同学有不少是怀揣文学梦想的,至少也是喜爱文学的,这使她很受鼓舞。文学不至于在这场变革中变得一文不值而被抛弃,恰恰相反文学应该在变革中担负起自身的历史使命。欧洲文学中不少传世佳作都是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真实记录,现实主义的巨匠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就是一部资本主义社会的血泪史,而巴尔扎克本人正是为了偿还在资本经营失败后欠下的巨额债务走上了写作之路的,由此可见,资本主宰社会的条件下不仅能成就资本家,也能成就作家。这样想的时候,葛碧潭脸上露出了喜色,她看到了文学一片光辉灿烂的前景,有小说的蓬勃发展,也会有诗的一席之地,文学不仅不会衰落,而且会搭乘这艘变革的巨轮乘风破浪开创出网络世界的一片新天地。网络小说的逐渐繁荣确实有令人欢欣鼓舞的一面,但是网络小说的内容也确实令人担忧,玄幻与仙侠成为主导性的内容能代表文学的发展趋势吗?如果今后真要形成这样的格局,是一种功绩呢?还是罪责呢?尤其是报告者的充分肯定引起了葛碧潭深深的思虑,在这场报告结束后的数日里,她心情一直难于平静,终于在一日下午自习时奋笔写了一篇文章,送去学校的校报登载,由于有之前关于传统文化几篇撰文的见报,校报的主编在接到她送来的这篇文章时当即就流露出了极大的兴趣,不仅表现在态度的异常热情上,而且见诸在行动上,让葛碧潭坐下稍等,放下手头的工作看了起来,看过之后显得激动不已,一再称赞切中要害,表示本周内一定见报。葛碧潭听这位主编夸奖后也显得异乎寻常的兴奋,两人由这篇文章谈到了几日前关于网络小说的报告,又由网络小说谈到了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继承与发展问题,正是由于这位主编与她认识上的一致性才有了之前文章的登载与这次的痛快答应。几天之后,葛碧潭在校报的头版见到了自己撰写的文章,而且加了编者按,主要意思是作者能在听完网络小说的报告之后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这种既有见地又负责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号召同学们以网络小说为论题,以校报为阵地展开一场讨论。葛碧潭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篇文章竟然引起了这样的反响,这不是她个人的幸事,而是文化的一种幸运。一篇署名戈壁滩《误途的网络小说》的文章又在三江大学引起了一场热议,赞成与反对两种声音共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难免的。文章是这样写的:在网络小说中大量流行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曰玄幻,其二曰仙侠。这两者充斥的结果几乎成了网络小说的代名词,给网络小说带来了极其低劣的影响,以至于把阅读网络小说冠以贬义的代称,其弊端一言以蔽之都是远离现实的东西,这样的文学内容对社会能有多大的益处,只能供给无聊者消遣罢了,文学教化的社会责任则退居在了其次。有人为之辩护曰世界文化的主流也是玄幻,以美国好莱坞大片尽是这方面的内容为佐证,虽没有看过一眼这样的小说,不知玄幻的旨意在何处,却知美国大片的用意全在于人类未来遭遇外星人侵袭后只有美国是能够承担拯救人类的唯一人选,这样的玄幻完全吻合了美国主宰地球的现实。不仅如此,更重要的在于体现美国对于未来人类主宰的战略图谋,这是美国大片玄幻的出发点与归宿点,甚至于美国政府都依据好莱坞大片中的玄幻制订出了现实的战略方针,这是怎样的文化现象,完全是一种有益于国家利益的战略企图。中国网络小说的玄幻有这样的社会功用吗?恐怕只能在堕落民族意志上发挥作用,难于在民族复杂上有益处的,与美国的玄幻文化有形式上的相似,而没有本质上的相同。文化的意义更在于民族特色,何苦要追慕于一个新兴民族的东西,华夏文化几千年的传统为什么不能发扬光大,而要走在别人的屁股后边一拐一瘸地学步呢?最终连东施效颦的下场也没有!中国文学强大的出路在于继承传统文学,文学的生命在于现实主义,而不在于形式的猎奇,在于历史的价值,而不在于一时的火热,世俗未必是正确的,只有经得起历史沉淀才是不朽的。

这方面的历史教训对于中国文人来说应该是沉痛的。魏晋时期盛行的玄学究竟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什么?是文化的蓬勃发展,还是人文精神的光大。除了早一点的建安七子避开厄运留下美名外,竹林七贤却没有了他们的幸运,以个体的抗争或死或哭或酒,都是玄学挤压的结果。这样的文人悲剧并没有唤醒社会的觉悟,而是愈演愈烈,终于将文学引上了歧路,用形式的美取代了内容的价值取向。玄学的无意义是历史验证了的真理,今日的玄幻又能有多大的意义,指望以此带来文学的盛大局面只能是一种痴心妄想。(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