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沈心怡传奇 > 第五十九章 御驾亲征

第五十九章 御驾亲征

十一月,接到南唐探子传来的密报,得到了裕亲王病逝的消息,天下为之震动。

大楚的探子和细作不断地在南唐的都城里面散布裕亲王有帝王之相的谣言,并且说的神乎其神,说单通在出征的时候,天空出现异象,火日当空,那定是南唐出现明主的预兆。而此番接连的大胜,正是应和了这一预言,顿时南唐朝廷中谣言四起,人心惶惶。

再加之朝堂上那些主和的官员一再上书,唐帝终于再一次连连发下诏书,责令裕亲王急功近利,居功自傲,不遵圣命等诸多罪名,令他回京述职,将军中的事情都交给唐帝派去的亲信接管。据说,裕亲王刚刚听完诏书,钦差还没有来得及催促单通赶紧上路回京,单通就怒火攻心,吐血昏迷过去。失去了主心骨的南唐军,一下子就乱了阵脚。

夏承志接到密报之后趁机挥兵南下,打败南唐军于叶城,灭地六万余人,取得了自开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也成功的封住了大楚朝中那一片纷纷扰扰的议论弹劾之声。

裕亲王清醒过来之后,一听到这样的消息,一时之间哪里还能够恢复的过来,又差点给背过气去,被亲信护送着,连连败退回到汴京城。夏承志此时好像猛虎下山,步步紧逼,一路上又兵马劳动,不堪折磨,可怜一代名将再退回汴京城不到三天的时间就病逝了。他这一驾鹤西去,留下满地的烂摊子。

夏承志率军连续攻陷八座城池,在短短不足月余的时间里面,就将原本失陷的地方全数收了回来,然后紧接着兵临汴京城下,日夜加紧猛攻。

※※※※※※※※※※※※※※※※※※※※※※※※※※※※※※※※※※

“夏承志果然厉害,赢到最后了。”刘钰将手中的捷报搁下,淡淡的笑道,脸上的神色怪异的很。

距离夏承志的第一道捷报送过来已经有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里面,那是捷报频传,刘钰狂喜的心情也慢慢地平复了。现在主宰他的心情不再是喜悦,而是隐隐的不安,尤其是在想到前些日子他下旨宣伤势痊愈的夏建华入宫授官,却被他轻描淡写的给拒绝了。

前不久,夏建华的母亲病重去逝了。夏建华的生母出身十分的卑微,只是一个入不了族谱的侍妾而已,所以她去世的事情没有张扬,此番刘钰召他入宫的时候,他没有来,沈心怡也才知道了这个消息。

好像是在夏建华和赵云比武之后,夏承志还没有奉旨出征的时候。

大楚向来以孝道治理天下,去世的虽然是一个无名的侍妾而已,可是她却是夏建华的生母,有了这样的理由,就算是刘钰贵为天子也不能将夏建华宣召入宫了,就连赐婚这样的好事也得一拖再拖了。

他的心里面应该很难过吧。沈心怡想起来在崖底的时候,夏建华曾经用那样温暖而满足欣慰的声音向她讲述她的母亲,可以听得出来,夏建华十分的敬爱自己的母亲,可是现在,这个唯一的亲人也……

他与赵云原本是至交好友,如今也变成这样。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他都是失败的,他心里面应该十分的难过吧,沈心怡突然觉得这些好像都是自己造成的,是不是自己太过于狠毒……算了,还是不要想了,怎么冒出这样的想法呢?哼,只能怪他,姓什么不好,偏偏姓夏,活该被她利用倒大霉。

回到紫薇宫,春花上前来,帮她卸下头上的钗环。

“今儿宫里头有什么事情吗?”沈心怡随意的问道。

春花的动作滞了一下道:“今个儿张嫔娘娘身边的侍女过来了,说是想邀请娘娘过去一叙。”

“嗯,那有没有说是什么事呀?”沈心怡问道。

“听说是……”春花犹豫了一会儿说道:“好像是张嫔娘娘想要搬出西福宫去,想和娘娘您商议一下,请娘娘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

“听说是要搬到聚荷宫去……不对…是锦绣宫去。”春花压低了声音说道:“张嫔娘娘还说是因为在西福宫之中难以安心,还是锦绣宫好,距离皇上也近,龙气聚集,对小皇子也好……”

“真是糊涂呀!”沈心怡将手中的玉梳子狠狠地掷在地上,梳子都碎成了几截,发出清脆的声响。雨绮在打什么注意她清楚得很,一方面是想要违约,不想再和夏贵妃呆在一处,一方面是因为她身体近来已经有了起色,却迟迟不见刘钰召幸,心中很是着急。可是这样做,不是明摆着向夏贵妃挑衅吗?就算是她不想把孩子交出来,可是还可以以孩子太小,借着这样的借口拖上个一年半载的,再作打算呀。夏贵妃现在已是权势滔天,也不会这样心急的,说不定一年半载之后,**又会有新的变化了。

此时她为何要如此的心急搬离西福宫呢,夏如雪会怎么想?以她的精明和算计,定会起疑心的呀?

沈心怡站起身来,说道:“不行,我现在就要过去一趟,让她赶紧打消这个主意。”

“这个,娘娘,只怕已经晚了。”春花道:“奴婢听宫人说,张嫔娘娘已经把折子给递上去了。说是锦绣宫原本就是她居住的旧地,那里冬暖夏凉,风景秀丽,最适宜小皇子居住,还望皇上体恤。还请娘娘在皇上面前多多美言几句……”

沈心怡脸色晦暗、颓废的倒在椅子上,静静看着镜子里面的侧影,然后把梳妆台上的东西全部打翻在地,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她趴在那儿,乌黑的头发垂泻而下,无声地哭泣着。这个地方,不管是前朝还是**,都让她十分的筋疲力尽,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才回到头呀。

对于张雨绮要求搬到锦绣宫的折子,刘钰想都没想就给批复了,很爽快的答应了,眼下战事如此的紧张,他根本就没有闲工夫去管一个妃子想要搬到哪里住,甚至都没有看清楚这张雨绮要搬到哪里去。当沈心怡问起这件事的时候,刘钰的批复都已经到了西福宫中,对此,沈心怡想要再说什么都不管用了。

从十一月份开始,夏承志就加紧督促士兵日日夜夜进攻南唐。

十二月上旬的时候,失去了主心骨的汴京城就已经危在旦夕,汴京是南唐的门户,边境重镇,距离南唐的国都不过三四日的路程,而且都是平原乡村,没有一丝一毫的天险,一旦将其攻破,就可以一马平川,直接攻下南唐,直达皇宫。

裕亲王死后,唐帝十分的后悔,悲痛欲绝,将当初那些带头要求严惩裕亲王的大臣都给重重惩处一番,可惜,人已经死了。

一听闻汴京城四面楚歌,危机四伏的消息之后,唐帝就紧急派遣援军前去支援,但是被夏承志的伏兵逮住,全数歼灭于汴京城外。唐帝听到之后,当场就气急攻心,晕了过去。御医赶紧救治,可是已经不能理政了,只能由太子暂时摄政,监国。一旦汴京被攻破,南唐的都城就没有遮拦,完完全全的暴露在楚军的眼中。那么距离南唐灭亡就不遥远了。

刘钰听了这个消息之后,一连几天都没有合眼了,精神十分的亢奋,在他身边伺候的沈心怡将他的心情感受的一清二楚。

可是今天,在刘钰接到一份折子之后,忽然之间却有些无措了,脸上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忧伤,时不时的都会拿起那道折子看一看,难以决断。

沈心怡扫了一眼,那不是三军主帅夏承志的奏折吗,基本上都是捷报,难道说这一次有什么不同吗,让刘钰如此的不安?

“皇上出什么事了吗?”沈心怡在一旁小心谨慎的问道:“难道前线传来了什么不好的消息?”

刘钰摇摇头,晃晃手中的折子道:“夏承志刚刚传上来的捷报,说是在汴京城歼灭了前来增援的部队四万人,还俘获了三万人。剩下的人马都四散逃窜了。”

“那恭喜皇上了,”沈心怡笑道:“那皇上看上去为何忧心忡忡,难以决断的样子呢?”

刘钰迟疑了一会儿,就将手中的折子递给沈心怡:“怡儿,你看看就知道了。”说完之后,就脸色有些难看的走到窗户前,看着外面的景色,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沈心怡有些疑惑不解的接过那道奏折看起来:“…臣以庸碌之才,受皇命领军…士气大振…”这些都是描写战场形式的话,歌功颂德,沈心怡就跳过了,往后看去,大惊失色,原来夏承志竟然是想要刘钰御驾亲征。

“皇上,这,这……”沈心怡惊讶地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同时脑子里面飞快地转着,夏承志来这么一招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有什么企图呢。如今南唐眼看就要破灭了,他又立了这样大的功劳,可是为什么要上这样的奏折呢?刘钰根本就不通军事,对行军领军打仗一点儿帮助都没有,此时却还要把他叫去……对了,夏承志一定是怕自己攻克南唐之后,所有的功劳都算在了他的头上,难免会有功高震主之嫌,那他们夏家就会是下一个王家。可是刘钰御驾亲征就不一样了,这些功劳都会归功于最高指挥者,即使这个指挥者不懂行军打仗,一点用处都没有。但是人们说起来,还是会说这灭了南唐的功劳都在刘钰身上,是皇上英明,统帅有方,就不会找他夏承志的麻烦了。

但是刘钰心里头虽然明白都是夏承志的功劳,该有的好处不会少了他,同时自己又可以避其锋芒,不用站在风口浪尖上,而且,她又偷偷看看刘钰的神情,只怕刘钰会更加信任他,信任他。

夏承志真是太聪明了。

“皇上,御驾亲征是何其的危险,您身系万民,怎能够以身犯险……”沈心怡出言阻止。

“怡儿,我们大楚是马背上得来的天下,朕的父皇未及弱冠就亲自率领兵马上阵杀敌,一生征战四方,勇猛无比,朕如今已经二十有五了,却从来没有亲自上过战场,真是枉为人子,愧对于祖先呀。”刘钰没有直接回答她,反而有些悲伤的发起感慨来。

沈心怡心中暗道不好,看来刘钰是被这一道奏折给打动了。如果刘钰这一次真的去了,只怕夏家在皇上的心中会更加的高,地位更加难以撼动了。那自己的血海深仇,什么时候才能够报的了啊。

“皇上,京畿重地,国不可一日无主,一旦皇上出去了,朝廷上谁来处理国事呢?”

“如今朝廷上势力稳定,六部的官员都各守其职,安分值守。日常的事情可以让各司自行处理,要是有紧急公务的话,可以快马加鞭的送来给朕,如果真的等不及让朕处理,则可以由几位学士大人会同康亲王和众位大臣一起处理,不会出什么大乱子的。”

“皇上,那万一要是有奸佞小人趁机作乱怎么办?”沈心怡再三劝导。

“不会的,几位学士大人都是父皇在世时留下来的肱股重臣,为人都是忠君值守,康亲王行事稳重,办事利落,而且这些重臣现在都互相牵制,又怎么会犯上作乱呢?”

“由他们一起共同处理国事,朕也放心不少,再说了,前方战事打得如火如荼,朝堂上除了这个再也没有什么大事了。还有就是一些赈灾之类的小事,原本就不需要朕多虑。”

刘钰一边思索着,一边说道,与其说他是在想方设法的的说服沈心怡,不如说他是在想着法的说服自己。

“夏承志刚刚送来的奏折上也说过,如今我军士气大振,而且南方的天气暖和,最适合我军出战,这一战按照夏承志的估计,等到明年夏家来临之前就可以结束战争,班师回朝。”

“皇上,南唐虽然处于劣势。可是它立国已久,百姓安居乐业,民心所向,国运还算昌盛,就算夏将军有神助,可不可能在短短的半年之内就……”

“半年之内想要完完全全的平定南唐那是不可能的,夏承志就算是武功盖世,谋略举世无双,也不敢夸下如此海口呀。不过半年之内集结全部兵力,攻破南唐的都城还是不成问题的,只要攻破唐京城,朕就可以胜利回师了。其余的藩王势力以及地方各势力嘛,那就让夏承志慢慢来处理吧。”

刘钰是越说越开心,觉得自己有无数的理由可以出征。可以亲自统一天下,对一个帝王来说是莫大的荣耀。这个乱世持续了大概有两百余年,英雄任务辈出,却没有一个人可以达到如此高的荣耀,一想到自己可以建立超越于前人的功绩和霸业,刘钰就想要大吼几声。

沈心怡张了张口,还想要说些什么,可是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刘钰又开心的笑道:“朕也知道,怡儿一定是担心朕的安危,不过不必忧心,朕身为主帅,是不需要上阵杀敌的,身边又有千军万马在保护着,能出什么事。”

“皇上,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谁能够保证……”

“这一点朕已经考虑过了,”刘钰挥挥手打断了沈心怡的话,说道:“前些日子,朕听说那个无尘禅师的弟子已经回来宫里了,怎么没有过来见朕呢?”

沈心怡一下子预料到大事不妙,低头道:“皇上,他不过是个侍弄花草的奴才,卑微不堪,怎么敢冒冒失失的来晋见皇上呢?失礼之处,还望皇上见谅。”

“哈哈,怡儿,你多虑了,”刘钰笑道:“他都是大师的入门弟子了,身份自然非同凡响,哪里还需要讲什么品级呢。他一回宫就去了你那里,可见是念旧的人,忠心为主,朕是不会追究的,反而很喜欢这样忠心的奴才,怡儿,不要担心。”

“他现在身份不同,既然是无尘禅师的弟子,我就下诏授予他官职,这一次就让他随朕出征伴驾吧,有大师调教的高手在身边,怡儿就不用担心了吧。”

沈心怡心里头有苦说不出,她一直把陈志当成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看待,同时也是她最信任、最倚重的人,别的不说,一旦陈志走开,她要想和宫外的势力联系就打了大大的折扣,而且她一直希望陈志能够脱离宫廷,可是他都是为了她才留下来的,如今却要因为自己不得不去做一些他最不愿意的事情。

看着刘钰那兴奋的神色,沈心怡却不知道如何开口拒绝刘钰的好意。

☆☆☆☆☆☆☆☆☆☆☆☆☆☆☆☆☆☆☆☆☆☆☆☆☆☆☆☆☆☆☆☆☆☆

回到了紫薇宫,沈心怡向陈志说了刘钰的意思,“如果你不想去的话,我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推辞掉。”她说道。在她的心里面,她是绝对不会希望陈志去做违心的事情。

“二小姐你希望我去吗?”

沈心怡是不会对他说假话的,想了一会儿道:“我是希望皇上能够平安的归来,但是这一次夏承志的做法看似十分的高明又无懈可击,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心里面总是觉得不安,总觉得遗漏了什么似得。”沈心怡皱起了眉头,这种感觉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她总觉得夏承志的谋划和目的不是这样简单的,可是又觉得有些奇怪,会不会是因为自己一直仇视他所以想得太多了呢。

陈志笑着道:“这样也没有不好的,我既然决定留在二小姐身边,自然是地位越高越好,这样对小姐的帮助也会更大一些,我十分的乐意。”

“你不必考虑我的,真的不必……”沈心怡赶紧说道。

“这也是为了我自己呀,”陈志打断了她的话,坦诚的笑道:“我也是有私心的,无尘禅师虽然对我有授业之恩,在相国寺的时候,我们一起谈了很多,但是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像大师那样有着大海一样的宽广胸怀,不过他希望能早点结束这个乱世的心愿我是知道的,刘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无论是对于小姐的计划还是对于大师的愿望来说,他都是不可或缺的。你们的愿望就是我全部的希望,所以说,这一次,我不单单是为了他,也是为了我自己。”

“而且,大师,大师他……”陈志的声音中含着丝丝的悲伤,道:“大师他的身体只怕撑不了多久了。”

沈心怡听了之后沉默不语,面含悲伤,想一想也是如此,无尘禅师如今已经是百来岁的高龄,虽然在民间传说中他是一个神仙般的人物,可是他终究是一个凡人呀,不是神仙,也躲不过生老病死的轮回呀。

她忍不住一阵黯淡,她对无尘禅师心里面总是存着一份敬仰之情。虽然她不能像他所希望的那样去生活,但是对他的尊敬是不会变的。无尘禅师不是姜国人,但是他为了天下,为了贫苦的老百姓,选择支持楚国也没有什么让人怨恨的,而且他不光是自己父亲的师傅,更是在悬崖下面救了自己一命,对自己有再造之恩。

这些日子沈心怡也常常和陈志谈论起无尘禅师的事情,在传授完陈志武功之后,他也就离开了相国寺,云游天下去了。这一次的云游,大师虽然没有明言,但是陈志知道他的身体已经慢慢地衰弱,所以他老人家才会放下一切去云游天下。如果不是因为挂念沈心怡在宫中孤苦无依,只怕他也会跟随着大师一起畅快的云游天下去了。但是对于自己最尊敬的人的心愿,陈志也希望能够帮助他完成。☆☆☆☆☆☆☆☆☆☆☆☆☆☆☆☆☆☆☆☆☆☆☆☆☆☆☆☆☆☆☆☆☆☆☆

不久,**里面又发生了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情,那就是张嫔去世了。

张雨绮在搬进锦绣宫之后继续安静的养病,原本孕妇在生产后三个月就可以开始伴驾侍寝了,可是她因为难产的缘故,大伤元气,无法承宠,心里面十分的着急,这些天身子渐渐好转,又是好动的年纪,按耐不住,就带了宫人出去玩耍散心。

原本白天的时候还是好好的,十分愉快的带着宫人在飘渺湖那里嬉戏一番,可是回去之后还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就开始发热,还没有撑到太医赶过来,就这样给暴毙了。据太医诊治说是因为产后身体一直没有恢复过来,就这样贸然的挪动地方,水土不服,而且锦绣宫水汽过重,过于寒冷,风大伤身,使得张嫔原本就弱的身子更加的虚弱了,中风暴毙了。

刘钰在得知消息之后,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小皇子怎么样了?在得知小皇子安然无恙之后,才想起来张嫔是谁,叹了几声之后,就把她安葬了。她好歹是是一个皇子的母亲,于是就特令按照贵嫔的礼节把她厚葬了,金册宝典上也是按照贵嫔位份记下的,之后的一切事物就全权交给内务府依照旧例办理了。

现在他忙得很,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关心一个**之中早就失宠的妃嫔的生与死,如果不是因为她是小皇子的生母,只怕根本就不会过问。接下来小皇子的抚养问题成了众人所关注的。究竟会让谁来抚养小皇子呢?宫里面都以为会让夏贵妃来抚养小皇子的,可是刘钰的一道旨意却让每一个人都惊讶万分,把小皇子交给了皇后来抚养。

这件事之后,宫里头还留下了一个意外的后果,锦绣宫成了众人都厌恶的地方,一连三代居住在那里的妃嫔都没有好结果的,使得后来大楚的皇妃宁愿去住远的、偏僻的宫殿,也不去住修建的富丽堂皇、风景秀丽的锦绣宫了。连带这飘渺湖都没有愿意去了。

刘钰御驾亲征的消息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众大臣一个个都哭天摸地的,比死了亲爹娘还要来的悲伤。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上表歌功颂德,大吹大擂。不管是什么样的事情,刘钰都坦然的去面对,一点也打消不了他御驾亲征的决心。

皇帝亲征的架势自然是不凡的,刘钰心里面急得不行,内务府的人忙得脚不沾地,尽一切努力想要赶快准备好一切事宜。

新近召集的增援南部前线的十二万大军已经整装完毕,就等着这份由帝王亲自率领出征的荣耀的降临。陈志被提拔为皇帝的贴身统领随同出征,对于这样一步登天的提拔,没有人反对。因为他们都知道陈志是无尘禅师亲手调教出来的弟子。

同时颁下的还有在新的一年里改元天启,寓意就是开启新的纪念,统一天下。当然帝王的恩泽同样的泽被六宫,恩旨连连不断,沈心怡被连升两级,晋为正二品的六妃之一,也兑现了刘钰日前提到的要给她的赏赐。同时,这也是沈心怡最后一次以大楚的皇妃身份所接受的最后一次晋封。因为在以后她会是执掌天下的最年轻的一代奇后-孝庄文太后。

而且五万支援北方边关的兵马也已经集结起来,带着充足的粮草,准备开赴边关。赵云被封为前锋副将,率领这支队伍去支援玉门关,比起在宫里面做轻松悠闲的统领而言,这一次的平级调动,让他无比的兴奋,也实现了他一直以来想要征战沙场的愿望。

乾晖四年十二月十八日,在这样一个寒风呼啸的天气里面,刘钰亲征的车驾终于要启程了。只见他满怀雄心壮志的站在皇城的神武门上,傲视天下,傲视下方的将士,十分的神气。

看见刘钰明黄的身影,下面是雷鸣般的山呼万岁,响彻云霄,气势惊人。刘钰心中豪情壮志骤然升起。回过头来,看着身后绵延不断的宫殿,又想起在宫中等候着自己的沈心怡,他感慨无限,又看看下面的将士,心中实在是欢欣鼓舞,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下一次自己站到这里时候,就已经是天下的霸主了,那时候又是何等光景呀。这二百余年来都没有人能够实现的梦想在他的手中实现了,霸业成就,统一天下。这一次的出征,定会在史书上留下重重的一笔。这时候的刘钰并没有想到,他这一生再也没有机会登上这高高的神武门了。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大楚的将士和民众面前展示英姿。(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